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社畜,請尊重我|職場原則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缺乏人性的公司不要待

我很有幸的是我在出社會前就很有個性,接觸了《第一次工作就該懂》,裡頭讓我對人生主導權有更清晰的理解。
很多出社會久的朋友們,都會對於社會資方感到無奈,對於工時過長,沒有符合勞基法,不尊重人性的制度,感到理所當然,我非常不能接受這件事情,為什麼違法可以成為常態、為什麼資方制度可以壓榨勞工?
開什麼玩笑?當然不行!
在台灣社會裡仍有很多公司是以上下層級,君臣文化來管理公司,每間公司都有不同文化,但這樣上對下的壓制,我認為是非常不合理的,久而久之,資方真的會把人當作畜生來使用,但表面上,卻告訴你:「想賺錢就努力工作」,而你努力工作後,公司卻哭窮,告訴你:「時間到了,我們斟酌幫你升薪的」。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公司,千萬不要覺得是自己不努力,你該好好檢視一下自己的人生格局是不是越做越小,常態加班、下班後滿腹的負能量,覺得人生沒有希望。
如果是如此,是時候該停下來想想,是否繼續下去了?是時候該檢視自己的人生狀態,身體面向:你可以使用這篇來檢視身體狀況公司面相:你可以使用來檢視公司問題?
問問自己,真的這樣下去嗎?難道沒有其他選擇了嗎?

二、自尊的重要性

職涯諮詢好幾場下來,我深刻感受到,大家對於自己想要的其實並不明白,我們在講價值時,大眾只會覺得錢才是唯一的,瘋狂的憧憬想要進入長榮、台積電,想要成為科技新貴,但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們拿什麼去換?
而錢是你唯一在乎的嗎?
我覺得比起錢,大家更在乎的是自尊與自我實現,自尊的另一層涵義就是自我認同,而自我實現就是你是否達到了理想的自己?
大家可以利用下表檢視自己的人生狀態需求。
過往馬斯洛需求層次都告訴我們,需求是上到下,但我覺得這是個謬論,因為這些需求是同時存在的,但我們要滿足上頭的需求則是需要底層的基底。
你要滿足自我實現,我們要先活著及不受到生命威脅,再來談社會連結、自尊及自我實現,但從來不代表上頭的需求不重要,那些忽視上頭需求的人,可能會把這些恐懼及需求投射到他人身上,要求他人來滿足他。
如果我們不去滿足上頭的需求,我們的心靈世界就會不斷萎縮,因為當我們缺乏對需求的理解,需求就會用恐懼來提醒你,如果持續忽略,那這個恐懼與焦慮可能會壓垮我們的人生,我們就難以成長。
所以說,自我認同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會隨著時間而逐漸遞增。

三、做自己的老闆

出社會前家中長輩都會叮嚀我:「好好做,不需要張揚,做久了會被看見了」
現在如果有人這樣跟我說,我鐵定翻了巴洛式的白眼。
不論我創業還是做別人的員工,我都會告訴自己:
「我是自己的老闆,今天只是差別於我提供服務給客人還是公司」
這句話我不會張揚,我不會直接在面試時講,但我會呈現在我的面試以及對談中的態度。我永遠都是平視所有人的。
我的心態是:「我很重視我的服務,我要讓你感受我的專業,你需要什麼,我盡力給你,但你也要給我,我想要的。」
在資本市場中的根基不就是「價值交換」嗎?
首先你必須把自己好好地撐起來,你要明白你的服務究竟能不能提供給市場,這無關乎你本身的價值,而本質上是你的服務有沒有人需要而已,如此而已,這些外在的東西都不是你本身的價值,這件事情要好好地分開。
我們都必須去思考和觀察市場需要什麼?而你能夠提供什麼?
我們不用做的是去討好老闆和上司,我們只需要提供他們要的,回到資本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創造價值及交換價值。
不需要委屈自己,該表達的就要表達,沒辦法的話,就停止提供服務而已。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職場叢林法則,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在職場不再無力。如果你有生涯上的困難,歡迎點入報名。【人生設計諮詢服務】
昆陽 Peace 2022.1.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認為「工作能幹的人」有兩種。第一種不但工作表現很好,另一種則是雖然在工作上確實能夠拿出成果來,但卻是沉浸在高工時,長期加班,沒有自己生活的工作狀態,前者逐漸減少,而後者則是越來越多,更可能面臨到睡眠不足、長期缺乏精力等問題,身體狀況也逐漸惡化。《身體喜歡這樣工作》
找到核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找到這個問題本身是非常困難。問題上頭有無數的自我懷疑及否定,讓我誤以為那就是問題,而事實上真正的問題,需要我與個案有耐心一同尋找。 這真的不是簡單的事情。 每個人心中的牆(苦難)都長得不一樣,我們心中的苦都是真實的且主觀的。
 本文為職場諮詢力-「人生設計卡」 進階專業培訓帶領工作坊的課後心得。 美國賓州大學瓊斯博士 (A.J.Jones) :輔導是某人給予另一人協助,使其能作明智的抉擇與適應並解決問題。 但輔導不代替個人解決問題, 只是幫助個人自己去解決,其目的在促進個人的「自我指導」方面的成長。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是會互相抵銷的」何立安 「相信自己」,這話聽起來很雞湯,但卻是成長心態的核心。 不論主觀或客觀,都要相信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達成 1. 目標只要條件達成就可以達成,把條件都列出來 2. 當非理性的自我譴責出現時,就需要學著自我對話
剛出社會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實很容易迷路的,對於自己的人生規劃與在公司的生存來說,都非常茫然,這篇文章是集結我出社會,兩個性質差異很大的公司來找到我在公司觀察到很重要的思考。  一間公司的發展性與否,我們可以從整間公司的的效益去檢視,如果員工的付出可以轉換成錢,效益越高,代表浪費越少,整間公司的成長。
負責是一種態度,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對自己說的話有所重視,這是一種信念與人生態度。   不要把彈性放在嘴邊,認為無止盡的彈性就是件好事情,這往往代表原則性需要一直打破,對於人生和職場都有隱藏的情緒勞動以及時間成本需要去承擔,對長期的人生規劃絕對這不是件好事情。  就如
我認為「工作能幹的人」有兩種。第一種不但工作表現很好,另一種則是雖然在工作上確實能夠拿出成果來,但卻是沉浸在高工時,長期加班,沒有自己生活的工作狀態,前者逐漸減少,而後者則是越來越多,更可能面臨到睡眠不足、長期缺乏精力等問題,身體狀況也逐漸惡化。《身體喜歡這樣工作》
找到核心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但要找到這個問題本身是非常困難。問題上頭有無數的自我懷疑及否定,讓我誤以為那就是問題,而事實上真正的問題,需要我與個案有耐心一同尋找。 這真的不是簡單的事情。 每個人心中的牆(苦難)都長得不一樣,我們心中的苦都是真實的且主觀的。
 本文為職場諮詢力-「人生設計卡」 進階專業培訓帶領工作坊的課後心得。 美國賓州大學瓊斯博士 (A.J.Jones) :輔導是某人給予另一人協助,使其能作明智的抉擇與適應並解決問題。 但輔導不代替個人解決問題, 只是幫助個人自己去解決,其目的在促進個人的「自我指導」方面的成長。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是會互相抵銷的」何立安 「相信自己」,這話聽起來很雞湯,但卻是成長心態的核心。 不論主觀或客觀,都要相信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達成 1. 目標只要條件達成就可以達成,把條件都列出來 2. 當非理性的自我譴責出現時,就需要學著自我對話
剛出社會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實很容易迷路的,對於自己的人生規劃與在公司的生存來說,都非常茫然,這篇文章是集結我出社會,兩個性質差異很大的公司來找到我在公司觀察到很重要的思考。  一間公司的發展性與否,我們可以從整間公司的的效益去檢視,如果員工的付出可以轉換成錢,效益越高,代表浪費越少,整間公司的成長。
負責是一種態度,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對自己說的話有所重視,這是一種信念與人生態度。   不要把彈性放在嘴邊,認為無止盡的彈性就是件好事情,這往往代表原則性需要一直打破,對於人生和職場都有隱藏的情緒勞動以及時間成本需要去承擔,對長期的人生規劃絕對這不是件好事情。  就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這個人向來都是提倡順勢交易 雖然我個人認為放空是不道德的 但是當市場成為了短線空頭 作空只是順應潮流,但是我不會在個股放空 不是我「不會」,是我不想,在跌了還往死裡打 因此,我會利用其他的金融商品來放空 這陣子正值年底結帳,連投信都在隔日沖沒連買 30號這一天又是三大法人同賣
Thumbnail
賺到生活、賺到旅遊體驗、賺到自由唯我所用的時間、賺到看書看劇看風景的悠閒...,妥妥躺贏?!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在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逐漸增多,從而累積了多重社會角色,如父母、子女、伴侶、學生等。這些角色雖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自我認同,但卻不應該成為束縛我們的束縛。本文探討瞭如何在擁有多重角色的同時,重新定位自我,尋找生命的主體性與存在價值。
Thumbnail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其實在台灣許多角落,有一群英雄們正努力地尋找與超高齡社會共存的解方,他們透過各種創新思維,串連各種社會資源,為的是打造能夠互助共生的社區。
Thumbnail
當我們從學生身份轉變為職場新人,這種過渡往往伴隨著一種深深的不適應感。無論是生活節奏的改變,還是責任的增加,初入職場的我們總會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壓力和失落感。這些感受,不僅來自於日常工作的繁重,更多的是因為我們不得不面對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1. 時間的掌控感減弱 在學生時代,我們擁有更多的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
Thumbnail
我這個人向來都是提倡順勢交易 雖然我個人認為放空是不道德的 但是當市場成為了短線空頭 作空只是順應潮流,但是我不會在個股放空 不是我「不會」,是我不想,在跌了還往死裡打 因此,我會利用其他的金融商品來放空 這陣子正值年底結帳,連投信都在隔日沖沒連買 30號這一天又是三大法人同賣
Thumbnail
賺到生活、賺到旅遊體驗、賺到自由唯我所用的時間、賺到看書看劇看風景的悠閒...,妥妥躺贏?!
Thumbnail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在生活中與他人的互動逐漸增多,從而累積了多重社會角色,如父母、子女、伴侶、學生等。這些角色雖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自我認同,但卻不應該成為束縛我們的束縛。本文探討瞭如何在擁有多重角色的同時,重新定位自我,尋找生命的主體性與存在價值。
Thumbnail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其實在台灣許多角落,有一群英雄們正努力地尋找與超高齡社會共存的解方,他們透過各種創新思維,串連各種社會資源,為的是打造能夠互助共生的社區。
Thumbnail
當我們從學生身份轉變為職場新人,這種過渡往往伴隨著一種深深的不適應感。無論是生活節奏的改變,還是責任的增加,初入職場的我們總會感到一種說不出的壓力和失落感。這些感受,不僅來自於日常工作的繁重,更多的是因為我們不得不面對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1. 時間的掌控感減弱 在學生時代,我們擁有更多的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提早領悟職場智慧能省去彎路,建議身上帶入公司文化感,展現向心力;堅持解決問題而非對立,共同努力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