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動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幸福教養,至今已有14年,「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後果」為我們主要的練習方向。
到後來「正向教養」引進台灣,無論是書名或課程,處處可見「溫和且堅定」這五個字。
原本我很開心,因為表示有愈來愈多的父母,可以在教養的歷程中,運用「溫和且堅定」來培養孩子自立的性格、建立親子共好的關係。
但在和很多努力學習正向教養的父母對話後,卻發現有不少人誤解了溫和堅定的涵意,以致於誤用或陷入迷思。
結果不但和自立、共好背道而馳,父母也因為「我那麼努力,為什麼沒有效果」而感到挫敗,甚至放棄正向教養。
我想透過我自己練習的經驗,以及和許多家庭對話的案例,分享大家可能會遇到的陷阱,也歡迎夥伴們留言你在練習時遭遇到的疑惑。
這五個字當中最難的,不是溫和、也不是堅定,而是「且」,也就是「同時」:溫和同時堅定。
多數的父母都可以將溫和、堅定分開做到(後面會分享到這兩個詞的迷思),但要同時做到,就需要刻意練習。
「真溫和」代表我們對於自己內在的情緒感受、身體感覺、頭腦感知有充分的認識,可以即時辨識冒出來的張力,不因外在的狀況而打亂了內在的穩定。
「真堅定」代表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的「界線」,並且帶著社群情懷考量自己、他人和情境的需要,願意使用我訊息、回映式傾聽、非暴力溝通和自己、和他人對話。
當我們學會「真溫和」與「真堅定」時,我們就能自然而然地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同時溫和且堅定。
那什麼是「假溫和」或「假堅定」呢?
父母最常見的誤用,就是表面看似溫柔、實質卻隱藏著要孩子聽話照做的「溫和的威脅」。
「今天很冷喔!要不要穿外套呀?」父母第一次都會語氣溫和的詢問,但內在其實並沒有「不穿外套」的選項。
孩子當然會發現父母的企圖,為了滿足自我作主的需要,孩子不是在意天氣冷不冷,而是穿外套就「輸了」,所以可想而知的就會回答「我不要!」
父母會依據自身的修為,再溫和的「說服」1~5次,但孩子哪裡是省油的燈呢?要比堅持,孩子可是強者,於是繼續「我不要!」
此時挺不住的父母就會原形畢露、火冒三丈的「命令」孩子把外套穿起來。
而在正向教養迷路的父母,就會改採「溫和的威脅」了。
「你不穿外套,待會就會咳嗽、流鼻水、打噴涕喔!」
「你不穿外套,生病就不能出去玩囉!就不能吃冰囉!」
「你不穿外套,我就不能帶你出門喔!」
忽略了正向教養的目標,是培養孩子「自立的性格」。
但父母也不是故意的,畢竟沒有人希望孩子生病,而且孩子生病,苦的不只是孩子,父母也需要放下手中的工作來照顧孩子。
因此理性知道身體是孩子的課題,應該要讓孩子自主選擇穿不穿外套,卻不由自主的期待孩子聽話照做。
外套只是最表面的例子,舉凡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我們都不難發現「溫和的威脅」存在。
此時要練習和使用的是「正言溝通」,透過「我訊息」和「非暴力溝通」的架構,清楚表達出父母內在的擔憂和可能造成的影響。
並且釐清自己的界線:孩子真的有選擇的空間嗎?
如果有,就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且培伴孩子面對自然結果。
如果沒有,就不需要使用「問句」,而是請求孩子的合作,請孩子將外套穿上。
很多父母會誤以為堅定就是「黑臉」,就是要扳著臉孔說不。
事實不然。
還有父母會隨著自己心情的高低起伏,而改變堅定的界線。
心情好,界線範圍就大,孩子說什麼、做什麼、要求什麼都可以。
心情差,界線範圍就縮小,孩子說什麼、做什麼、要求什麼都不行。
如此反覆的堅定,會造成孩子的無所適從,只好練就一身「看臉色」的功力,不是依據自己的需要而為人處事,而是因為他人的反應來判斷該做什麼。
在成長的過程,或許還會被外人(師長)認為是好學生、乖小孩,卻離真實的自己愈來愈遙遠,長大後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重新尋找「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