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好好生活:憂鬱是件好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附懶人包,嫌我嘴碎的可以往下拉或是點目錄~
我在開始寫的時候才發現我昨天好像只睡三四個小時?XD 難怪我晚上睡死,因為本來昨天就有預計要去我家附近的大學圖書館看書,因為想找一本書,但發現新北市圖書館不管哪個分館不是預約一堆不然就在轉移中QAQ,這時候就只能借助大學的圖書館拉哈哈哈,真的館藏超級全!!看到有而且還在架超級開心!!不過可惜的是我不能借……但我有我的好閨蜜?他是校內人士,可以借哈哈哈,只不過得等他願意出門嗚嗚嗚,我們兩個從某部分來說蠻像的,有時候都一樣宅,是他是長期宅,我是間歇性宅~
今天很早就起了,但可能因為沒睡飽,雖然做事的時間算多,但效率不高,產量也不夠QAQ,人果然還是需要睡飽嗚嗚嗚,像我現在晚上補了一下眠精神比較好,可惜書沒辦法借回來嗚嗚嗚,我超想繼續看的,我只看了一點點,但蠻有趣的,而且作者思路比較對我胃口?就是可惜我們家只有買他的續集(應該算?或者比較像姊妹篇),我要第一本拉!!很可惜我今天狀態不好才看了一點點,而且停在一個我很興趣的地方嗚嗚嗚

了解作者背景的重要性

在講我給興趣的部分是什麼之前我想先說一下我體悟到的了解作者的重要性,這是我在上次去心研時老師提到的,當時我們講《愛的藝術》這本書(詳情請閱: 今日份好好生活:愛與被愛 ),在介紹作者時老師也只有稍微提到作者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而這位既是心理學家也是社會哲學家,且推崇馬克思主義,單聽這些可能會覺得沒什麼,但其實繼續看下去會發現他有結合社會學觀點去看心理學,也會發現他在提他的論述的時候多數是在抨擊,所以作者本身是什麼背景了解下也可以以防自己在看書時只是單方面的吸收作者的觀念,而沒有自行思考作者所提到的是否符合變化過後的現在?抑或是符合你對於世界的認知嗎?不符合的話又是為什麼呢?我覺得這在看書時可以特別注意下~

知識是共通的~(科系只是學更深 誒嘿?)

回過頭來說我今天看的這本書《高手思維》,一開始我在搜尋這本書的時候就有發現他是中國人,我沒有想要戰政治的意思,也沒有任何歧視的味道,我原本想忽略這件事去閱讀這本書,但其中許多習慣用詞語台灣不同,實在很難忽略,但除去他是中國人外,他也有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帶有有色眼鏡看待這本書,但也要自行思考其中的內容。我今天閱讀到的有兩個部分我覺得特別有趣,有一個是比較還好的,就是他在書中也有提到「可得性啓發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s」(也有人稱之「可得性捷思法」等),為什麼我說也呢?因為我前面有提到我在看《解剖殺人犯》一本犯罪心理學的書籍(在這~ 今日份好好生活:憂鬱與犯罪奇怪的聯想 ),這本書其中也有提到此種偏差行為,雖然它算在心理學中,但其實比較常被運用在經濟學上,而最讓我覺得好玩的是這本書也有提到,可見知識原為一家?(誤),應該是認知果然很重要~(我比較傾向說之為認知而不是知識,因為我認為認知比較廣泛,且知道知識不代表會運用,但起碼認知是比較深層的東西?)

憂鬱現實主義 VS. 認知行為

另一個就是又回到我的老本行了(大誤),他提到『憂鬱,也許就是當你能清醒地認識到生活真相所產生的情緒』,會這樣講是因為提到了有個實驗是測試憂鬱症患者與一般人都做一樣的決策,並對自己的決策做評價,外面則有另一批研究人員盡可能客觀地做出判斷,而結果發現,憂鬱症患者會比一般人做出的決策更與研究人員相近,也就是說更為客觀,我去查了一下,此實驗結果後有人提出「憂鬱現實主義(depressive realism)」,意思就是憂鬱情緒中的消極,可以讓人做出更為客觀、清楚的判斷,不會像一般人一樣會有正向錯覺或是過度偏誤,同時也有另一個實驗與此假設有關,實驗內容是先讓受試者觀看癌症相關影片,使之情緒低落,並與一般心情較好的人發表有關議題的言論(例:澳洲原住民土地權益等),而看完癌症影片心情較差的人會比較有說服力,分析其中原因是,他們會在敘述中含有更多具體細節,所以更具有說服力,這樣看下來,是不是會開始有一些問號?所以憂鬱是件好事?憂鬱症的人記憶力會比較好?判斷都比較客觀?憂鬱可以強化人類的認知功能? 其實此假設一直在學術界多有討論,因為他幾乎與現今較多治療憂鬱症方式所採的「認知行為療法」完全相悖,認知行為療法比較像是在強調憂鬱是不好的,我們要多用刻意練習來訓練自己脫離憂鬱的狀態,並自行意識到此狀態是不正常的,我自己在剛確定剛開始吃藥狀態明顯好轉的時候有特地買了與認知行為療法的相關書籍來看,並且自行按照書中所做去實施,的確有變好,讓我清醒的時間變長,也讓我不會總是四肢像灌了鉛一樣,動都動不了,我得說他的確有它好處,甚至可以說是效果顯著,但他的弊端也蠻明顯的,只要一停下來,或者沒有持續,他就完全沒有作用,對於只看了一兩百頁的我來說,他只治標不治本,當然,這也大有可能是我不會,畢竟這有點算是自學自用?

對於憂鬱現實主義的體會

不過對於憂鬱現實主義我最近倒是深有體會,我很明顯的感受到在我確認憂鬱症後,我對於週遭所有一切變化變得更加敏感,而且是基於本來就偏敏感的狀況下,尤其是對於人的一切行為,不論是言論內容、語氣語調、表情等,一切的一切,綜合下來,對我而言總是有很多資訊,除了資訊明顯可以感受到的比以前多外,也因為憂鬱的關係,我多數狀態是很消極的,我也發現我的確因為這些消極而對於整個狀況的判斷跟理解會比較客觀,與其說是客觀,我自己認為不如說是我們像是局外人一樣,有點站在第三視角在觀看這些發生的事(這裡請注意,這是我個人想法,且我曾經有解離的狀況,所以請自行斟酌判斷~)。由於我最近對於我的情緒感受實在是欠缺,有種我額葉壞掉的感覺(沒),我自己總不會有情緒的感受,但我會有情緒的反應,例如一下,我在哭,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但我覺得我感受不到難過,就算有,那也只有一點點,不足以讓我哭成這樣,所以基於這種感受不到情緒的狀況,我可以在哭的當下繼續觀察、感知周遭,就像我沒有任何情緒,像個機器人一樣(大概是這種概念?),但這些全部都是在我狀態算偏中上的時候才可以這樣,只要我的狀態很差,我絕對做不到客觀,我只能超級悲觀,超級消極,個人認為大概是輕中度的憂鬱症患者多數可以比較客觀,但重度的基本做不到,阿因為我是被評為其他,大概是因為我狀態總是起起伏伏?另外,我覺得此處的客觀還需要基於一個前提下,我個人覺得這些判斷不能觸及患者本人明顯與「事實」脫軌的「現實」想法,有點像是只要不要按壓傷口,其他事照樣能做的概念?我覺得此處的客觀,大概就是沒有按壓傷口、正常做事的時候才可以稱之為「客觀」的判斷。

懶人包重點

  1. 看書前大致了解作者背景、偏愛哪些理論,在讀書時自行思考、判斷(不然你等於只有讀跟輸入別人的想法拉哼哼哼)
  2. 多數知識是可以連結,甚至可以說同是一體的(例:可得性捷思法)
  3. 憂鬱可能會因為消極而讓人更加客觀地看待世界,但過猶不及,這也不代表憂鬱或是憂鬱症就是件好事
  4. 認知行為療法目前還是治療憂鬱症大宗,且它是有一定實用性的(親測有效哈哈哈)
  5. 或許有人可以之後注意下自己在心情差的時候是否有比平常更加敏銳、記憶力更好呢?(我想知道我不是異類QAQ)
我們總會在各平台看到「別人的美好生活」,在羨慕的同時,我們其實也可以記錄下所有我們認為忙碌至暈頭轉向或是平凡到跟昨天一樣的日子,不論字數多寡,寫出來後或許我們會發現,我們也可以將「日子」過程「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段時間沒寫了,感覺一下沒有了,不知道回頭看的時候會不會覺得這篇最怪(笑),我昨天去回診了,終於拿到藥也吃藥了,在此先感謝醫生幫我開慢性處方減少藥費,超級感謝!再來大概是感謝自己通宵?因為我昨天以前的作息是天沒亮我不睡,一睡睡到天暗了才起,所以我昨天一大早就逼迫自己洗個澡精神下,然後直接殺去診所附近
大概是我沒吃藥吧,其實我今天不是很想寫,應該說我今天動都不想動,果然該好好回診,我很想說都是因為我沒吃藥所以今天才沒什麼產出,但這感覺我又在把責任推到我生病身上,好拉反正結論是我明天要去回診。我在社交平台上有關注一個一樣是憂鬱症的姊姊,他會把他的感觸畫成小故事,雖然他不是專門學美術的,但他畫的一向很
果然,我這個睡眠就是不能有高興的一天,昨天剛高興完,今天直接睡超過十二個小時,害我活動還小小遲到了下 ……我思考下等等要不要去看書好了嗚嗚嗚,有效再回來分享~ 今天因為傍晚有活動,但地點在偏遠郊區(好拉我形容有點誇張),反正就是我過去要超級久的那種,我原本預估兩個小時多會到,結果光公車我就坐了兩個半
雖然昨天算晚睡,但我終於好好的睡了七八個小時了,感動~我今天快十二點醒真的超級驚訝!我以為我自己又要睡到兩點多了……隨便吃了點東西,不知道是不是同個地方待太久了,看到天氣好就覺得該出去玩!不過我也只有跑到我們家的公設去就是了,很久沒去了,對他停留的印象在冷氣壞掉的時候XD 沒膽的跳舞小記 之前有段時
我先來報告一下缺少的那一篇是回事,就是我習慣睡前寫完然後定時發布, BUT我昨天竟然直接睡死,大概在九點左右的時候?或者十點,就是完全沒意識,直接就倒了,所以我少了一篇QAQ,另外分享下,目前雖然已經蠻晚了,凌晨一點多,但!我還是極度的興奮~因為我今天去了心理研究社的社課!而且覺得學到了粉多知識,也
嗚嗚嗚連假結束了,雖然對我而言沒有什麼多大的影響拉,但感覺外面的人會變少,太少我自己一個人去唸書的話感覺很淒涼?(笑),所以說我也想放假拉嗚嗚嗚,希望我明天去唸書的時候人不要少到太奇怪…… 久違的早起!(感動~) 可能因為昨天寫出來要倒逼早起?也可能因為約了朋友,總之,我今天終於早起了!!唯一美中不
有段時間沒寫了,感覺一下沒有了,不知道回頭看的時候會不會覺得這篇最怪(笑),我昨天去回診了,終於拿到藥也吃藥了,在此先感謝醫生幫我開慢性處方減少藥費,超級感謝!再來大概是感謝自己通宵?因為我昨天以前的作息是天沒亮我不睡,一睡睡到天暗了才起,所以我昨天一大早就逼迫自己洗個澡精神下,然後直接殺去診所附近
大概是我沒吃藥吧,其實我今天不是很想寫,應該說我今天動都不想動,果然該好好回診,我很想說都是因為我沒吃藥所以今天才沒什麼產出,但這感覺我又在把責任推到我生病身上,好拉反正結論是我明天要去回診。我在社交平台上有關注一個一樣是憂鬱症的姊姊,他會把他的感觸畫成小故事,雖然他不是專門學美術的,但他畫的一向很
果然,我這個睡眠就是不能有高興的一天,昨天剛高興完,今天直接睡超過十二個小時,害我活動還小小遲到了下 ……我思考下等等要不要去看書好了嗚嗚嗚,有效再回來分享~ 今天因為傍晚有活動,但地點在偏遠郊區(好拉我形容有點誇張),反正就是我過去要超級久的那種,我原本預估兩個小時多會到,結果光公車我就坐了兩個半
雖然昨天算晚睡,但我終於好好的睡了七八個小時了,感動~我今天快十二點醒真的超級驚訝!我以為我自己又要睡到兩點多了……隨便吃了點東西,不知道是不是同個地方待太久了,看到天氣好就覺得該出去玩!不過我也只有跑到我們家的公設去就是了,很久沒去了,對他停留的印象在冷氣壞掉的時候XD 沒膽的跳舞小記 之前有段時
我先來報告一下缺少的那一篇是回事,就是我習慣睡前寫完然後定時發布, BUT我昨天竟然直接睡死,大概在九點左右的時候?或者十點,就是完全沒意識,直接就倒了,所以我少了一篇QAQ,另外分享下,目前雖然已經蠻晚了,凌晨一點多,但!我還是極度的興奮~因為我今天去了心理研究社的社課!而且覺得學到了粉多知識,也
嗚嗚嗚連假結束了,雖然對我而言沒有什麼多大的影響拉,但感覺外面的人會變少,太少我自己一個人去唸書的話感覺很淒涼?(笑),所以說我也想放假拉嗚嗚嗚,希望我明天去唸書的時候人不要少到太奇怪…… 久違的早起!(感動~) 可能因為昨天寫出來要倒逼早起?也可能因為約了朋友,總之,我今天終於早起了!!唯一美中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憂鬱症的我對一本認知療癒的書籍的感想。書中提供了許多緩解憂鬱的方法,並指出情緒由認知引發的。有別於一般的心靈雞湯,這本書的每句話都很具體,也切實可行,是一本很棒的憂鬱自救參考書。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心理學書籍,透過對話的形式探討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是以一位青年和一位哲學家之間的對話形式展開,透過五個夜晚的深入交談,揭示了許多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自我成長和幸福的深刻見解。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次心靈的啟發,更是一次
Thumbnail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憂鬱的自療概念,以及溫尼考特對憂鬱的獨特見解。文章中涵蓋了關於憂鬱的情緒成熟歷程,以及憂鬱作為自我療癒機制的角度。溫尼考特的論點提供了新穎的觀點,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憂鬱情緒。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哈囉 大家 今天又要來開心聊聊天了~ 我最近開始在看榮格的書,先說一下,因為榮格很有名,畢竟他是心理學的權威,和「佛洛伊德」和「阿德勒」是心理學的三大先驅, 所以我也沒有什麼資格或足夠的知識量來分享或介紹他的學問,他的書其實也有點硬, 感覺哲學和心理學的書都蠻需要看兩遍以上,因為他們也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憂鬱症的我對一本認知療癒的書籍的感想。書中提供了許多緩解憂鬱的方法,並指出情緒由認知引發的。有別於一般的心靈雞湯,這本書的每句話都很具體,也切實可行,是一本很棒的憂鬱自救參考書。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心理學書籍,透過對話的形式探討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是以一位青年和一位哲學家之間的對話形式展開,透過五個夜晚的深入交談,揭示了許多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自我成長和幸福的深刻見解。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次心靈的啟發,更是一次
Thumbnail
從憂鬱的低谷,我找到了一本改變固有看法的書!曾經深陷憂鬱的漩渦,試過各式抗憂鬱藥物,卻發現始終難以擺脫陰霾?或許我們需要深入探討憂鬱症的真正成因,以及藥物以外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徹底改變了對憂鬱的看法,重新找回光明與平衡的關鍵或許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