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與掉落】被抽空後的恐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人類的情感需要寄託,至少有一個人是看著你、關注你,與你互動的

不是平常社會角色的那種互動

是關係親近,彼此覺得連結、穩定,不會突然變卦的

不一定是感情,只是感情型態通常比較容易滿足這些設定

這種基本的、必需的連結,我稱為「地基」

轉成心理學領域的說法,則是能同步交流的「依靠」、「依附」關係


如果妳沒有這種關係,或者曾經有過卻又消失,又或者即使有表面感情實無地基

你都會存在著一種踩空的飄浮感,不踏實

沒有地基,你踩不到地,會有是不是不小心就跌落深淵的恐懼

沒有地基,光站著都吃力了,哪有什麼力氣維護現況、往上建造

於是對生活失去動力,秩序崩盤你也不在意,極度拖延你也沒辦法

你的世界就像天空之城往上飄,而一磚一瓦正在剝落

你有一種被抽空後的恐慌,幾近瘋狂


還有能力的人會用社會角色裝忙,挑戰一件接一件的目標,用成就感掩飾

這像是下面掉它的,他不管它繼續堆高建造,維持看起來還有模有樣的假象

感情敏銳的人則一夕崩盤,極度不安、恐懼哭泣,差點瘋狂

他選擇挽回地基,拼命抓取,也許挽回關係,也許哪段關係都好,只要有人在就好


無論哪一種裝飾,都還是難逃逐漸被抽空的感受,真可怕

或許人們就是在逃避這種無形的可怕,而寧願讓自己物質上癮、沉迷宗教等轉移忽視吧

這種感受一旦意識到就難以回頭,你心中有了白熊,叫你不要想白熊都不可能 ,非得面對不可

莫名的失眠、焦慮、無意義感都是可能的徵兆

其實你自己最知道的,是當你無助想哭時可以找誰呢?如果沒有浮現一個人,心裡就會空空的沒有依靠


解鈴還需繫鈴人

人不可能純然靠自己拯救自己的,解方自然也是需要「一段關係」

可是不正因為失去關係才覺得難受嗎?再需要一段關係最終不也只是重蹈覆轍的循環罷了?哪有永遠的地基?

當然沒有永遠恆定的關係(地基),重點是營造與維持關係

仍然要回到認識自己與學習溝通

(PS:如果有信仰(不是宗教),是與神連結的地基,仍需要與人連結的地基)

avatar-img
314會員
222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們判斷是非與如何生活時,需依賴「正確資訊」,如「正確用火」 然資訊爆多會癱瘓大腦對資訊的處理,民眾不可能全部檢視、思考比對後再挑選,加上基本知識不足也無法判斷正確性…大腦終究會選擇捷思(懶惰的),變成跟風向走、看懶人包、相信意見領袖、相信政黨,不再有思考的習慣。
社會建構的信念不僅影響群體也影響個人,當個人預想他的經歷不會被群體接受,他就噤聲了。 當社會不認同你被性騷擾是一種被侵犯,社會多數人仍檢討受害者,你也不敢正視自己的感受,不敢據理以爭,尤其對方是老師、教練、老闆、前輩等,你反而被檢討「是你高攀人家吧?」如果越說越錯,你當然就不說了。
#過度同理不是同理 *認知型的過度同理 *情緒性的過度同理
未出社會或體驗極少(包括旅行、志工)的人,缺乏過去經驗就會沒有素材可以比擬。 我們用的方式是「尋求未來願景」。
#你曾被排擠嗎? 「排擠」是通俗用語,是在社交關係上被拒絕、被嘲諷、故意無視(冷暴力的一種),讓個人與群體之間產生隔閡及孤立感。對個人而言也許沒有實際傷害,然人類是社會動物,在互動上被拒絕、當空氣,長久下來就會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健康問題。 記得,被排擠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不要太快檢討自己。
近幾個月新北市幼兒園有餵藥案、體罰案底下是針對遇到類似情況,對兒童心理的瞭解與家長可以做的事讓大家不必過於驚慌與擔憂,有方向可循以條列式來寫,可以當成講義來看 #觀察孩子是否焦慮到失控 1.異於平常的行為 2.退化行為 3.失控行為
人們判斷是非與如何生活時,需依賴「正確資訊」,如「正確用火」 然資訊爆多會癱瘓大腦對資訊的處理,民眾不可能全部檢視、思考比對後再挑選,加上基本知識不足也無法判斷正確性…大腦終究會選擇捷思(懶惰的),變成跟風向走、看懶人包、相信意見領袖、相信政黨,不再有思考的習慣。
社會建構的信念不僅影響群體也影響個人,當個人預想他的經歷不會被群體接受,他就噤聲了。 當社會不認同你被性騷擾是一種被侵犯,社會多數人仍檢討受害者,你也不敢正視自己的感受,不敢據理以爭,尤其對方是老師、教練、老闆、前輩等,你反而被檢討「是你高攀人家吧?」如果越說越錯,你當然就不說了。
#過度同理不是同理 *認知型的過度同理 *情緒性的過度同理
未出社會或體驗極少(包括旅行、志工)的人,缺乏過去經驗就會沒有素材可以比擬。 我們用的方式是「尋求未來願景」。
#你曾被排擠嗎? 「排擠」是通俗用語,是在社交關係上被拒絕、被嘲諷、故意無視(冷暴力的一種),讓個人與群體之間產生隔閡及孤立感。對個人而言也許沒有實際傷害,然人類是社會動物,在互動上被拒絕、當空氣,長久下來就會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健康問題。 記得,被排擠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不要太快檢討自己。
近幾個月新北市幼兒園有餵藥案、體罰案底下是針對遇到類似情況,對兒童心理的瞭解與家長可以做的事讓大家不必過於驚慌與擔憂,有方向可循以條列式來寫,可以當成講義來看 #觀察孩子是否焦慮到失控 1.異於平常的行為 2.退化行為 3.失控行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任何的外在歸屬,都無法使你感到安全與安心, 失去與自己的連結,你的不安才會升起。
Thumbnail
情緒是你的,它與你有關, 即使看似受到外在狀態的影響, 它仍然在你之內,反應得是你與自己的關係。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面對日常的物質慾望,心靈寄託成為人們強烈追求的精神需求,本文探討如何承擔精神壓力,尋找支撐的重要性。
Thumbnail
當我們關係越來越緊密,疆界已經越來越模糊,神秘的力量像是地心引力,我的生活早已經被你融入。
Thumbnail
有些時候 當依賴症找上門 你會想依賴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Thumbnail
當我們需要支持與陪伴時,失去這樣的資源會讓我們感到內心崩潰。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需要被支持的人在面對失去陪伴的情境下的內心掙扎。透過瞭解自己的需求和過去經驗的反思,讓我們更能明白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和內在掙扎。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
Thumbnail
情感是人類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也是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途徑。當我們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特別是負面情感時,我們可能會失去與自己內心世界的聯繫。這種自我疏遠可能會導致情感麻木,甚至是情感失調,從而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任何的外在歸屬,都無法使你感到安全與安心, 失去與自己的連結,你的不安才會升起。
Thumbnail
情緒是你的,它與你有關, 即使看似受到外在狀態的影響, 它仍然在你之內,反應得是你與自己的關係。
Thumbnail
透過各種案例探究為什麼他人言行會造成自身痛苦,解析其心理狀態,進而維繫健全的人際互動。 生活中最難熬的往往都是人際關係,正確洞察他人內心,就能提升所有人的生存能力。
Thumbnail
面對日常的物質慾望,心靈寄託成為人們強烈追求的精神需求,本文探討如何承擔精神壓力,尋找支撐的重要性。
Thumbnail
當我們關係越來越緊密,疆界已經越來越模糊,神秘的力量像是地心引力,我的生活早已經被你融入。
Thumbnail
有些時候 當依賴症找上門 你會想依賴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Thumbnail
當我們需要支持與陪伴時,失去這樣的資源會讓我們感到內心崩潰。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需要被支持的人在面對失去陪伴的情境下的內心掙扎。透過瞭解自己的需求和過去經驗的反思,讓我們更能明白自己在關係中的需求和內在掙扎。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
Thumbnail
情感是人類的基本組成部分,它們是我們與世界互動的方式,也是我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重要途徑。當我們選擇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特別是負面情感時,我們可能會失去與自己內心世界的聯繫。這種自我疏遠可能會導致情感麻木,甚至是情感失調,從而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