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討論污名—《精神疾病污名化》活動側記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撰文整理/范軒昂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工作者)


3月30日,晚上七點。活泉社區家庭資源中心舉辦一場聽起來有點嚴肅的一場分享會——《精神疾病的污名化》這是「如何面對污名化」系列的第二場活動。

 

講者袁修文談起她當過醫院社工的身分,使得她特別關注精神疾病領域的議題。現在的她是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助理教授。她深深地體會到精神疾病是漫長的過程,需要很多的支持陪伴,才能走過辛苦、迷惘的一條路。她研究訪談的是一群成年人,但在其童年時就有著精神疾病的父母,他們被命名「兒少照顧者」。

 

面對的是「污名化」的社會環境、也經歷著陪伴生病家人的情緒勞動。回憶自身的童年經歷,這一群「兒少照顧者」當然有其差異性,她們陪伴生病的父親或母親,病名症狀不同,感受不同,但是他們共通的是,「精神疾病」在家裡不能談、在學校不知向誰訴說,去醫院沒有人解釋,甚且連「精神疾病污名化」都不清楚。他們獨自並且孤獨地成長。

 

我想著那樣的畫面:恐懼不能說,說不出來,沒有語言說,但是知道存在的秘密,袁修文像是一名記憶的考古學家,她數度以訪談的形式探問,那些不清楚的記憶,一個又一個地重返回來,被壓抑、否定的情緒好深好深——受訪者知道確實存在過,多數受訪者向袁修文傾吐了至少三個小時,有些人甚且是第一次訴說這些埋藏的故事。

 

袁修文引述高夫曼對於「污名」的詮釋,指出公共污名是一種無法控制的、負面的標籤,例如社會對於精神疾病可能會持有負面的看法,患者甚至不願意就醫,因為他們害怕被貶低為那種負面形象的人。根據高夫曼的描述,精神疾病患者被視為不完整的人,而這種污名也可能在日常用語中體現,貶抑著這些人。

 

對於袁修文來說,兒少照顧者面臨著雙重的壓力:一方面是承擔照顧的負擔,另一方面則是面對社會對他們的污名化。值此同時,兒少照顧者會內化這個負面的標籤。從不曉得污名化,到漸漸感受到這個社會的氛圍。例如有的兒少照顧者從來沒有讓爸媽知道『家長會』,他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

 

袁修文認為:精神疾病常常被認為個性的缺陷,無法控制,不夠成熟不夠健康不夠好,是一種個人性的缺陷。但對她而言重要的是『環境』。

 

她說那些遺傳有多少、幾%的數值對她來說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兒少照顧者在這樣的環境,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影響了心理健康。精神疾病的照顧與身體的照顧不一樣,常常是需要大量的時間陪伴,兒少照顧者已經做超過他年齡要做的事情,沒有機會當一個孩子。

 

試圖遺忘、壓抑父母生病的事情,但這個事實存在著,一件件、一串串地回憶起來。在家裡和學校都不提及的情況下,他們默默地承受著這些壓力,有時甚至還要假裝一切正常。這些訪談者通常是表現很乖的孩子,與同儕的關係也是如此。他們保持沉默,然後努力成長。如果沒有過去的遺忘、壓抑和否認這些情緒經驗,兒少照顧者根本難以好好地活下來。

 

另外,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使得家庭往往選擇自行面對,盡量避免讓外界了解,因此他們往往不願向外求助,更甚者是人生選項的放棄。袁修文指出,精神疾病的污名化並非表現得那麼明顯,而是細微的點滴累積,在同學、朋友、家庭之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整個童年時光。她舉例一位16歲的少年,他看到母親情緒反覆、進出醫院,似乎預感未來的日子也將如此。他也放棄了婚姻的選擇,因為他不想有另外一個人也承受這一切,他至今仍與母親同住。

 

解決污名化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改變對精神疾病的觀念和態度。袁修文認為,許多人傾向於採取精神和靈性上的自我矯正,試圖裝作正常,或將受苦的情況視為個人成長的一部分,或者選擇保持沉默。

 

她認為,只有當人們能夠真實地接納自己,並且在一個友善的環境中感受到支持和理解時,才有可能出現真正的轉機。因此,公開表達精神健康問題是促成改變的關鍵之一。

 

袁修文在回答參與者的提問中,指出在社會福利政策方面已經慢慢出現了一些改變,例如建立像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這樣的機構,提供心理衛生服務的社工和關訪員社區關懷訪視員簡介等。這些機構的出現逐步改變對精神健康議題的看法和態度。她也還提到,一些國家如英國和澳洲已經建立了針對兒少照顧者的支持組織,提供專門的支援和談話的園地。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的受訪者回想這些歷程,如果重頭來過,他們希望從小學開始,學校老師可以提供更多關於精神健康的教育,讓學生了解什麼是精神疾病,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情況。

 

在這場講座中,也有當事人分享找工作的經驗和家屬分享孩子找工作的經驗,她們都因為出櫃而喪失了一些面試機會,但也因為她們的真實坦露,衷於自己的選擇,得到不一樣的工作機會以及周遭人的支持。也有身為家屬和工作者的夥伴描述自己並未意識到污名化,但對於頻於解決家庭危機有所同感的心境。在此謝謝講師的分享,也謝謝參與的各位夥伴分享自身的經驗,未來的路雖然艱難漫長,我們一起攜手前進或者後退,進退之間,不再孤單!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3月2日午後,台北細雨,一場名為《陪伴,讓痛苦變得可以承受》的分享活動,我一邊擔心著雨天可能影響參與人數,一邊看著參與者一個個走進社區家庭資源中心,坐滿了座位。我認出講者文國士並招呼他入座,意識到,揭露自己的生命故事作為公開分享,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這一刻起,這活動就成為了一次去汙名的行動。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這是我來專線實習的第三個月,因為工作夥伴的邀請,我一起參與了專線週六的分享會「復元路上的兩人三腳~以奇異果一人一故事劇場為例」。之前有聽專線的夥伴提起過「一人一故事」劇場,但是自己本身並沒有接觸過,於是帶著一半好奇一半學習的精神,期待著今天的分享會。 颱風們也想共襄盛舉,前腳剛走
這場有兩位資深社區工作者與精神科主任對話,各有不同切入要點,奮力分享自己對於社區的理念,希望在自己工作岡位與彼此之間如何有所關聯的想像。
專線從3月開始,每月舉辦一場主題分享會,至今已辦過:危機處理、照顧者(子女身份)經驗分享、照顧者(父母身份)經驗分享、醫院與社區工作者的對話、照顧者(手足身份)經驗分享、當事者減藥經驗分享、當事者(躁鬱症)經驗分享,我幾乎跟著參與了每一場,這每一場分享會都讓我獲益良多。
本次分享會的主題是社區關懷訪視員(以下簡稱關訪員),邀請到曾任職關訪員四年餘的潘亭妤,與我們分享她在工作中的所見與反思。
3月2日午後,台北細雨,一場名為《陪伴,讓痛苦變得可以承受》的分享活動,我一邊擔心著雨天可能影響參與人數,一邊看著參與者一個個走進社區家庭資源中心,坐滿了座位。我認出講者文國士並招呼他入座,意識到,揭露自己的生命故事作為公開分享,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這一刻起,這活動就成為了一次去汙名的行動。
人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對事情的無知,如果我們可以辨識事物的全貌,消弭未知,其實恐懼感也會隨之消失。這個原理讓我想起不只是當事人談感情的議題,當社會大眾還不了解精神疾病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懷抱著恐懼,一心只想遠遠避開患者,但是如果可以試著理解這個疾病,可能會發現很多恐懼都是來自於未知或是刻板印象。
這是我來專線實習的第三個月,因為工作夥伴的邀請,我一起參與了專線週六的分享會「復元路上的兩人三腳~以奇異果一人一故事劇場為例」。之前有聽專線的夥伴提起過「一人一故事」劇場,但是自己本身並沒有接觸過,於是帶著一半好奇一半學習的精神,期待著今天的分享會。 颱風們也想共襄盛舉,前腳剛走
這場有兩位資深社區工作者與精神科主任對話,各有不同切入要點,奮力分享自己對於社區的理念,希望在自己工作岡位與彼此之間如何有所關聯的想像。
專線從3月開始,每月舉辦一場主題分享會,至今已辦過:危機處理、照顧者(子女身份)經驗分享、照顧者(父母身份)經驗分享、醫院與社區工作者的對話、照顧者(手足身份)經驗分享、當事者減藥經驗分享、當事者(躁鬱症)經驗分享,我幾乎跟著參與了每一場,這每一場分享會都讓我獲益良多。
本次分享會的主題是社區關懷訪視員(以下簡稱關訪員),邀請到曾任職關訪員四年餘的潘亭妤,與我們分享她在工作中的所見與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在今日,我們一起學習如何以專業的觀點面對精神病人的行為問題以進行照顧,辨識危機並且及實作出適當的處理,以及在照顧環境上如何保護患者的安全與營造安全與舒適的空間,期待在今日課程過後,各位學員能夠在面對照顧精神病人時,有專業知識作為後盾,發揮所長,協助案家減輕照顧負擔,妥善的這一段照顧的漫漫長路。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Thumbnail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大家的生活面臨著各式不同的壓力與挑戰,而受到精神疾病所苦的人們也不在少數,但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瞭解卻還是不夠全面,仍然有太多的誤解與負面標籤,...或許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但仍可以用正向的態度成為照耀身處黑暗深淵患者的溫暖曙光。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在今日,我們一起學習如何以專業的觀點面對精神病人的行為問題以進行照顧,辨識危機並且及實作出適當的處理,以及在照顧環境上如何保護患者的安全與營造安全與舒適的空間,期待在今日課程過後,各位學員能夠在面對照顧精神病人時,有專業知識作為後盾,發揮所長,協助案家減輕照顧負擔,妥善的這一段照顧的漫漫長路。
  這種指控首先就至少涉及了三個方向的污名化:對精神科或身心科病症的污名、對醫師專業的汙名、以及對國家軍隊公正性與判斷能力的汙名。更令人難過的是,這樣的公開指責,相當於強迫對方在「承受汙衊」和「公開自身病史」之間二選一。不只是精神科相關病史,任何逼迫一個人公開自身病史的行為都非常的不道德。
Thumbnail
患有精神疾病是很痛苦的事,但整天把有精神疾病掛在嘴邊,甚至以此來要求旁人答應一些條件,那就有點過分了。身邊總是有人藉自己可憐、弱小、有憂鬱症為由,來變相逼人就範;不然就是沒病的人喜歡以死相逼,搞得很像自己是受害者一樣,弄到大家都很困擾。擔心被情緒勒索,可提告強制罪,但機會不大。
Thumbnail
本系列於2022年原刊載於鳴人堂專欄。因該專欄停止營運,因此全系列共五篇文章整理刊登於此。 專題前言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的案件,往往在我國媒體以各種聳動標題與誇大內容的報導之下,成為眾矢之的而引起輿論恐慌,「精神疾病」也因之被汙名化,監護處分要件與期限之修法亦成為媒體與輿論關注的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Thumbnail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大家的生活面臨著各式不同的壓力與挑戰,而受到精神疾病所苦的人們也不在少數,但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瞭解卻還是不夠全面,仍然有太多的誤解與負面標籤,...或許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但仍可以用正向的態度成為照耀身處黑暗深淵患者的溫暖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