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漫畫書更是知識 #接住孩子的訊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分享好看的漫畫書 #接住孩子的訊號,作者的學經歷也很特別,從社會學走入精神醫學~
書名和副標臨界智能孩童生存難處吸引我的好奇,因為我也常跟家長提到相關問題,提醒關注孩子的情緒、自我否定與自我認同感。不同的是,作者文中對象應該是「尚未被診斷或注意到或需要被幫助」,就如同一般日常,文中看到的行為都是會被大人誤會的情節。
當打開書時,起初我以為我拿錯書,或買錯書。於是,我重新從封面、作者、章節開始一頁一頁檢查。當我看到作者用我非常喜歡的「冰山」圖把整本書的大綱說明與歸類,製作屬於他的模型時,覺得蠻特別的。接著,看到作者用不同其他作者的撰寫寫方式,而是以漫畫方式來書寫他想傳達的知識,就像多數人看過的漫畫書一般。 其實,我沒有買錯!!
在書中以三位老師為主角,兩位新進老師和一位資深老師,劇情是環繞著三位老師針對班上問題衍生的對話。每一位孩子的行為都可能有著需要被探究的訊息,而這些訊息可能是需要被幫助的訊號。這過程讓讀者在主角們一來一往的對話與情境中得到相關知識,文中文字就如同一般聊天對話,沒有難懂、難記的名詞,貼近生活。
看似一本針對學童的書籍,且是以漫畫方式表現。我覺得作者很細膩有心的文字易懂,也同時試著讓讀者從每一段情節中換個角度思考外,他也讓大人從漫畫情節看到「有沒有可能大人也同時有著小孩正有的行為,毫不自知」。老師們在討論中,也會相互提點應該要注意的事情,不管是對學生或家長訪談。
書中是以學校為出發,是個工作職場,作者也把職場上的生活描繪在其中。所以,當大人看到類似情節,或許也會會心一笑。同樣的,老師們在討論中,也可能喚起自己過去學習歷程的記憶,老師也從與同事來往中看到自己,與慢慢想起為什麼想當老師的原因。
最後,引用三位老師們說的「讓我們以長遠的遠光來為孩子們著想吧!!」
接住孩子的求救訊號:同理臨界智能孩童的生存難處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音樂治療師把音樂運用在目標活動中,協助服務對象,但並不代表音樂治療是聽音樂,抑或是能和聆聽音樂畫上等號。音樂治療對特殊需求兒童的主要功能在於非音樂能力的改善、提升、維持與成長,而非音樂能力是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音樂治療是由音樂治療師用音樂與樂器活動評估服務對象,蒐集資料,範圍包含動作、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周當我注意到C是有目地性的低頭試著彈出記憶中的《兒歌小蜜蜂》旋律時,讓我對C探索鍵盤的行為感到訝異。 許多特殊需求者因不同原因由家長安排接受或轉介到音樂治療,被動進入到音樂療育空間,有的本身喜歡,喜歡樂器。因此,當他們會有高動機融入,也在音樂療育情境中有很多主動的反應與回饋。 #第一個正向回饋
    認知雙重處理系統(dual process models of cognition)涵蓋自動化處理與控制處理兩種機制。 #音樂習得過程亦是如此 當個體在「錯誤期」時,對於音符、拍長和音的位置等還在建立階段,所以容易出現錯誤。 本文摘錄自注意力交嚮樂:運用音樂活動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因此,音樂治療是不是能對個體產生效益,音樂治療效益是隱性不可見,抑或是具體明顯可看。首先要問問當事者本身想要的是哪種成果,當心中有一把尺,眼前所看的,心中想要的,就會清晰可見。 舉例來說: 1. 期待音樂治療協助個體心理情緒,而個體的哪些行為表現會讓你覺得符合期待,是讓人想看到的? 問題思考
    如果您是家長 如果您是音樂老師 當看到孩子學樂器過程中有困難,例如: 視譜讀譜:
    今天上課的小孩在過年前都給了好禮物,其中一項是讓我覺得音樂治療對聽損兒的聽能介入有其幫助性的信念又往前進一步。
    不管是一般兒童或特殊需求兒,都是能建構對音樂的興趣與學習樂器,只是家長要先了解問題後,才能讓樂器學習之路長久。還記得上篇『為特殊需求兒安排樂器學習的前奏曲』所提到的六點問題和最後結尾的八點建議嗎? 而這六點與八點之間是存在著相互關係【重新複習請點下: 為特殊需求兒安排樂器學習的前奏曲】。
    上周當我注意到C是有目地性的低頭試著彈出記憶中的《兒歌小蜜蜂》旋律時,讓我對C探索鍵盤的行為感到訝異。 許多特殊需求者因不同原因由家長安排接受或轉介到音樂治療,被動進入到音樂療育空間,有的本身喜歡,喜歡樂器。因此,當他們會有高動機融入,也在音樂療育情境中有很多主動的反應與回饋。 #第一個正向回饋
    認知雙重處理系統(dual process models of cognition)涵蓋自動化處理與控制處理兩種機制。 #音樂習得過程亦是如此 當個體在「錯誤期」時,對於音符、拍長和音的位置等還在建立階段,所以容易出現錯誤。 本文摘錄自注意力交嚮樂:運用音樂活動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因此,音樂治療是不是能對個體產生效益,音樂治療效益是隱性不可見,抑或是具體明顯可看。首先要問問當事者本身想要的是哪種成果,當心中有一把尺,眼前所看的,心中想要的,就會清晰可見。 舉例來說: 1. 期待音樂治療協助個體心理情緒,而個體的哪些行為表現會讓你覺得符合期待,是讓人想看到的? 問題思考
    如果您是家長 如果您是音樂老師 當看到孩子學樂器過程中有困難,例如: 視譜讀譜:
    今天上課的小孩在過年前都給了好禮物,其中一項是讓我覺得音樂治療對聽損兒的聽能介入有其幫助性的信念又往前進一步。
    不管是一般兒童或特殊需求兒,都是能建構對音樂的興趣與學習樂器,只是家長要先了解問題後,才能讓樂器學習之路長久。還記得上篇『為特殊需求兒安排樂器學習的前奏曲』所提到的六點問題和最後結尾的八點建議嗎? 而這六點與八點之間是存在著相互關係【重新複習請點下: 為特殊需求兒安排樂器學習的前奏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青少年與家長的關係在青春期時常處於緊張狀態,這本以漫畫方式呈現心理學主題的書籍,輕鬆有趣地探討青少年時期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網路成癮、依附關係、憂鬱症等,適合讓家長瞭解青春期的煩惱,提供因應方法。書中談到心理疾病的知識,提供了鼓勵面對困難的訊息,適合對心理疾病不瞭解的人閱讀。
    這本書以漫畫和清晰的描述讓孩子們輕鬆瞭解自己的潛力和未來適合的職業,並且提供了性格測驗,幫助孩子們進行天賦探索和個性解析。閱讀本書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未來規劃會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這本《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關注青少年的心智發展,作者黑川伊保子從腦科學和人工智慧研究角度出發,提出如何和青少年建立情感連結的觀點。他們主張同理孩子的感受,並且以愛和尊重來教養孩子。建議父母不要過度關注孩子自己,而是幫助他們找到喜歡到愛不釋手的事物,這是培養青少年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在晨光時間中與學生互動的經驗。作者嘗試用台語和華語講故事,並舉辦小活動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特別之處。課後發生了一起學生搶筆事件,作者及時介入並用冷靜的語氣與搶筆的學生對話,成功緩和他的情緒。晨光時間讓作者更了解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希望孩子能在這段時間減輕壓力,開心地玩耍。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就像吳沁婕老師從小時的成長歷程到這本書完成的將近三十的階段,在我的腦海中活過一次。這本書的出產,讓我可以看見ADHD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看見了這個世界對他們的認知。我很喜歡作者在書末提到的,「診斷」這件事,並不會造成孩子被貼標籤,因為貼標籤這種事,想貼的話,根本不需要診斷。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開始認識神老師這號人物,是臉書上的粉絲團,讀過神老師分享的好多文章,但這是第一次讀神老師所寫的書。作者本身是三個孩子的媽,教育路上為特教生發聲的神老師,最小的女兒出生不久也被鑑定為特教兒童,肌肉耐力不足,發展較慢,學習能力也較弱,需定......
    Thumbnail
    這本書以心理學的角度,解說一些童話故事的情節,並且心理學的名詞,以及提到其他例子或是實驗,以下舉出書中三個故事
    Thumbnail
    生活素養小學堂系列又來囉!第四集的主題是:《小學生的人際相處課》 跟同系列前面幾本一樣,書本的第一頁就是漫畫,非常的吸引人!故事從五年級的轉學生 美麗開始,她該如何融入新班級呢? ​ 此時,小精靈 小朋,先替大家釐清一些問題。為什麼要交朋友?想要交什麼樣的朋友呢?接著,小朋在書中傳授了五堂
    Thumbnail
    青少年與家長的關係在青春期時常處於緊張狀態,這本以漫畫方式呈現心理學主題的書籍,輕鬆有趣地探討青少年時期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網路成癮、依附關係、憂鬱症等,適合讓家長瞭解青春期的煩惱,提供因應方法。書中談到心理疾病的知識,提供了鼓勵面對困難的訊息,適合對心理疾病不瞭解的人閱讀。
    這本書以漫畫和清晰的描述讓孩子們輕鬆瞭解自己的潛力和未來適合的職業,並且提供了性格測驗,幫助孩子們進行天賦探索和個性解析。閱讀本書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未來規劃會有很大的幫助。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這本《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關注青少年的心智發展,作者黑川伊保子從腦科學和人工智慧研究角度出發,提出如何和青少年建立情感連結的觀點。他們主張同理孩子的感受,並且以愛和尊重來教養孩子。建議父母不要過度關注孩子自己,而是幫助他們找到喜歡到愛不釋手的事物,這是培養青少年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在晨光時間中與學生互動的經驗。作者嘗試用台語和華語講故事,並舉辦小活動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的特別之處。課後發生了一起學生搶筆事件,作者及時介入並用冷靜的語氣與搶筆的學生對話,成功緩和他的情緒。晨光時間讓作者更了解學生的表現和需求,希望孩子能在這段時間減輕壓力,開心地玩耍。
    Thumbnail
    看完這本書,就像吳沁婕老師從小時的成長歷程到這本書完成的將近三十的階段,在我的腦海中活過一次。這本書的出產,讓我可以看見ADHD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也看見了這個世界對他們的認知。我很喜歡作者在書末提到的,「診斷」這件事,並不會造成孩子被貼標籤,因為貼標籤這種事,想貼的話,根本不需要診斷。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開始認識神老師這號人物,是臉書上的粉絲團,讀過神老師分享的好多文章,但這是第一次讀神老師所寫的書。作者本身是三個孩子的媽,教育路上為特教生發聲的神老師,最小的女兒出生不久也被鑑定為特教兒童,肌肉耐力不足,發展較慢,學習能力也較弱,需定......
    Thumbnail
    這本書以心理學的角度,解說一些童話故事的情節,並且心理學的名詞,以及提到其他例子或是實驗,以下舉出書中三個故事
    Thumbnail
    生活素養小學堂系列又來囉!第四集的主題是:《小學生的人際相處課》 跟同系列前面幾本一樣,書本的第一頁就是漫畫,非常的吸引人!故事從五年級的轉學生 美麗開始,她該如何融入新班級呢? ​ 此時,小精靈 小朋,先替大家釐清一些問題。為什麼要交朋友?想要交什麼樣的朋友呢?接著,小朋在書中傳授了五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