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極限。不論是特定的專業技能、體力與精力、對自身行為與情緒的管控能力、或者各式各樣的外在條件。會有一些事情是你沒有辦法負擔的,面對這樣的事情,你應該做的是:不要貿然去嘗試。這不意味著你要放棄自己的人生,或將自己囚禁在囹圄,而是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當前的界線在哪。哪些事情是你能夠負擔的、哪些風險你一次都不適合承受。
一種人本主義式的教育主張:我們應當讓孩童在經驗中學習,而非直接灌輸規範。這樣的想法相當有價值,相比之下,讓一名從來沒有接觸過熱水的孩童因為一種教條式的「不能碰熱水」而不碰,往往讓他心生好奇甚至想暗地親自嘗試。但比起什麼都不說,讓他被燙到再替他擦藥,提前告訴他熱水是什麼,並在他身邊試著讓他一步一步地觸摸不同溫度的水,感受那些水帶來的冰冷、暖和與炙熱。他便有可能憑自己的經驗和推論自己知道「再熱一點的水我就不想碰了」,而不見得總是要經歷傷痛。
進一步來說,我們不可能讓孩童嘗試在峭壁走鋼索、不可能眼睜睜讓他和朋友拿刀互砍,也不應該讓他去「試試看」未經允許觸摸別人身體時會得到的反應。去明確一個「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的界線,仍舊是重要的。在這裡「一位明智與尊重自己的人對自己的告誡」也可以形成一種經驗,被告誡的人會知道對方並非無端地、未加理解地阻止自己的行為,而是深思熟慮且有理由地向你說明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可能遭遇的糟糕結果之間的關係。
就像我們會因為理解到流行病傳播的高危險性而自願戴上口罩出門,這不需要、也不應該發生在我們染疫之後。既然我們知道要用口罩將自己與病菌相隔離,也應該知道跟其它各種超出自己承受範圍的危險做隔離。
但世界非常廣袤與複雜。沒有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有完全相同的經驗,你身邊不見得有人能夠告誡你一切你可能遇到的風險。模模糊糊地,人們會注意到那些可能的問題,但由於他們對你投入心力面對的事物不具備專業,你將很難在他們的建議中得到確切地對事情本身、以及你未來可能遭遇到的問題的認識。保持著某種孩童的衝勁與熱情的另一面,你可能沒有辦法聽見其他人孜孜叮嚀的「不能碰熱水」。
但這是不對的。一方面你可以做一個無憂無慮,有夢想、有願景、有無限成長空間的孩童。但另一方面,你也必須自己成為那個陪在孩童身邊的大人。你可以讓「孩童自我」去嘗試,但你必須要給他一個足夠好的風險認知與階段性學習方式。作為孩童的那個自己,應該要能盡他所能地去探索,所以作為成人的那個自己,就必須事前做好計畫,讓他不會靠近峭壁、不會在有其他人在的地方揮舞刀具,你要去準備合適的水溫讓他理解溫度差異對人體可能造成的不同影響,去盡可能地避免他直接被燙。
在一個足夠好的社會安全網之中,也許有人能暫時性地替你收拾善後,但那本身已經是例外狀態。每一個應對風險的例外狀態被需要的情況中,你都讓心裡的孩童在風險中死亡了一次。你不能在孩童跌落懸崖、驚恐向外看後,才說出「幸好底下有人鋪了軟墊」,一方面幫忙善後的人為你承受了偌大的壓力,而你讓孩童在這之中產生了強烈的愧疚。另一方面,如果沒有軟墊呢?
如果有一件行為是有隱患的,而你沒有解決,那它遲早會爆發。一個技術再怎麼高超的車手,都可能在高速的賽車比賽中遭遇意外。如果你在沒有足夠防護的情況下在公路上飆車,那麼,你不僅僅總是在與意外事故為伍,你積極地在等待意外事故的到來。
就像要犯下反人類惡行的人需要有某種強烈的價值觀。每一個能犯下重大錯誤的人都抱持著某個巨大的盲點,這一盲點讓那個重大錯誤的後果無法具體顯現在他行為時的認知與預期之內。但另一方面,就像因為飆車造成意外事故的人一樣,任何的重大錯誤都有著「應注意而未注意」所需要負擔的重大責任。去說「本來不應該是這樣」是沒有意義的,如果「本來不應該是這樣」,那還處於「本來」的那個時候,就應該避免事情變成這樣。
事實上,為自己設立嚴格的界線非但不是一個對自由的限縮,更是獲得真正自由的開端。為了要設計一個真正符合你自己當前能力與能承擔的後果之界線。你必須要對自己、對環境、以及對你所參與的活動有更深刻的了解。唯有對這些事情有了足夠的認識,我們才有「按部就班」、「步上正軌」、「漸入佳境」可言,我們才能真正認識到當下還有什麼不夠完備、未來還有哪些進步的空間、我們才是在「勇敢地面對挑戰」。
我們會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真正的無憂無慮,但那並不是一切環境的本來面貌。想要睡得安穩,就需要為自己搭建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屋頂、以及一張柔軟安適的床。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花時間,在明朗而有限的資源與能力下為自己把這些基礎建設搭建起來,又怎麼能去奢望社會給你一個讓你能發揮自身力量的環境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