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個主題上、下集內容各自獨立,單篇閱讀沒問題
為什麼會找不到自己,很大原因是:你一直在考慮合理性。
即使想知道每件事情的原因如何如何,但很多事情,是它本身就沒有為什麼,跟我們存在是一樣的,哪怕我們可以去追溯「不是自願出生」,把自己的人生問題歸咎給一對自私歡娛的父母,這是一件冷靜下來就沒有「然後」的事。
也是一件死無對證的事、無可考據,沒有人知道是不是自己前世腦衝亂投胎。
要擺脫惡循環,很「不建議」依賴外界,外界從沒有只因為我一個人的期望就改變;如果我們有一天發現世界很糟糕,那肯定不是一時半刻就這樣,是過往就有它爛到骨子的一面,只是有個機會,我們的人性去彰顯它跑出來。
那麼你可能會發現:什麼問題都仰賴外界的人,沒有他辦的好的事。
...
不能改變的就不要改變了,把心力放在你可以處理的事情上。
即使知道是為什麼,無能為力的問題還是存在。
惡循環一開始的面目,確實沒有經過我們同意,我們在學齡教育後自然而然接受了環境邀請暗示,逐漸把你打造成一個,對環境「暫時」沒有反抗能力的狀態;比如求學的時候,為了班級秩序犧牲個人反權威的色彩。
打也打服了,卻沒有因此贏得更多社會聲音的尊重。
那讀到大學這種能力跑哪去了,致使我們一般不會去反抗教授獨斷的原因,一方面當然在於習慣合理化人情世故,一方面是我們其實在找理由「證明」自己當下的無能,好期待有外力可以帶自己離開這種情境。
不妨想想,你關注的事情最後為生活帶來了什麼,是寧靜還是垃圾。
環境的第一次剝奪,人通常不會察覺
我們作為是真的在反抗外界、走自己的路,還是在奢求人的摸頭。
要掙脫不想被決斷的生活,除非你真的一直想這麼過下去,大概率只有從「我就是不要這樣了」開始,然後跟一切被合理化待遇的奴性、缺乏助力的環境暗號 say NO,又或者你想要的那個好,有沒有其他管道能取得,而不用選委屈自己的方式。
不好的環境會先剝奪你、拍拍你,然後再繼續下一輪掠奪。
有些人想說,我知道社會氛圍不優,也沒有過的差的跡象,這樣還是惡循環嗎;這麼說好了,如果你實際上身處在惡循環中,時間會到,然後就應該會意識到了,你可能只是當下那個圈子裡的既得利益者,沒注意到身邊人弱勢的情形。
你沒有受到你真正在乎的事情被迫害的一面前,當然就沒有自我感受的問題。
環境有毒就是準備跑,沒什麼好抗不抗壓
一個人面對問題的態度,那是比他都在做什麼要來的真實。
就是這個感覺:很多時候環境在循環,我們本身就是促成它流通的原因之一;有些人會拿塞車來比喻,這個還真的有反應人性,會意識到塞車的人肯定因為他就在車陣裡,主觀來看造成他塞車的也確實都是別人。
有些人去提倡「不要抱怨」環境,這麼做的人他圖什麼。
遇到問題強迫正向是很令人無言,說教的東西我也不愛,看起來就是很自大;不過那個思路是什麼,因為很顯然這些大多數人生活面貌我們不想要,即使這個結果是健康的,底線應該是抱怨完,不要自我束縛就好吧。
其實也只是用溫柔的方法讓翅膀再長出來,然後不去向自我放逐的人解釋而已。
...
讀者可以如何 follow 到各種最新作品呢,記得先登入 Google,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