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尼采哲學作為心靈治療的主題書目不勝枚舉,甚至可以看成一種人文現象。而筆者今天想要向大家推薦這一本,由韓國作家朱賢成所撰寫的《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
本書由台灣的境好出版社所翻譯並出版,譯者為有著韓文專業的陳品芳所負責。這本書的規格小於市面上大部分書籍的尺寸,書本內容還有著許多精美插畫,讓整本書顯得小巧而精緻,不得不讓我讚賞境好出版社的用心。
不過這本書畢竟是引用尼采哲學作為開導人們如何面對心靈問題的一本書,因此仍然要聚焦在本書的文字上。而要稍微瞭解一本書的大致內容,從〈目錄〉入手無疑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首先,第一章是教導我們如何認識痛苦的意義,第二章是探討誰在影響我們的思維,第三章則是勸我們不要將自尊心建立在他人的眼光之下,第四章則是停止取悅他人,最後的第五章則是正視自我的情緒。由此可見,本書的章節與章節之間的連結性很強,雖然可以做到單獨閱讀,但是從章節之間的安排能夠發現作者所闡述的尼采哲學有其發展階段以及脈絡可循。
因此,若要閱讀本書,筆者會特別推薦大家從第一頁開始慢慢品讀,將我們的心靈交由作者的帶領,逐步沈浸在尼采哲學的世界裡。
一、
《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這本書在開篇為了捍衛尼采在心理學方面的地位,使其在談論心理問題時變得具有說服力,因此引用其自傳《瞧!這個人》的內容:「在我之前,究竟有誰既可以是哲學家又是心理學家?......或許,此刻成為第一名心理學家,對我來說反而是種詛咒吧!」。甚至,連名聞遐邇的佛洛伊德、阿德勒、榮格等人,都曾經深受尼采哲學的影響,進而展開對於精神分析學的研究。
誠然,朱賢成這位韓國作者是十分有見地的,畢竟要是不先闡釋尼采與心理學方面的淵源,恐怕很難說服讀者相信尼采作為一名被世人熟知的哲學家,何以能夠染指另外一項專業領域?而接下來,作者遂將重點擺在尼采如何看待並且正面痛苦,並且希望廣大讀者能夠從尼采處理痛苦心理的方式,讓我們得以參考。
作者首先指出,尼采的父親受到家族的遺傳疾病之苦,因此尼采「每當痛苦來襲,對命不該絕的父親的記憶,便會轉化為對死亡的恐懼」(註2)。可是,即便尼采年幼喪父帶給他很大的打擊,這點從他的遺稿與當時創作的詩詞觀之,其父親的英年早逝確實帶給其心靈莫大的衝擊。例如尼采曾經在早年寫下一篇短詩:「我久久垂淚,在父親的墳前,苦澀的淚水,灑在家庭墓園。父親珍貴的房屋,如今淒涼又沈悶,我不禁常常逃出,躲進陰暗的樹林。」(註3)
然而,尼采對於痛苦的感受,不僅僅是源於父親的逝世,以及自身也受到疾病所苦。尼采的痛苦也在哲學層次上受到叔本華的悲觀哲學的影響,同時也為了與深受基督教思想浸染的原生家庭作出思想抗爭,以及無法在生活乃至整個時代之中找到知音的痛苦。因此尼采最終為了擺脫掉一切心靈上的倚靠與信念,從零開始踏上勇於找尋自我的旅程——可是這些對尼采而言最為深刻的痛苦,作者可謂是隻字不提。
尼采曾經如是自述:「我的經歷——是一個生病的故事,但因其最終結果是康復,它也是一個康復的故事......我在不斷恢復信心,我相信這些漫遊書不僅是為我個人而寫的,儘管有時看上去是這樣——。經過六年來信心不斷增長,我是否可以重新將這些書送上旅途?我是否可以尤其把這些書推薦給那些沈迷於某段『過去』、還有精神力回味他們過去的精神痛苦的人,讓他們去體會和傾聽?」(註4)
因此,筆者認為《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這本書的作者以極少的篇幅去描述尼采為何感到痛苦,是特別可惜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年幼喪父,也不是每個人像尼采那樣如此年輕就被病痛纏身,那麼在書本的開頭快速跳過解釋尼采對於痛苦的感受,恐怕會讓讀者難以理解尼采為何終其一生都與痛苦作鬥爭,甚至很難從他所遭受的痛苦中獲得共鳴。
要讓人認同尼采的痛苦哲學,前提是要先讓大眾能夠與尼采的痛苦產生共感,此乃必須的。
不過作者對於尼采為何能夠在遭遇痛苦時,得以從痛苦中痊癒的詮釋非常有意思。作者認為尼采因病住院,擁有了檢視並回顧自身的閒暇時間,這正是讓尼采能夠讓自我與痛苦打交道的關鍵契機。作者說:「巨大的痛苦破壞了眼前一切事物的流動,進而成為專注自我身心的契機。」(註5);作者甚至進一步論斷:「在難以承受的考驗與絕望之中,我們可能粉身碎骨,但也可能發現過去不曾意識到的真實慾望、全新觀點、全新價值。」(註6)
以筆者對於尼采哲學的研究而言,例如談到尼采的痛苦哲學就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那知名的「精神三變」,學界的主流解釋通常為人必須先是忍辱負重的駱駝,之後才是向舊世界觀念發起挑戰的獅子,最後才能變成以嶄新觀點看待世界的嬰兒。而作者朱賢成對於尼采的痛苦哲學之個人詮釋,對於筆者頗有啟發。
作者更在之後將尼采的痛苦哲學連結至其超人哲學,他說:「尼采追求的超人,便是能以全然不同的觀點感受、享受、喜歡這個世界的人。所以超人是僅僅存在,就能感受喜悅與自信之人。」(註7),然而,筆者在此對於作者的觀點是態度存疑的。
首先,作者雖然闡釋了尼采的痛苦哲學是什麼,但是並沒有對於尼采的超人哲學為何加以解釋,這便讓二者間的推論缺乏可信度。再者,尼采的超人哲學乃尼采哲學的關鍵性思想,構成超人的條件並非僅是對於痛苦的省思而已。那麼,作者朱賢成若是希望能夠僅憑著痛苦哲學就幫助讀者理解何謂尼采的超人哲學,肯定是不足的。
接下來,將是筆者與作者對於尼采哲學的理解產生最大分歧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朱賢成認為「接納不公平,才能獲得力量」,朱賢成甚至說:「唯有我們接受不公平的時候,才能真正獲得戰勝痛苦與殘酷命運的力量。當我們將這些不公平視作理所當然時,這些不公平反而會成為我們的力量、能力,能使環境成為評價自我排序的場域。」(註8)
筆者對於朱賢成的這番說法是存疑的,因為朱賢成是以尼采在其著作《快樂的科學》一書中的段落:「即便是足以滅絕脆弱人類的外在痛苦,對倖存者來說仍只是成長的養分。倖存者絕不會稱痛苦為疼痛。」(註9)所得出的心得。可是當我們仔細推敲被朱賢成引用的尼采哲學原文,絲毫看不出尼采會鼓勵我們將不公平視作理所當然,甚至依照筆者個人對於尼采哲學的研究,尼采反而會鼓勵我們去勇於對抗那些不公平之事。因此,筆者認為作者朱賢成在此對於尼采哲學有著明顯的誤解。
而我們只要考量同一本書的內容,即《快樂的科學》的另一個段落:「假如一個人在內心沒有給自己增添劇痛的力量和意志,他如何能成就偉業呢?人能吃苦,這實在微不足道,......奴隸在這方面也有不同凡響的表現。但是,倘若給自己增添劇痛、聽見劇痛的呼號卻不被劇痛和不安所毀,這樣的人才堪稱偉大啊!」(註10)
筆者認為,只要我們將這兩個段落做出相互參照,將更能夠理解尼采之所以認為痛苦能夠成為我們的養分,乃緣於人在面對困境時依然能夠保有初心與不氣餒的態度。因此,痛苦哲學之所以能夠成就超人,並非在於多麽能夠承受痛苦,而是即便遭遇痛苦仍然不會悖離原本的航道。
心理學一點的說法是,超人會時刻警醒痛苦衝擊內在世界的後果,絕不任由認知失調扭曲我們自身對於外在世界的價值判斷。世俗一點的說法是,即便我無法改變這個社會,也不會讓世界改變我們——恰如韓國電影《熔爐》的那句名台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二、
作者朱賢成在書中第二章的開篇就對讀者提出許多能夠深入靈魂的拷問。你之所以讀這所學校這所科系,是不是只為了順應社會或者父母的期待?一個人之所以讀醫學院或者法學院,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而一個人浪費無數歲月去考取有保障的公職,會不會有可能僅是緣於自己是家裡的獨子?而又有多少人因為是家裡的長子救需要揹負起家裡的經濟重擔?
之後甚至愈發犀利:「有些人背負著社會正義的枷鎖,有些人則拼了命的想打破權勢,也有人竭盡全力讓自己不被菁英集團所淘汰。有人因為自己是男人不能哭,有人則因為是女人而不能抬頭挺胸地為自己發聲;有人怕被指責幼稚而不敢說出想說的話,有人則怕被說小氣而總是承受損失。」(註11)——誠然,從社會學的結構主義之眼光來看,我們人作為社會化的動物,很多慾望與想法大多都不是自己的,甚至絕大部分都是被社會所建構出來的。
而這樣的社會現象從現代主義過渡到後現代主義的最直接影響,便是對於自我主體性喪失的焦慮。當我們驀然回首,很可能發現我們非但連為什麼要做某件事情都找不到具體的理由,甚至午夜夢迴時還會不斷質問自己到底在為誰而活?到最後才發現我們連自己都無法作為自己的後盾,都無法支持自己了。
作者朱賢成為了幫助讀者克服現代人特有的困境,於是向讀者引薦了尼采哲學當中的著名概念:上帝已死!
於是接著簡述了歐洲近代的歷史,並鄭重指出歐洲人經歷地理大發現和科學革命以來,發現基督宗教所教導的教義不再是認識世界的唯一途經。此後,上帝的地位動搖了,人們判斷價值的準則也變得多元起來;因此「上帝已死」是具有特定脈絡下的產物,當我們了解近代歐洲是如何發展的,更能夠理解這句話背後的涵義。
作者強調尼采之所以提出「上帝已死」,並非是全然地否定上帝和基督宗教的存在,相反地,只不過是換個形式存在罷了。人類在本質上是仰賴信仰才能夠活下去的生物,而隨著上帝與基督宗教的殞落,意味著有其它價值將取而代之。作者對此表示:「上帝是支配理論中的一種,上帝已死代表著名為上帝的支配理論,再也不具影響力的時代來臨。」(註12)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上帝已死,那麼下一個將是誰?或許,我們能夠嘗試不以他者為自我價值的主宰,而是讓自我成為自我價值的主宰?——誠如作者所言:「在一切價值消失的世界上,主動成為上帝、賦予自身意義、創造屬於個人的全新道德標準,就是超人所做之事。」(註13)
在尼采看來,真正的重點已然不是上帝是否已死,而是人類能否在上帝死後的世界不顧他人眼光而勇敢地活著,並且成為自我的立法者,最後給自我價值賦予嶄新的意義,這也是超人之所以成為超人的關鍵因素。因此,尼采在《快樂的科學》一書中如是說:「由我們來成為那樣的人。成為新的人、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無可比較的人、成為為自己立法的立法者、成為自我創造的創造者!」(註14)
而筆者認為這位韓國作者在〈第二章〉最值得嘉許的部分,並非是對於上帝已死的解釋及其背景梳理,而是他會在章節的末尾承認「超人」礙於譯名的關係,可能會讓許多人誤解其含義,甚至是質疑只以「成為自我」作為目標的超人,真的能夠算是超越人類嗎?會不會又衍生什麼樣的新問題?作者對此自承:「尼采有多達數十本的龐大著作,是能動搖整部哲學史的龐大敘事。所以,僅以提出要一個人活出自我的微觀觀點,無法完整說明他龐大的哲學爭論。」(註釋15)
可是作者認為,即便我們很難對於尼采哲學中的「超人」做到一言以蔽之,但是尼采帶給我們的省思仍然是重要的。因為我們容易活在他人的目光與評價之中而失去自我的面容;我們正在做的許多事情可能根本不是自己想做的,而是為了符合他人期待而做的;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對於自己的生命感到雀躍並滿意?——「成為超人、成為自己,就能在面對上述這些提問時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就是能肯定這一切,是能對自己的存在感到驕傲、擁抱自尊。」(註16)
筆者認為,正賴於作者鄭重地提出解釋自己對「超人」的理解和解釋可能不夠完整,才更能夠將重點擺在我們作為讀者要如何借用尼采的超人概念,活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超人概念。毋寧說,哲學要在生活中真正的得以應用和展示,都要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進入句讀間的鑽研與執拗。
唯有作者已死,讀者才能獲得新生。
三、
在本書裡頭,筆者最喜歡的部分就是〈第三章〉了。因為作者朱賢成不僅澄清了常人對於「超人」的誤用,更是藉由尼采的「末人」概念對於當代許多膚淺的個人主義者提出了省思,充分展現了作者本人對於人心的洞察與關懷。
作者在此描述了一種現象,即許多擁護個人主義價值的人,也往往是享樂主義者。他們看似覺醒了想要擺脫任何迂腐的舊時代觀念,追求隨心所欲的生活模式。他們自詡為進步與文明的象徵,每到夜晚就會開一瓶紅酒、享受一本有品味的書,最後對社會問題提出尖銳的批判。而他們容易在公共領域獲得掌聲與迴響,讓許多人渴望起而效尤,想要跟他一起過上毫無包袱且充滿知性的人生。
而這種看似新時代人類的做法,在尼采眼裡卻是如「末人」一般的存在。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如此形容「末人」:「看!我將告訴你何謂末人。『何謂愛?何謂創造?何謂憧憬?何謂星辰?』末人問,並眨了眨眼。末人使大地變得渺小,使一切變得微不足道,而他們正穿梭在那之上。這種宛如跳蚤一樣,無法根絕,因此他們將頑強地長久存活。」(註17)
作者指出,尼采認為末人追求舒適安逸,並且嚴重缺乏權力意志。末人高喊著平等,卻恐懼面對競爭。末人希望工作是一種娛樂,卻不希望遭遇阻礙。末人不具備擴張個人力量的堅定信念,只渴望歲月靜好的文青生活。尼采說末人具有一種心態:「對他們來說,支配他人、受他人支配都是過於沈重的負擔。沒有牧者,只有羊群!」(註18)
尼采認為超人的相反就是末人,而即便末人沒有陷入形而上學或者是基督教的掣肘,他們同樣也沒有活出具有自我價值的人生。末人不過是盲目的享樂主義或者效益主義者。對他們而言能夠享受最大的快樂就是善的,而自己能否克服自我與戰勝逆境沒有多大的意義。
末人嘲諷資本主義的荒謬,卻沒有勇氣拋棄對於金錢的倚賴。即便他們認為用金錢作為評價標準太過世俗,實際上卻是虛偽的物質主義者。而他們雖然總說在乎人性與尊重人權,卻是藉此譁眾取寵以獲得更棒的紅酒助自己入眠。
最後,他們仍然成為了可悲的複製人大軍:閱讀相同的書、渴望相同的事物、說出相同的話語,最後抱在一起取暖。作者說:「雖然這些人仍不相信上帝、以其知識能力為傲,但卻比任何人都渴望成為尋求牧者的羊群。這些人才是容易恐懼、膽小的懦夫。」(註19)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書中這麼寫下:「這裡沒有牧者,只有羊群!人們都渴望相同的事物,活出相同的樣子。不同想法的人主動進入精神病院。『之前整個世界都是瘋狂的。』他們之中最聰明的人說完並眨了眨眼。」(註20)
由此可見,擺脫傳統價值觀的許多人們,不過是從一個主流跳掉了較為細小的支流,但從本質上而言還是成群結隊的出沒,他們從來都不敢力排眾議成為擁有獨特思想的存在。這些活在被價值束縛中的末人,他們即便不相信上帝,卻仍然躲在上帝的陰影底下,成為了另一種羊群而已。
其實依照筆者對於尼采哲學的理解,這本書中提及尼采對於末人的批判與反省,不全然是尼采在著作中的意思,作者在其中添加不少屬於他個人對這個時代與社會的真知灼見。可是即便這可能是一種超譯,卻是有意義的超譯。
首先,作者所詮釋的尼采並不脫離尼采哲學的本義。再者,作者將尼采對於末人的批判,應用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特有的社會現象,無疑也符合了尼采哲學中最深刻的人文關懷。
雖然筆者不是韓國人,但是如果將台灣特有的文青現象與作者詮釋下的尼采哲學之末人做個兩相對照,我們也會驚訝地發現,二者居然有如此多相似且能夠引起共鳴的地方。
或許就算上帝已死了,但是人們仍然會扶正另一個對象成為新的上帝。只要我們沒意識到我們與中世紀封建社會的人們之差異,恐怕僅僅只是典範轉移後的不同——那麼我們將永遠只是羊群,而非屬於自我的牧者。
四、
尼采曾其著作《朝霞》一書中說:「從自己形成著一些讓別人看了愉快的事物,猶如一座美麗、幽靜、封閉的花園,有高牆擋住馬路上的風塵,但又敞開著迎客的大門。」
筆者認為尼采哲學有兩大特色,一是反對普世價值,此乃作為後現代主義的尼采;二是支持自我價值的展現,這是作為存在主義的尼采。因此,尼采確實具有強烈的個人主義傾向,即人與人之間是相互斷裂的,但卻又是能夠相互聯繫的。充斥在人與人之間所流動的,不應該是同理,而是審美。
而作者企圖在〈第四章〉引入心理學家羅哲斯的「海島理論」,正是為了補充說明尼采哲學的概念。作者認為:「只要熟悉海島理論,就不會再執著於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反正我的立場是我的立場,而你的立場是你的立場。即使有人瞧不起我,也不過是那個人的觀點罷了,絕對不需要太在意。」(註21)
既然人與人之間並非是相連的一塊大陸,而是猶如一座座海島般彼此隔絕而獨立。那麼人與人之間唯一能做的,就是搭起一道相互往返的橋樑罷了。畢竟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獨特的,不可能以一套標準衡量所有人的價值,更遑論是輕易地理解他人了。作者認為,唯有我們深刻體悟到每個人是不可能相同的,沒有人能夠隨意地去論斷他人,我們變更能夠接受自己的模樣,從而獲得自尊。
作者在〈第四章〉的最後,把整個章節提升到了身體哲學的層次,作者說:「過去的『法』是以語言、理性為中心。而以語言和理性為中心所聽到、學習到的,其實是社會所要求的、來自周圍期待所制定的法規,是絕對不適合自己,且會令自己感到不自在的扭曲規範。但如今我們不能再以語言和理性,而是必須以身體為中心建立法規。」(註22)——筆者看到這裡,非常讚賞作者朱賢成對於尼采的把握,這段論述符合了尼采哲學的要旨,可見作者對於尼采哲學的理解頗為到位。
尼采哲學與整個西方哲學傳統有一個很關鍵的差異點,那就是對於肉體的重視,這正是尼采的身體哲學。尼采的身體哲學在之後深刻的影響了法國哲學家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的「身體現象學」。可是真的要了解梅洛龐蒂的身體現象學,還需要先在知識上具備胡塞爾(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59—1938)的現象學,如此才能做到基本的把握;可是礙於篇幅在此不多加贅述,歡迎讀者有興趣自行去查詢相關文獻。
言歸正傳,尼采對於身體的重視之所以能夠成為西方哲學史上的重大轉向,問題在於西方的古典哲學預設了一個形而上學的觀念世界,典出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理型論(theory of Forms, theory of Ideas)。
柏拉圖認為,我們的現實世界是不完美的,我們現實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對於那個完美的觀念世界之拙劣模仿。而我們人類只能倚靠自身的理性,不斷逼近那個完美的觀念世界,也就是尋求真理;而這也是為何西方哲學的傳統如此重視數學的原因,畢竟純粹的數字是完美的、理型的、觀念的,所以柏拉圖才會在自己開設的哲學學院門口掛上一個牌子,上面寫著:「不學幾何者,不得入此門」。
柏拉圖甚至認為,人類具有理性、意志、慾望三種感官,我們必須以理性統合自身的意志與慾望,就像乘坐馬車用韁繩控制住馬匹那樣,如此才能變得更好的人。柏拉圖正是因為這般尊崇理性的價值,他才會在《斐多篇》寫下:「肉體是靈魂的枷鎖。」此一名言。
然而尼采卻激烈反對柏拉圖哲學的這一套形而上學體系,終其一生都在與他所謂的「柏拉圖主義」進行曠日持久的鬥爭。尼采認為,正是因為柏拉圖哲學的形而上觀點,給基督宗教鋪上了適合發芽生長的土壤,進而創造了天堂的概念。尼采主張:預設天堂的存在讓人們厭棄現實世界,而預設靈魂的存在則讓人們厭棄自身的肉體凡胎。
尼采曾經批判過,正是因為柏拉圖主義的這一套形而上觀念,西方文明誤入歧途了兩千多年,而尼采希望可以導正西方文明的根本錯誤。尼采為了鼓勵人們重視現實生活,試圖瓦解整個形而上學體系,這也是為何尼采總是鼓勵人們不要再迷信靈魂與彼岸之類的世界觀,我們更應該重視自身的感官與慾望,如此才能真正地熱愛自我價值與現實世界。
尼采在他的代表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如此寫下:「我的自我,教給我一種新的自豪,我把他教給世人:別再把頭插進天國事物的沙裡,而要自由地抬起頭,這大地之頭,給大地賦予新的意義!」(註23)
雖然作者朱賢成並沒有梳理尼采在哲學史上的地位,但是他借用心理學的「海島理論」重新詮釋了尼采哲學,也讓筆者在觀點上有了嶄新的啟發與理解。並非哲學本科出生的作者居然還觸及到了尼采哲學當中、即便是學界也很少人關注到的身體哲學,著實讓我驚艷不已!
《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一書中的〈第四章〉非常值得一讀,推薦給各位讀者!
五、
我們總是希望自己是優秀的、值得被愛的、希望受到肯定的,非常害怕自己脆弱與糟糕的一面被他人所看到。然而,當我們接受羅哲斯的「海島理論」之後,將發現自我與他人的界線其實是可以分明的;他人對自我的評價與認同,不過是他人以自身的立場作為出發點,我們自然能夠選擇接受與否。
因此,既然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絕對標準,比起擔心他人是否能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更應該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尼采說:「你沒有放下自己沒落的勇氣,所以你絕不可能煥然一新。屬於今天的我們的翅膀、色彩、服飾、力量,明天都必須成為灰燼。」(註24)——對尼采而言,「沒落」與「上升」並非是截然對立的二元論,而是一體兩面。
作者引用了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一書中的段落:「形而上學者從根本相信,所有價值均是對立的。......我們可以懷疑以下事實:第一,對立是否真的存在?第二,形而上學者所擔保的大眾的價值評估與價值對立,或許不過只是表面的評價而已,或許只是一時的觀點而已......」(註25)於是作者認為,即便我們今日如同太陽般沒落了,明日仍然夠再次升起。
作者在書中沒有提及的是,尼采這段話的背後其實牽涉到了一個在西方哲學來說,可謂是淵遠流長的思想傳統。以近代哲學舉例,最極致的體現可謂是德國哲學的觀念論陣營:從「康德——費希特——黑格爾」這一支線來說,即是從探討邏輯上看似衝突卻未必矛盾的命題,之後再藉由這樣的命題發展出正反二題的辯證關係,並且經由不斷的正反辯證後抵達合題;而合題又會再一次經歷新的正反辯證,最後向真理不斷逼近。
而德國哲學的觀念論還能再往前追溯到西方哲學的一個思想背景,即二元論思維;這個思維最早能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巴門尼德相信這個世界雖然充斥著諸多瞬息萬變的現象,但是我們能夠藉由概念把握外在世界隱藏其中的規律進而掌握真理。甚至在我們的感性思維之上,還有一個與其對立的理性思維,巴門尼德認為我們能夠不倚賴感官而抵達
在尼采看來,巴門尼德的哲學是作為柏拉圖形而上學體系的前身,因為他捨棄了感官經驗而過度重視抽象思維。尼采早期作為一名古典語言學家,曾寫過一本評析古希臘哲學的小書,名為《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而他在〈十一章〉評價巴門尼德的哲學為「奏響著本體論的序曲」。因此可以如此言之,尼采認為巴門尼德的哲學乃西方文化的二元論思想之濫觴。
尼采認為我們對於各種概念的理解會受限於字詞本身的框架,例如善與惡、陰與陽、黑與白、天與地等等,如此截然二分的文字使用源於人類當初在原始社會的自然狀態中為了達成族群在溝通上的便利,因此必須簡化外在世界的形式,如此才能促成有效率的協作。
可是當我們為了方便理解和溝通而使用符號規範各種概念的邊界時,我們很可能早已遺忘任何看似矛盾的評價並非是完全對立的,其實反而更像是一種持續變動的光譜。就像善與惡有可能是絕對的嗎?其實大多是一種等差關係,也是一種相對關係,這正是尼采為何要寫下《善惡的彼岸》這本書的理念緣起,亦是尼采的道德哲學。
尼采曾經在《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一書中寫下:「如果沒有實在的對象,沒有使這一矛盾關係得以抽象出來的觀察,它就是完全空洞的邏輯真理。如果不回溯到觀察,它就只是概念遊戲,事實上沒有任何東西被認識到。」(註26)
回到《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的文本內容,作者認為當我們發現自我的「沒落」也不過是一時的短暫狀態,那我們將能夠更加正視自身的處境,甚至運用海島理論幫我們正視自身的內在情緒,遂而接受真實的自我。
此後,作者在本篇提出了鮮少學者敢提出的論斷,那就是:「尼采也是以『一致性』,完成他的主要工作。」(註釋27)——作者朱賢成的這個論斷其實是有點冒險的,因為當我們在哲學領域談到「一致性」(Uniformity),通常關係到的是論證、推論或者邏輯學當中的蘊含或者融貫等術語。
依據筆者自身的研究經驗,通常緣於尼采自身那獨特的箴言體的書寫方式,不僅讓許多研究尼采哲學的學者摸不著頭緒,更是讓不少學者認為尼采並不是哲學家,而是一名文學家或詩人。因此,在研究尼采哲學的二手文獻中,確實不乏先進們評論尼采哲學充滿矛盾以及不一致之處,這也是梳理尼采哲學的最困難的地方。
然而,作者居然注意到了尼采哲學本身確實有一套能夠自洽的內在體系,並且還嘗試去論證他——這也能讓我們回過頭去思考上一節討論到的「身體哲學」。作者引用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書中的部分內容:「身體是巨大的理性,擁有唯一的意義,而其所具備的意義同時也擁有多樣性。那是戰爭也是和平,是畜群也是牧者。兄弟們!你們稱為『精神』的那小小理性,也是身體的道具。那不過是你巨大理性的小小道具,不過是玩具而已。」(註28)
作者之後進一步指出:「因此,想要正確理解情緒,就必須觀察對情緒做出反應的身體,這樣一來理性便會失去扭曲的力量。因為無論理性再怎麼試圖說謊,身體都會如實地反映出情緒。」(註29)
行筆至此,筆者對於本書的作者朱賢成感到欽佩不已,即便藉由審視他的參考文獻就會發現他對於尼采哲學並沒有通透的理解,況且他也不是哲學系畢業的本科生。可是作者出乎意料地確實領略了尼采哲學的部分奧義——尼采曾經多次批判過,西方文明兩千年來的理性主義傳統,是對於人性的閹割,以及對於生命本能的破壞,因此就有些反尼采的人認為尼采的反理性主義立場是反智的。
其實不然,尼采是要我們聆聽自我內在的聲音,不能夠輕易地被任何外在規範與主流價值觀所影響。於是尼采指出,既然西方的文化傳統是讚揚靈魂、貶低肉體;重視理性、輕視感性——那麼尼采就要反其道而行,這也是尼采哲學中那最著名的口號:重估一切價值!
這也能讓我們好生省思,當我們在激烈論辯的場合,總是在找尋他人與自己言詞中的邏輯矛盾和給對方貼上「雙標」的標籤之時,我們更應該意識到:比起邏輯的一致,與自我的一致可能更加重要。
於是,作者在〈第五章〉的結尾處說:「當我們獲得想法與身體的一致性之後,就能開始遇見真正的我,也能更冷靜地看待現實。這樣正視自己真正的情緒與身體、接觸到真正的自我,同時認同這就是自己之後,我們就能慢慢接受、接納真正的自己,進而迎接真正的改變。」(註30)
結論
《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這本書共分為八個章節,而筆者只從第一章寫到第五章,剩下的就當作是留白給讀者們購書之後去深入挖掘並自行體會了。
筆者作為一名鑽研尼采哲學的研究生,對於這本書不僅是在研讀過後進行了書評,同時還將我認為值得去理解的背景知識並呈給讀者們,讓大家認識到將尼采哲學放入整個西方哲學史的脈絡裡頭,具有怎麼樣的標誌性地位。
筆者作為一名尼采哲學的研究者,非常喜歡這本由韓國作家朱賢成的小書《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整本書的文字通俗易讀,卻不失去尼采哲學希望傳達給世人的道。這其實是哲普書最難辦到的事情,畢竟哲學理論晦澀難懂,學術書籍並非常人能輕易理解的。
一但把哲學寫得人人都能看懂,還要如何維持哲學本身的深度、反思和批判精神,可謂是困擾每個哲普作家的問題。而朱賢成作為非科班出生,不僅能夠掌握尼采哲學的奧義,甚至還能結合心理學的理論,讓這本書成為難得的佳作。
總之,《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這本書不僅將尼采哲學詮釋得十分精彩,而且還有著作者獨到的觀點,真心推薦給各位對尼采哲學感興趣,或者是希望活出自我價值的人!
——————
註釋:
1、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15 頁。
2、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20 頁。
3、尼采:《尼采詩集》,周國平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年,第 07 頁。
4、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下卷,魏育青、李晶浩、高天忻譯,2021年,第 405 頁。
5、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23 頁。
6、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26 頁。
7、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30 頁。
8、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36—37 頁。
9、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36 頁。
10、尼采:《快樂的科學》,黃明嘉譯,桂林:灕江出版社,2013年,第 197 頁。
11、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41 頁。
12、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49 頁。
13、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56 頁。
14、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65 頁。
15、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69 頁。
16、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70 頁。
17、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87 頁。
18、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89—90頁。
19、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93頁。
20、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94頁。
21、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127頁。
22、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133—134 頁。
23、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錢春綺譯,新北:大家出版社,2014年,第 56 頁。
24、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137 頁。
25、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138 頁。
26、尼采:《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周國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年,第 67 頁。
27、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151 頁。
28、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156 頁。
29、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156 頁。
30、朱賢成:《讓尼采當你的心理師》,陳品芳譯,台北:境好出版,2021年,第 157—15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