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然後語言:有無孩子的日常是不同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驗然後語言:有無孩子的日常是不同的〉2025-08-18

 

  先前在營隊後討論分享時,首次參與活動的助教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她說她注意到大家在這邊都使用「小孩」這個詞,而沒有使用例如「小朋友」或其他感覺上更有幼稚感或可愛化的稱呼。

 

  幾個教育夥伴聽到之後,紛紛表示沒有特別注意到這個差異,可能就是覺得「大人/小孩」的說法很自然,像是買票、訂票,好像很多日常處境都會這麼說。雖然我們的理念上的確不會想要刻意幼體化小孩或強調長幼關係,但在這組用詞上,其實沒有助教想得那麼有意識。

 

  聊的過程裡,我也分享說自己也是參與教育工作之後,才比較常使用「小孩」一詞。在那之前,如果思考到關於小孩的問題,我多半使用的是「未成年人」或「兒少」。

 

  大家覺得這件事情有點好笑,因為聽起來很不日常。我們不會在日常裡面說「嘿,未成年人!」,也鮮少會有「我們這裡有五個未成年人和一個成年人」這樣的說法。

 

  之所以我會更熟悉這些詞彙,很大程度是因為過去我多半是從法律、社會議題、哲學等「理論」角度思考這些事。在實際遭遇這些孩子之前,我關注的是相對抽象的,一些不特定的對象。

 

  但在實際接觸之後,孩子、孩童、小孩這樣更加具體、生活化的詞彙成為了主要使用的詞彙。只有在特別討論法律與權益時,兒少與未成年人這樣的詞彙才會重新出現。

  

看見車站邊、城市裡的各色公園

   前陣子,我注意到全台許多火車站,附近都有規模不小的公園和大型遊具。一次是搭車前陪侄子玩,另一次是在營隊回程時,提前到車站等車,讓孩子們在公園玩耍。我分別在台灣的北部和南部、城市和鄉村的火車站,都看到同樣有趣的公園。

 

  我不確定這些公園什麼時候開始出現,但如果不是因為我的日常中開始出現小孩,我大概不會注意到這些公園。相反地,如今我不管到哪個城市,每每經過公園時,總會一邊打量這個公園看起來好不好玩。

 

  有些一看就很吸引人,心裡會想:「如果那些小孩在這,他們一定能玩得很開心!」,有些不只令人感覺無聊,甚至存在著可能會讓小孩受傷的糟糕設計。

 

  這也凸顯出來,有些公園的設計者有和孩童相處的經驗、知道孩子喜歡什麼;也有一些設計者,他們或許僅僅是在應付規定,在設計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實際需求與狀況。而那些差異,經常是身體性的、比語詞的變化更早發生的。

 

  有沒有孩子的日常是相當不同的,當他們真的存在於你的日常經驗時,所謂的「考慮到孩子」就不是一件抽象的、想像中或概念中的事。法律與哲學上的思辨固然有其價值,但在那之前,唯有我們真的有與孩子們共同活動過的經驗,這些思考架構才不會是空殼,能有其真正飽滿的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72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5
  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這些測驗所揭示的事情是你「還未學會」,且你的努力是被肯定的,你會慶幸你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學,還有很多成長空間;相反地,如果你的測驗結果所反映的是你聰不聰明,那麼,即便你這一次全對,只要未來沒有好表現,那種「我辦不到」的自我否定就可能讓你陷入深淵。
2025/08/15
  換句話說,如果你認為這些測驗所揭示的事情是你「還未學會」,且你的努力是被肯定的,你會慶幸你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學,還有很多成長空間;相反地,如果你的測驗結果所反映的是你聰不聰明,那麼,即便你這一次全對,只要未來沒有好表現,那種「我辦不到」的自我否定就可能讓你陷入深淵。
2025/08/08
  在這一次的團隊裡,從一個面向來說,我們都是跟著「領頭羊」的步調在玩,她帶著所有人進行了一場充實有趣的旅程。但從另一個面向來說,她自己卻少了一次對於「別人的玩法與步調」的體驗。而這是其他人都在這次旅程中享受到的。
2025/08/08
  在這一次的團隊裡,從一個面向來說,我們都是跟著「領頭羊」的步調在玩,她帶著所有人進行了一場充實有趣的旅程。但從另一個面向來說,她自己卻少了一次對於「別人的玩法與步調」的體驗。而這是其他人都在這次旅程中享受到的。
2025/08/05
  如果是一起玩線上遊戲,可以與孩子做約定的部分是,讓孩子把「和朋友一起玩遊戲」當成一個像出門約見面一樣的確定行程。譬如週五或週六的晚餐後,一起從七點玩到八點。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孩子養成守時、規劃行程的習慣,也可以更好地安排時間、培養責任感,譬如為了要與戰友們一起安心玩遊戲,下午就要先寫完作業等。
2025/08/05
  如果是一起玩線上遊戲,可以與孩子做約定的部分是,讓孩子把「和朋友一起玩遊戲」當成一個像出門約見面一樣的確定行程。譬如週五或週六的晚餐後,一起從七點玩到八點。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孩子養成守時、規劃行程的習慣,也可以更好地安排時間、培養責任感,譬如為了要與戰友們一起安心玩遊戲,下午就要先寫完作業等。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經驗對於專業領域的重要性,並質疑一些專家是否真的需要有相關經驗才能發言。作者以個人經驗為例,論述經驗與理論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經驗對於專業領域的重要性,並質疑一些專家是否真的需要有相關經驗才能發言。作者以個人經驗為例,論述經驗與理論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常常發生許多衝突。父母應該陪伴自己先,不再以反射式憤怒的方式回應孩子,這樣孩子應對父母的方式也將有所不同。這些孩子已經遺忘的事,一直存在我們的心中,終有一天,都將變成我們與孩子間的養分。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女兒從上個月開始就暫停語言職能治療課程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好的開始 😊 而自己抽空時也會陪女兒有不同互動 👩‍👦 也會安排不同親子活動來提供給女兒 👶 或是自己也會想方設法做些不同的規劃進行測試跟觀察 👀 然後再一同記錄下屬於妳的成長日誌 📚 慢慢的,也會找出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成人如果可以溫和堅定地引導孩子分辨、認識這一層關係,孩子就會逐漸學習並且理解,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我認為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讓孩子真的感覺到自己「有所擁有」以及「被成人尊重」。
Thumbnail
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如何感受這些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困擾呢?
Thumbnail
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要如何感受這些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困擾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