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2/01/26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正念心理治療、正念講座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憤怒,是一種個人的主觀感受與主觀現實,無法透過抱怨、責怪或是尋找戰犯的方式紓解。每一個憤怒後面都有著一股深深的失落。只有我們自己好好接納憤怒的情緒,理解自己為何憤怒,做出改變,才能夠從憤怒的泥淖中脫離。
來勢洶洶的COVID-19/Omicron新型變異株
隨著國際COVID-19/Omicron感染人數增長,臺灣也陸續出現 COVID-19/Omicron的突破與社區感染。好不容易從去年COVID-19/Delta疫情中緩解的喜氣、商業活動與人潮,又染上一層陰影。
透過身心科門診觀察,部份去年有過疫情焦慮的個案又逐漸開始焦慮,有些人也開始煩惱如何安排自己與家人第三劑疫苗的接種,有些人擔憂過年後能否繼續保有工作,有些人則在擔憂自己能否繼續原訂出國唸書或打工的計劃。
因為壓力,有些人開始出現恐懼、焦慮、憂鬱、煩躁不安、專注力減退強迫與失真感等症狀,有些人會合併生理反應,例如失眠、早醒、頭暈、頭痛、胸悶、喉嚨異物感、腸胃不適、便祕、腹瀉、手抖、全身顫抖等症狀。行為上,則可能出現人際衝突、飲食習慣改變(可能為暴飲暴食、催吐、異食)、自我傷害、酒精復癮、菸量或菸彈使用量增加。
即便歷經一年多的戰役與調適,面對來勢洶洶的COVID-19/Omicron新型變異株,大部分民眾還是帶著焦慮與不安,小心翼翼的面對與處理。
憤怒,生長在不安與失落之土
面對疫情,不同個性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習慣掌控一切大小事務、習慣事情能夠遵照自己安排發生的人,發現去年擊敗自己的疫情又再度復燃,內心的不安與挫折重新開始作祟,開始擔心這次的疫情是否又會打亂自己的計劃與安排,就像是腳底有根釘子一樣難以忍受。
因為無法忍受,就更努力去蒐集資訊與安排計畫,因為計畫過於仔細,就變得更難以執行與耗費心力與時間。這樣的焦慮不只是影響到自己,也間接影響到工作其他同事或家中同住的親屬。
當計畫失控,安排跟不上現實變動,不安與焦慮就轉化為憤怒,透過尋找戰犯的方式,責怪戰犯,投擲到政府、社會或是新聞媒體標誌出來的政府官員或染疫個案。
遷怒,做起來很容易,也很容易上癮
然而,妳或你可能有過一種經驗,發現再多的抱怨與責怪,除了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對於未來的變化,也沒有甚麼實質的幫助,甚至於,抱怨與責怪,對於打散自己的憂慮、抒發自己的憤怒情緒,一點效果也沒有,反而反過來無限制地強化,強化自己的憤懣與不滿。更嚴重時,一個人可能會開始享受憤怒帶來的亢奮、力量、心跳加速、複雜的情緒與社會效應。
我們習以為常的訴苦,需要的是一個穩定對象的傾聽與支持;我們習以為常的抱怨與責怪,造就的卻是自己一個人獨白的放肆與另一個人的疲乏與離去。
所謂訴苦,指的是講出自身負面情緒感受又不抱持期待。所謂抱怨與責怪,則是在數落人事物發生得不如自己預期或期待。一個談自身的負面情緒,一個談自己以外人事物的故事。一個談自己,一個談別人。而所謂的遷怒,指的正是一個人混淆了其自身負面情緒的感受與不屬其的事情。
對許多人來說,擅長談論與評價別人做事的方法與結果,但卻不擅長於自身的情緒感受,也無法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談論不屬於自己的別人,即便是親密如同枕邊人或家人,除了表面上對別人的興趣與關心,更多的是自己的內在投射,隱藏的是發生在自己心中的情緒風暴。
這一切只是因為,逃避自己太容易,責備他人太簡單。
解怒,只能從自己身上尋找
想要解決自己內心的憤怒,只能好好面對,不能否認,不能壓制,也不能轉移注意力。
每一個憤怒後面都有著一股深深的失落。否認憤怒,其實是在否認自己失落的部分。壓制憤怒,其實是在變相懲罰自己,消耗自己更多的心力。轉移憤怒,將自己的情緒施加在其他人事物身上,自己內心渴望被理解的需求、渴望被呵護的需求依舊沒有滿足,而且容易養成不重視自己情緒感受的習慣模式。
面對憤怒,我們需要的其實是接納。就像以前我們談過憂鬱與接納一樣,對於憤怒,我們也只能接納。
所謂的接納,或者說是全然接受,指的是全部、完整、徹底,不有一絲一毫例外的接受,不只是流於口頭的接受,必須是從理智上、情感上到身體上都坦然接受。接受是很痛苦與不容易的,但是這份痛苦的程度在發生的當下就已構成,不會因為我們做了甚麼、改變了甚麼而有任何逆轉。
在接納的同時,我們需要的,其實是停止與這些負面情緒對抗。因為不接納,我們也無法改變這些憤怒情緒的存在。如果不接納,我們的憤怒只會持續甚至慢性化,甚至於將我們束縛在某些關卡,就像是腫瘤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憤怒的情緒是我們自己的主觀感受與主觀現實。我們活在我們自己經驗的故事之中,而別人不是。我們可以感受它,回歸當下做些正念練習,但我們還是要設定一些限制,給與自己一個機會做出改變。
時光在前進,世界在改變,我們的情緒經驗不可能完全獨立於時間與世界之外而不受影響。我們終究是要面對自己做出改變,只是我們選擇等待多久——是一分鐘?一小時?一週?還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