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為什麼許多老人家總是行色匆匆?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本圖轉載自搜狐

本圖轉載自搜狐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家走在路上雖然步履蹣跚,卻腳步匆忙。如果你以為他們有急事在趕路,事實恐怕並非如此。老人家走路會很急,往往是因為緊張的關係。

    老人家所以會無故緊張,很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

自律神經失調令人無故緊張

    人類神經系統大致分為自律神經和非自律神經兩種,所謂自律,並不是說我們可以自己控制,而是身體本身會因應外在環境變化,自行調整我們的心跳、血壓、呼吸乃至肌肉鬆緊等等,它們自有規律,我們不能依照意志控制。非自律神經才可以依照我們自由意志控制。

    自律神經又分為交感神經跟非交感神經,專家用簡單的例子為我們說明兩者不同的功能:

    交感神經好比汽車的油門,它在我們面臨危險或者緊張情境時,會催促我們的身體進入戰鬥狀態,配合我們應對環境的需求。相反的,副交感神經好比汽車的剎車。它在我們脫離緊張狀態後,會舒緩我們身體的機能,讓我們感覺放鬆,也讓我們的身體得以休息。

    台灣人形容臨危不懼的人”神經大條”,這意味他們的副交感神經比較發達。

    在這個步伐快速的時代,普遍的情況是多數人的交感神經比較活躍,副交感神經相對軟弱,這種情況有學理上的演化原因。根據神經科學家的研究,人類的副交感神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男性在30歲以後退化速度加快,女性過了40歲,副交感神經也會加速退化。

高壓環境促使自律神經失調

    高壓快節奏的環境會加快副交感神經退化,引發目前政府尚未列入正式病名,實際上卻有無數人罹患的自律神經失調疾病,正在這裡寫文章的慕風,就是高壓工作下其中一個病例。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超過百種,大多數患者都是在遭受多種症狀,看過各科醫生之後,才會被醫生轉介到精神科(不是神經科)確認,之後接受長期服藥治療。自律神經失調光靠藥物無法根治,必須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和三觀,才有可能治得好,治療的過程也很漫長。

    慕風在這裡主要討論老年問題,但是自律神經失調的發生並不侷限在老年人身上,如果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尚且年輕,卻已經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的疾病,謹在此推薦一位優秀作者的現身說法,提供給你參考。

芳喵隨筆∣自律神經失調康復全攻略

    自律神經失調主要是副交感神經(剎車)退化引起,許多患者常處緊張狀態因而受失眠所困。對照許多老人家都有失眠問題,很可能都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所導致。失眠是一個令人痛苦的問題,慕風個人的症狀是偏頭痛和胸痛,平常睡眠都還正常,算是比較幸運。

自律神經失調治療 需靠藥物與調整心態配合

    無論是老年人或者年輕人,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重點都一樣,除了乖乖看醫生吃藥以外,還必須放慢自己的生活節奏。老年人之所以容易受到自律神經失調所苦,除了前面所說因為副交感神經退化的自然因素外,還有以下4個外在原因:

    1. 慢性疾病: 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都會損及自律神經。

    2. 藥物副作用: 許多治療老年疾病的藥物,都可能會影響大腦神經。

    3. 壓力: 長期的心理壓力和焦慮,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4. 營養不良: 缺乏必要的營養素,也會影響自律神經的運作。

    自律神經失調容易引發憂鬱症,這是它會附帶生成的潛在威脅。

    自律神經失調不一定都會出現擾人症狀,許多老人家都能跟它和平相處。

    治療自律神經失調除了看醫生吃藥以外,還可以透過其他的活動來協助改善,例如靜坐、散步、游泳、打太極拳等等。專心投入在一些紓壓的活動,比如書法、繪畫、插花、製陶這些靜態活動,也可以對舒緩緊張神經有所幫助,只要能抒壓放鬆的活動都可以參考。

專注追尋生活樂趣 不知老之將至 

    人老之後面臨機能衰退已經很不容易,還要面對退休以後生活失去重心、子女成年後經常不在身邊(或者沒有子女陪伴)、甚至還有照顧更加年邁父母,或者積蓄不足的現實問題。只能說老化是人生歷程中的艱難挑戰,每個人都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支持,才能克服。

    並非年老就一定會在病痛以及緊張焦慮當中度過,如同我在「老了,是一種心態」裡所提及的我的母親,她從不為她長年罹患的糖尿病苦惱,每天都忙著在生活當中尋找樂趣。現實生活裡許多老人家也是一樣,他們不把自己關在老化病痛的牢籠裡,永遠都在往前看。

    高齡92的已故中研院長吳大猷先生80大壽時,記者問他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件事?身為科學家的他回答說,他從不回想過去,他每天只想著還有什麼理論需要驗證?還有什麼實驗要做?吳院長的現實生活並不十分如意,他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投注在科學研究工作裡。

    人稱”老頑童”的知名畫家劉其偉先生,同樣也活到高齡92歲。有一次記者請教他健康高壽的養生之道,他貌似疑惑地回答記者一個看起來不太健康的答案。他說他沒有什麼養身的方法可以分享,他靈感一來就連續作畫兩天不睡覺,畫完就連睡兩天補足睡眠。

    綜觀兩位老前輩的示現,慕風只能以”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為他們做總結。

老年不需要強壯肌肉 只需要足夠的智慧應對

    每個人走過一生都在為生活努力,每個人在生活各個階段都需要智慧引領,面對老年階段的各種挑戰時也是一樣,疏散放逸不會讓人自然頤養天年。老年是人生一門重要功課,老年需要足夠的智慧陪伴度過。年老不需追求強壯肌肉和體能,只需要足夠的智慧應對。

    正派宗教都有睿智的警世之語,誠心投入宗教信仰對老年人會有很大幫助。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事實上在我們過去的人生經驗中,也早就已經深刻體會過。不會有人的生活真的事事如意、心想事成,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如意,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許多遺憾。美國神學家尼布爾寧靜禱文所說:「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很值得參考。

    最後慕風謹以兩句朋友傳來的勵志語,來跟各位朋友互相勉勵……

    放得下的都是喜樂

    放不下的都是煩惱

 

延伸閱讀:

1. 自律神經失調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診斷、治療與預防一次解 - 康健雜誌

2. 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嗎?與年齡有關聯? 原因、症狀、檢測、治療與藥物之說明一次告訴你 ∣ 澄清醫院中港分院


連結閱讀:

以下是我另外書寫,關於職場的專題,歡迎參考>>>

管理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managersmind/home

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workandlife/ho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慕風的沙龍
68會員
119內容數
三十多年前,從東部鄉下來到繁華的台北,從好奇新鮮到奮鬥打拼...。一轉眼,人生就這麼走到艱苦燦爛的盡頭。一路上有悲傷,有心酸,有歡笑,也有風光。儘管終究一身滄桑,但是埋藏在靈魂深處的,卻一直是那一個,奔跑在東部田野間的,單純小男生。
慕風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2
2025/07/02
2025/05/31
活到老學到老,生活會充滿樂趣。但是對上了年紀的人而言,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Thumbnail
2025/05/31
活到老學到老,生活會充滿樂趣。但是對上了年紀的人而言,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Thumbnail
2024/11/04
你雖然年紀大了,你雖然體能衰退了。但是你千萬不要忘記了,你的腦袋是自由的,你要想什麼都可以。
Thumbnail
2024/11/04
你雖然年紀大了,你雖然體能衰退了。但是你千萬不要忘記了,你的腦袋是自由的,你要想什麼都可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夜裡因睡不著而睜開雙眼,焦急著要早點睡才有精神應對隔日繁瑣的事情, 卻又因為這種焦急而驅趕了睡意。為了把握時間起身做些能讓自己睡著的事,卻因此在整個白日精神渙散地睡去,每日、每日都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這就是本作的主角們碰上的問題,也是我以前時常苦惱的問題之一。
Thumbnail
在夜裡因睡不著而睜開雙眼,焦急著要早點睡才有精神應對隔日繁瑣的事情, 卻又因為這種焦急而驅趕了睡意。為了把握時間起身做些能讓自己睡著的事,卻因此在整個白日精神渙散地睡去,每日、每日都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這就是本作的主角們碰上的問題,也是我以前時常苦惱的問題之一。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造成這種拖延症的原因很複雜,可能和個性有關,如優柔寡斷、不敢冒險、總是不停地批判自己、強迫症、或是自制力薄弱等。但也有可能是時間管理上的問題,可心理學家認為會造成拖延症,涉及更多的是情緒管理等各種心理因素。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睡眠是最棒的修護~ 無法好好入睡,是現代許多人沉重的負擔,越是想要睡,越是睡不著,從此過著緊繃的人生~ 無法獲得高品質的睡眠因人而異,有些人屬於極度敏感的體質,一點聲響就無法入眠,有些人卻必須開著電視才能入睡;有些人一丁點亮光都不行,有些人則必須開燈才可以;而有些人則是責任心太重,隔天有重要的約
Thumbnail
睡眠是最棒的修護~ 無法好好入睡,是現代許多人沉重的負擔,越是想要睡,越是睡不著,從此過著緊繃的人生~ 無法獲得高品質的睡眠因人而異,有些人屬於極度敏感的體質,一點聲響就無法入眠,有些人卻必須開著電視才能入睡;有些人一丁點亮光都不行,有些人則必須開燈才可以;而有些人則是責任心太重,隔天有重要的約
Thumbnail
睡眠是人體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睡眠困擾,睡不著可能源於各種因素,包括壓力、焦慮、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睡眠困難,都存在許多可以採取的方法來改善睡眠品質和促進入眠。
Thumbnail
睡眠是人體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睡眠困擾,睡不著可能源於各種因素,包括壓力、焦慮、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睡眠困難,都存在許多可以採取的方法來改善睡眠品質和促進入眠。
Thumbnail
我長期的睡眠不足,已經讓我開始出現幻覺。
Thumbnail
我長期的睡眠不足,已經讓我開始出現幻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