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國語文教育新風景|補習班裡也有創新教學?!(上)

raw-image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

閱寫越快樂】EP.26 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

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與談來賓|

商婷老師




在教育現場裡,國文科所謂的「創新教學」究竟是長怎樣?
這一次,梁老師請到在補教界從事創新教學的喜閱樹好朋友——商婷老師,
一起來聊聊商婷老師為何會想在「成績」取向的補教界進行翻轉自己的教學方式?
她在翻轉的過程中,遇到怎樣的困難與阻礙?
又是怎樣找到繼續前進的方向?


補習班為什麼要創新?

教學經驗豐富的商婷老師,在國文補教圈打滾多年,熟悉各家國文課本,那些題解、作者、課文,以及課文相關的修辭成與賞析--她可以整理出所有學生需要的資料,幫助他們迅速掌握考試內容,只要學生願意背,就能擁有完美的成績。

什麼?如果學生考不好或不願意背呢?那可能就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啦。

多年累積的傳統式教學經驗值就很「夠用」,講難聽點--可以用同樣一套東西「混」二十年,但她卻「自討苦吃」,想要自我突破,到底是為什麼呢?一切都是從「學生」開始。她發現學生漸漸地沒有那麼愛「背」,也無法消化從學校到補習班,整天都在接收大量資訊的學習方式。教育還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路徑?她想。


困難重重的創新之路

正逢鄭圓鈴老師開始提倡的「閱讀理解策略」風潮,她決定把問思教學融入國文,面對早已倒背如流的課文,她試著停下腳步,在設計課程前先和自己對話:

我怎麼看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帶給我怎樣的感受和想法?
我可以如何運用在生活中?

她希望學生能和文本建立關係,因為學習是屬於自己的,學習也應該和生活連結,如果沒有辦法對眼前的知識有感,那未來沒有考試之後,生活又剩下什麼呢?於是她開始練習設計更加深刻多元的提問,也試著加入有趣的遊戲式元素,如此用心為學生著想,卻在面對學生時,遇見新的挑戰。

眼前的學生們,已經太習慣傳統的學習方式了。都花費金錢和時間來到補習班,他們只希望能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得充分知識,彷彿池裡張嘴的鯉魚群:「更多!請給我更多!」同時,身處成績導向的「補習班」這個場域,難道不是阻礙重重嗎?

是的,阻礙重重。她回想起當初的壯志滿懷,真覺得自己是「天馬行空」,一心想要創新,想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準備了全新的文章和提問來到學生面前,但眼前孩子們眼神充滿困惑,也透過成績和情緒的直接反饋,讓原本覺得那群臭小孩不懂「我是為你好」的商婷,明白自己的一意孤行反而造成學生負擔。那和傳統教學中大人把覺得「該學」的事物直接塞給他們,沒思考是否適合孩子,又有什麼不同呢?

驚覺創新之路過了頭的她,後來嘗試跟補習班溝通,先顧好學生的成績基本盤,並在範圍之內去進行創新教學。現在,她已經能兼顧傳統知識與創新教學。「多跌倒幾次就好了!」面對梁老師問她如何摸索平衡的提問,她笑答。

這一路上,她最感謝的就是學生。因為孩子的反應很直接,讓她能及時接收他們的情緒反饋,也才能知道就算她當時多用心想帶給孩子們未來的寶藏,可是小孩哪管得著學這個對我未來有幫助?面對眼前的考試,他們就是過不了關呀。


一切都要回到學生本位

聽了商婷的血淚史,梁老師發現想要進行教學創新的老師們,都是先注意到「學生的反應」,本該青春盎然的孩子在課堂上卻變得了無生氣。於是他們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能關注每個孩子狀態及個別差異。

如此學生本位的思考是很重要的。「natural high」的她總是想要讓教室裡的所有人「賓主盡歡」,但某一年她接下將臨會考的後母班,遇見沒辦法開口回答問題因此掉淚的學生,她當下無比震驚。回家之後,她靜下來反思,終於能同理有孩子是怯於表達的。同時她也很開心這位孩子願意透過眼淚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她有機會了解,自己必須關照到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然而就像商婷所經歷過的,就算老師用心設計課程,早已習慣傳統方式的學生也不一定會買單,那麼老師們又該如何面對或調整呢?


課堂分組討論的操作鋩角

商婷強調「學習夥伴的力量」。在她的課堂上有許多小組討論時間,學生們互成夥伴,可以問、可以討論,不是孤軍奮鬥,也就逐漸找到學習的樂趣。她提供一些課堂中操作分組討論的關鍵:

  1. 開放一至四人成組,讓學生擁有選擇的權利。
  2. 老師適度控場,討論時的行間巡視對答引導。
  3. 加入競賽遊戲元素,小小獎賞讓學習更開心。
  4. 精準掌控時間,時間壓力可使學生更加專注。

結合差異化教學、遊戲式學習與教學節奏的變化,教室中的學習夥伴們累積了足夠的熟悉度及信任感,從此在商婷的課堂上,學生們不只在討論中擁有更好的學習成果,他們也學會如何分享自己,說服別人。

這些未來進入社會後的必備能力,在傳統的講述式教學中並沒有給孩子機會學習。商婷注意到新世代的孩子愈來愈大方,她認為這是好的開始,所以大人們更應該給予更多表達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身為老師的我們,就是在課堂上創造契機,讓孩子能在思考中產生真實的學習。


精彩內容,下集待續!

  • 創新教學能否對應到學校的考試?
  • 創新教學能為師生帶來哪些收穫?
  • 正向教學技巧的關鍵心態是什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梁虹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