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的力量來自理解與選擇,我們並不是要改變對方,而是接住對方的球,找到對方最喜歡的方式與它有來有往。
這個定義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溝通是為了維繫重要關係,也是為了支持與理解對方,這本書不只談溝通也談情緒,了解情緒可以開啟理性對話,理解對方話語背後的真實想法,❝更懂得人與人相處的珍貴與美好。許皓宜❞
你有測驗過DISC嗎,如果你知道自己擁有哪些特質,下列的溝通建議可以練習看看。
▸D支配型
➊講話時自帶霸氣
➋關鍵字:結果、行動、挑戰
➌跟D互動建議:不要問太多意見快狠準溝通方式,告訴對方目標跟下一步要做什麼。
▸I影響
➊天生的綜藝咖
➋關鍵字:熱情、喜歡聊天、重視人際關係
➌跟I互動建議:認同好奇-稱讚對方-巧妙回題(因為他容易聊開離題)
▸S穩定
➊口頭禪:需要幫忙嗎? 都可以。
➋關鍵字:溫柔體貼,給予支持、重視陪伴
➌跟S互動建議:慢慢陪伴引導他說出答案,例如剛剛你都沒有說話呢,你有沒有特別想補充的呢,我想聽聽你的想法。S朋友很重視溝通過程的安全感。
▸C謹慎
➊口頭禪:為什麼?
➋關鍵字:理科腦、思考與分析
➌跟C互動建議:跟他討論細節跟計劃
𓇻我記得曾經測過DISC,測驗結果是變色龍,再看到書中從不同人格特質來聊溝通時,很驚訝的是這些溝通情境我都發生過。
多數人在工作遇到壓力時容易會出現D特質,溝通時我喜歡先聽重點跟解決方法,沒有太多心思放在了解事情始末邏輯。在跟比較熟識的朋友、同事相處時,我的I特質會跑出來,練肖話的綜藝魂讓身邊的朋友哭笑不得。跟新朋友相處會傾向S特質,我會觀察身邊人的需求給予幫助。C特質會出現在當有人詢問我事情時,除了先聊聊對方的需求,我習慣會蒐集資訊整理後再給予建議。
每個人做好自己課題,而不是去做別人的課題。
這章分享的是透過「課題分離」為自己立下情緒界線,身邊就有這樣的案例,一位認識很久的朋友最近健康狀態不好、看起來很疲累,她說已經高齡八十歲的媽媽身體越來越不好,還操煩著家庭問題,從年輕到現在她是屬於負面思考的人,媽媽覺得為什麼人生很苦悶不快樂,現在的活著只是為了等待離開那天。
我的朋友不斷努力去做她認為是對的、符合孝道的事情,但母親卻不滿意,甚至指責她做得不夠多。這種處境使我朋友越來越充滿埋怨和負面情緒,也反映在她整體狀態疲憊不堪。
對照書本分享三個阿德勒干涉別人課題:控制、討好、包著討好的控制。我的朋友三個形式都有,孝順的責任下把母親的課題也攬在身上,沉重的情感壓力下讓她不斷消耗自己能量,忘形老師也有寫到避免控制和討好的修練方式,在表達同時更要理解自己需求和界線。
你有觀察自己在跟人對話時當下情緒嗎?
這一章建議可以記錄發生什麼事件會讓你的情緒起伏較大,是快樂、憤怒、恐懼還是悲傷。
情緒標記寫下負面情緒+事件,透過紀錄可以發現自己的情緒地雷是有哪些原因,我生氣的原因是在還沒理解問題狀況就被先指責錯誤,有點感到莫名其妙被冤枉,下次再發生時,練習先抽離情緒先問問發生什麼事,為什麼你會下這個結論,把重心放在問題本身。
𓇻心得
今年學習感受最大的進步是「覺察」自己身心狀態,從上瑜珈課後學到覺察身體狀態,拉伸的動作會緊繃是不是最近太疲累了,從小金魚分享的情緒標記還有書上,學到觀察自己對某些事情的反應跟當下感受,而這本《順勢溝通》是認識自己溝通的模式。
忘形老師分享面對不同關係時常見的溝通情境,每看一個案例都能再多理解對方說出這句話隱藏在冰山底下的動機,也發現自己溝通時的慣性反應,是聆聽後反饋自己意見,而少了探究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想法,這樣的模式最後是各自帶著情緒結束,沒有達到❝溝通是為了更理解對方❞。
我很喜歡這個概念,你的溝通模式是說服還是溝通,在第一章就分享不同溝通情境的目的。如你也認同溝通是為了維繫關係,那你現在的溝通模式是表達?還是說服呢?
這本書案例很精彩,忘形老師分享過往在人際關係上遇到的痛點經驗,讀起來容易有帶入感,因為這些痛點我也發生過,實用的技巧也淺顯易懂,讀完後隔天上班就能開始運用。
例如:思考善意的轉換框架,當與同事意見不同時,先緩下來思考對方是站在為我好的立場,語氣上比較急促音量大,並不是要攻擊我。先讓自己的戰鬥指數下降,才能好好溝通解決問題。
這本《順勢溝通》推薦給
想深入瞭解自己的溝通風格的人
想讓溝通更順暢的人
想知道與不同DISC人格特質互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