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節要談的是「心因性的嗜睡」,是「情緒」帶動的嗜睡,之前提到失眠是焦慮情緒所致,但有些人壓力大時則是以睡覺逃避現實衝突。簡單劃分的話,焦慮會失眠,而憂鬱會嗜睡,但也有綜合的情況如焦慮失眠白天卻補眠超過十小時,就是兩種都有。

新聞故事:
23歲的小李進入新公司從事業務,他對新工作還不上手,加上業績壓力,常常忙到九點十點才回家,一到假日則呼呼大睡,可以連續睡36小時,期間只起床上廁所,倒頭繼續睡,連吃飯都叫不起來。由於平日都能正常上班,家人也不以為意,但連續好幾個月的假日小李都幾乎在睡覺,連朋友約他都懶得出門,家人驚覺不對勁,以為他得了「嗜睡症」,便趕緊帶他到精神科就診。
能睡是好事,但睡太多則是一種失控,在這行為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讓我們來聽聽心理師是怎麼解密的。—-----
大家好,我是林仁廷心理師
任何一個行為都不是徒勞的,一個人的所做所為必然與他的心理、動機及情緒有關。今天要談的是「嗜睡症」,這是什麼樣的症狀,又有什麼樣的心理秘密呢?
#行為症狀
睡太多是一種補償性行為,因為睡眠不足、作息不正常或睡眠品質差,才引起強烈睡意,但並非一直想睡覺就是罹患嗜睡症。像是貨車司機長途開車打瞌睡,是有因果關係的睡眠不足就並非是嗜睡症。
先介紹病理上的嗜睡症定義(1)即使晚上睡眠時間充足,但白天仍非常疲倦、昏沈沈的一直想睡覺,並且多次睡著,甚至直接昏睡過去。(2)每日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甚至9小時,卻仍有倦意,在一天內反覆進入睡眠狀態。以上狀況每週發生超過3次且持續至少3個月以上,即屬於嗜睡症。
嗜睡症患者會突然想睡覺甚至瞬間睡著。「很想睡」會降低對周遭的警覺性,對工作、開車、社交或生活都造成困擾,甚至有生命危險。其中比較有名的是「猝(促)睡症」,患者因大腦中樞神經異常,無法正常調節清醒與睡眠狀態,突然、無預警地陷入難以抵擋的昏睡中。第二類是克萊列文症候群(俗稱睡美人症),症狀是會睡得非常久,一天可睡20小時,雖然能夠叫醒吃飯,但清醒時脾氣暴躁,人格驟變、像是變了一個人,然後吃完了繼續睡,病狀會持續幾天至幾週,一年內反覆發作。
上述都是生理性的罕見疾病,在台灣比較少見。
睡眠問題或生病都是諸多結果的最終表現,所以原因也不是單一的,嗜睡的可能包括:長期睡眠不足、身體疾病(頭部創傷、過度肥胖、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特殊遺傳疾病等),也可能與藥物或酒精等物質濫用有關,像是鎮靜或助眠藥物。
嗜睡除了一直很想睡外,還有幾個常見特性:
1. 睡覺時間特別長,可能超過10小時。
2. 不論白天、夜晚,隨時都有想睡覺的感覺,或常直接昏睡過去。
3. 難以保持清醒,每次睡著醒來後,仍有明顯疲勞感、精神狀態仍然不好,無法恢復良好精神,且過一下子又想睡。
4. 容易焦慮、脾氣暴躁。容易頭痛、感覺頭腦頓頓的,精神無法集中且記憶力變差。
5. 大腦常介於清醒與做夢之間,夢境較為清晰,所以會產生半夢半醒的感覺,有時候身體有麻痺感、無法使力。
#好發族群
病理性嗜睡症是罕見疾病,高機率會在青少年及成人,而心因性的嗜睡就廣泛分布,各種狀況都有。
#行為背後都是有心理意義和功能的:
這一節要談的是「心因性的嗜睡」,是「情緒」帶動的嗜睡,之前提到失眠是焦慮情緒所致,但有些人壓力大時則是以睡覺逃避現實衝突。簡單劃分的話,焦慮會失眠,而憂鬱會嗜睡,但也有綜合的情況如焦慮失眠白天卻補眠超過十小時,就是兩種都有。
憂鬱症患者容易陷入負面情緒和思緒的迴圈, 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 讓人疲憊不堪,因此睡眠就像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可以暫時忘卻煩惱,不用面對挫折。憂鬱症患者無意識地表現出過度睡眠需求,同時也有憂鬱的其他症狀,如: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疲倦、食慾改變等等。如果睡覺總時數常常超過10小時,就要注意此警訊。
「睡覺逃避壓力」只是暫時安全,並無法解決真正問題,所以放著不管就會越來越糟糕,整天昏昏沉沉醒不過來。
#新聞故事後續
經診斷後,醫生發現小李的嗜睡大部分來自長期壓力、焦慮、生悶氣等負面情緒累積引起的,並非罹患嗜睡症。之後醫生幫小李轉介身心科,並尋求心理諮商,共同討論職場壓力怎麼應對,若是外部環境如血汗公司引起,那趁早離開有毒情境才是對策。
#改善的方向
病理性的嗜睡症要找醫療專業討論治療計畫,心因性的嗜睡則需要身心同步調整,以下四個方向:
1.尋求專業協助:尋求心理諮商,深入探討隱藏的情緒壓力,面對它並找出適合的對策。
2.培養規律的睡眠節奏:利用體內的生物時鐘,養成固定的睡眠和起床時間,避免長時間的昏睡。安排一些事早上做,像是美好的早餐,如果醒來有所期待,就不會待在夢鄉太久。
3.建立運動習慣,均衡飲食及適度社交活動。
有好的生活安排,能促發正向、樂觀態度、也要學習正確紓壓技巧,讓生活有所掌握。
4.藥物治療:尋求醫療建議,讓醫生安排藥物,幫助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和睡眠模式。
#小結:從睡眠習慣照顧自己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我的興趣是睡覺」,適度的休息確實是種放鬆,那麼好的睡眠是什麼呢?好的睡眠是飽足的、充電的,期待著醒來有好多事可以做,自然不想睡太久,剛好就好;但嗜睡是逃避的、惡夢的,越睡越累,甚至希望自己醒不過來。
如果發現自己的睡眠品質變了,一定要停下來檢視生活,身體很誠實,這表示一定有未覺察的壓力,我們太過勉強自己了。請從睡眠習慣照顧自己,讓心靈有所放鬆,身體才能真正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