在小孩心中,暑假就是大解放的美好時機——但對某些孩子,特別是特殊生,卻可能是焦慮的開始。
我的ASD(自閉症類群障礙)學生這麼說:「放假的第一秒,我就開始覺得很恐怖了。」原來放長長的暑假,對小孩來說,其實是會浮出很多擔心的。
ASD小孩的災難化思考
ASD小孩,有個特質很常見:「災難化思考」。雖然人本來就容易聚焦在負面事件上,但ASD小孩強度更大,而且非常難扭轉他們認定的事情。他們在放假期間,會開始擔心非常多新學期的事情:「課程會不會更難?作業會不會變多寫不完?老師會不會變兇?會不會以前學過的,都忘記了?同學會不會都變厲害了,只有我一直退步?」
林林總總的問題,盤旋在腦中,遲遲不肯落地,出遊的時候無法全心享樂,但要靜下心來全力學習,又會覺得,這算什麼暑假啊!
幫助小孩將擔心落地
我們可以先幫小孩把心中的想法「寫下來」。想像總是最恐怖的,當我們直接面對這些想法,讓這些憂慮「現形」,小孩會發現:根本沒這麼誇張。
我們可以將紙張分成兩半部,一半寫上可以控制的事情、另一半則思考無法控制的事情。例如,針對「課程會不會更難?」這件事,可以控制的事情是「先瀏覽新課程」、「先看教學影片」;不能控制的事情則是:「課程難度」,所以我們應該把心力放在可以控制的欄位,把欄位中的項目好好執行,可以幫助我們降低對於「課程會不會更難?」的擔心。
當我們帶著小孩把擔心拆解成可以控制的項目時,小孩就會因為有「可以做的事情」,而覺得安心。
練習規劃:給足選擇權
暑假最大的優點,就是時間比較不受限制。上課期間,從起床、吃早餐、寫作業、洗澡到睡覺,每個動作都需要不斷的提醒跟催促,深怕小孩吃太少、睡不飽。但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也造就了小孩長不出自己承擔後果及規劃的能力。暑假,就會是個可以運用的時機。
大部分小孩都不喜歡一直被提醒,尤其ASD小孩較難分辨「善意提醒」以及「惡意責罵」的差別,總是會快速認為其他人的提醒,就是在攻擊自己做不到。家長或安親班老師,可以利用這段彈性時間,好好讓他們練習「安排及規劃」。直接放手,其實也等於放飛,我常和家長聊到的可行方法是:明確告知「時間點」跟希望他達到的「成果」,過程中不干涉。
以暑假作業為例,家長可以兩天為單位,告訴小孩,希望他「兩天內」完成「作文一篇」,你再檢查成果。中間的安排及規劃,就交給小孩全權安排。他自己判斷時間後,覺得尚有餘裕,選擇先悠閒看書,最後一天再開始寫,當然可以;小孩選擇先拚完作業,第二天徹底放飛自我,也不能碎念。當小孩沒有順利完成,就是討論如何規劃的好時機。一次次的練習,小孩才會對時間更有感。
多讓他們付出,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暑假也是個讓小孩可以好好參與家事、跟家人一起活動的好時機。平常因為學業、功課、作息等等,家人很多時候會選擇快速把家事完成,讓小孩先完成緊急的事情,因此小孩可以做的家事少之又少,有時會認真做,甚至是為了可以寫在聯絡簿上,獲得老師加分。
特殊生對於自己的價值感常常感到疑惑,畢竟他們生活中總是充斥著提醒、訓練、責備,讚美、肯定一定也有,但是比例鐵定很失衡。因此,暑假中可以多指派家事讓他們完成,多讓他們付出,知道他們自己也可以為家中出一份心力。小孩從「被幫助者」變成「有能力貢獻的人」,就是價值感的起點。
放鬆建立在規律上
對這群小孩來說,每天的生活規律一點,反而是種放鬆。大部分家長會在晚上的時候催促小孩睡覺,但是我多年和家長核對的結果,反而重點是「早起」。維持固定的起床時間,晚上才更有機會覺得疲累想睡。對這些孩子來說,規律不是框架,而是一種安全感及穩定的放鬆。
暑假不一定要搭配最充實完美的行程表,穩定生活及陪伴,就是最適合的暑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