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練習「鼓勵」的時候

可能幸福學院-avatar-img
發佈於可能幸福教練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阿德勒說,教養的過程需要堅守鼓勵之道。

之前有分享關於我開始學習阿德勒,就是從#鼓勵 練習起~

這次想要分享我與孩子練習鼓勵的心路歷程,我想這也是許多爸爸媽媽心中的疑問,很想落實在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不過剛開始鼓勵的時候,可能會有些許疑惑或有不確定的感受。

我是從參與親子團聚會的窩窩心時間的聆聽與觀察,除了透過老師給予孩子鼓勵的過程,老師也會鼓勵身為媽媽的我,對我來說是新的學習,也是新的獲得,原來被鼓勵是這種感覺和感受,就是獲得好的感覺,就會更有意願和行動力繼續前進與努力!

若是會有不熟悉或不習慣,剛開始不知道如何鼓勵、或是卡卡的,是很正常的。

鼓勵,依照自己的步調練習就好~

我的生命成長歷程有許多的經驗:一件事是否能夠獲得好的評價或讚美,來自於結果的好壞、成功或失敗、優或劣、分數或排名的高還是低…

所以「鼓勵」,對於我來說就是全新的學習,剛開始的時候,我是先從「謝謝……」的句型練習起~

「先求有開始,之後再慢慢的求好」

例如:

  • 對孩子的鼓勵:「謝謝你今天跟我分享與表達,這樣我有更了解你的想法和感受。」
  • 對自己的鼓勵:「謝謝自己有聆聽孩子的分享,覺得我們彼此的情感連結,更加親密了,」

我附上的照片中,是孩子6歲時,剛進入#可能非學校 就讀,當天他生病請假在家,我們一起做西班牙烘蛋,我鼓勵他的備料過程,好專注的在切馬鈴薯,鼓勵回饋他想要把食材切好的努力過程,我們到現在還記得那個烘烤的畫面,好美味可口但是事後很難清洗的模型😆,都成為我們共同激發勇氣和情感連結的回憶💕

鼓勵,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我們與他之間情感連結的安全感,激發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記得每天都給予自己鼓勵,給自己窩窩心,這真的很重要呢!

我們通常很難給出自己身上所不具備的事物!


因此,我們自己先要有鼓勵自己的經驗,才能給出「鼓勵」,在這個歷程中,我們也是在賦予自身的效能感,鼓勵是雙向的、彼此互相的,同時可以滿足「付出與貢獻」的歸屬需求,當我們越有自信與勇氣,欣賞自己的努力,也就能夠正向健康看待自己的特質,那麼我們才能夠擁有我能感的給予孩子語言或非語言的鼓勵!


這幾年在與親子團的家庭長期的互動與觀察當中,看見孩子在自立性格的培育過程,當親子在家庭裡彼此互相,能夠運用鼓勵的教養氛圍互動,孩子會越來越勇氣與自信,與父母的合作也會是比較順暢的,同時也會看到父母是與孩子互為同學,一起共學與成長!


家長遇到比較多的疑惑在於,鼓勵已經落實了一陣子,孩子好像無法接收到,或者父母的心意感覺好像無法傳遞給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若是有親子遇到這樣的狀況,請不要放棄喔!

我之前有分享我的孩子在6歲之前,我的教養是威權的方式,鼓勵也是剛開始在我們彼此之間是卡卡的,有點不自然或者有尷尬的感覺~

在親子團聚會的窩窩心(鼓勵),也有觀察到當我們鼓勵孩子時,有孩子會將視線或注意力轉移或打岔,也有孩子會用手將耳朵摀起來…

從寵溺或者威權的教養邁向改變民主的教養方式,親子彼此都需要給予自己和對方一些時間和耐心。


無論是寵溺或威權的教養,孩子的性格面向中展現的氣餒,或者對於自己的自信、勇氣的不足,再還沒有被預備好與他人產生情感的連結,安全感與信任感會是較低落的,鼓勵對於親子在一開始的練習,會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真誠一致的欣賞與鼓勵,需要持續的浸潤在親子彼此,回顧當時的我與孩子也確實練習了一段時間,我們彼此之間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都有提升,也會越來越安心自在,建構正向健康的關係,沒有捷徑,就是落實在每天的日常,持續的練習~


對孩子的鼓勵(對於我們自己也是),可以著重在#過程

孩子在乎與重視的是「父母的態度與心意的傳遞」


我們在表達對於孩子的看見,可以具體的鼓勵孩子:

#孩子做的很好的地方

#孩子做了什麼嘗試或挑戰

#孩子做了什努力

#孩子克服了什麼困難



史丹博士說,「要帶著對的感覺,去做對的事。」

不論孩子的經驗是在過程還是成果,當父母帶著好的感覺去表達對於孩子的欣賞,孩子都能夠感受到我們傳遞的情感,在每次親子團的聚會當中,經常看到孩子獲得鼓勵時,閃閃發亮的臉部表情與眼神,也能夠從孩子的行動力去看見,鼓勵激勵了孩子的勇氣!

avatar-img
36會員
142內容數
可能幸福學院|非學校・親子團・幸福家|學習幸福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能幸福學院 的其他內容
#單獨約會 #正向行動 記得我成為二寶媽一個多月,面對這個變化,雖然有心裡準備,但真實的情況是失控的。😔 一開始很心急,希望可以兼顧兩個孩子的需求, 真希望身體可以分成兩半,左邊給女兒,右邊給兒子。 女兒一天能和我互動的時間是早餐和晚餐時光。 但早上因為半夜照顧兒子,我根本
好一陣子我覺得早上的慣例好忙碌, 但好像也沒有完成什麼事情。 準備早餐似乎沒有佔用太多時間, 到底我早晨的忙碌感從何而來? 有天正當我要到陽台曬衣服時,腳邊有人抱住我,低頭一看,是兒子像無尾熊抱著尤加利樹一樣。 我直覺反應是,「唉😮‍💨被他發現我要去晾衣服了!」 腦中出現「帶他去
親子在溝通時,若是大人與孩子不在同一個水平上,沒有在同一個頻道,恐怕就會演變成雞同鴨講! 呼應我的上一篇文章【先連結情感,不急著處理議題】,今天想接著延續來分享~ 由於最近也在陪伴與協助親子團的家庭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練習如何與孩子正言溝通。 所以當我在閱讀曾端真老師的「克服自卑的勇氣」裡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買了色筆跟顏料,已經好一段時間了, 想和孩子一起玩,卻遲遲沒有行動。 今天給自己一個挑戰。 我問兒子要不要一起畫畫?l 👶兒子說:好! 興奮的跑去準備紙張及色筆, 看到他的背影, 我突然想到,用不同的方式來創作。 我跟兒子說:我們今天用不同的方式畫畫, 不用色筆,用雙手。
在自立與共好的練習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與孩子一起練習! 當孩子的經驗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好 除了原本已經會做的 我們就可以再多一點的放手—《在日常的生活賦予孩子作主的權利》 讓孩子練習擁有「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單獨約會 #正向行動 記得我成為二寶媽一個多月,面對這個變化,雖然有心裡準備,但真實的情況是失控的。😔 一開始很心急,希望可以兼顧兩個孩子的需求, 真希望身體可以分成兩半,左邊給女兒,右邊給兒子。 女兒一天能和我互動的時間是早餐和晚餐時光。 但早上因為半夜照顧兒子,我根本
好一陣子我覺得早上的慣例好忙碌, 但好像也沒有完成什麼事情。 準備早餐似乎沒有佔用太多時間, 到底我早晨的忙碌感從何而來? 有天正當我要到陽台曬衣服時,腳邊有人抱住我,低頭一看,是兒子像無尾熊抱著尤加利樹一樣。 我直覺反應是,「唉😮‍💨被他發現我要去晾衣服了!」 腦中出現「帶他去
親子在溝通時,若是大人與孩子不在同一個水平上,沒有在同一個頻道,恐怕就會演變成雞同鴨講! 呼應我的上一篇文章【先連結情感,不急著處理議題】,今天想接著延續來分享~ 由於最近也在陪伴與協助親子團的家庭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練習如何與孩子正言溝通。 所以當我在閱讀曾端真老師的「克服自卑的勇氣」裡
這是一個母親觀察到孩子數學學習困難的故事,母親透過對話與陪伴幫助孩子慢慢克服挑戰,故事中分享了培養孩子解題勇氣的方法與心得。
買了色筆跟顏料,已經好一段時間了, 想和孩子一起玩,卻遲遲沒有行動。 今天給自己一個挑戰。 我問兒子要不要一起畫畫?l 👶兒子說:好! 興奮的跑去準備紙張及色筆, 看到他的背影, 我突然想到,用不同的方式來創作。 我跟兒子說:我們今天用不同的方式畫畫, 不用色筆,用雙手。
在自立與共好的練習當中,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需要與孩子一起練習! 當孩子的經驗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好 除了原本已經會做的 我們就可以再多一點的放手—《在日常的生活賦予孩子作主的權利》 讓孩子練習擁有「滿足自己需求」的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的主要概念,並提供了對應不當行為的方法。透過瞭解幼童行為的成因,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培養生活技能。本文強調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歸屬感,並指出不當行為通常包括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最重要的是大人要能夠覺察與安頓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溫和堅定的教養。
Thumbnail
★阿德勒說: 「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越大。」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動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幸福教養,至今已有14年,「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後果」為我們主要的練習方向。
Thumbnail
(剛剛看到,有人轉PO洪蘭寫的「沒有輸在起跑點這事兒」,趕快丟出我的壓文) . 身為父母尤其是新手爸媽,到了孩子開始上學,整個情緒是亢奮的,一直想要孩子規劃什麼課程,幫孩子做些什麼事情。但是,時間拉長之後,回首親子教養這條來時路,自己盤點一些「家長要做與不做的事情」。先說說「不要做的事情」。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Thumbnail
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與目的,拖延也是如此…阿德勒和現實治療都從這個角度來看,達到一種另類、正向的深層同理,然後重新調整方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早上參加弘毓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家長聯誼會 看見孩子的優點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成長課程> 感謝社工們用心安排 🙏 感謝老師用心的分享 ❣️ 過程也有收到老師準備的講義和小卡 💌 而在彼此交流的時候也有慢慢收穫 可以感受到每位家長 都是很盡心盡力的維持親子關係 包含在
Thumbnail
當多數的父母都致力於讓孩子在學業上名列前茅,又有多少比例的父母對於兒童心理及發展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認為培養孩子擁有勇敢、堅忍和自信的品格更至關重要呢? 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認為教育問題對於成人來說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的過程,也就是說倘若成人的認知本身就錯誤,或是根本不理解兒童發展的機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的主要概念,並提供了對應不當行為的方法。透過瞭解幼童行為的成因,幫助孩子適性發展、培養生活技能。本文強調每個人都需要被愛與歸屬感,並指出不當行為通常包括過度尋求關注、爭奪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最重要的是大人要能夠覺察與安頓自己的情緒,再進行溫和堅定的教養。
Thumbnail
★阿德勒說: 「對別人不感興趣的人,他一生中遇到的困難最多,對別人的傷害也越大。」
Thumbnail
大人應有耐心等待,接納孩子放手一試的掙扎過程,不要批判指認情緒,提供方法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逐步克服恐懼。簡單來說,就是微調孩子的改變,建立學習自信。
Thumbnail
我們從2010年開始推動以阿德勒心理學為核心的幸福教養,至今已有14年,「溫和且堅定的態度、自然或合理的後果」為我們主要的練習方向。
Thumbnail
(剛剛看到,有人轉PO洪蘭寫的「沒有輸在起跑點這事兒」,趕快丟出我的壓文) . 身為父母尤其是新手爸媽,到了孩子開始上學,整個情緒是亢奮的,一直想要孩子規劃什麼課程,幫孩子做些什麼事情。但是,時間拉長之後,回首親子教養這條來時路,自己盤點一些「家長要做與不做的事情」。先說說「不要做的事情」。
Thumbnail
在寫下這些文字的當下,父母也會對自己有更多覺察,因為是鼓勵卡,父母也必須要刻意練習去看見孩子的亮點,當亮點被我們重視,孩子就會越來越發光!
Thumbnail
所有的行為都有意義與目的,拖延也是如此…阿德勒和現實治療都從這個角度來看,達到一種另類、正向的深層同理,然後重新調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