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2|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你的溝通姿態可能帶著未完的創傷

也許你可以回想,當在面對壓力情境時,是否常常出現某些自動化或習慣性的反應?這樣的反應,其實是過去一點一滴累積,而在某一刻錨定為習慣的生存策略。也許,當時,它為自己帶來保護與安全,但隨著我們長大,這樣的策略卻也成了我們成長的限制。
有哪些生存策略呢? 筆者依照薩提爾(Satir)的防禦性溝通模式裡,所歸類出四種常見的反應姿態:超理智討好指責打岔,來解釋之。我們傾向於在生命的早期學習這些溝通方式,隨著成長,也許會逐漸發現溝通姿態的不適應而進行調整,但是當我們處在壓力下或再次經歷過往類似受傷情境時,我們可能會自動地、無意識地回到這些早期的防禦溝通模式,其是為了消除或避免再次經驗到,因曾經受傷而長出的羞愧、恐懼、麻木、罪惡感......等等,被拒絕、威脅或不安全的感受。 這些溝通姿態,其實也隱含著過去的創傷經驗,也許是單一的、突如其來的創傷經驗,也可能是成長過程中,不安全依附經驗的累積。譬如討好對方,為了得到關愛;指責別人,為了展現自身的強大;超理智姿態,為了顯示自我價值;打岔,為了避免直面威脅。而這些溝通模式,長期下來,都無益於家庭或關係衝突的解決。
薩提爾提到溝通有三個元素:自我、他人與情境,來說明五種溝通姿態。 「自我」指能照顧自己且需要時能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 「他人」指看見他人的感受與需求,亦同時具有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能力。 「情境」指能留意雙方的客觀條件與環境,具備獨立思考情境問題的能力,同時亦具有解決爭吵問題的能力。
Fred Moon on Unsplash
Fred Moon on Unsplash

五種溝通姿態
  1. 超理智:害怕情感 / 忽略自我與他人情感需求,關注情境。 超理智姿態:站著雙手交叉,眼神冷漠,用很單調無起伏的音調說話。 情緒反應:通常是感覺缺乏或很少,看起來冷漠嚴肅。 成長歷程:小時候,也許曾經驗,當有情緒時,父母總是忽略情緒,著重在事情是否處理得宜,甚至認為情緒有礙前進,當自己將事情處理好時,父母會給予較為正向的反應。或是父母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必要的,而不再表達情緒。父母很少與孩子情感交流,也很少有情緒表達的機會。 該溝通模式,習慣在衝突中討論客觀事實,像是在講道理,時常以冷靜、理智、邏輯性的對話解決問題。在家庭衝突中,他們很少表達自己的感受,也不在乎他人感受。他們重視事實與細節,所以也很難承認錯誤,他們認為情緒是不可預測、無法控制的,因此通常對情緒表現會感到不舒服,認為其會阻礙思考,因此時常否認有情緒。
  2. 討好:隱藏恐懼 / 忽略自我情感需求,關注他人討好姿態:跪下,抬起手,然後抬起頭。 情緒反應:憤怒、恐懼、自卑、內疚、羞恥感、憂鬱......等等情緒。 成長歷程:小時候不被關愛、冷落的經驗。也許是因為弟弟妹妹出生,開始失去父母關注,會不斷滿足他人需求或期待,譬如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或是努力在課業成績上或讓自己成為家人裡被需要的存在。 該類溝通模式,習慣在衝突中,以討好、讓步、依賴的方式對待他人,在家庭中可能是居中協調者,時常忽略自己的感受。這類型的人,具有害怕失敗的完美主義,討人喜歡,但普遍自我價值低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情緒較為憂鬱,害怕他人不喜歡自己,需透過外在的認同來滿足自我價值的匱乏。他們不喜歡不確定的感覺,時常依著他人反應來感覺確定感。他們也可能常說「不要生氣」、「是我的錯」等。
  3. 指責:隱藏痛苦 / 忽略他人情感需求,關注自我 指責姿態:一隻手放在側腰部,另一隻手臂伸出手指。也許喉嚨變得緊繃,聲音變得高亢,眼睛睜大。 情緒反應:多是憤怒,但隱藏著悲傷、失落...等等脆弱情緒。 成長歷程:小時候經常受父母指責,或時常看見父母爭吵時,一方永遠為指責者。 該類溝通模式,習慣在衝突中,時常表現出指責,大多出現憤怒情緒或欲控制對方的行為。憤怒通常是表層情緒,底下多為無法表達的脆弱情緒與未被滿足的需求,因此這類型的人,為了保護自我,而使用指責作為處理問題的方法,因此通常忽略他人的感受。當習慣指責後,就更容易被引動憤怒情緒,變得易怒、專橫、嘮叨。他們可能常說「都是你的錯」、「如果你沒有...就...」等。
  4. 打岔:害怕真相 / 忽略他人、自我與情境(忽略時間與空間關係) 打岔姿態:將雙膝打開,聳起肩膀,抬起雙手朝相反的方向揮舞,也許嘴角會往下,眼睛看別處,一種很不平衡的姿勢。 情緒反應:相反兩端間快速轉移,如憤怒到快樂,底層是悲傷。 成長歷程:小時候,在面對父母爭吵時,也許會認為是自己的問題,經常扮演調停者或透過不協調(嬉鬧)的方式吸引注意力,以緩衝父母的爭吵。也可能他們被教育不能有負面情緒,因此必須像個小丑,永遠帶著微笑的面具。又或者父母本身就是不安全的來源,連看起來沒有情緒都會被責備,因此他們會隱藏真實的情緒,永遠用微笑示人。 該溝通模式,習慣在衝突中,以轉移話題或避談來解決問題,因為面對問題的情緒是痛苦的,他們會忽略自己對問題的想法感受,也不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 打岔者對於他人即將觸及到內在不想被發現的議題或事實時,可能會是無意識或有意識地快速轉移或感到不耐煩。他們內在可能會難有確定感,因此他人也很難了解,甚至誤解他們。 有時候,你會發現他們能滔滔不絕地講話,一個話題轉移到另一個話題(他們在描述事情時,可能會刻意地不說出某些事實),避免談話出現空白停頓或影響(操控)他人感受,因為停頓就可能讓對方有思考空間或暴露自己內心的不安。因為他們展現出的樣子是有趣、像孩子般的,旁人就容易陷入在歡樂的狀態中,而遺忘或忽略隱藏其中的疑惑與矛盾。 有時,我們也會發現打岔者在壓迫(通常是想拉他們回到當下或面對現實時)下,會循環展現出其他溝通姿態,一會指責、一會討好,然後可能停留在超理智的感覺關閉狀態。
  5. 表裡一致: 一致姿態:身體放鬆,也能讓他人感到放鬆,身體與眼神與對方面對面。 情緒反應:接納自己與他人的情緒。讓人有安全感。 保持內外在一致性,即同時留意自我、他人與情境的溝通方式。忠實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想法。對不確定感也能感到安然自在。他們有時會像超理智的說話方式陳述事實,但仍能帶有情感地描述。
我們都有某一個最常使用的溝通姿態,但因著情境的不同,也可能使用其他溝通姿態,或是同一情境裡,使用不同姿態。也許,您也會發現,在父母身上,您也有與其相同的溝通姿態。隨著與父母錯綜複雜的依附關係以及父母彼此的依附關係,因每個孩子的經驗與視角不同,會模仿不同的溝通姿態。 談到依附關係,每種依附類型也會發現其有特定的溝通姿態,如焦慮型依附,可能展現出討好的姿態;逃避型依附,可能展現指責或超理智的姿態;安全型依附就可能展現出較為一致的溝通。 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溝通姿態與依附關係,看一個人過去曾發生的事,也就更能理解他的現在。

如何調節溝通姿態?
練習「我訊息」(The‘I’message) 因為溝通姿態與早期生存經驗有關,所以改變並不容易,使得我們時常無意識地陷入舊有的溝通姿態。但我們可以透過「我訊息」,來慢慢有意識地調整溝通姿態,這方式能以溫和不帶攻擊地表達個人感受,亦同時以尊重的方式邀請對方,共同解決問題。如下:
  1. 客觀描述事件
  2. 客觀描述對方行為 (我看見你…)
  3. 主觀描述自己感受 (我感受到…)
  4. 講出自己的期望與需求 (我希望…)
  5. 邀請對方共同解決處境 (你願意...嗎?)
覺察身體語言,與當下同在 隨時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每個溝通姿態都有特定的肢體動作,肢體語言時常是無意識地,甚至可能因為身體訊息帶起情緒與思考反應。每種姿態都可能帶著過去的創傷經驗,而創傷可以說是一種神經系統反應,若我們能有意識地留意到身體感覺與姿勢,也許就能為自己刻劃一個暫時的喘息空間,減少後續不當的急性反應。當我們理解,身體目前處在哪種壓力狀態,如戰、逃或僵直等反應(如指責者時常是戰的反應;超理智是逃的反應等),我們就能以神經系統的概念為身體先行安頓,與當下的自己(身體、情緒)共處,接下來才能進行一場接近一致性的溝通姿態與氛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聽聽心理說的話 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