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的問題,他不一定也這樣覺得! ∣菜b導日記∣倒數933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學生「成績很差」,這是一個問題嗎?這是誰要擔心的問題?

教室「環境髒亂」,這是一個問題嗎?這是誰要擔心的問題?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 老師或父母,覺得學生「成績很差」,這是老師、父母的"認知",如果當事人孩子,自己"不覺得自己成績很差",或是自己"不覺得成績很差有什麼關係?"

所以,學生「成績很差」---這是一個問題嗎? 這是誰要擔心的問題?



❦ 老師或導師,覺得教室「環境髒亂」,這是老師、導師的"觀感",如果一天八節課待在班上的孩子們,他們"不覺得教室環境髒亂",或是"不覺得教室環境髒亂有什麼關係?"

所以,教室「環境髒亂」---這是一個問題嗎? 這是誰要擔心的問題?


附帶一提,

一、學生成績很差,卻無感,可能得從改變學習動機去引導,或可參見《薩提爾教練模式》試試,書中曾提到,如果發現當事人的改變動機不足,可以考慮先採用渴望的策略,藉由協助當事人覺察到自己渴望被尊重、或被接納等等,進而激發改變的動機

任何改變都不容易,所以師長需要先引發當事人的動機,然後再來談改變的方法,才不會事倍功半。


二、教室環境髒亂,可以先讓學生直接進行例行工作,也就是透過先改變行動,再讓學生發現他們的想法已跟著改變!這也是《終結瞎忙的超.時短術》中越川社長給公司領導者的建議!


三、青少年容忍混亂,是大腦所下的指令!

如果你家青少年的衛生習慣很糟糕,其實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不是你的錯,總之,是他大腦的錯!

這是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神經學系系主任法蘭絲.傑森所提出的論點。這位神經學家在華盛頓郵報發表過一篇文章,提到,青少年能容忍地板成堆的衣服、喝光的飲料空瓶、吃到一半的泡麵到處亂放……這些容忍?或是對於整理這件事表現得無比懶散,是大腦所下的指令!儘管荷爾蒙也有份,但青少年絕大部分的行為都得歸因於大腦尚未發展成熟。

大腦不是在兒童時期就發展結束,而是在青春期時仍繼續發展,簡單來說,就是前額葉皮質區---主掌批判、計算風險與衝動控制---與大腦負責尋找樂趣與報償的區域尚未完全連結

換句話說,

青少年「清楚」自己的房間髒到不行,但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產生不快。




這該算是誰要去在意的問題呢?


avatar-img
204會員
713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莊小昕❦祕密學院 的其他內容
有關「段考成績檢討」,時下流行的有: 自責法:讓孩子對自己考不好的成績很自責,激勵他在自責的情緒中會下次改進。 恐懼法:讓他覺得被當掉是很恐怖的事、考不上大學是很恐怖的事、成績不及格是很恐怖的事,恐怖得像要被獅子吃掉一樣;讓孩子為了逃離恐懼感,進而認真念書。 紅蘿蔔法:以他的美好未來吸引他前行
學生最喜歡跟隔壁班比較「班規」了 #導師的修煉 之 訂定各式各樣的「規定」 每個導師訂定的各式各樣那些「規定」, 可以思索一下, 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利班級運作及學習為優先」的 規定? 還是「以規定為優先」的規定。
遲到 上課睡覺 上課偷玩手機 不交作業 #導師的修煉 之 面對那些"慣犯" 如果, 該講的都講了, 該幫忙突破的也突破了, 該勸的也都勸了, 該威脅的也都威脅了。 你還是繼續遲到?! 你還是繼續上課睡覺?! 你還是繼續上課偷玩手機?! 你還是繼續不交作業?!
某日同事問我,知不知道學校有一個新的作為? 我:「不知道耶,為了顧班,所以我好像很少出現在教師辦公室,天天在高一那層樓混來混去,有時候覺得自己比較像是一個很老的高一生。」 又某日同事問我,知不知道高一有班級要出大事了? 我:「不知道耶,雖然常常待在班上,但學生他們也不會來跟我多說什
某日,聽到班上的學霸小L埋怨道:「吼,課本很沒用耶,看課本都看不到重點!還是看講義比較有用。」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親愛的小L: 如果「課本」和「講義」都有相同的概念範圍,你覺得課本沒有重點?講義才有重點!這不是很矛盾嗎? 靜下心來想想,兩種文本到底差別為何
路不轉人轉 #導師的修煉 之 師生上下交相賊 學生一早群聚在玩手遊。 師:「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早不要群聚玩手遊。」 隔日有學生帶桌遊到校。 然後變成學生一早群聚在玩桌遊~ 學生群聚在OOXX ∣菜b導日記∣倒數946天 【🥦菜b導日記】
有關「段考成績檢討」,時下流行的有: 自責法:讓孩子對自己考不好的成績很自責,激勵他在自責的情緒中會下次改進。 恐懼法:讓他覺得被當掉是很恐怖的事、考不上大學是很恐怖的事、成績不及格是很恐怖的事,恐怖得像要被獅子吃掉一樣;讓孩子為了逃離恐懼感,進而認真念書。 紅蘿蔔法:以他的美好未來吸引他前行
學生最喜歡跟隔壁班比較「班規」了 #導師的修煉 之 訂定各式各樣的「規定」 每個導師訂定的各式各樣那些「規定」, 可以思索一下, 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利班級運作及學習為優先」的 規定? 還是「以規定為優先」的規定。
遲到 上課睡覺 上課偷玩手機 不交作業 #導師的修煉 之 面對那些"慣犯" 如果, 該講的都講了, 該幫忙突破的也突破了, 該勸的也都勸了, 該威脅的也都威脅了。 你還是繼續遲到?! 你還是繼續上課睡覺?! 你還是繼續上課偷玩手機?! 你還是繼續不交作業?!
某日同事問我,知不知道學校有一個新的作為? 我:「不知道耶,為了顧班,所以我好像很少出現在教師辦公室,天天在高一那層樓混來混去,有時候覺得自己比較像是一個很老的高一生。」 又某日同事問我,知不知道高一有班級要出大事了? 我:「不知道耶,雖然常常待在班上,但學生他們也不會來跟我多說什
某日,聽到班上的學霸小L埋怨道:「吼,課本很沒用耶,看課本都看不到重點!還是看講義比較有用。」 #導師的修煉 之 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動機 親愛的小L: 如果「課本」和「講義」都有相同的概念範圍,你覺得課本沒有重點?講義才有重點!這不是很矛盾嗎? 靜下心來想想,兩種文本到底差別為何
路不轉人轉 #導師的修煉 之 師生上下交相賊 學生一早群聚在玩手遊。 師:「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早不要群聚玩手遊。」 隔日有學生帶桌遊到校。 然後變成學生一早群聚在玩桌遊~ 學生群聚在OOXX ∣菜b導日記∣倒數946天 【🥦菜b導日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羅恩·克拉克所著的《教出優秀孩子的黃金教養法》一書的核心理念,強調良好教養的重要性及實用技巧,如保護學生隱私、每天完成作業的重要性與學生行為的解釋。文章指出這些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負責任的習慣,也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理解,呼籲大家相信孩子的潛力,讓其在愛與教育中茁壯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生在校園內打掃的合理性及其背後所隱藏的教育意義。作者反思了在國小時期對於打掃的感受,並指出學校缺乏有系統的教導讓學生理解維護環境的重要性。文章強調透過討論與反思,學生不僅僅是在執行命令,而是學習到合作與尊重的重要性,最終促進了負責任的環境意識。
Thumbnail
為什麼學校難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 近年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熱點。然而,在實際的教育實踐中,學校卻普遍反映很難真正培養出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學校教育模式 首先,考試驅動的教育模式制約了學校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學校常常過多地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羅恩·克拉克所著的《教出優秀孩子的黃金教養法》一書的核心理念,強調良好教養的重要性及實用技巧,如保護學生隱私、每天完成作業的重要性與學生行為的解釋。文章指出這些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負責任的習慣,也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與理解,呼籲大家相信孩子的潛力,讓其在愛與教育中茁壯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學生在校園內打掃的合理性及其背後所隱藏的教育意義。作者反思了在國小時期對於打掃的感受,並指出學校缺乏有系統的教導讓學生理解維護環境的重要性。文章強調透過討論與反思,學生不僅僅是在執行命令,而是學習到合作與尊重的重要性,最終促進了負責任的環境意識。
Thumbnail
為什麼學校難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 近年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熱點。然而,在實際的教育實踐中,學校卻普遍反映很難真正培養出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學校教育模式 首先,考試驅動的教育模式制約了學校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學校常常過多地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Thumbnail
文章講述了學生在模擬考試中的成績,以及班導師的獎懲原則和家長的積極參與。通過鼓勵自我競爭,激勵孩子們努力進步。
在強調「適性發展」的21世紀,每所學校應該也要有各自清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讓每個家庭可以經過討論後,挑選適合的學校就讀。而老師們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特長,應聘適合的學校。教育也應該適時引入市場機制,良性競爭才能激發出更多創新,以及更好的教學品質,讓學生和老師都可以有更多選擇。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近年來網路課程盛行,但大多數學生中途退出。根據史丹佛大學教授BJ Fogg指出,行為改變的3個要素是動機、能力與提示。動機往往善變,只依賴動機是不足夠的。因此,要成功改變行為,需要解決能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提示。這樣才能讓網路課程不再中途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