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
有些人,在職場上總是忍不住「拉住別人」,希望對方能順著自己的方式來做事。
也有些人,為了不讓關係破裂、場面難堪,只能一再退讓,壓下自己的感受。你可能以為這些互動只是個性問題,但其實,它背後藏著我們對愛與安全感的深層焦慮。
不是我們不成熟,而是我們太怕失去、太怕不被認可了。
為什麼我們總在職場被「情感綁架」?
我曾輔導過一位資深主管,他說:「其實我知道團隊提案比我的好,但如果我不堅持自己的意見,就好像我這個主管沒有存在的價值一樣……」
我聽了沒有責怪他,只是心疼。
這樣的堅持,不是來自自信,而是來自害怕。
他不是不信任團隊,而是太擔心自己被邊緣化、被看不起。
這樣的情形你熟悉嗎?
另一位年輕主管則說:「我不敢對老闆說不。他只要情緒一上來,我就立刻妥協。我怕被換掉,怕變成眼中釘。」
這些在職場裡上演的互動,其實是我們內心的「安全機制」。
一個人在害怕時,總會用各種方式讓自己不那麼不安,哪怕那些方式傷了人,也傷了自己。
如果你是那個「想拉住對方」的人,我想對你說:
你不是壞人。你只是太久沒有感覺到「我值得被肯定,就算我不完美」。
當你忍不住希望對方多配合一點、多體諒一點,可能是因為你早年曾經太常為別人壓抑自己。你在等一個機會,能夠「終於輪到我被在乎」。
但請你相信,你那份會在意對方感受、會內疚自己強硬的心,才是真正的你。
那個願意心疼別人的你,才是你內心最想成為的樣子。
你只是太久沒被好好照顧,所以變成了一種「想確認自己重要」的方式。
如果你是那個「總是在配合情緒」的人,我也想對你說:
不要再靠壓抑自己,來換一段關係的安穩。
你不是怕對方,而是你怕失去、怕成為「不好相處的人」。
但你一定發現了——長期的退讓,會讓你慢慢地不快樂、不想靠近對方。甚至,懷疑這段關係到底還值不值得。
當你開始學會說「我想要怎麼做」,而不是「我只能照著他說的做」,你才有機會重新喜歡那個更真實、更勇敢的自己。
我想邀請你,從這三件小事開始自我修復:
1. 停一下,問問自己:「我現在的情緒是什麼?」
當你發現自己忍不住控制、要求或退讓,停一下,問自己:「我怕什麼?」這一問,會讓你從自動反應,變成有選擇的人。
2. 留意你要的是什麼:理解?還是認同感?
如果你真心想連結,就不需要逼迫。
如果你只是想被看見,那麼就用「表達」,不要用「壓力」。
3. 練習用「我想要」開頭,而不是「你應該」
例如:「我希望我們可以一起討論看看」比「你應該尊重我」更有力量。
用願望取代命令,用誠懇取代防衛,會讓彼此都比較舒服。
想聽聽你的故事
你在職場裡,曾是哪一種角色?
A. 總是希望別人多在乎自己的那一方?
B. 總是壓下自己配合對方的那一方?
C. 兩邊都經歷過,也都累了?
👇 歡迎在留言中分享你的選項及經驗。我想知道你走過什麼樣的路。
📣 歡迎轉發給你願意慢慢一起變好的朋友。這世界很吵,但我們可以一起,練習安靜而真實地好好相處。
📣 如果覺得文章有打中內心請點愛心❤️
📩 若你想更深入學習自我情緒修復,歡迎私訊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