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了存活!原來「憤怒」是遠古遺傳下來的基因|憤恨的囚徒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遂不及防,又很兇猛。

當人感受到憤怒火力全開時,這時話語、思路都直線橫衝直撞,根本不管什麼法律還是安全號誌紅綠燈。
憤怒會扭曲認知,竄出只要一瞬間,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然而當你只要冷靜下來,專注審慎檢視這些衝出來的認知,你會很快發現有誤會。
舉例:朋友忘了揪你,你會直覺判定這件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是不是朋友刻意排擠或故意冷落你這件事發生非常嚴重非同小可。但其實你冷靜下來會發現,真的只是他忘了,而且只發生過一兩次。當下你卻輕易的就歸因於他動機是惡,而且性格有缺陷因而為之。
你遲到了。我們容易直接判定你是「睡過頭、疏失、粗心大意」,而不是「你下班延誤了、路上交通出意外」等不可抗力因素。
人大部分的壓力便是由這種小規模的反應累計,長期下來便易怒、反應過度。

所有不爽都源自「不被尊重」的感覺,卻非事件本身

其實許多易失控或發火的人,是很沒自信的。
因為潛意識覺得自己軟弱、易受傷害,才會高敏感警鈴滿佈。遇到人際衝突,就覺得自我和社會形象受損了,輕易便怒。你會發現有自信,內心堅強的人,是不會輕易受別人貶低或三言兩語而動搖的。

你的「面子」左右你的程度,可能超乎你想像。

關乎到你內心投射自己在社會的形象,你的臉皮面子自尊控制你情緒的程度,可能比你意識的還深。別人的評價可參考,但不要以他人幾句不傷大雅的話以偏概全,輕易修改自我定位。

為什麼狂制狂易怒?

書中一直出現這詞:「應該的專制」,內在溝通系統讓控制狂對自己和他人都有一套預設的期望。控制狂的女友內建一堆要求,然後強迫規範男友的行為,當男友違反抗拒,女友當然失望沮喪又不滿。

為何每個人的地雷都不一樣?

人類習慣自動對情境賦予自己認知的意義。
例如,有人賦予「被開玩笑」這個行為一個「這個人說話有趣」的意義,有些人卻會賦予它「這人是不是在嘲諷譏笑我?」的意義。但是「被開玩笑」這件事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有誰對誰錯、或正確答案嗎?

原來憤怒的感覺是從「史前時代」遺傳下來的!

原來「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都是古人遺傳下來的基因,一切都是為了存活!自利性偏差、貪婪和自衛與生俱來成為我們的優先考量。
「憤怒」是為了存活大腦給的有價值的資訊,提醒人警惕外來威脅或刺激,因此憤怒會迫使當事人立即採取行動直到刺激被抵消或移除。而生理機制啟用憤怒的門檻低、難免「誤報」。憤怒使人高度分心、反應及時,而非專注於解決問題。

為何我們愛搞小團體?

社交天性這本書說過:人是難以獨自存活的,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群體分工讓你存活更容易。因此一樣,人腦內建機制,一旦感知到一點被排除在群體之外的直覺,就會直接觸發被遺棄或輕視的恐懼。因此人天生就有和團體協作的基因。
然而,一個人真的無法獨活嗎?史前時代是,現代恐怕不是(你看chat GPT...還有啥不可能嗎),這些歷史留下來的習性,在現代為過度反應

你知道嗎?團體是很洗腦的

實驗證明,因從眾效應、情緒感染,人會為了配合群體看法而改口自己原本的認知,想法輕易被多數決左右。leader的信念和政策也更容易被buy in和接受,最終想法趨於一致。
並且,群體易因人多勢眾,就高人一等、自動排他。種族、宗教、國家啥的都是。所以一旦落入群體偏見和暴力是很恐怖的,你自以為的「正確、真理」,陷入偏誤卻渾不自知。
群體比個人更具破壞性,更易導致迫害和戰爭。

我們天生喜歡幫別人貼標籤

女生心思細膩、黑人犯罪率較高、日本人客氣謹慎,為何會有這些標籤這些刻板印象?原來人類習慣借助「分門別類」來幫助思考和判斷。例如最經典的星座就是。一旦知道作者我是水瓶座,你就大概對我的個性和人設有了初步判斷(即便有很高機率並非如此)。
如果輕易將種族套用標籤,敵人形象輕易被塑造,大屠殺、種族滅絕這種群體對抗群體的慘劇就是這樣發生的。

被憤怒駕馭時怎麼辦?

憤怒讓你陷入「偏差思維」,第一步:請轉移注意力。高明一點轉移話題,激動一點離開案發現場,看幾集YouTube廢片笑一下、聽個音樂唱一下、散個步冷靜一下。第二步,回歸理智時,來試著找找可以糾正「認知扭曲」的「矛盾證據」,試著質疑自己對整起事件的詮釋,試著「去中心化」遠離自我中心的觀點。
請摸著良心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你的結論符合事實嗎?確定不是誤會?有其他詮釋嗎?證據呢?憤怒常常源自於你覺得自己的權利和利益受損害,但真的嗎?雖然你現有的觀點看似真實和合理,但你確定不帶有偏見?確定無絲毫偏差?
當你的小孩不整理房間:
  • 你覺得小孩故意跟你唱反調,但有沒有可能是你誤會他的動機了?你對他動機的解釋是「證據」還是「偏見」?
  • 有沒有其他可能或解釋?說不定他只是懶或真的沒時間?
  • 你氣小孩不尊重你,才會不聽你的話。有沒有可能是因爲己身之脆弱和害怕而扭曲他人形象?
  • 小孩知道你想要他整理房間,是為他好嗎?
  • 她不整理房間,對你實際的損失是什麼?
  • 還是你只是基於原則問題感到憤怒?
  • 把他爆罵或冷落一頓後,給你帶來什麼收穫?又讓你失去什麼?

「人慈」嗎?

前面講到很多我們可能不願意與生俱來的「基因」跟「傾向」。但好消息是,數據顯示,人天生也具有「利他」能力,用來平衡和克服「敵對傾向」。人還有「理性思考能力」,用來糾正「偏見」和「認知扭曲」。
同理心、合作、理性,和敵意、憤怒、暴力,都是人性本質。
當人處於情緒激動狀態、思維會恢復至幼兒水準。這時候不妨利用上面那層樓的技巧,招喚你的其他天賦平衡可能失控的結果吧!

忿恨的囚徒: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

本書適合的人類|
心理學, 哲學, 人際關係, 陷入內耗關係想了解對方心裡動機
作者| Aaron T. Bec
出版社|方舟文化
推薦指數|🌕🌕🌕🌑🌑
延伸推薦|
#社交天性 #愛的藝術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40內容數
Fianne,已讀 Podcast 的 Host。30分鐘有找,聊一本書。白天是fintech打工的行銷經理,假日是上山下海的野人,不滿一年的數位遊牧新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已讀 Podcast 的其他內容
美國醫生AKA婦女到澳洲內陸跟著真人部落徒步穿越澳洲內陸!?族人溝通都靠心電感應?醫美就是讓蒼蠅爬滿全身幫你去角質?女人來的月經血可以使傷口癒合?以上都是真真實實在澳洲大陸發生...
懶得動腦?思考太累傾向不做?人森好難太多問題太難解?那用演算法的方式幫你思考,會不會更容易些? 找另一伴,總覺得下一任會更好?找房子物件不停看總覺不想錯過更好的?停車看到有空位還是開過去了因為離目的地更近的可能還有機會? 尋覓的過程中,到底何時是個終點?演算法幫你解!
很多人害怕孤身一人,所以急於尋求他人陪伴來填滿自己的空檔。孤獨沒有不好,如果你覺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相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自處是種能力,傾聽自己、與自己相處,你會越來越認識真正的自己。
你認為愛是藝術嗎?如果是,他便需要知識和努力。人為什麼汲汲營營追求愛?一次只能愛一個人嗎?愛情怎麼了嗎?讓佛洛姆替你闡述愛:愛可以克服孤立,又可以做自己,保有自己的完整性。
「人無論任何境遇,都適應得了」集中營是什麼樣的煉獄,折磨中如何保有生存意志,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這些日子帶給 Frankl 什麼樣的人生智慧?「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這句話太深也太令人不解...一起閱讀人生,一起找答案。
自我成長跟『輸出』,而非輸入量成正比。大部分人是輸入過剩,輸出不足,這是學習無成的最大原因。輸入跟輸出的時間佔比,應該是3:7。 樺澤紫苑:只有透過無止盡的輸入,累積形成多元而充滿自我風格的知性世界,才有辦法源源不絕的輸出。
美國醫生AKA婦女到澳洲內陸跟著真人部落徒步穿越澳洲內陸!?族人溝通都靠心電感應?醫美就是讓蒼蠅爬滿全身幫你去角質?女人來的月經血可以使傷口癒合?以上都是真真實實在澳洲大陸發生...
懶得動腦?思考太累傾向不做?人森好難太多問題太難解?那用演算法的方式幫你思考,會不會更容易些? 找另一伴,總覺得下一任會更好?找房子物件不停看總覺不想錯過更好的?停車看到有空位還是開過去了因為離目的地更近的可能還有機會? 尋覓的過程中,到底何時是個終點?演算法幫你解!
很多人害怕孤身一人,所以急於尋求他人陪伴來填滿自己的空檔。孤獨沒有不好,如果你覺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相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自處是種能力,傾聽自己、與自己相處,你會越來越認識真正的自己。
你認為愛是藝術嗎?如果是,他便需要知識和努力。人為什麼汲汲營營追求愛?一次只能愛一個人嗎?愛情怎麼了嗎?讓佛洛姆替你闡述愛:愛可以克服孤立,又可以做自己,保有自己的完整性。
「人無論任何境遇,都適應得了」集中營是什麼樣的煉獄,折磨中如何保有生存意志,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這些日子帶給 Frankl 什麼樣的人生智慧?「我只害怕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痛苦。」這句話太深也太令人不解...一起閱讀人生,一起找答案。
自我成長跟『輸出』,而非輸入量成正比。大部分人是輸入過剩,輸出不足,這是學習無成的最大原因。輸入跟輸出的時間佔比,應該是3:7。 樺澤紫苑:只有透過無止盡的輸入,累積形成多元而充滿自我風格的知性世界,才有辦法源源不絕的輸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恨意+權力慾望-->走火入魔 📖 人類之所以緊緊抓住仇恨不放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一旦仇恨不再,他們必須處理的就是痛苦。這句話出自美國小說家詹姆斯·鮑爾頓,他認為人類對仇恨的執著是一種對未解決痛苦的逃避,讓人不願面對內心深處的傷痛。 仇恨讓人感覺到權力感與強大,而無須去感受到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被動式攻擊反映人們對衝突產生的恐懼,以間接方式表達憤怒和訴求。本書提供具體練習,幫助改變憤怒處理方式,並解釋憤怒源自於童年、父母教導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書籍也指出憤怒不是壞事,應該正視和處理憤怒情緒。這本書的內容對親子、伴侶關係都有幫助,希望透過實際體驗來理解情緒,走向更滿足和更誠實的生活。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源自由憤怒帶來的動力。人類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在憤怒之下產生。人類的文明,也多是因為憤怒而進步。
Thumbnail
家族治療大師satir相信人會防衛地使用憤怒來掩蓋受傷 痛苦 絕望 害怕和孤單等感受,並藉由壓抑這些潛藏的感受來保護內在的低自我價值感。 憤怒是一種強大的能量, 有時候像是噴火龍般的噴發,外顯的模樣,會讓大部分的人退避閃躲。 但若可以理解,憤怒背後可能是受傷痛苦絕望害怕和孤單等感受,也許憤
Thumbnail
閱讀了《1分鐘掌控情緒微心理》剛好看到某一篇內容敘述,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氣,大多都是不該生的氣,作者將其分為四類:一、別人在無意間的情況下讓你生氣;二、在不得已的狀況下,犯下的錯誤;三、根本是雞毛蒜皮的瑣事;四、不真實的流言不值得生氣。而生病是歸在第二類。
Thumbnail
恨意+權力慾望-->走火入魔 📖 人類之所以緊緊抓住仇恨不放的原因之一,是因為他們察覺到,一旦仇恨不再,他們必須處理的就是痛苦。這句話出自美國小說家詹姆斯·鮑爾頓,他認為人類對仇恨的執著是一種對未解決痛苦的逃避,讓人不願面對內心深處的傷痛。 仇恨讓人感覺到權力感與強大,而無須去感受到自己的脆弱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生氣的時候,他「真正」的情緒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有點怪——你都說這個人在生氣了,他真正的情緒,不就是憤怒嗎? 這篇文章,我們從一個少見的角度,重新認識憤怒。
Thumbnail
被動式攻擊反映人們對衝突產生的恐懼,以間接方式表達憤怒和訴求。本書提供具體練習,幫助改變憤怒處理方式,並解釋憤怒源自於童年、父母教導和其他負面情緒的影響。此外,書籍也指出憤怒不是壞事,應該正視和處理憤怒情緒。這本書的內容對親子、伴侶關係都有幫助,希望透過實際體驗來理解情緒,走向更滿足和更誠實的生活。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我從小就是個情緒化的人,但是小的時候不爽是會爆炸的那種,比較偏白目。長大後反而情緒上來都會先壓下去,除非忍到忍無可忍……不過我似乎,還是不會爆炸? 有人說,像這樣一直忍耐,其實不是好事,不喜歡就要說出來,而不是一味忍耐。 可是我不喜歡和人爭吵,維持表面的和諧,總比把不滿講出來後,對方生氣好吧。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源自由憤怒帶來的動力。人類許多偉大的發明,都是在憤怒之下產生。人類的文明,也多是因為憤怒而進步。
Thumbnail
家族治療大師satir相信人會防衛地使用憤怒來掩蓋受傷 痛苦 絕望 害怕和孤單等感受,並藉由壓抑這些潛藏的感受來保護內在的低自我價值感。 憤怒是一種強大的能量, 有時候像是噴火龍般的噴發,外顯的模樣,會讓大部分的人退避閃躲。 但若可以理解,憤怒背後可能是受傷痛苦絕望害怕和孤單等感受,也許憤
Thumbnail
閱讀了《1分鐘掌控情緒微心理》剛好看到某一篇內容敘述,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氣,大多都是不該生的氣,作者將其分為四類:一、別人在無意間的情況下讓你生氣;二、在不得已的狀況下,犯下的錯誤;三、根本是雞毛蒜皮的瑣事;四、不真實的流言不值得生氣。而生病是歸在第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