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勒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批判(一):現代的「我們」與前現代的異文化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巴特勒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批判(一):現代的「我們」與前現代的異文化〉2025-09-02

 

  在如今的時代裡面,很多人會以「對多元文化的包容」作為全球化時代的一大標誌。具體的做法與說法大略表現為「雖然他們的行為與主流的價值觀不同,但那是『他們的文化』,在不過分影響到其他人的前提下,我們容許他們這樣存在」。無論認為包容不足抑或過多,許多人都相信這麼做是一種「政治正確」。

 

  於是,問題的爭點似乎被放在「怎樣的『違反主流』是可接受的?」、「我們要容許他們到怎樣的程度?」譬如女性配戴伊斯蘭面紗,就被一些「崇尚自由」的歐洲國家認為是不能被容許的,以法國為例,部分國家的政府透過禁止這樣的行為,彰顯出自己是個自由的、人民衣著不被宗教干涉的國家。反過來說,一個不禁止女性佩戴面紗的政府,甚至可能被批評「過度包容」。

 

  這種思想的荒謬之處應該已經部分地展露出來了。首先,最顯著的是,這些國家試圖用「禁止一種穿著方式」來彰顯自由與進步。他們會宣稱伊斯蘭面紗是前現代的、宗教對人的限制,不應該在自由且政教分離的國度中出現。

 

  我們無意否認那些面紗的出發點需要被檢討,但問題是,這樣的禁止,以及「特定服飾與宗教強關聯,其他服飾屬於世俗世界」的二元劃分,同樣是種可議的暴力舉措。而且,不同於「不強制佩戴面紗」,「禁止佩戴面紗」顯然本身就遵循了某一種信念。而這種強制信念本身,並不比任何一種宗教來得更加自由或「現代」。

 

  在接下來的篇幅裡面,我會以巴特勒《戰爭的框架》中談論的例子與論述為基底,指出「多元文化主義」預設的荒謬之處,並挑戰「世俗/主流價值包容其他文化」這種看似普世的想法,說明「包容」或「寬容」這樣的概念,如何從內在邏輯的層面就已經否定了對其對象的肯認。

  

成為世俗的預設值與非人的宗教性

   在這一系列「包容/不包容」的問題之前,首先就已經存在問題的是它們預設的這種僵固且彼此區隔鮮明的「多元文化主義」。就如同東方主義應當接受到的批評,這種多元文化主義,首先就是一種建立於不了解(也不願了解),獨斷而暴力的怪物化與標籤化。

 

  在過去的百年間,歐美列強透過種種手段,將自己的文化與其生活方式轉化為「世俗」,建立了以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為基底的「國際秩序」與「現代社會」,並將與之有所不同的生活方式斥之為前現代、野蠻的行為。

 

  在這樣一種世界秩序下的「世俗」並不是公允面對所有宗教或「前現代」,而是,它們將與自身文化有著強關聯的基督宗教辨識為「人類的」、「文明的」信念體系,與其對立的伊斯蘭教則是「野蠻」、「非人」的前現代遺緒。

 

  就像前面談的「禁止面紗」的問題,在很多以「世俗主義」為理由禁止面紗的地方,都鮮少依相同的理由、用同樣嚴格的標準禁止十字架首飾。在這裡,問題顯然超過了「政府或私人是否有權基於世俗主義禁止宗教服裝」,更關於「何者被認定/如何認定為應該被禁止的前現代宗教」。

  

「我們人類」以及「帶來非人之物的他者」

   2006年,時任教宗的拉辛格(Ratzinger)在演講中引用了一段話:「讓我看看穆罕默德帶來過什麼新東西,你只會找到邪惡與非人之物,例如他要求用劍來傳播他的信念。」

 

  這段令人詫異的不公評論揭示了一件事情,雖然發言者是一名天主教會的教宗,但他卻彷彿站在「全人類」這一側、代表著「主流世界」,伊斯蘭教則在對立的另一側,代表了「人類的威脅」。而這個「主流世界」,在考慮不同文化間的異同之前,首先已經將那包含有基督宗教價值觀的生活方式當成預設值,才以此來審視其他文化「帶來了什麼」。

 

  在這種眼光當中,雙方共通的價值屬於世俗、屬於「西方」、屬於「人類」,只在他者身上看到的行為與價值,則屬於「邪惡與非人」。但事實上,在真實世界中,人們並不真的遭遇那種他們想像裡面的「阿拉伯主體」,他們遇到的本是活生生的、充滿多種價值與可能性的另一個人。

 

  不同人彼此成長背景的差異的確使得人們在一些話題上有不同想法,但絕不是「阿拉伯人就如何如何」、「穆斯林就如何如何」可以一刀切分。而且如果我們綜觀整個人類的歷史,要說「用劍來傳播信念」的宗教,最多事例的顯然不是伊斯蘭。

 

  在後續的文章中,我會以巴特勒〈性政治、刑求與世俗時代〉中談論的幾個重要案例(例如美軍惡名昭著的阿布格萊布監獄刑求、曾經要求申請者直視同性親吻照片並回答問題的荷蘭入籍測驗等),結合巴特勒在《戰爭的框架》中其他篇章的論述資源,說明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不是「包容到什麼程度」,而是應當重新審視這個做為預設的多元主義框架;以此跳脫那種依然瀰漫於第一世界主流思想--以「自由」、「文明」、「現代化」之名,持續地「用劍逼迫人接受信念」的「傳教思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9會員
977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01
  「多運動」這句話說來簡單,但問題是,運動很累,又花時間,每天上班已經令人感覺疲勞無暇了,還要加入運動,肯定是無法消受。如果你這樣想的話,或許是你把「運動」想得太難、太嚴肅了。如果我們只是想要讓自己維持身體健康(而不是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運動員),我們每天只需要做個十到二十分鐘,就已經相當有成效了。
Thumbnail
2025/09/01
  「多運動」這句話說來簡單,但問題是,運動很累,又花時間,每天上班已經令人感覺疲勞無暇了,還要加入運動,肯定是無法消受。如果你這樣想的話,或許是你把「運動」想得太難、太嚴肅了。如果我們只是想要讓自己維持身體健康(而不是要成為一名出色的運動員),我們每天只需要做個十到二十分鐘,就已經相當有成效了。
Thumbnail
2025/08/28
  接著,作者建議我們「吃真正的食物」。相較於以水果、肉類這些一目了然食物的古人,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在日常裡面總會接觸大量精緻的加工食品。這些食物並非完全不能吃,但它們容易讓我們身體中的血糖忽高忽低,或吸收過多身體不需要、甚至有害的物質。
Thumbnail
2025/08/28
  接著,作者建議我們「吃真正的食物」。相較於以水果、肉類這些一目了然食物的古人,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在日常裡面總會接觸大量精緻的加工食品。這些食物並非完全不能吃,但它們容易讓我們身體中的血糖忽高忽低,或吸收過多身體不需要、甚至有害的物質。
Thumbnail
2025/08/27
  畢竟,現代社會的歷史很短,大量增加的近視、腰酸背痛與身心疾患,都說明了我們很可能還沒找到最佳的現代生活方式;但那些史前人類,卻在很長一段時間以類似的方式生活著,他們一邊實踐一邊改良自己的日常,雖然那始終會和我們很不一樣,但其中想必有值得學習的部分。
Thumbnail
2025/08/27
  畢竟,現代社會的歷史很短,大量增加的近視、腰酸背痛與身心疾患,都說明了我們很可能還沒找到最佳的現代生活方式;但那些史前人類,卻在很長一段時間以類似的方式生活著,他們一邊實踐一邊改良自己的日常,雖然那始終會和我們很不一樣,但其中想必有值得學習的部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柏拉圖對文化管制的觀點以及現代娛樂的自由競爭,分析其對社會的影響和意義。柏拉圖認為藝術的模仿本質、情感的煽動性以及道德的腐蝕性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然而,現代社會傾向於自由競爭,促進文化的多樣性和滿足多元化的需求。文章將討論兩者之間的平衡。
Thumbnail
本文探討柏拉圖對文化管制的觀點以及現代娛樂的自由競爭,分析其對社會的影響和意義。柏拉圖認為藝術的模仿本質、情感的煽動性以及道德的腐蝕性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然而,現代社會傾向於自由競爭,促進文化的多樣性和滿足多元化的需求。文章將討論兩者之間的平衡。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當代生活中,偽意義對人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尋求最佳商品時,人們常常需要面對兩派聲音的幹擾,這也反映出現代設計中對美感和功能性的平衡。此外,政治運作中的黑箱操作和表面上的民主也令人疑惑,使人難以擺脫偽意義的迷惘。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人們追逐潮流,很難擺脫現代社會的牽制。
Thumbnail
二、文化資產的存在模式   在「不幸的存在」下茫然、精神匱乏的現代人,文資是否同樣具有某種神聖性的功能?文資是否可作為一種信仰?是否有屬於文資的存在模式?   筆者欲談論的文資非狹義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的法定文資,而是廣義的,任何具體存在,經歷過一段生活史,並具有反映某文化面向
Thumbnail
二、文化資產的存在模式   在「不幸的存在」下茫然、精神匱乏的現代人,文資是否同樣具有某種神聖性的功能?文資是否可作為一種信仰?是否有屬於文資的存在模式?   筆者欲談論的文資非狹義的《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的法定文資,而是廣義的,任何具體存在,經歷過一段生活史,並具有反映某文化面向
Thumbnail
二、中國文化   「據我看西方社會與我們不同所在,這「個性伸展社會性發達」八字足以盡之,不能複外。」如同其在《要義》所言,西方是團體、個人本位的社會,中國則是家庭、倫理本位的社會。此社會差異的發展,導致東西方不同文化果實的出現。   近代因作為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致中
Thumbnail
二、中國文化   「據我看西方社會與我們不同所在,這「個性伸展社會性發達」八字足以盡之,不能複外。」如同其在《要義》所言,西方是團體、個人本位的社會,中國則是家庭、倫理本位的社會。此社會差異的發展,導致東西方不同文化果實的出現。   近代因作為世界主流文化的西方文化影響中國,致中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動物世界所沒有的,正是利用不同符號(形式)表達同樣願望和思想的能力,即掌握原初表達或意義的特定功能,並將文化視為對象。符號是意義與知覺的圖示性結合;透過符號的抽象化、象徵作用,區分了真實與可能,為可能性創造空間,並指向物理之外的意義。人類透過行動,在文化的兩面性中,成為真正意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動物世界所沒有的,正是利用不同符號(形式)表達同樣願望和思想的能力,即掌握原初表達或意義的特定功能,並將文化視為對象。符號是意義與知覺的圖示性結合;透過符號的抽象化、象徵作用,區分了真實與可能,為可能性創造空間,並指向物理之外的意義。人類透過行動,在文化的兩面性中,成為真正意
Thumbnail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於2016年修法新增「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以肯定「差異」為核心的「多元」文化,強調「普遍平等參與」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然而,在高舉「多元」文化的同時,如何避免文化成為政治正確或另類民族主義情感的宣洩工具?筆者試圖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
Thumbnail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於2016年修法新增「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以肯定「差異」為核心的「多元」文化,強調「普遍平等參與」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然而,在高舉「多元」文化的同時,如何避免文化成為政治正確或另類民族主義情感的宣洩工具?筆者試圖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
Thumbnail
藉由歷史的往前推進,藝術不斷的在質疑舊的典範。 在西方的現代性觀念中,現代主義常被理解為持續挑戰舊有典範的一種態度。通常,我們對現代主義有這樣的認識,而在這種現代性中,時間性概念通常不被強調。曾經我閱讀過《歷史的天使》這本書,書中談到了現代哲學如何看待時間概念。基本上,有一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觀
Thumbnail
藉由歷史的往前推進,藝術不斷的在質疑舊的典範。 在西方的現代性觀念中,現代主義常被理解為持續挑戰舊有典範的一種態度。通常,我們對現代主義有這樣的認識,而在這種現代性中,時間性概念通常不被強調。曾經我閱讀過《歷史的天使》這本書,書中談到了現代哲學如何看待時間概念。基本上,有一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傳統的含義以及德國文化中的反傳統觀點。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於傳統詞彙的語用方式,並反思了自己對傳統的理解。文章獨特的觀點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傳統的含義以及德國文化中的反傳統觀點。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於傳統詞彙的語用方式,並反思了自己對傳統的理解。文章獨特的觀點值得一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相對論中,文明和野蠻的相對性。 文明是法治完好的社會,野蠻是基於傳統與習俗的社會。此外,文明與部族,男性與女性,現代服飾與部族裝,以及政治對抗等主題,都探討了幾個相對的面向。欲知更多,請細閱全文。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相對論中,文明和野蠻的相對性。 文明是法治完好的社會,野蠻是基於傳統與習俗的社會。此外,文明與部族,男性與女性,現代服飾與部族裝,以及政治對抗等主題,都探討了幾個相對的面向。欲知更多,請細閱全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