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2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閱讀筆記: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下)

治療師所從事的助人工作,不應只是『治療』這件事而已,還應幫助個案為自我的生命,開發出具創造力的可能性。 -- 榮格
上一篇先整理了藝術治療的基本概念,以及我自己對於這些的理解,接下來這本書有作者大量的經驗分享,像是攝影治療、園藝治療、摺紙治療、悲傷或創傷藝術治療等,同時也分享了如何取得藝術治療師的一些資訊及藝術治療師的自我照顧。
由於作者在美國攻讀藝術治療,結束學業後也就在那裡工作了一段時日,書中有不少他在美國的治療經驗,例如:為移民的青少年做治療服務,又或者協助喪親的成人或孩子做悲傷藝術治療,當年美國911事件,作者也曾在那裡服務受創的民眾,甚至回到台灣後,也持續地在這個領域裡耕耘。
書中每一篇都是很精采的故事,雖然治療過程中並不總是那麼順利,但是,當我看到故事中的主角們可以從負向的經驗中,因為藝術治療而取回自己身上一些些力量,都會覺得感動,我想,這也是助人工作者具有魅力的地方吧!雖然看似經常與一些在生命中陷落的人相處,但是,助人工作者卻也可能是第一個見證生命開始發出光的那個人。

移民者的故事

回到書中的經驗分享,還記得故事的開篇就說了幾個移民者的故事,在那個年代(因為書的出版是十年前,所以這麼寫)好像都有美國夢?也都抱著希望踏上那片土地,卻不曾料想那些美夢背後,其實有著極大的辛苦與代價要付,在那裡生活,不僅要面對如何生存下來,也包含文化適應、身份認同 ,書中稍稍提及了在台灣的移民(現在多稱新住民),不知怎地,寫到這裡,我忽然想起許多年前曾經陪伴一個孩子的經驗,孩子的家庭究竟怎麼了,我並不清楚,只是每週都會固定去機構陪伴他,一開始她都不太說話,而我又尚且還不懂得這些,只是想盡各種方法跟她聊天、看她想做什麼,陪著。後來,隱約知道了由於她的母親是移工,常需要工作,至於父親在哪?倒沒有太多印象,再後來,因為我自己也陷入生命的低谷(現在回頭看,那是生命轉折或轉捩點),實在沒有多餘力氣再去照顧旁人,就離開了那裡。寫到這,想起了那孩子,不知現在的她過得可好?
在書中,那些移民到美國的孩子,有些是偷渡過去,並不都是合法的,但不論是什麼樣的方式到美國,小小年紀就得承受生活裡的壓力與勞苦,長輩也忙於生存無瑕顧及,心中的失落、憤怒等情緒是必定有的,在藝術治療裡,雖然無法幫助這些孩子改變現實的生活,但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陪伴長出一些力量,看見那些如堅毅、勇敢等特質時,似乎也回過頭來或多或少地滋養了他們自己。

悲傷藝術治療

除了移民者的故事,書中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關於悲傷藝術治療的部分。
我曾經在課堂中和同學討論過死亡的議題,卻發現大部分同學都說並不那麼害怕自己的死亡,卻感覺要去面對親人離世比較困難。對大人來說都那麼難以面對的事情,又何況是表達能力尚未成熟的孩子?然而,在過去傳統家庭中,卻又似乎常會忽略了和孩子討論死亡,不論是禁忌、避而不談又或不知如何談起。
書中除了指出悲傷反應如何觀察外,也提到作者如何利用藝術治來介入悲傷,悲傷反應包含:
一、「單純的」悲傷反應,觀察向度如下:
  1. 生理的悲傷表現:包括身體的感覺,如:胸悶、呼吸困難且易喘、肌肉無力等,以及對身體健康的顧慮
  2. 認知的悲傷表現:如:不相信、困惑、強迫性地思念死者和瀕死的過程、幻覺或做夢
  3. 情緒的悲傷表現:包括自責、驚嚇、憂鬱、悲傷、否認、憂愁、痛苦、無助感、孤獨感或因負擔減輕而造成的罪惡感和憤怒,以及可能產生的精神問題。
  4. 行為的悲傷表現:失眠和驚醒、食慾反常、恍惚、心不在焉、從社會人群撤退、常嘆氣、持續過動(如:常想走出家門或無法專心閱讀書報、哭泣等⋯⋯
二、「複雜的」悲傷反應,觀察如下: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