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麻煩別人」的員工,最後都麻煩了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你身邊有這樣的同事嗎?

總是主動幫忙、很少麻煩別人,甚至連身體不舒服都還堅持撐完會議。

但你卻從未看他真正開口請求支援。

這不是因為他能力特別強,而是因為他,害怕欠人情。

「被幫助」的恐懼

Iris是一家跨國科技公司的資深行銷經理,向來是團隊裡最可靠的那個人。無論是加班救火還是幫新人接手困難專案,她總是義不容辭。

有次,她母親病重,主管Kevin主動安排她休假,還找人分攤工作,結果她堅決拒絕,只願意請半天病假。當Kevin問她為什麼,她低聲說:「我不想麻煩別人。」

後來Kevin才明白,對 Iris 而言,「接受幫忙」不是輕鬆的事,而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她寧願自己多做、吃虧,也不願在心裡留下「我欠了別人」的感覺。

當代職場人的孤獨困境

這樣的行為,往往源於深層的羞辱創傷與「無法安心被愛」的經驗。

心理學上來看,這類人曾經歷「被幫助=有條件的交易」,因此長大後即便遇到真誠的善意,也會懷疑:對方是不是真的無所求?還是只是還沒開口?

他們的內在衝突,是:「我渴望被照顧,但我害怕代價。」

於是他們學會快速回報、避免求助,以此降低焦慮,也保護自己不再次受傷。

但這也讓他們的人際關係變得形式上熱絡,實質上孤單。 

如何帶出「敢求助」的團隊?

作為主管,若你的團隊裡有這樣的成員,請試著這樣做:

  1. 肯定他們的貢獻,但不要讓付出成為習慣性義務
    「Iris,我知道你總是挺身而出,但我更希望你能照顧好自己,這樣團隊才真正安穩。」
  2. 用小幅度、低壓力的方式讓他們接受幫助
    比如不是直接問「你要不要請假」,而是說「我已經安排好了,今天你只要顧好自己就好。」
  3. 創造「被接住」的安全感,不讓他們有還債壓力
    幫助後不特別強調「幫了你」,而是讓「互相照顧」變成團隊文化的一部分。


「真正的強大,是敢於暴露軟肋。」——心理學家Brene Brown

「怕欠人情」不是美德,而是職場最大的陷阱

我們總教員工「專業」,卻忘了教他們「接受」——接受幫助,接受不完美,甚至接受愛。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同事,請記得——

真正強大的團隊,不是靠誰一直撐,而是彼此願意靠。

下次當你想說「我自己來」時,試試換個問題:如果這是我的下屬,我會希望他怎麼做?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2.6K會員
677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6/18
許多職場人際困擾,源自童年羞辱創傷,讓人習慣壓抑自我、討好他人,只為避免衝突與被否定。即使能力出色,仍不敢為自己發聲,深陷不被信任的孤獨感。透過辨識情緒觸發、練習設立邊界、建立安全連結,我們能逐步擺脫過去的影響,學會信任自己,找回在關係中安心做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6/18
許多職場人際困擾,源自童年羞辱創傷,讓人習慣壓抑自我、討好他人,只為避免衝突與被否定。即使能力出色,仍不敢為自己發聲,深陷不被信任的孤獨感。透過辨識情緒觸發、練習設立邊界、建立安全連結,我們能逐步擺脫過去的影響,學會信任自己,找回在關係中安心做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6/17
當我們習慣壓抑痛苦、以忍耐為榮,對自己的情緒缺席,也容易失去對他人的同理心。職場中,看似冷漠的主管,往往只是把自己逼太久、忘了如何感受與理解。要重建同理心,得從自我關照開始,放下對「堅強」的執念,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痛。領導的力量,不只是管理進度,更是照顧人心的溫度。
Thumbnail
2025/06/17
當我們習慣壓抑痛苦、以忍耐為榮,對自己的情緒缺席,也容易失去對他人的同理心。職場中,看似冷漠的主管,往往只是把自己逼太久、忘了如何感受與理解。要重建同理心,得從自我關照開始,放下對「堅強」的執念,才能真正理解他人的痛。領導的力量,不只是管理進度,更是照顧人心的溫度。
Thumbnail
2025/06/16
他每天準時打卡、任務準確,但你總覺得他「不在這裡」。當一個員工只剩下基本功能,失去與人連結的能力,主管應該如何理解與支持?這篇文章帶你看懂「功能性正常,心理卻已關機」的職場樣貌。
Thumbnail
2025/06/16
他每天準時打卡、任務準確,但你總覺得他「不在這裡」。當一個員工只剩下基本功能,失去與人連結的能力,主管應該如何理解與支持?這篇文章帶你看懂「功能性正常,心理卻已關機」的職場樣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1.不去問不去關心不去費心與你無關的事 要是事情與你有關,上司總會找你,天涯海角也會找你 要是事情與你無關而去多問,就會變成你的事,自討苦吃自加工作量 休息時休息才有力氣繼續走 2.別讓從前的陰影標籤自己 讓自己卻步的念頭全部趕走
Thumbnail
1.不去問不去關心不去費心與你無關的事 要是事情與你有關,上司總會找你,天涯海角也會找你 要是事情與你無關而去多問,就會變成你的事,自討苦吃自加工作量 休息時休息才有力氣繼續走 2.別讓從前的陰影標籤自己 讓自己卻步的念頭全部趕走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如果是理性分析的人,很可能會因為無理取鬧而措手不及,職場上真的有很多很多含血噴人的同事,小則推事情,大則推責任。 舉例來說: (1)明明是A同事自己的問題,但他尖叫一聲,弄得很像是B同事「做錯」什麼的樣子,如果B同事選擇息事寧人,可能會選擇「幫忙」,就幫A同事處理好了。 那為什麼A同事「不好聲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本文探討企業中遇到的部分員工常帶有悲觀情緒的情況,以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作者通過個案分享和建議,提出了改善悲觀情緒的方法,並強調了樂觀、積極的態度對整個團隊的重要性。希望可以透過正能量的引導,讓每個員工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和成就感。
Thumbnail
本文探討企業中遇到的部分員工常帶有悲觀情緒的情況,以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作者通過個案分享和建議,提出了改善悲觀情緒的方法,並強調了樂觀、積極的態度對整個團隊的重要性。希望可以透過正能量的引導,讓每個員工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和成就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如何處理與同事相處時的情緒控制問題,並提出了建立條列問題的能力和掌握事情狀況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如何處理與同事相處時的情緒控制問題,並提出了建立條列問題的能力和掌握事情狀況的重要性。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探討職場上不可忽視的情緒勞務,以及將公司內部人員當作客戶看待的職場心態。 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提升工作效率和滿意度,並建立穩固的人際網絡。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你有遇過那種抱怨個不停,遇到什麼事情都唱衰,又不提出解決方案的同事嗎?還是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超愛打斷別人講話卻拒絕聆聽的同事?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種嘴巴上答應你會完成工作,卻故意擺爛放著不做,害你們團隊整個開天窗的人? 遇到這種同事大家都怎麼應對呢?以前我如果遇到難相處的同事,都會秉著
Thumbnail
行行有本難念的經,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甘苦, 若認為自己的「苦」,來自「同事的錯」,自然就會產生「怨」,然後就會在該同事可能聽不到的辦公室裡「抱怨」。 怨校長 、怨教務主任、怨學務主任、怨總務主任、怨輔導處主任、怨圖書館主任、怨各處室各式各樣的組長、怨同科別內的同仁、怨不同科別內的同仁……
Thumbnail
行行有本難念的經,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甘苦, 若認為自己的「苦」,來自「同事的錯」,自然就會產生「怨」,然後就會在該同事可能聽不到的辦公室裡「抱怨」。 怨校長 、怨教務主任、怨學務主任、怨總務主任、怨輔導處主任、怨圖書館主任、怨各處室各式各樣的組長、怨同科別內的同仁、怨不同科別內的同仁……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