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那麼一個世界,當所有的探索都是熱情的開端⋯⋯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記得從小到大所經歷過的體育課和音樂課,一開始的目的可能是要培養體魄強健又可以賞析音樂的博雅社會人。然而,實際在課堂上的體驗,卻好像是一個個不知通往哪裡的跨欄比賽,彷彿課堂當中的學習,只是為了跨越那一個個小考的障礙,無論是跑步、體操、球類運動還是節奏、音感以及基本樂器演奏,而最終,脫離了教室和學校的我們,並沒有成為琴棋書畫至少有一項拿手,擁有可以自娛娛人興趣的文藝復興人。
在台灣長大的孩子或許都有共同的印象,體育課滿滿不同的運動項目和考試,無論是800公尺跑步測驗、坐姿體前彎、三步上籃、排球發球、網球、游泳50公尺等,看似好像什麼運動都接觸了,但卻什麼也不擅長;看似好像有運動到,但最後無法持續把課堂所學作為終身強健體魄的興趣。
最終,出了學校後,還是成為了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庸庸碌碌的上班族,還是沒能學會看完整場籃球賽還可以對於某些戰術、隊形和球星的表演津津樂道,或是甚至進場好好去觀看運動賽事,成為在地運動發展的支持者。
當問了也曾經走過這段的朋友,她說她也不懂為什麼體育課要強迫大家學全部的運動,卻讓我們沒一項精通,如果可以針對自己的偏好跟擅長去選擇,或許擅長水上運動的她,就不用一直困在排球發球補考,或是一直練習這輩子出了學校再也不打的籃球。
或許,強調廣泛學習的初衷是希望開拓我們的選項和眼界,只不過碎片化與以考試評測為導向的設計,讓當時身為學生的我們只能懂得皮毛,而這些皮毛又不足以支撐我們持續發展長久的興趣,無論是成為運動的投入者、參與者甚至是支持者。

而小時候,學音樂的孩子也被鼓吹著去考一張張的檢定,彷彿那個檢定就是音樂素養或是某個有質感人生的保證。然而,除了一個個小考之外,好像也記不太得學到了什麼,不過有幾次音樂賞析聽過的片段,卻一直留在腦海中,也會在之後找出原始的演奏版本,持續去探索其中的美好段落。
如果,有那個一個世界,或許希望體育課可以是去看一場籃球賽、排球賽甚至是去籌辦一場模擬的比賽,讓擅於球類運動的人可以成為場上球員,讓不擅長的人,也可以成為參與的人,大家都可以搞懂如何真正玩懂、看懂一場比賽,也享受觀賞比賽帶來的樂趣。而成年之後,或許也可以帶著自己的家人進場觀賽,讓這樣的體驗成為可以凝聚親友感情的場合,而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可以真正喜歡一項運動甚至是投入一項運動,
而想像中的音樂課,或許可以是去探索各式各樣的表演藝術,無論是舞台劇、演奏會、不同的樂器、舞蹈表演,讓喜歡音樂的人,在人生的低潮或是值得慶賀的時刻,都有個可以陪伴自己、療癒自己的樂章。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記得每次在長輩聚會場合看到「第一名」,他總是不太說話,默默地聽著旁邊的長輩說著「第一名」最近又在哪個考試考了第一名,「第一名」是如何優秀、如何厲害,而「第一名」除了露出害羞的表情外,好像也無法說什麼。一方面是他的「第一名」光環彷彿給了其他在旁邊的孩子一些無形的壓力。
    當我們問自己要或不要什麼,很多時候就是在做自己的人生重要事項的盤點。在一天只有24小時的時間餐盤上,工作至少佔了8-10小時,相當於一道主菜,而這道主菜的美味與營養程度,也會決定我們每天進食時的滿意度。
    最近收到讀友的來訊,詢問關於面試屢次不成功而感到挫敗,彷彿陷入輪迴地獄,讓我也不禁回想起自己以前的面試經驗,也思考著面試之於求職者與面試官的意義是什麼。 有人說,找工作很像網路交友,而面試就是跟網友見面,這其實也有幾分道理。
    前陣子因為年底的地方選舉,有政黨在進行黨內初選,在黨內民調截止前,拜票電話和宣傳車聲音不斷。特別是家中的市內電話幾乎每一星期,都會在上班時間接到三、四通以上的電話錄音拜票電話,而一般來說,若在上班時間接到這種電話,通常還沒等到講完就會掛掉。
    最近是社會新鮮人找實習、工作的高峰期,無論是本土還是外商企業,都希望從這些年輕充滿潛力的人才,培養未來企業續航與創新的動力。照理說是對未來充滿希望且躍躍欲試的時刻,呈現在求職者臉上的卻是更多的迷惘。 常見問題在於: 一、對於自身優勢評析不明確: 二、想要一次賭對的確定感 三、不了解職場供需規則
    從小到大,或許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生命經驗是,因為大人說小孩不懂事,大人在講話時要安靜一點,不要亂發表意見,或是在某些有外人的場合,我們應該緊守著「分寸」,而不去跨越那條介於有禮和失禮的那條線。
    記得每次在長輩聚會場合看到「第一名」,他總是不太說話,默默地聽著旁邊的長輩說著「第一名」最近又在哪個考試考了第一名,「第一名」是如何優秀、如何厲害,而「第一名」除了露出害羞的表情外,好像也無法說什麼。一方面是他的「第一名」光環彷彿給了其他在旁邊的孩子一些無形的壓力。
    當我們問自己要或不要什麼,很多時候就是在做自己的人生重要事項的盤點。在一天只有24小時的時間餐盤上,工作至少佔了8-10小時,相當於一道主菜,而這道主菜的美味與營養程度,也會決定我們每天進食時的滿意度。
    最近收到讀友的來訊,詢問關於面試屢次不成功而感到挫敗,彷彿陷入輪迴地獄,讓我也不禁回想起自己以前的面試經驗,也思考著面試之於求職者與面試官的意義是什麼。 有人說,找工作很像網路交友,而面試就是跟網友見面,這其實也有幾分道理。
    前陣子因為年底的地方選舉,有政黨在進行黨內初選,在黨內民調截止前,拜票電話和宣傳車聲音不斷。特別是家中的市內電話幾乎每一星期,都會在上班時間接到三、四通以上的電話錄音拜票電話,而一般來說,若在上班時間接到這種電話,通常還沒等到講完就會掛掉。
    最近是社會新鮮人找實習、工作的高峰期,無論是本土還是外商企業,都希望從這些年輕充滿潛力的人才,培養未來企業續航與創新的動力。照理說是對未來充滿希望且躍躍欲試的時刻,呈現在求職者臉上的卻是更多的迷惘。 常見問題在於: 一、對於自身優勢評析不明確: 二、想要一次賭對的確定感 三、不了解職場供需規則
    從小到大,或許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生命經驗是,因為大人說小孩不懂事,大人在講話時要安靜一點,不要亂發表意見,或是在某些有外人的場合,我們應該緊守著「分寸」,而不去跨越那條介於有禮和失禮的那條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小我就對事物有興趣,總是透過不斷地學習了解來產生和事物之間的聯繫。 如果是一項技能的話我就不斷地練習,直到達到精熟的狀態,如果是一個嗜好的話,我會每天從事,像是一種儀式一般。 國小時喜歡運動,舉凡踢踺子、跳繩、跳高和賽跑,我都玩得相當到位,所以我第一個學校校隊踢踺子隊,到了國中開始玩籃球--。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音樂和運動領域中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並且強調每個人都有發展屬於自己的可能性,不需要去比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分享了生活中的另一種可能性,並反思了社群媒體上展現的假象。
    Thumbnail
    體育課是為了讓孩子們鍛鍊身體而已嗎?還是作為其他考試科目的調課優先選擇?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為了提升更多關於大腦跟心理的相關內容。知識有可能會忘記或是不夠用;但透過運動打造的身心是可以維持很久的。
    Thumbnail
    在運動場上所學到的,是學校、補習班無法教你的,卻是在未來職場及各領域相當關鍵的能力。成績代表著一切嗎?多元能力培養,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Thumbnail
    這已經是第三年到track and field meet 看詠詠參加區域性的田徑賽。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在這個磚紅的跑道邊,看著幾百個孩子們用力跑跳大聲笑叫,我感到最大的感動和能量。 田徑,是各中學各項運動比賽中,唯一一項不需要try out 的項目。比賽項目眾多,而且六七八年級全部都是分開比賽
    許多人都過度追求完美主義,飛輪教練分享了自己對運動與天份的看法。他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從討厭運動到熱愛運動的轉變,並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分,不一定要等到有完美的技能才能開始教人。
    Thumbnail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我在五年級時 偶然看到了我們學校田徑隊招生海報 我拿起海報 猶豫了一陣子 但是想說這樣可以擺脫睡午覺這個浪費時間又無聊的時光 我就報名參加了 到了田徑隊學生第一天測驗的日子 我匆匆忙忙地吃完午餐 便帶著水壺 往操場的方向走 到了操場 田徑老師告訴我們一開始要有一個選拔 只能讓有體育天份的選手進入
    Thumbnail
    從小我就對事物有興趣,總是透過不斷地學習了解來產生和事物之間的聯繫。 如果是一項技能的話我就不斷地練習,直到達到精熟的狀態,如果是一個嗜好的話,我會每天從事,像是一種儀式一般。 國小時喜歡運動,舉凡踢踺子、跳繩、跳高和賽跑,我都玩得相當到位,所以我第一個學校校隊踢踺子隊,到了國中開始玩籃球--。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音樂和運動領域中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並且強調每個人都有發展屬於自己的可能性,不需要去比較。作者透過自己的經歷,分享了生活中的另一種可能性,並反思了社群媒體上展現的假象。
    Thumbnail
    體育課是為了讓孩子們鍛鍊身體而已嗎?還是作為其他考試科目的調課優先選擇?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為了提升更多關於大腦跟心理的相關內容。知識有可能會忘記或是不夠用;但透過運動打造的身心是可以維持很久的。
    Thumbnail
    在運動場上所學到的,是學校、補習班無法教你的,卻是在未來職場及各領域相當關鍵的能力。成績代表著一切嗎?多元能力培養,絕對超乎你的想像!
    Thumbnail
    這已經是第三年到track and field meet 看詠詠參加區域性的田徑賽。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在這個磚紅的跑道邊,看著幾百個孩子們用力跑跳大聲笑叫,我感到最大的感動和能量。 田徑,是各中學各項運動比賽中,唯一一項不需要try out 的項目。比賽項目眾多,而且六七八年級全部都是分開比賽
    許多人都過度追求完美主義,飛輪教練分享了自己對運動與天份的看法。他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從討厭運動到熱愛運動的轉變,並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分,不一定要等到有完美的技能才能開始教人。
    Thumbnail
    國小生:"不愛讀書,那你去體育班吧!" 國中生:"不去練球,你要去打架鬧事?" 高中生:"你不繼續練,又不讀書,你還能做甚麼?" 大學生:"我不知道做甚麼,只好繼續打球,反正我也不會唸書" 出社會後:"學體育賺不到錢,只好去做不用腦的工作" 這些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但你知道嗎?學體育的小孩其實更聰明!
    我在五年級時 偶然看到了我們學校田徑隊招生海報 我拿起海報 猶豫了一陣子 但是想說這樣可以擺脫睡午覺這個浪費時間又無聊的時光 我就報名參加了 到了田徑隊學生第一天測驗的日子 我匆匆忙忙地吃完午餐 便帶著水壺 往操場的方向走 到了操場 田徑老師告訴我們一開始要有一個選拔 只能讓有體育天份的選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