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據「日經新聞」報導,在2020/8月底「道瓊斯30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將曾是20世紀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踢出成份股。埃克森美孚由於錯押原油需求升溫, 2021年前可能面臨約48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從而不得不大幅裁員,縮減擴張計畫,導致全球事業版圖縮小。埃克森美孚的盛極而衰昭示「石油時代」已翻篇了。
《路透社》2020/11/19日報導,中国今年成了全球石油市场的救世主,2020年全球石油消費料將下滑近9%(見下圖)。明年進口料將達到1,200萬桶/日,賣家正列隊出貨以保住市占率。
據美國外交雜誌《外交政策》的報導,美軍前線武器都嚴重依賴於精確製造的稀土產品和材料,而這些產品和材料現在主要由中國掌握。例如,每架F-35戰鬥機都需要920磅(約418.2公斤)稀土。每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需要9,200磅(約4,182公斤)。戰斧導彈,制導系統和噴氣發動機都需要使用17種不同稀土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的合金和特殊產品的不同組合。(按:17稀土元素是
鈰 (Ce)的,
鏑 (DY),
鉺 (Er)的,
銪 (Eu)的,
钆 (Gd)的,
钬 (Ho)並將,
鑭 (La)的,
镥 (Lu)中,
釹 (ND ),
镨 (PR),
钷 (PM),
釤 (SM),
鈧 (Sc)中,
铽 (Tb)的,
铥 (Tm)的,
鐿 (Yb)和
釔 (Y)。他們往往在礦產發現
釷 (TH),以及較不常見
鈾 (U)。)
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5資料顯示,世界稀土儲量為1.3億噸(以稀土氧化物之重量計),其世界分布如下表:
雖然中國稀土礦藏占世界86.3%(如上表),但不表示中國都大量開採礦藏。例如,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9年的報告,中國擁有全球第六大的已知鋰礦藏量(如下圖):
而鋰是製造可充電電池的主要材料,用於手機和電動汽車。可是,《中國日報》英文版引述發現雲南鋰礦的一名研究員溫漢捷指出,中國工業在2011至2015年使用的鋰當中,有80%是從外國進口。又據2019/6/3日的報導,中國科學院宣佈在雲南新發現鋰礦,估計蘊藏量約500萬公噸,加上原來的450萬噸,總計就躍居世界蘊藏量第二。「日經新聞」引用美國外交雜誌《外交政策》的報導稱,中國掌握用於純電動汽車的稀土的80%、鋰的59%的供貨。
當電動車的龍頭「馬斯克」在2020/9月宣佈,他的生產熱門Model 3電動車的「特斯拉公司」已經取得了內華達州一塊1萬英畝地塊的相關權利,計劃在那裡使用尋常的食鹽來提煉鋰,並將修建一座鋰精鍊廠,供應給位於德克薩斯州的一家新工廠。在他宣佈的第二天,雅保和Livent股價暴跌,市值總計損失17億美元。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一位鋰電池公司高管表示,特斯拉還需要獲得聯邦政府部門的許可才能開始在內華達州開採,單是這一過程可能就需要數年時間。業內人士懷疑「特斯拉」真正的意圖是施壓全球鋰電池行業提高它們的產量。而全球電池材料有80%在中國提煉和加工,在陰極和陽極等電池元件的生產方面,中國也佔據著主導地位。
歐盟委員會在2020/9月預測,到2030年,為了滿足對車載電池的需求,歐洲鋰需求將達目前的18倍。歐洲鋰完全依賴進口(78%來自智利,8%來自美國,4%來自俄羅斯)。目前,智利的鋰供應量佔全球的44%,中國佔全球39%。歐盟期望開發鋰礦以降低汽油汽車的碳排放,但鋰礦的開發恰恰會給土壤、水和空氣不僅帶來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還會增加碳排放。(見
歐盟在鋰礦問題上面臨兩難)
除了電池能源,「日經新聞」並引用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的資料報導,中國在截至2018年的10年間,風力發電量擴大至22倍,光伏發電量擴大至近700倍。同一時期全球風力發電量擴大至5倍,光伏發電量擴大至33倍。再加上水力發電,中國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佔比2018年達到30%,遙遙領先於排名第二的美國(10%)。
美國是世界頁岩油產量最大的國家,但其頁岩油產業在半年前(2020/3月)遭沙國自殺式砍價至每桶25美元,而遭重創。據「沙烏地阿美」(Saudi Aramco)的財報,石油單純開採成本2美元左右,綜合成本不到10美元/桶,把天然氣和凝析油加一起,綜合成本是15至19美元/桶。重要的是「沙烏地阿美」的單位折舊攤銷成本僅不足2美元/桶,而且是上佳油品。而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約在每桶 40 美元,若再加上營運成本,美國頁岩油生產成本約在每桶 55~60 美元之間。當油價跌至每桶25美元,美國頁岩油產業可能全面崩盤。如今原油價格已回升至40美元附近盤旋,美頁岩油業仍是寒冬凜冽。
石油更替了燃煤,世界的霸主也由美國換成了英國。當電池稀土能源取代了石油,誰將是未來的世界霸主呢?美國《外交政策》有篇文章的標題:「挖掘未來─中國將如何主導下一次工業革命」;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近期文章的標題:「中國即將制霸?石油時代尾聲,新能源國崛起」。
在1980年以前,全世界99%的重稀土都是美國在開採鈦、鋯和磷酸鹽礦石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但1980年,當時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NRC)和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修改核武器原材料的定義,在此前,這些重稀土副產品未被視為核材料,就是說它們可以被出售和加工;但在核材料的定義被修改後,它們受到嚴格的監管,進而導致廠商生產成本和責任大增。美國和其他IAEA成員國最終選擇不再生產和提煉稀土,但大陸當時不受IAEA法規的限制,因為它只是該機構的觀察員而非成員國,換言之,大陸可以進行稀土的生產和提煉;再加上美國當時剛給予大陸貿易最惠國待遇,大量的稀土提煉和生產技術因此流向大陸。在官方的支持下,大陸建立了五個國家級稀土實驗室,相比之下,美國只有一個國家級實驗室,而且稀土研究也是斷斷續續。結果,在專利註冊數量方面,大陸於1997年超越美國,而且據估計,到了2021年,大陸所擁有的稀土技術專利數量將超過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
中國稀土礦藏占世界86.3%,掌握了美軍武器所需的稀土產品和材料,每生產一架F-35戰機,需要920磅(約418.2公斤)稀土材料,每製造一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需要9,200磅(約4.2噸),並且,戰斧導彈,制導系統和噴氣發動機都需要使用17種不同稀土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的合金和特殊產品的不同組合。
川普總統怕被中國掌握的稀土材料,卡脖子,已於兩天前(2020/9/30日)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礦業面臨國家緊急狀態,指示內政部援引「國防生產法」加速礦區開發,支持國內供應鏈,以擴大美國國內的稀土開採,誓言要終結大陸稀土的霸權,並稱大陸控制稀土資源開發已經導致美國各行各業(比如醫學顯像行業)、各種技術和眾多工作機會向大陸轉移,在此過程中,美國的國防工業供應鏈受到重創。
拜登總統是「川規拜隨」,英國《金融時報》2021/2/3日報導,拜登將發布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政府審查關鍵供應鏈,以確保美國在技術和原料方面不要太依賴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美國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希望採取一種不那麼「臨時性的方式」,但在制定自己的一套政策以修補供應鏈缺口和漏洞時,將參考各政府部門已經完成的一些研究,包括針對稀土、其他關鍵礦物以及半導體的研究。(見
拜登將下令全面審查美國關鍵供應鏈,
拜登推動構建美國稀土產能面臨兩難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