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的時刻,我崩潰了。
走在路上,我突然不明白,一直以來的努力是為了什麼?
一股委屈油然而生,明明長大了,卻仍無法隨心所欲。
想放鬆,奈何假不夠多;想一走了之,卻苦於現實要賺錢。
近來姜范粿粿事件鬧得風風雨雨,我想不只是離婚後剩數字,
長大後的我們,也都圍繞著數字:
休假幾天、薪水多少、業績幾趴、獎金多少、補助能不能申請、房貸剩多少、健檢報告紅不紅?
(你麻木了嗎?再撐一下就好?我下定決心轉換跑道的契機)
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從我有記憶以來,我就一直在「替別人考慮」、擔心錢。
過年時,親戚給的紅包,被拿回去再包給其他人;
高中住校,$1000塊的零用錢、撐兩個禮拜;
大學辦學貸,靠家教、補習班兼職、不拿生活費,只為減輕家裡負擔。
只因為覺得父母賺錢很辛苦、家裡正值創業、蓋房子要花錢的地方很多,
我從不敢開口向父母要錢。
除了教科書有正當理由買,而我想要的小說,卻要忍著,去圖書館借、跟朋友借。
在學時,我從未與朋友出遊在外過夜,大學畢旅去澎湖與小琉球,也是花自己賺的錢;
看過兩次電影,一次是老師請的、一次是抽中電影票。
父母總會告訴你,他們辛苦賺錢是「為了你」,你必須要幫忙、義不容辭。
但對我來說,他們賺得再多、我付出再多,都不是我的,我也不想分一杯羹;
對他們來說,做的這些都是我們欠的,從小到大花在我們身上的奶粉錢,總是要還。
我想要用自己的方式賺錢,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從小到大,看著他們賺錢、花錢的樣子,我不想繼承他們的價值觀過日子,也不想自己未來的小孩與現在的自己一樣。
理財真的很重要,家庭的財務概念影響小孩很深,這邊推薦大家去看-富爸爸窮爸爸。
老大的辛酸
但我始終,無法丟下他們不管。
家人發脾氣,我忍著;他們吵架,我想辦法勸架;
只因是老大,要做弟妹的榜樣、只因是年紀比他們大,就要替父母多照看他們一點。
小時候的我不懂,只覺得為什麼是我年紀最大,都是我照顧別人、誰來照顧我?
小時候很討厭家裡、總想著離家出走。
長大後,下班回家看著凌亂的桌子、水槽裡的碗盤、一大桶未洗的衣服、...,
總覺得我想再逃出去。
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我甚至買了掃脫地機器人,但每天洗拖布、清理集塵盒依然是我。
白天上班拚盡全力,下班了,繼續幫家裡工作,卻無法換來同等的報酬;
5年了,朝九晚五,好不容易有個100萬,卻覺得好苦、應該值得更多。
我快要失去熱情,想要一點甜頭、一絲希望,讓我有繼續努力的動力。
(當熱情被消耗殆盡,我選擇對自己誠實,自欺欺人是最不負責的事)
我的理想家庭
小時候的我,一個人煩惱了很多,都吞進肚子;
沒有人願意理解我,索性就不說了。
總覺得,沒有人是我的靠山,他們都是我不開心來源。
長大了,還是不自由。
都在為別人,占用自己的時間,從未真正照顧過自己。
直到遇見現任,他讓我重新做回任性、天真的女孩、做我的靠山,體諒我的苦及委屈。
(來看看我的愛情故事:從某一刻我開始再度相信愛情)
我開始憧憬—— 一個乾淨、簡單、不用為了誰忙到深夜的家。
我想與他共創一個不一樣的家庭。
我的理想是,一個整潔的家,不太需要做家事,東西不用太多、不要亂丟;
衣服夠穿就好、鞋子2~3雙就好,不想擺著一堆用不到的東西。
不用為了隨手一丟的3秒,再多花30分鐘去整理。
平日,下班回家,弄個簡單的晚餐、運動30分鐘、洗澡、睡前看點書、再與老公聊聊天。
周六,我可以悠閒地吃早餐、花半天整理家務,照顧小花園,或是與朋友聚餐;
周日,可以去山上走走,固定每周爬山一天。
可是現實總在提醒我:
結婚,要宴客、拍婚紗至少50萬;
買房,頭期款至少200萬;
生小孩,月子中心一個月至少10萬;再不說未來小孩也要開銷。
明明很努力,卻覺得這些基本,好難達到。
(不同專業不同命,台灣只有半導體能生存,想逼死誰?)
我不甘心啊,以前擔心這個、考慮那個。結婚以後、生小孩,跳入另一個火坑。
明明有理想的日子,卻無法過上這樣的日子。
跌跌撞撞地成長
我很努力想要突破這道考驗,我下班去進修、假日去進修、嘗試了許多不同的東西,
好似有成果,卻至今無法在我人生的這條路上,產生有太大的變動。
(用學習的態度,征服想像。不是問題太大,是你太小了!)
想換工作、多賺一點錢、能保有生活自由彈性;
但學會的技能,竟不能在今年順利的替我找到下一份工作。
總覺得過得渾渾噩噩,我用盡全力,卻走得坑坑巴巴、歪七扭八,最後一無所獲。
但什麼都不做就放棄,我想未來的我會後悔,
也許就差那麼最後一哩路,我相信這些努力與付出會有意義。
最好的人生、最棒的自己
最後,我想說的是,都過去了。
也許現在的你,覺得今天過得很糟糕,但請相信——
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沒有放棄的自己。
給走到現在的自己一句:你是最棒的!
我們變得更加茁壯、強大。
願所有的曲折、痛苦,都能化為我們成長的養分。
願所有辛苦耕耘的人,能早日豐收,迎來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