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行為心理解密】09:「嗜睡症」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這一節要談的是「心因性的嗜睡」,是「情緒」帶動的嗜睡,之前提到失眠是焦慮情緒所致,但有些人壓力大時則是以睡覺逃避現實衝突。簡單劃分的話,焦慮會失眠,而憂鬱會嗜睡,但也有綜合的情況如焦慮失眠白天卻補眠超過十小時,就是兩種都有。

raw-image

新聞故事:

23歲的小李進入新公司從事業務,他對新工作還不上手,加上業績壓力,常常忙到九點十點才回家,一到假日則呼呼大睡,可以連續睡36小時,期間只起床上廁所,倒頭繼續睡,連吃飯都叫不起來。由於平日都能正常上班,家人也不以為意,但連續好幾個月的假日小李都幾乎在睡覺,連朋友約他都懶得出門,家人驚覺不對勁,以為他得了「嗜睡症」,便趕緊帶他到精神科就診。

能睡是好事,但睡太多則是一種失控,在這行為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是怎麼解密的。

—-----

大家好,我是林仁廷心理師

任何一個行為都不是徒勞的,一個人的所做所為必然與他的心理、動機及情緒有關。今天要談的是「嗜睡症」,這是什麼樣的症狀,又有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

#行為症狀

睡太多是一種補償性行為,因為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或睡眠品質差,才引起強烈睡意,但並非一直想睡覺就是罹患嗜睡症。像是貨車司機長途開車打瞌睡,是有因果關係的睡眠不足就並非是嗜睡症。

先介紹病理上的嗜睡症定義(1)即使晚上睡眠時間充足,但白天仍非常疲倦、昏沈沈的一直想睡覺,並且多次睡著,甚至直接昏睡過去。(2)每日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甚至9小時,卻仍有倦意,在一天內反覆進入睡眠狀態。以上狀況每週發生超過3次且持續至少3個月以上,即屬於嗜睡症。

嗜睡症患者會突然想睡覺甚至瞬間睡著。「很想睡」會降低對周遭的警覺性,對工作、開車、社交或生活都造成困擾,甚至有生命危險。其中比較有名的是「猝(促)睡症」,患者因大腦中樞神經異常,無法正常調節清醒與睡眠狀態,突然、無預警地陷入難以抵擋的昏睡中。第二類是克萊列文症候群(俗稱睡美人症),症狀是會睡得非常久,一天可睡20小時,雖然能夠叫醒吃飯,但清醒時脾氣暴躁,人格驟變、像是變了一個人,然後吃完了繼續睡,病狀會持續幾天至幾週,一年內反覆發作。

上述都是生理性的罕見疾病,在台灣比較少見。

睡眠問題或生病都是諸多結果的最終表現,所以原因也不是單一的,嗜睡的可能包括:長期睡眠不足、身體疾病(頭部創傷、過度肥胖、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特殊遺傳疾病等),也可能與藥物或酒精等物質濫用有關,像是鎮靜或助眠藥物。

嗜睡除了一直很想睡外,還有幾個常見特性:

1. 睡覺時間特別長,可能超過10小時。

2. 不論白天、夜晚,隨時都有想睡覺的感覺,或常直接昏睡過去。

3. 難以保持清醒,每次睡著醒來後,仍有明顯疲勞感、精神狀態仍然不好,無法恢復良好精神,且過一下子又想睡。

4. 容易焦慮、脾氣暴躁。容易頭痛、感覺頭腦頓頓的,精神無法集中且記憶力變差。

5. 大腦常介於清醒與做夢之間,夢境較為清晰,所以會產生半夢半醒的感覺,有時候身體有麻痺感、無法使力。

#好發族群

病理性嗜睡症是罕見疾病,高機率會在青少年及成人,而心因性的嗜睡就廣泛分布,各種狀況都有。

#行為背後都是有心理意義和功能的:

這一節要談的是「心因性的嗜睡」,是「情緒」帶動的嗜睡,之前提到失眠是焦慮情緒所致,但有些人壓力大時則是以睡覺逃避現實衝突。簡單劃分的話,焦慮會失眠,而憂鬱會嗜睡,但也有綜合的情況如焦慮失眠白天卻補眠超過十小時,就是兩種都有。

憂鬱症患者容易陷入負面情緒和思緒的迴圈, 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 讓人疲憊不堪,因此睡眠就像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可以暫時忘卻煩惱,不用面對挫折。憂鬱症患者無意識地表現出過度睡眠需求,同時也有憂鬱的其他症狀,如: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疲倦、食慾改變等等。如果睡覺總時數常常超過10小時,就要注意此警訊。

「睡覺逃避壓力」只是暫時安全,並無法解決真正問題,所以放著不管就會越來越糟糕,整天昏昏沉沉醒不過來。

#新聞故事後續

經診斷後,醫生發現小李的嗜睡大部分來自長期壓力、焦慮、生悶氣等負面情緒累積引起的,並非罹患嗜睡症。之後醫生幫小李轉介身心科,並尋求心理諮商,共同討論職場壓力怎麼應對,若是外部環境如血汗公司引起,那趁早離開有毒情境才是對策。

#改善的方向

病理性的嗜睡症要找醫療專業討論治療計畫,心因性的嗜睡則需要身心同步調整,以下四個方向:

1.尋求專業協助:尋求心理諮商,深入探討隱藏的情緒壓力,面對它並找出適合的對策。

2.培養規律的睡眠節奏:利用體內的生物時鐘,養成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時間,避免長時間的昏睡。安排一些事早上做,像是美好的早餐,如果醒來有所期待,就不會待在夢鄉太久。

3.建立運動習慣,均衡飲食及適度社交活動。

有好的生活安排,能促發正向、樂觀態度、也要學習正確紓壓技巧,讓生活有所掌握。

4.藥物治療:尋求醫療建議,讓醫生安排藥物,幫助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睡眠模式。

#小結:從睡眠習慣照顧自己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我的興趣是睡覺」,適度的休息確實是種放鬆,那麼好的睡眠是什麼呢?好的睡眠是飽足的、充電的,期待著醒來有好多事可以做,自然不想睡太久,剛好就好;但嗜睡是逃避的、惡夢的,越睡越累,甚至希望自己醒不過來。

如果發現自己的睡眠品質變了,一定要停下來檢視生活,身體很誠實,這表示一定有未覺察的壓力,我們太過勉強自己了。請從睡眠習慣照顧自己,讓心靈有所放鬆,身體才能真正休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43會員
273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6/30
志明向性治療師傾訴:「我和太太很久沒有性愛了,我有勃起障礙。」志明說他和太太剛交往時就有勃起困難。每當他們上床時都需要大量刺激他才能勃起,而勃起後也無法持久。志明並非嫌棄太太沒魅力,反而他很愛太太,心裡也非常想和太太享受魚水之歡。
Thumbnail
2025/06/30
志明向性治療師傾訴:「我和太太很久沒有性愛了,我有勃起障礙。」志明說他和太太剛交往時就有勃起困難。每當他們上床時都需要大量刺激他才能勃起,而勃起後也無法持久。志明並非嫌棄太太沒魅力,反而他很愛太太,心裡也非常想和太太享受魚水之歡。
Thumbnail
2025/06/23
父母離異後,小莉搬到祖父母家中,一向文靜乖巧的她突然變得很奇怪,整天動來動去,就像在跳舞,且不管怎麼制止,她就是不願停下來,也不願與阿公阿媽講話。小莉在學校也是扭來扭去,無法好好上課,經常被老師處罰,成績退步。小莉從一個乖巧用功的好學生,突然變成老師眼中的「搗蛋鬼」,狀況持續了快一年,
Thumbnail
2025/06/23
父母離異後,小莉搬到祖父母家中,一向文靜乖巧的她突然變得很奇怪,整天動來動去,就像在跳舞,且不管怎麼制止,她就是不願停下來,也不願與阿公阿媽講話。小莉在學校也是扭來扭去,無法好好上課,經常被老師處罰,成績退步。小莉從一個乖巧用功的好學生,突然變成老師眼中的「搗蛋鬼」,狀況持續了快一年,
Thumbnail
2025/01/18
擁抱「內在小孩」,在孤寂中以學習與成長為導向, 自我救贖,重新尋回自信與熱情, 實現內在渴望並發光發熱。
Thumbnail
2025/01/18
擁抱「內在小孩」,在孤寂中以學習與成長為導向, 自我救贖,重新尋回自信與熱情, 實現內在渴望並發光發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因為自己經歷了幾年不好入睡的影響,對睡眠相關資訊多少都會去讀一讀,搭配自己的體驗,整理以下資訊給有需要的格友看看,也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影響因素,去對症下藥.大致可分為 身-心-靈-環境設備 等四個面向.
Thumbnail
因為自己經歷了幾年不好入睡的影響,對睡眠相關資訊多少都會去讀一讀,搭配自己的體驗,整理以下資訊給有需要的格友看看,也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影響因素,去對症下藥.大致可分為 身-心-靈-環境設備 等四個面向.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睡眠是人體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睡眠困擾,睡不著可能源於各種因素,包括壓力、焦慮、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睡眠困難,都存在許多可以採取的方法來改善睡眠品質和促進入眠。
Thumbnail
睡眠是人體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睡眠困擾,睡不著可能源於各種因素,包括壓力、焦慮、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睡眠困難,都存在許多可以採取的方法來改善睡眠品質和促進入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充滿負面情緒和憂鬱的心境。透過描述作者的心理掙扎和倔強的節奏,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文章深刻描繪了失眠帶來的黑暗和沮喪,同時也暗示著對生活的期許和渴望。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包括失眠、黑暗、憂鬱、生命低谷、期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失眠的夜晚,充滿負面情緒和憂鬱的心境。透過描述作者的心理掙扎和倔強的節奏,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掙扎和無奈。文章深刻描繪了失眠帶來的黑暗和沮喪,同時也暗示著對生活的期許和渴望。這篇文章的關鍵字包括失眠、黑暗、憂鬱、生命低谷、期許。
Thumbnail
你是不想睡,還是害怕起床? 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我的腦中突然冒出這個問題,有時我們拖延睡眠是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夾擊,讓我們感覺缺乏能夠自主控制的時間。然而,長期的拖延睡眠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疲勞、心理憂鬱不快樂。本文將分享從《更快樂的1小時》一書中學習的方法,希望能對為睡眠所苦的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你是不想睡,還是害怕起床? 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的時候,我的腦中突然冒出這個問題,有時我們拖延睡眠是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夾擊,讓我們感覺缺乏能夠自主控制的時間。然而,長期的拖延睡眠會導致身體慢性發炎疲勞、心理憂鬱不快樂。本文將分享從《更快樂的1小時》一書中學習的方法,希望能對為睡眠所苦的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睡眠剝奪會影響情緒記憶形成、情緒的調節、表情的判讀,以及影響EQ。失眠後感到世界陰暗、社交困難時,好好睡一覺可能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社交互動。
Thumbnail
睡眠剝奪會影響情緒記憶形成、情緒的調節、表情的判讀,以及影響EQ。失眠後感到世界陰暗、社交困難時,好好睡一覺可能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社交互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