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0|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親職考古題】02:惜惜治百病

最近看到一個影片,裡面的孩子完美詮釋了我在〈越線游擊隊〉裡提到的第三階段,是一個「在家庭裡,試圖佔領照顧者的關注與情緒」的孩子呢。
而影片裡的「教養專家」建議的「魔毯隔離法」,正好指出一個讓這位孩子進入第四階段、成為「越線游擊隊」的方向:
假使統治者採取這套做法,不去試著理解小孩的訴求、不去試著理解「劃界線」通常只是統治者為了自己一時方便而設下的虛假概念,而只是一眛地堅持到底,那麼孩子加入越線游擊隊的可能就會大增了。 顧名思義,越線游擊隊的戰士擅長的就是「越線」和「游擊」,他們會在每一個統治者無法顧及的小破綻裡越線,施展打帶跑的游擊戰術。他可以前一秒擺出一副要大張旗鼓來「佔領統治者的心」的姿態,但一見統治者擺出迎擊陣勢立刻就軟了下來要求和平談判。在談判桌上,統治者的界線愛怎麼畫怎麼畫,他也不反對,可是停火協議剛簽署沒兩天,他又立刻看準一個小破綻狠狠佔領下去,弄得統治者人仰馬翻心神不寧。 到了這個地步,統治者與游擊戰士之間缺乏信任,所有的界線都是敷衍,所有的協議都已經準備好要被毀約。
這個影片內容是一個購物的情境,媽媽先是用「身上沒有錢」來拒絕小孩購買零食的要求,在小孩不斷的哭鬧之後,媽媽終於「屈服」,拿出「身上沒有的錢」來讓孩子買。
如果溝通都是用「騙」的,怎能不留下心理的陰影?(《進擊的巨人》動畫截圖)
如果溝通都是用「騙」的,怎能不留下心理的陰影?(《進擊的巨人》動畫截圖)

你的「界線」在哪裡?

如果我們仔細檢驗那個影片下面的留言,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人跟教養專家的主張一樣,認為這位媽媽的「教養敗筆」是因為沒有「堅持界線」、「讓孩子知道界線在哪裡」。
假如你也認同這個說法,我想邀請你回想一下,你是否曾在「堅持界線」的同時,追問過自己「界線」在哪裡?「界線」是怎麼決定的?誰來決定的?
當孩子跟你說「我要買糖果」的時候你說家裡沒那麼多錢,但你剛下單的衣服、咖啡豆或手機遊戲點數是怎麼回事?你的衣服、咖啡豆跟手遊點數是「需要」,小孩的糖果是「想要」嗎?還是就跟影片裡的媽媽一樣,她說「不能買」的時候就沒有錢,她說「可以買」的時候又有錢了?
我曾在〈你說有光就有光〉這篇文章裡,說明了「比起理性,人更多是依靠心情(直覺)來下判斷」;也就是說,當我們判斷這位孩子是否「講理」的時候,時常沒有一個理性、穩定的判準,而比較是「看情況」。看什麼情況呢?說到底,其實就是看大人當下「覺得怎樣就是怎樣」。
在大多數的教養情境裡,「界線」並不是誰有道理,而是「有沒有跟大人的期待一致」。當我說可以買的時候當然就沒問題,但當我說不能買的時候,小孩就是不能買,否則就會被判定為「不講理」,被要求改變、「講理」或冷靜。立基於這種前提下的魔毯、冷靜區或乖乖椅僅只是統治手段,而不是教育技術。

形式上的講理,會讓小孩更「不講理」

在這個影片裡,面對一個正處於情緒狀態之中的孩子,教養專家專注於描述了小孩的行動,自顧自進行「教養推理」,譴責陷入掙扎與兩難之中的媽媽。但影片沒有告訴我們,這位專家是否曾試圖想要搞懂這位孩子的需求跟想法是什麼,專家只是下了結論:「就為了一小包的薯條。」她建議媽媽:「現在不是點心時間!拿出你的決心!你要給他一個警告!」
面對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與意見不合,有一種路線是「解決困難」,有一種路線是「解決有困難的人」。對權力差距不敏感的人,也許習慣於後面這種解決方法,比方說教育制度裡曾經有過的「放牛班」,就是在解決有困難的人。
那麼這對親子面對的問題可能是什麼呢?如同我在這系列的上一篇〈講都講不聽〉裡所提過的:「只要實際統計一下,從結果看來,在大人跟小孩的『溝通』裡有多少比例『最後仍然是聽大人的』,又有多少比例『最後大人願意聽小孩的』,就能得到一個非常客觀的數字,來檢驗大人跟小孩的『溝通』究竟有沒有淪落為『形式上的講理』」。
前文提過,媽媽的界線很明確一致,就是「我的意志就是界線」,是一種主觀的界線,不容討論的,我說可以買就可以買。大人有時候因為沒有一個真正的理由,會給出像是「買了這包薯條我們家就要倒閉了」這種理由,但在實際上沒這麼貧困的情境下,就只會破壞小孩對溝通的信任感。
而在可信任的溝通之中,界線得要是真實客觀的,如同「我今天只帶五十塊出門,這五十塊本來是打算要買洗碗精的」。若以這種客觀界線為前提,溝通的結果仍應該是彈性的、可以透過討論而改變的;「這五十塊非得要用來買洗碗精而不是薯條」對大人來說也許是理所當然的「選擇」,但對小孩來說並非如此,以小孩的經驗出發的話,把洗碗精的順位放在薯條之上根本是難以理解的選擇。
這並不是誰比較講理的差別,而比較是經驗和選擇的差異。我們可以想像,當孩子從小每次想要「理性溝通」時,認真講出他的理由(比方說我真的好想吃),卻都被大人三言兩語就否定,結果總是依照大人的決定時,長此以往,小孩對各自表達需求與理由的溝通再也不能信任,那麼除了躺在地上亂吼亂叫、用頭去撞欄竿之外,他還有什麼好方法可以在談判桌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嗎?

建立溝通的好基礎:惜惜治百病

又來到親職考古題最後的、最開心的實用技術時間(撒花)。前文已經提到,既然我不建議大家「動用權力」來「解決有困難的小孩」,那我有什麼實務上的建議呢?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乖乖不得了,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萬用招式,那就是「惜惜治百病」。
「惜」,無論台語、客語或其他漢語,惜惜都有疼惜的意思。當我們在意的人陷入困境或情緒之中,假如當下我們要的不是他的屈從,那我們應該做的,首先就是試著表達我們的疼惜,在那之後,才是我們的立場。惜惜治百病。如同〈你說有光就有光〉曾說過的,人當下的心情可能會影響他助人的意願;當孩子的情緒被好好惜惜之後,心情平復穩定了,你有什麼道理,這時候再說絕不會太遲。
不是單方面嬌慣他的意思喔,是確保雙方情緒在可以溝通的狀態。照片提供:盧果/盧駿逸
我對「惜」這個概念的理解,很接近口語上的「同理」或「同在」,是一種我們「一起」站著看海、一種我「陪著」你面對人生中的無奈,是一種不由分說的,或者說「無條件接納」的互動狀態。
想像一下,小明朝著朝思暮想的阿婆跑去,阿婆也向著小明跑來。自從上次分開,這一別就是三百年,想死這對祖孫了。但歡天喜地的小明沒有注意到地上有個不起眼的坑洞,他一不小心踩空,就這樣跌了一跤。小明忍不住嚎啕大哭,一時之間也起不來了。
阿婆跑到小明旁邊,兩眼汪汪地看著小明,許久說不出話來,腦袋裡迅速迴繞著這三百年來看過的那些教養書跟教養粉專,終於阿婆擠出了與孫兒許久不見後的第一句話:
  • 走路要看路啊!阿婆三百年就說過了,誰叫你不聽。
  • 男子漢自己站起來,別想用哭鬧來控制阿婆,不然就罰你去坐魔毯三分鐘。
  • 憨孫啊,阿婆好想你啊,你痛不痛?想不想阿婆?
你希望小明選哪一個?你如果是小明,你又會選哪一個?
身為一個討厭教養文章的教養作家,我會這樣建議阿婆:「現在不是想什麼冷靜飛毯的時候!拿出妳的決心!妳要給他一個抱抱!」
有什麼事,惜完了再說。對小孩而言,你才是真正的魔毯啦!(聽說談戀愛也一樣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