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是什麼意思啊?(語文共學課堂風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偶爾會聽到家長困惑的問,「孩子讀了好多書,為什麼還是寫不出來?沒有想法?」
為什麼呢?
因為小孩閱讀某些書籍只是讓文字流過去,抓住情節大要就可以繼續看下去。
這樣閱讀當然很過癮,但也可能因為被動的接受,對字詞、段落或各種隱藏的涵義沒有精準的理解,只讀到了「情節」,卻沒讀懂「意思」。以寓言故事為例,表層是一個故事,底層才是作者想要說的「深意」。(家長們可以測試一下簡單的「訊息檢索」,就會發現小孩懂不懂。)
有些閱讀,必須要「刻意練習」的去「想」,才能真正推進「理解能力」,並帶著這樣的理解能力,應用到其他科目,成為時下常說的「語文」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
我想一下……
(至於語文能力為什麼影響學科的學習?想像成英文或日文就可以囉!我們如果身處異國,需要用英文學習數學、科學等科目,聽不懂、看不懂、寫不出或說不出,怎麼學呢?)
這學期的語文共學,就帶著孩子從文字中找線索、練推理吧!
上週讀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故事不只在端午節會聽到,高中階段也會選用〈漁父〉。但也因為在日常就有機會聽過,有些孩子會停留在表層的認知,「屈原就愛國啊……然後XXOO就死了。」一下子就看完文章,沒什麼嘛!小孩以為自己讀懂了,就會意興闌珊。
於是,我先拋出疑問,「如果你有很多錢,有很大的權力,你要做什麼?」
「什麼都不用做啦!可以一直吃喝玩樂。」小孩很雀躍的回應。
我們用螺旋式的設計,引入一部分的歷史背景,再通過提問與討論,往下延伸,拉出楚王的角色,學著看「楚王在想什麼?」
打破剛剛的認知,小孩聽得哇哇叫,「第一個楚王都這樣了,第二個楚王不能這樣選啊!」
看懂一個人的思考,會怎麼影響選擇與行動。
閱讀理解要做的事之一
「如果你是屈原,不受到重用或理解時,你會怎麼做?」我又拋出疑問。
「就不要理他啊!」「報仇!揍他一頓。」「自己躲起來。」小孩紛紛表態。
我加入伍子胥的故事,成為對照。「楚王這麼做,有什麼影響?」幽幽地把故事講完,也讓孩子畫出他看懂的故事。
從第一層「我知道了屈原發生的事」,轉進楚王的認知與選擇,再深入到屈原與漁父的選擇,我們學著更深的閱讀與理解,並且形成自己的思考。
時間學苑是一個引導大眾進行「經濟思辨」的教育品牌,期待透過跳脫學院的經濟學理論,帶領大家思辨生活裡的經濟議題,也讓大眾認識「生活經濟學」的運作,成為培養個人金融素養之底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上課中,我們正在討論3C用品,小學三年級的M很開心的說,「有了chat gpt,以後不用再學習了!」 我很好奇地反問,她也認真回答,「因為chat gpt什麼都會,只要交給它就好。」 這當然是一種可能性,但是,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想想呢? 雖然理智上會想要告訴小孩使用chat gpt還是需要學習,還要…
之前沒有特別分享過《遊戲力》,但六年前閱讀完這本書,就榮登最愛與推薦書單之一!與其它直接從教育切入,談「遊戲如何幫助學習」的書籍不大一樣,《遊戲力》融合心理諮商與大量實務經驗,拉回生活與學習根源,談得既深入又生動。 這本書除了幫助我回溯童年與父親、手足玩遊戲對我性格的影響,也自然而然地被我帶入教養與
寒假的兩天營隊很順利的結束了。 不同的難度、不同的孩子挑戰著自己,有些很快爬上去,有些卡著。我們偶爾幫腔,詢問是否要再把腳步往上跨一階。但更多時候,孩子會自我挑戰。剛剛爬四格,接下來我要挑戰五格。剛剛無法爬到最高,接下來我要挑戰最高。昨天我有爬這棵樹,今天我要爬另一棵樹。 當然也能看到不同孩子的狀況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是人際的練習場域,但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處理適當,可以加強小孩的問題解決能力。處理不當,也可能強化無助與挫折感。 周一接小孩下課時,我問起在學校的情況。小孩一口氣說起了掃地分配,語序有點不清。慢慢聽懂事情經過,原來是三人一組,有一人請假(A),一人拿不動水桶(B),拖地與拿水桶的工作全落
上課中,我們正在討論3C用品,小學三年級的M很開心的說,「有了chat gpt,以後不用再學習了!」 我很好奇地反問,她也認真回答,「因為chat gpt什麼都會,只要交給它就好。」 這當然是一種可能性,但是,我們是不是還可以想想呢? 雖然理智上會想要告訴小孩使用chat gpt還是需要學習,還要…
之前沒有特別分享過《遊戲力》,但六年前閱讀完這本書,就榮登最愛與推薦書單之一!與其它直接從教育切入,談「遊戲如何幫助學習」的書籍不大一樣,《遊戲力》融合心理諮商與大量實務經驗,拉回生活與學習根源,談得既深入又生動。 這本書除了幫助我回溯童年與父親、手足玩遊戲對我性格的影響,也自然而然地被我帶入教養與
寒假的兩天營隊很順利的結束了。 不同的難度、不同的孩子挑戰著自己,有些很快爬上去,有些卡著。我們偶爾幫腔,詢問是否要再把腳步往上跨一階。但更多時候,孩子會自我挑戰。剛剛爬四格,接下來我要挑戰五格。剛剛無法爬到最高,接下來我要挑戰最高。昨天我有爬這棵樹,今天我要爬另一棵樹。 當然也能看到不同孩子的狀況
先說結論:學不會文言文是「心態」與「經驗」兩種加乘的結果。(前言講很久,結論又跳很快XDD) 走進某實驗教育現場,孩子們聽到要上「文言文」會有什麼反應呢? 「我不會!」「那很難耶!」「我不想上!」「我很笨。」之類的話語令我很驚訝。 再換到喜閱樹一開始的經典閱讀與思辨,孩子們一開始也會立刻說「文言文很
這幾年會教文言文其實是一場意外,畢竟我接觸的大學與實驗教育,都鮮少有學文言文的人口。只因為有些奇妙的因緣,開始教起了老本行(?)。在大眾的認知裡,文言文主要是應付考試需求。但這篇文章不是要討論文言文的合理性或該不該廢,只是一些教學觀察。如果你是正在猶豫或痛苦文言文的學習者,不妨參考看看。 兩年多來的
是人際的練習場域,但有時候會發生一些令人不快的事情。處理適當,可以加強小孩的問題解決能力。處理不當,也可能強化無助與挫折感。 周一接小孩下課時,我問起在學校的情況。小孩一口氣說起了掃地分配,語序有點不清。慢慢聽懂事情經過,原來是三人一組,有一人請假(A),一人拿不動水桶(B),拖地與拿水桶的工作全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故事的開始都一定有一個「為什麼」。 魯夫出海是為了成為海賊王,而我為什麼要多方閱讀呢?
請先花個幾分鐘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想要說故事呢?」 說故事者必須先對繪本有感受,才能傳遞這份美好的能量。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透過觀察周遭的事物,讓孩子能夠推測可能發生的原因及順序排序,增加孩子對事情洞察能力。兒童語言課程設計,讓孩子在幼兒生活中,能實踐其觀察力及聯想力,進而達到孩子有完整敘述能力,對於未來的理解力有極大幫助。通過日常生活中對話,讓孩子們去思考真正原因。
Thumbnail
平常閱讀完一節或一個段落時,大腦必須反射性跳出「換句話說」四個字,思考如何用一句話截取出大意或亮點;相反的,沒有經過「換句話說」的組織訓練,在考場上一定很難迅速掌握重點。寫作也是如此,適時運用「換句話說」為讀者歸納重點,更容易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Thumbnail
小傳是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卻面臨著語言障礙和讀寫障礙的挑戰。由於錯過了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小傳的問題不容易解決與克服,但作者認為只要有開始就會有進步,只要有進步就會有改變,只要有改變就會有希望! 希望故事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理解。
Thumbnail
常言道「開卷有益」,許多家長都鼓勵小孩養成閱讀習慣,對此我總是笑而不語。畢竟我當年就是藉此理由偷看許多不合宜的作品。 無可否認,閱讀是良好的活動,也是學習的重要渠道,不過開卷是否有益就真的有待商榷。即使是經典童話故事也埋藏著許多血腥殘忍的橋段啦。
Thumbnail
「老師,我覺得我的孩子很容易看不懂課本裡的內容耶~」 每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我們都會以為是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 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故事的開始都一定有一個「為什麼」。 魯夫出海是為了成為海賊王,而我為什麼要多方閱讀呢?
請先花個幾分鐘思考這個問題:「你為什麼會想要說故事呢?」 說故事者必須先對繪本有感受,才能傳遞這份美好的能量。
Thumbnail
許多父母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父母常常會想,小孩還那麼小,我跟他說故事講聽得懂嗎? 每天讀,到底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為什麼親子共讀那麼重要?那要選擇什麼樣的書比較好呢?心中的疑問會不停跑出來,C媽在孩子剛出生時,也不斷的在思考這問題,也不斷在找答案,要如何幫寶貝選出好書?但在選書之前要先了解
Thumbnail
「閱讀」是長久的事,不是說會考結束之後,就不用再理會了,讓它自然而然流入生命。不是為了考試,而是讓孩子們在長大之後,能夠因為閱讀而有思考及邏輯歸納等能力,成為一個擁有自己想法的人,比較是我想表達的重點。
Thumbnail
讀不進去,原因很單純,就看不懂。回想一下中學時代,為了考試讀書,看不懂的還是得硬讀,到底多痛苦就曉得。所以,痛苦就別念了,去看其他本,除非你就是想獲得這領域的知識,痛苦就是必然,別抱怨。
透過觀察周遭的事物,讓孩子能夠推測可能發生的原因及順序排序,增加孩子對事情洞察能力。兒童語言課程設計,讓孩子在幼兒生活中,能實踐其觀察力及聯想力,進而達到孩子有完整敘述能力,對於未來的理解力有極大幫助。通過日常生活中對話,讓孩子們去思考真正原因。
Thumbnail
平常閱讀完一節或一個段落時,大腦必須反射性跳出「換句話說」四個字,思考如何用一句話截取出大意或亮點;相反的,沒有經過「換句話說」的組織訓練,在考場上一定很難迅速掌握重點。寫作也是如此,適時運用「換句話說」為讀者歸納重點,更容易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Thumbnail
小傳是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卻面臨著語言障礙和讀寫障礙的挑戰。由於錯過了早期療育的黃金時期,小傳的問題不容易解決與克服,但作者認為只要有開始就會有進步,只要有進步就會有改變,只要有改變就會有希望! 希望故事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理解。
Thumbnail
常言道「開卷有益」,許多家長都鼓勵小孩養成閱讀習慣,對此我總是笑而不語。畢竟我當年就是藉此理由偷看許多不合宜的作品。 無可否認,閱讀是良好的活動,也是學習的重要渠道,不過開卷是否有益就真的有待商榷。即使是經典童話故事也埋藏著許多血腥殘忍的橋段啦。
Thumbnail
「老師,我覺得我的孩子很容易看不懂課本裡的內容耶~」 每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我們都會以為是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 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