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份也行!用刻意練習突破極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書名: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作者: 安德斯‧艾瑞克森,羅伯特‧普爾



【這本書在說什麼?】

運用「刻意練習」,幫助你精通任何事物!

同時,在閱讀時,你將發現—頂尖人士和普通人的差別不在有沒有「天份」,而是有沒有「刻意練習」!



【特別喜歡的段落?】


1.在進行刻意練習時,如果沒有老師怎麼辦?

在這裡,作者提到富蘭克林因為沒有老師指導,所以就自己想了一些,而這些方法的目的就是要自己獲得好文筆,最後他在摸索後,進入了「設計練習」—「練習」—「發現問題」—「再次設計練習」的循環,並且實踐了自己的夢想,成為美國建國初期的作家之一。


2.心智表徵

心智表徵口語化來說,就是我們腦袋裡一些抽象或具體的東西,例如:健身。


假設你沒有做過「健身」,那麼聽到「健身」這兩字時,你的腦中可能會浮現出「很危險」、「會變成肌肉男」、「很弱不能練」等等。

然而,當你實際去健身房鍛鍊後,你會對上面出現的資訊做調整,新增新的觀念、刪去錯誤的想法。

最後,你將會獲得對於「健身」更全面的理解,也就是當說到健身時,你能夠不假思索的想到和「健身」相關的資訊。



3.測試大腦在進行心智訓練後的變化

以運動、健身為例,我們可以從外部看出自己的成長,像是我們可以照鏡子、用時間測量數據,了解自己的狀態,但是當我們要觀察大腦在「算完一題數學題」、「學了一門新語言」後,產生什麼變化,其實很難!


但在書中,有提到—為了測試大腦在進行心智訓練,選擇了一批人進行實驗。

而這批人,既不是數學家,也不是職業棋士,而是倫敦的計程車司機


主要的原因是,倫敦的路錯綜複雜,所以計程車司機的考試也極難,他們需要習得「交通知識」,並且能夠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達到乘客想要到的地方。


說回來實驗,研究者發現通過考試成為計程車司機的人和沒通過考試,以及沒有訓練的人相比,他們的海馬迴後緣增大許多。


*海馬迴,在記憶和空間定位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讀完就能實踐的部份】

1.有方向和方法的目標練習法

如果平常都是做「目標練習法」,可以試著加入刻意練習的原則,幫助你更進階的做練習!


2.上網找資源,針對性的設計練習

像我之前在自學打網球、做重訓時,都是上網找教學影片、網路文章,然後根據自己的水平設計練習。



【看了這本書有什麼想法?】

1.天份這個常被人們說的東西,與其說它存在,還不如果說是差在—「有沒有運用刻意練習,幫助自己打造出專家級的表現!」


2.之前都沒有進行刻意練習,主要都是做「一般練習法」、「目標練習法」,所以我也能很清楚的發現,自己在打網球時,為什麼沒有什麼進步,一直維持在3.0的水平。


3.自己因為身上沒多少錢,所以學東西都會盡量找免費資源,這也和書中提到的「沒有老師指導怎麼辦?」類似。

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上網看影片,學習做重訓。在鼓起勇氣試了後,我也遇到了姿勢不良而受傷、反覆看影片、晚上花時間去練等等,最後摸爬滾打,實現了「扛起更重的重量。」


*花錢找教練還是比較好,少走彎路!🤣🤣🤣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在某個領域遇到瓶頸,迫切想要突破瓶頸的人。

2. 有自學習慣、沒有老師指導的人,想要進一步提升某個技能。

3. 想要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的教育工作者。




最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你追蹤邁向卓越,這樣你就能在每週二讀到一篇閱讀分享的文章,期待能在下一篇文章與你相見!!!


另外,如果你想了解關於個人成長、財商的內容,歡迎你訂閱小弟😄的邁向卓越

👉👉👉www.youtube.com/@user-xh7cr4fp8g




avatar-img
5會員
77內容數
1.分享閱讀的心得,包含:個人成長、財商。 每周二固定發布一篇閱讀分享,外加不定期發布個人的生活心得。 2.把閱讀當作習慣,獲取精神糧食。 3.有經營Youtube頻道--邁向卓越,每週六分享一部影片,內容以個人成長、財商為主,歡迎你前往觀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邁向卓越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想學習理財的人 這本書提供了基礎的理財知識,能幫助你建立對金錢管理的基本概念。 2.剛踏入職場的人 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友善的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念,從出社會的時候,就能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正確的財務規劃和選擇。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習慣每天查看電子郵件N遍。 2.想提高工作效率,挪出更多時間的人。 3.覺得養成新習慣很難,需要意志力的人。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5/5活出意義來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兩人(布萊德.史托伯格和史蒂夫.麥格尼斯)長年深入訪問了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獲取了最新的科學見解,並發現了一流人才保持顛峰的的共通點,而這些東西也是普通人可以實踐、學習的!!! 可以
書名:把時間當作朋友:沒有人能管理時間,你真正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 作者:李笑來 【這本書在說什麼?】 引導讀者學會管理自己,並一步步升級自己的思維層次,更有效的解決人生會遇到的問題。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想學習理財的人 這本書提供了基礎的理財知識,能幫助你建立對金錢管理的基本概念。 2.剛踏入職場的人 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友善的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念,從出社會的時候,就能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正確的財務規劃和選擇。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習慣每天查看電子郵件N遍。 2.想提高工作效率,挪出更多時間的人。 3.覺得養成新習慣很難,需要意志力的人。
《活出意義來》是由曾在集中營存活下來的弗蘭克所著,書中記錄了在集中營遭遇的非人經歷,並創建了「意義治療學」這個新領域。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 尋找生活方向的人:對於那些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的人 2. 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如果你對心理學有興趣,《活出意義來》會給你帶來大量的啟發。
5/5活出意義來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兩人(布萊德.史托伯格和史蒂夫.麥格尼斯)長年深入訪問了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獲取了最新的科學見解,並發現了一流人才保持顛峰的的共通點,而這些東西也是普通人可以實踐、學習的!!! 可以
書名:把時間當作朋友:沒有人能管理時間,你真正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 作者:李笑來 【這本書在說什麼?】 引導讀者學會管理自己,並一步步升級自己的思維層次,更有效的解決人生會遇到的問題。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給還在上學的學生,或是有在上班,但想要運用晚間時間做點事的人。 關於學生,主要原因是—有較多的精力學習,加上經濟壓力小。 而後者則是需要考驗精神,因為不是每個人在上班回家後,還會花時間寫寫文章、學習點東西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透過刻意練習逐漸擅長一件事,接受正反饋並愛上它,追求人生的意義。不斷努力,讓人生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Scott Young 的新書: Get Better at Anything
Thumbnail
以下是我讀<<刻意練習>>這本書的雜記,總覺得最近沒有什麼時間可以好好的長篇大論,就用這種隨手筆記的方式方想我的想法吧~~ 刻意練習這本書是由安德斯˙艾瑞克森和羅伯特˙普爾兩個人合力創作的書籍,會想拿起來看,也是因為7月份要考雅思了!總覺得壓力很大,想找個動力讓自己衝刺。 讀的篇幅也就少少的,但
Thumbnail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完美練習》和《恆毅力》兩本書的重點和心得,強調了練習、熱情和毅力對於達成成功的重要性。作者以自身閱讀及寵物溝通的例子,鼓勵讀者跨出舒適圈,嘗試不同的方式體驗生活。希望文章能在讀者的生活中帶來快樂的影響。
Thumbnail
天賦真的決定一切嗎? 當投入大量心力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回饋不如預期時,總會以自己沒有天賦、才能為理由安慰自己,但實是真的是如此嗎? 本書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認為「刻意練習」才是決定個人成就的高低的關鍵,沒有天賦這回事,有的只有大量並持續投入練習的人,不論任何領域皆是如此。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Thumbnail
透過刻意練習逐漸擅長一件事,接受正反饋並愛上它,追求人生的意義。不斷努力,讓人生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Scott Young 的新書: Get Better at Anything
Thumbnail
以下是我讀<<刻意練習>>這本書的雜記,總覺得最近沒有什麼時間可以好好的長篇大論,就用這種隨手筆記的方式方想我的想法吧~~ 刻意練習這本書是由安德斯˙艾瑞克森和羅伯特˙普爾兩個人合力創作的書籍,會想拿起來看,也是因為7月份要考雅思了!總覺得壓力很大,想找個動力讓自己衝刺。 讀的篇幅也就少少的,但
Thumbnail
本書是本介紹學習方法的書,我將書中提到幾個點列出,並寫些自己的心得,因為課外事情部分,我本身比較有動力,所以以下介紹,我會著重在用於課內學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完美練習》和《恆毅力》兩本書的重點和心得,強調了練習、熱情和毅力對於達成成功的重要性。作者以自身閱讀及寵物溝通的例子,鼓勵讀者跨出舒適圈,嘗試不同的方式體驗生活。希望文章能在讀者的生活中帶來快樂的影響。
Thumbnail
天賦真的決定一切嗎? 當投入大量心力在一件事情上,得到的回饋不如預期時,總會以自己沒有天賦、才能為理由安慰自己,但實是真的是如此嗎? 本書的作者安德斯.艾瑞克森,認為「刻意練習」才是決定個人成就的高低的關鍵,沒有天賦這回事,有的只有大量並持續投入練習的人,不論任何領域皆是如此。
Thumbnail
本書主要討論“學習”這個主題,介紹了學習者如何做好學習的全生命週期管理,讀完這本書,我想特別討論的有三點: 1. 學習有方法,但行動起來最重要 2. 不怕麻煩,弄清楚基本概念 3. 學以致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