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第三個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來有篇「新的一年」要在 1-2 月發佈的。這篇充滿正能量的文章,還來不及發佈,就被一堆鳥事給否定了。
「新的一年,我希望抽出更多時間運動,少吃一點高熱量食物,學習放鬆身體和心靈,身心都更健康」。
結果,假期胖的2kg, 怎麼都瘦不下來(因為內在混亂,無法嚴格控制飲食),身體還是常常覺察到很多的緊繃,神經緊張。
前一陣子因為拇指外翻的問題腳有點痛,去看醫生,本來想說請醫生教一些腳板/腳趾運動,增強腳肌肉力量,結果醫生指著我這輩子看過最清晰的X光片說,妳拇指外翻超過20 度,非常需要開刀。開完刀後要休息14 天,之後要 3-6 個月才能完全恢復。我的天啊,半年不能攀岩耶!聽完了我的世界天崩地裂,鬱卒到不行。但是實際上,拇指外翻角度比較低的那隻腳,痛的頻繁度反而還比較高。其實看到X光片,我也知道遲早都是得動刀的,可是目前腳並沒有痛得很嚴重,開完刀的恢復期搞不好比現在還痛,去開刀不是名副其實的「自找苦吃」嗎?
醫生說,那要不然試試看矯正鞋墊吧。花個幾千塊錢做了一對矯正鞋墊,第一天穿太久,結果痛的部位從大姆指底部變成腳板中間的位置。製作鞋墊老闆跟我說要有耐心,要幾星期讓腳肌肉習慣,一定有幫助的。好吧,就試試幾星期看有沒有對腳有改善吧。
「新的一年,我希望從心靈上做更撤底的改變,滿懷感恩,多照顧自己得內在小孩,對自己仁慈善良一點。」
我也不懂為什麼我會以為這一點會很容易做到。三個月來,我發現這非常難做到,因為幾十年來,我都對自己很嚴厲,不斷逼迫自己做困難的事情。以前在學校苦讀,換來好成績,自己就覺得自己很棒,很得到肯定。之後在學術界上班非常努力,但是因為研究永遠有新科技,新技術,新方法,我實際上研究能力又不是真的那麼強,結果無論怎們努力,老闆一點也不領情,永遠都覺得我做得不夠好。我覺察到我的拼命,為的是換老闆的稱讚,自己的自信心不夠,不懂得哄抬自己,接住自己的失望,老是心情跌到谷底。碰到不適合的老闆,感覺上班好像在虐待自己的心理健康,好像每天用力工作,換取到的只有老闆的酸言酸語影射我很沒用。我猜想,這個老闆喜歡員工做到120 分。只做到 80-90 分,對她來說是令她失望的。
我決定我要接住自己,接受事實,不要過度貶低我自己。老闆,不是我糟糕到底,我只是不適合妳的實驗室,妳也沒有厲害到被提名諾貝爾獎,不需要跩成那樣。不續約沒有關係,我希望找到適合我的工作地方,找到一個我可以有所貢獻的環境。我的內在自尊必須要強大,因為這個世界上看到弱者就會不自覺的去欺負,去貶低。我必須要照顧我自己,不能奢望別人會體諒我的高敏感。
我很感恩現在終於有很多心理學及神經學的知識普及化,讓我估狗一下就可以得到很多資訊。過去對自己的神經質傾向未能有效加以掌握,造成自律神經不穩定,對日常生活種種情境的處理能力愈來愈不好。明明以前很優秀,現在覺得變得越來越退步。
我現在只求把自己照顧好就好。我的身心靈健康比什麼都重要。我只希望找到一個我可以勝任的工作,一份不需要做到 120% 才算夠的工作。這是我今年的目標。同時,我也希望部落格可以多寫幾篇文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4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攀攀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攀岩的恐懼感,跟人際關係造成的恐懼感,還是不太一樣。
我一直以為,攀岩是個誠實面對自己軟弱與恐懼的運動。
我好幸運,可以看現場攀岩及抱石競賽! 看著世界攀岩好手攀岩大展身手,看得真的好多感想。
最近脖子跟背肩都健康!噢耶! 以前很討厭手痠,因為痠就覺得是自己身體衰弱。現在爬6a/6+手不夠痠,還會故意挑幾個爬不了整條路線的6a+/7- , 鍛煉一下神經系統,硬是要爬到手掌皮膚痛,或是手握不緊了,或是前臂快爆了,或是腳抬不高了才罷休。感覺自己最近很有進步, 很開心!
不能攀岩,但男友買了新玩具,slackline board 走扁帶平衡板,超適合我的弱肉腳練肌肉,腳筋力量與平衡。
我的扁平足跟我的腳姆指外翻也影響我的攀岩,我的腳筋太鬆,腳弓弱,腳趾無法施太多力。攀岩可是超靠腳姆指的啊!看來我無法爬難度太高的路線了,真悲哀。希望等我比較會讀路線之後,可以攀快一點,腳趾就不用太長時間施壓在同一點上,可以持續移動,這樣就可以爬多一點路線,或是挑戰難度高一點的路線。
攀岩的恐懼感,跟人際關係造成的恐懼感,還是不太一樣。
我一直以為,攀岩是個誠實面對自己軟弱與恐懼的運動。
我好幸運,可以看現場攀岩及抱石競賽! 看著世界攀岩好手攀岩大展身手,看得真的好多感想。
最近脖子跟背肩都健康!噢耶! 以前很討厭手痠,因為痠就覺得是自己身體衰弱。現在爬6a/6+手不夠痠,還會故意挑幾個爬不了整條路線的6a+/7- , 鍛煉一下神經系統,硬是要爬到手掌皮膚痛,或是手握不緊了,或是前臂快爆了,或是腳抬不高了才罷休。感覺自己最近很有進步, 很開心!
不能攀岩,但男友買了新玩具,slackline board 走扁帶平衡板,超適合我的弱肉腳練肌肉,腳筋力量與平衡。
我的扁平足跟我的腳姆指外翻也影響我的攀岩,我的腳筋太鬆,腳弓弱,腳趾無法施太多力。攀岩可是超靠腳姆指的啊!看來我無法爬難度太高的路線了,真悲哀。希望等我比較會讀路線之後,可以攀快一點,腳趾就不用太長時間施壓在同一點上,可以持續移動,這樣就可以爬多一點路線,或是挑戰難度高一點的路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當開始可以拿四腳走路時 每天起床要將膝蓋曲起來時 膝蓋內側都會很痛,於是都要忍一下做個10~15下左右的伸直、曲起來 這樣膝蓋內側就會不痛了 估計是右腿將近40天沒有實際出力踏地走動 所以除了肌肉急速變軟外而導致走路膝蓋有點無力🥲 所以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以及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一定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12/30/2010 因為腳傷,休息了好久。 爬山,跑步,游泳全停了下來。 開始忙些事情了。 昨夜為了作些事,寫些東西,竟然整夜未眠。 網路發達,零晨五點也能申請掛號。 決定去醫院看看了。   進到門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我,我知道我不該屬於這裏的。 雖然我的年紀不輕了。 卻覺得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大家開刀後都要馬上復健!!請協尋醫生或是復健師,不要自己去整骨,也不要因為打石膏都不動!消水腫後,活動範圍會增加,而動了才會消水腫,不動就會一直腫。 大家不要小看一個月不動的影響,我只是一個禮拜不動,醫生教我的復健動作,我做的時候覺得我在動腳,實際看著腳做的時候,我的腳根本不會動,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
Thumbnail
2022.2.15 一位個案有在登山,但身體左側的髖骨會痛,除了擔心會影響登山時團隊的行進速度外,也因為在行進間左邊髖骨的不舒服,將身體重量轉移到右腳,造成右腳大腿到小腿外側的肌肉也會緊繃不舒服 一開始請個案連結左髖骨時,看見裡面有一個側躺著的自己,那個側躺的自己想成為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緩衝,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果一件事情要每天做、經常做,那就需要把它變得簡單容易。 阻力小了,自然就好進行下去。 所以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阻力是什麼。
Thumbnail
當開始可以拿四腳走路時 每天起床要將膝蓋曲起來時 膝蓋內側都會很痛,於是都要忍一下做個10~15下左右的伸直、曲起來 這樣膝蓋內側就會不痛了 估計是右腿將近40天沒有實際出力踏地走動 所以除了肌肉急速變軟外而導致走路膝蓋有點無力🥲 所以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以及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 一定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12/30/2010 因為腳傷,休息了好久。 爬山,跑步,游泳全停了下來。 開始忙些事情了。 昨夜為了作些事,寫些東西,竟然整夜未眠。 網路發達,零晨五點也能申請掛號。 決定去醫院看看了。   進到門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我,我知道我不該屬於這裏的。 雖然我的年紀不輕了。 卻覺得
Thumbnail
距離右腳外側韌帶撕裂至今已有一年。當時大概休養了兩個月後便無痛楚,但由於傷處的自我控調能力變得遲鈍的緣故,神經反應也會有所受損,形成慣性受傷。一年過去了,我以握著水杯的手勢,撫摸著自己的大腿...
Thumbnail
大家開刀後都要馬上復健!!請協尋醫生或是復健師,不要自己去整骨,也不要因為打石膏都不動!消水腫後,活動範圍會增加,而動了才會消水腫,不動就會一直腫。 大家不要小看一個月不動的影響,我只是一個禮拜不動,醫生教我的復健動作,我做的時候覺得我在動腳,實際看著腳做的時候,我的腳根本不會動,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
Thumbnail
2022.2.15 一位個案有在登山,但身體左側的髖骨會痛,除了擔心會影響登山時團隊的行進速度外,也因為在行進間左邊髖骨的不舒服,將身體重量轉移到右腳,造成右腳大腿到小腿外側的肌肉也會緊繃不舒服 一開始請個案連結左髖骨時,看見裡面有一個側躺著的自己,那個側躺的自己想成為骨頭與骨頭之間的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