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學習」造就在家學習的噩夢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由於疫情不斷延燒,在家學習導致的親子衝突越演越烈。

為何在家學習會造成那麼大的問題,究其根源為國內根深柢固「上課=學習」的觀念。

記得我當初赴英國求學,在註冊時,大部份來自亞洲的同學(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一看到每週僅上4~6節課的課表,都表達出不滿,感覺自己花那麼多錢結果只上那麼少的課,十分不值得。於是,有不少同學為了值回票價,想辦法去上額外的免費課程。

果不其然,最後不少同學退出,只上系裡原本安排的課程。為何?因為單單要應付那幾堂課所給的作業,已焦頭爛額,哪有時間再去上額外的課呢?

為何上述這些亞洲同學會出現這種狀況呢?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在這些地區,補習風氣盛行,學生早已習慣「上課=學習」將生活佔滿的學習模式,造成長期欠缺自主學習,讓自己靜下來的能力。當這次疫情導致學生必須待在家中學習時,許多亂象便紛紛出現。

教育主管機關在教育觀念上有比較高明嗎?顯然沒有。有不少老師抱怨,許多縣市教育主管機關和學校不僅嚴格要求老師在線上要按表操課,甚至還要求老師要提供截圖作為自己上課的證據。

教育主管機關如此偏差的教育觀念,難怪我國學生的學習意願不斷下滑,學習成效越來越差,競爭力越來越弱。

記得我以前當導師帶畢業班的時候,某一天放學時,聽到甲生告訴乙生:「你要幫我佔位子喔!」我好奇地問甲生:「你們要佔哪裡的位子?」甲生:「圖書館的位子。」

這答案真是讓我欣喜。為何?因為從他們身上,我看到我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已經展現成效。

我常告訴朋友,不要嘗試用各種活動把孩子的時間排滿,而是要讓孩子學習安排自己想要學習的課程。當孩子對於自己未來的路,想要學習的課程都有想法,也都懂得如何且自律地安排之時,孩子的翅膀才能真的長硬,我們才能放心地讓孩子展翅高飛。


avatar-img
95會員
166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少子化的今天,越來越多家長由於過度愛孩子而成為恐龍家長。問題是,恐龍家長造成老師的職業危機感,會反噬孩子的學習權益,造成越來越多老師為了自保,選擇防禦性教學或離開教育職場,這狀況若惡化下去,孩子將越來越難遇到好老師。
不少家長面對孩子遇到麻煩的時候,會以「教育愛」為由,希望孩子不會因為行為偏差而受到懲處。殊不知,當家長將放縱曲解為「大愛」時,也在剝奪孩子未來適應社會的能力和競爭力。
隨著兒童性平事件越來越被重視的狀況下,「有罪推定」也成為不少性平調查員的調查準則。由於性平事件不易得到直接證據,因此,疑似受害者的記憶往往成為關鍵的調查證據。問題是,由於人類的記憶不只不穩定,且易於透過問答植入。因此,不管是性平案件的調查者和被調查者,在調查過程中都要十分謹慎,以免造成𥦱獄。
許多人以為教師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殊不知,在時代改變和新教師法實施後,教師的職業風險比過去高非常多倍,再加上退休制度實施確定提撥制,所以,教師離開教育職場損失不大。因此,在退休制度保障移除和職場風險大增的現在,要在教育職場奉獻30年並不容易。
孩子為什麼會學習得如此痛苦?因為競爭。問題是,這種種的競爭來自於社會的錯誤價值。本來孩子應該可以發展自己喜歡的領域,卻因為社會推崇學歷的單一價值觀,讓孩子在學習之路上十分痛苦。本文希望透過老子的觀念,讓社會重視追求學歷會扼殺孩子的發展。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人,其一言一行皆會影響學校的發展及校風的形塑。可是,在我國,對於不適任校長的樣態和標準遲遲未制定,這樣的政策拖延讓校長的治校沒有規則可依循,也影響學生的受教品質。因此,教育部應儘速制定不適任校長的樣態及標準,才能讓孩子的教育品質得到保障。
在少子化的今天,越來越多家長由於過度愛孩子而成為恐龍家長。問題是,恐龍家長造成老師的職業危機感,會反噬孩子的學習權益,造成越來越多老師為了自保,選擇防禦性教學或離開教育職場,這狀況若惡化下去,孩子將越來越難遇到好老師。
不少家長面對孩子遇到麻煩的時候,會以「教育愛」為由,希望孩子不會因為行為偏差而受到懲處。殊不知,當家長將放縱曲解為「大愛」時,也在剝奪孩子未來適應社會的能力和競爭力。
隨著兒童性平事件越來越被重視的狀況下,「有罪推定」也成為不少性平調查員的調查準則。由於性平事件不易得到直接證據,因此,疑似受害者的記憶往往成為關鍵的調查證據。問題是,由於人類的記憶不只不穩定,且易於透過問答植入。因此,不管是性平案件的調查者和被調查者,在調查過程中都要十分謹慎,以免造成𥦱獄。
許多人以為教師是一份穩定的工作,殊不知,在時代改變和新教師法實施後,教師的職業風險比過去高非常多倍,再加上退休制度實施確定提撥制,所以,教師離開教育職場損失不大。因此,在退休制度保障移除和職場風險大增的現在,要在教育職場奉獻30年並不容易。
孩子為什麼會學習得如此痛苦?因為競爭。問題是,這種種的競爭來自於社會的錯誤價值。本來孩子應該可以發展自己喜歡的領域,卻因為社會推崇學歷的單一價值觀,讓孩子在學習之路上十分痛苦。本文希望透過老子的觀念,讓社會重視追求學歷會扼殺孩子的發展。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人,其一言一行皆會影響學校的發展及校風的形塑。可是,在我國,對於不適任校長的樣態和標準遲遲未制定,這樣的政策拖延讓校長的治校沒有規則可依循,也影響學生的受教品質。因此,教育部應儘速制定不適任校長的樣態及標準,才能讓孩子的教育品質得到保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打從孩子進入小學前,我就很難想像國小一年級就要開始補習的生活。 直到孩子進入了小學,才真的發現不去安親班又沒有額外補習英文,更沒有參加任何才藝社團的我們簡直是少數中的少數。 為什麼不讓孩子多學習一些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我們認為讓孩子多休息才能提高學習力。 或許各位很難想像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線上教學逐漸在各個學校普及,但這一轉型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特別是數學學習,不僅需要數位技能,還深深依賴於閱讀能力。文章分析了學生在數位學習環境下的適應情況,尤其是對於國中小學生的影響,並指出學習自律性與監督的重要性。疫後,這一現象值得教育界深入研究。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這段時間,我彷彿回到了自己學生時代,沉浸在獲取新知並持續進步的充實感再次湧現而來。 過去我也和許多家長相同,把孩子送去補習班或請家教幫忙教學,但我逐漸發現,這種學習方式有時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很大,而且效果時好時壞。孩子們總是在抱怨時間太長、作業太多,甚至開始對學習有些排斥。 作為媽媽,我看在眼
Thumbnail
台灣現行教育體制大多是這樣的景象:學生只能乖乖坐在座位上,聽著老師因備課時的方便而不曾改變的課程內容,並且學生全然相信老師所教授的內容,無論正確與否全盤接收,沒有求證與獨立思考習慣,只因為內容會納入考試範圍。
Thumbnail
每逢開學時,總會有些家長提問,小學的功課會不會很難啊,應該要自己顧功課,還是送安親班。當然,能這樣子提問的前提是,對於要不要做全職工作,家長本身是有選擇權的,不管是經濟壓力,或是家人支持力度上。 有經驗的家長提醒,「不是課程難易度的問題,是小孩會吃定家長,考驗家長耐性。
Thumbnail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
Thumbnail
打從孩子進入小學前,我就很難想像國小一年級就要開始補習的生活。 直到孩子進入了小學,才真的發現不去安親班又沒有額外補習英文,更沒有參加任何才藝社團的我們簡直是少數中的少數。 為什麼不讓孩子多學習一些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我們認為讓孩子多休息才能提高學習力。 或許各位很難想像
Thumbnail
隨著科技的進步,線上教學逐漸在各個學校普及,但這一轉型為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特別是數學學習,不僅需要數位技能,還深深依賴於閱讀能力。文章分析了學生在數位學習環境下的適應情況,尤其是對於國中小學生的影響,並指出學習自律性與監督的重要性。疫後,這一現象值得教育界深入研究。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這段時間,我彷彿回到了自己學生時代,沉浸在獲取新知並持續進步的充實感再次湧現而來。 過去我也和許多家長相同,把孩子送去補習班或請家教幫忙教學,但我逐漸發現,這種學習方式有時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很大,而且效果時好時壞。孩子們總是在抱怨時間太長、作業太多,甚至開始對學習有些排斥。 作為媽媽,我看在眼
Thumbnail
台灣現行教育體制大多是這樣的景象:學生只能乖乖坐在座位上,聽著老師因備課時的方便而不曾改變的課程內容,並且學生全然相信老師所教授的內容,無論正確與否全盤接收,沒有求證與獨立思考習慣,只因為內容會納入考試範圍。
Thumbnail
每逢開學時,總會有些家長提問,小學的功課會不會很難啊,應該要自己顧功課,還是送安親班。當然,能這樣子提問的前提是,對於要不要做全職工作,家長本身是有選擇權的,不管是經濟壓力,或是家人支持力度上。 有經驗的家長提醒,「不是課程難易度的問題,是小孩會吃定家長,考驗家長耐性。
Thumbnail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常常會碰到一些家長比較急著想讓孩子「超前學習」 以前我的孩子在上海念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有同班同學的家長熱心地詢問我是否要讓孩子一起去上奧數課程 我當時就婉拒了對方的好意,對於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扼殺孩子對學習的熱情」,揠苗助長有時候不見得是好事
Thumbnail
最近又到了補習班的忙季,應該說,每年過完年後到五月中都是,這段時間補習班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國三生會考衝刺上,還夾雜著各年級的第一、二次段考,中間如果有人事異動、或是學生的狀態起伏不定,那老師們便會心力交瘁,這也是我每年過完年後都會消失在網路上一段時間的原因。 每到這個時間點,一定會有少數幾個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補習文化在臺灣社會的蓬勃發展,從戰後經濟起飛,到現今白領階級的父母需要補習班和安親班來照顧孩子,甚至英文補習測驗也成為社會焦點。儘管成績突出的例子顯示沒有補習也能取得好成績,但補習對於不同的學生成效也不盡相同,自制力及引導均可能影響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