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從父母的陪伴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的孩子是「固定式思維」or「成長型思維」?
父母的陪伴方式,決定孩子的未來模樣!

子玲老師採訪陳志恆心理師第三集中,探索了志恆老師的原生家庭,如何餵養他擁有
成長型心態?志恆老師曾經考了26分,他的父母有什麼語言回應?你好奇嗎?

本集給你三個重點,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喔!


父母的陪伴,就像是孩子的人生指南針。當父母能夠以愛和信任的方式陪伴孩子,孩子就能夠更有信心地面對挑戰,並且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raw-image


  • 【志恆老師的求學挫折故事】

志恆老師在雄中時第一次月考考了26分,當時他感到非常沮喪,覺得自己是不是沒有數學天分。但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認為自己可能是沒有找到對的方法,只要再努力就有機會考及格。

志恆老師的父母親在面對他的挫折時,表現得非常平穩,沒有責備或失望,反而給予他信任和鼓勵。這讓志恆老師在面對挑戰時,能夠保持成長型思維,並且堅持不懈。

  • 【志恆老師父母親的陪伴方式】


原生家庭父母餵養的能量,會決定長大後的孩子,面對挫折的信念與能力。

志恆老師的故事中,他的父母親從小就給予他信任、鼓勵和肯定,讓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被支持的。這種能量,就像是種子一樣,在志恆老師心中深深扎根。當他遇到挫折時,這些能量就會發揮作用,讓他能夠保持成長型思維,並且堅持不懈。

相反地,如果父母親經常給予孩子批評、責備和否定,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是不被愛、不被支持的。這種能量,就像是毒素一樣,會在孩子心中累積,讓孩子產生負面信念,例如「我做什麼都不會成功」、「我就是個失敗者」。當孩子遇到挫折時,這些負面信念就會阻礙他克服挑戰。

因此,原生家庭父母的陪伴方式,對孩子面對挫折的信念與能力,具有深遠的影響。
父母親可以透過以下方式,來幫助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並且在面對挫折時保持信心:

  • 信任孩子的能力

父母親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克服挑戰,並且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親要避免批評或責備,而是要給予鼓勵和支持。

  • 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

父母親要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並且給予孩子充分的機會。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親要鼓勵孩子繼續嘗試,並且從挫折中學習。

  • 肯定孩子的價值

父母親要肯定孩子的價值,並且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和被支持的。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親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並且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愛的。

父母親的陪伴方式,就像是孩子的人生指南針。當父母親能夠以愛和信任的方式陪伴孩子,孩子就能夠更有信心地面對挑戰,並且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成長。

這些陪伴方式,都與成長型思維息息相關。
成長型思維認為,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透過努力和練習來提升。當父母親能夠信任孩子的能力、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並且肯定孩子的價值時,孩子就能夠更容易建立成長型思維,並且在面對挑戰時更加堅持不懈。

以下是一些具體的陪伴方式,可以幫助父母親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 在孩子面臨挫折時,給予鼓勵和支持,而不是責備或批評。
  • 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並且提供必要的協助。
  • 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而不是只關注結果。

當父母親能夠以這樣的方式陪伴孩子,孩子就能夠更有信心地面對挑戰,並且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前進。

raw-image


  • 祝福志恆老師在2024年綻放

子玲老師在節目最後送給志恆老師一張
奧修禪卡,祝福他2024年能夠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這張卡片象徵著志恆老師一直在播撒善的種子,這些種子在2024年都會盛開,為他帶來豐碩的成果(物質+心靈)。

【子玲的親子聊心屋podcast】http://pse.is/59jmnr

【Youtube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5X3U-oFlTg

陳志恆心理師 粉絲專頁

https://pse.is/5djteb

•••••••• ◎◎◎ ☼ ◎◎◎ ••••••••

【媽咪舒心情商課】線上版

10堂課 X 5Q練習 X 5晚靜心調頻,

媽咪全面更新自己‣ https://user90366.psee.io/4gxw8z


【芙愛-家庭占心系統課】

用牌卡梳裡對話 找回愛的初心https://user90366.psee.io/4h384s





子玲老師以禪卡占心,陪伴6000人以上,梳理內心打結的心線. 將人們容易遇見生活中的困境, 分為三個系列專題 - 1. 家庭關係的大小麻煩(伴侶/親子/夫妻) 2. 自我實現的打怪故事(夢想/職涯) 3. 身心靈療癒小書店 (好書推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陳志恆心理師的書[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裡, 特別提到孩子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於: 情感、價值、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四個方面。 這集就帶著你 1) 理解 四種學習動機 2) 核對孩子在哪裡陷落 3) 父母的核心陪伴方法 讓我們陪伴孩子跨越學習困境 有辦法 !
『讓天賦自由 興趣結合工作 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你知道孩子擁有什麼天賦能力嗎 ? . 子玲老師訪談奕霖老師的生命故事 小時候,畫畫天賦,如何在一堆挫折中 因母親與國中老師的支持 一路蛻變, 讓圖解力,成為此刻他的教學主力 讓他的興趣, 可以結合工作, 成就自己 ! .
你的孩子在學習上, 總是分心, 難以專心嗎 ? 如果有一個方法, 可以幫助孩子專心 並且能練習消化大量資訊 你猜, 這會是什麼樣的能力呢 ? 子玲老師訪談 - 圖解力教練 - 邱奕霖老師 從他最近的新書 帶家長一起來探索''圖解力'' 可以如何幫上我們孩子的忙喔 ! 【子玲的
你知道學習, 也可以有策略嗎 ? 甚至於在家中,父母也可以運用 <潛意識學習法>,來幫助孩子有效學習喔 ! 【親子聊心屋podcast】http://pse.is/59jmnr 學姊Carol粉專 http://pse.is/5ay5gx •••••••• ◎◎◎ ☼ ◎◎◎ •••••••
身為父母,你常頭痛於孩子的學習效果不佳嗎 ? 明明很努力了, 考完試仍然很挫敗 ? 今天為你邀請到 高效學習教練-學姊Carol 從她的新書~只讀20%的高分應考術 與家長分享三大關鍵 1) 如何把考試當作一場遊戲,找出攻略,省時破關 2) 面線點的三大提問法, 找出策略 3) 如何善用圖+表 ,
當你孩子的對話,引發了孩子的情緒 想練習啟動「家庭思考馬達」 卻因為情緒干擾, 讓思考斷線 這時我們可以如何運用 「五感情緒安撫法」 快速安撫親子間的情緒 以再次啟動正向的對話 podcast受訪者 : 曾培祐老師 出版 極度吸睛 / 吸睛表達 / 思考馬達 三本書的作者 透過好多故事來和我們分
在陳志恆心理師的書[陪伴孩子高效學習]裡, 特別提到孩子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於: 情感、價值、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四個方面。 這集就帶著你 1) 理解 四種學習動機 2) 核對孩子在哪裡陷落 3) 父母的核心陪伴方法 讓我們陪伴孩子跨越學習困境 有辦法 !
『讓天賦自由 興趣結合工作 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你知道孩子擁有什麼天賦能力嗎 ? . 子玲老師訪談奕霖老師的生命故事 小時候,畫畫天賦,如何在一堆挫折中 因母親與國中老師的支持 一路蛻變, 讓圖解力,成為此刻他的教學主力 讓他的興趣, 可以結合工作, 成就自己 ! .
你的孩子在學習上, 總是分心, 難以專心嗎 ? 如果有一個方法, 可以幫助孩子專心 並且能練習消化大量資訊 你猜, 這會是什麼樣的能力呢 ? 子玲老師訪談 - 圖解力教練 - 邱奕霖老師 從他最近的新書 帶家長一起來探索''圖解力'' 可以如何幫上我們孩子的忙喔 ! 【子玲的
你知道學習, 也可以有策略嗎 ? 甚至於在家中,父母也可以運用 <潛意識學習法>,來幫助孩子有效學習喔 ! 【親子聊心屋podcast】http://pse.is/59jmnr 學姊Carol粉專 http://pse.is/5ay5gx •••••••• ◎◎◎ ☼ ◎◎◎ •••••••
身為父母,你常頭痛於孩子的學習效果不佳嗎 ? 明明很努力了, 考完試仍然很挫敗 ? 今天為你邀請到 高效學習教練-學姊Carol 從她的新書~只讀20%的高分應考術 與家長分享三大關鍵 1) 如何把考試當作一場遊戲,找出攻略,省時破關 2) 面線點的三大提問法, 找出策略 3) 如何善用圖+表 ,
當你孩子的對話,引發了孩子的情緒 想練習啟動「家庭思考馬達」 卻因為情緒干擾, 讓思考斷線 這時我們可以如何運用 「五感情緒安撫法」 快速安撫親子間的情緒 以再次啟動正向的對話 podcast受訪者 : 曾培祐老師 出版 極度吸睛 / 吸睛表達 / 思考馬達 三本書的作者 透過好多故事來和我們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
在育兒之旅中,父母的使命並非僅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教育他們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更深遠且更重要的使命,應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這種自我肯定感將是孩子的心靈之鑰,能解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無數難題。 那麼自我肯定感具體來說是什麼呢?這裡用三個核心思想來舉例。 首先「我相信我可以的,沒問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許多家庭會面對孩子情緒上的挑戰。 從心理師陳品皓的著作《心理韌性》中的觀點出發,重申了情緒教育的重要性,並探討了母親在孩子情緒表達中的角色。希望能通過這些方法,幫助孩子建立心理韌性,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隨著社會經驗遞增,我就越是敬畏「家長」這身分。當父母不光要背負經濟壓力、告別自己習慣的生活,最重要是你能否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關懷。因為養育孩子不是實驗,不能推倒重來,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心理影響深遠。 就如我近幾年與他人相處時,意識到自己會慣性自責,追溯過去才明白到這是受父母影響而形成的習慣。
Thumbnail
「當我們在探討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的溝通方式對孩子自我肯定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比如當孩子取得成功或表現良好時,若父母選擇沉默或認為這是理所當然,而在孩子犯錯或失敗時卻施以嚴厲的責罵,這種偏頗的反應模式,往往導致孩子自我肯定感的低落。 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父母的認可和回饋極為敏感
Thumbnail
父母的個人成長和過去經歷都會影響教養小孩的方式。推薦大家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對教養和自我成長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Thumbnail
「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方式只有一個,就是由父母對小孩所說的話語培育而出,並不是與生俱來的。」 在理解如何鍛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它的本質,自我肯定感是一種內在的信念,它源自於個體對自己的認同和價值感。 在孩童時期,這種感覺主要來自於外界的回饋,尤其是來自最親密的家庭成
在育兒之旅中,父母的使命並非僅是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或教育他們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更深遠且更重要的使命,應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肯定感」,這種自我肯定感將是孩子的心靈之鑰,能解開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無數難題。 那麼自我肯定感具體來說是什麼呢?這裡用三個核心思想來舉例。 首先「我相信我可以的,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