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3|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新《二子學奕》——後設認知,讓學生學得事半功倍

H和W都是中三學生,男孩子,讀屋邨內不錯的學校。二人互不相識,剛巧在都在升中時來找我補習。那時,他們中文基礎都很弱——H連「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也接不到;W好一點,記得學過《鄭人買履》,當然文章的字詞句式以致寓意,全已交還給小學老師了。

同一條起跑線,跑得更快的會是... ...

二人年紀相同,智力相若,起步點差不多。然而,幾年下來,H的進步卻比W更明顯。

以我觀察,W比H投入更多時間温習。但他的温習策略不得要領。例如他温習課文問答時,會記憶答案在工作紙的位置。如果把同一張工作紙塗去答案讓他做一次,他可以答得很好;但我口頭抽問重點題目的話,他就會口啞啞。同時,他會花很多時間「鞏固」已經懂得的內容,忽略了未完全掌握的部分。在考試後,他也無法說出自己會做/不會做哪些部分。

因此,我跟W上課時,要花大量時間教他温習:教他用表格整理、畫圖聯想,逐道題目拆解給分重點,甚至在考試前給他編排好詳細的温習時間表,每一天花幾多時間温習甚麼內容(因為還要就其他科目),在星期幾要達到甚麼目標… …

H雖然金魚記憶,但哪些部分未夠熟,温習時遇上不明白的地方,都懂得一一問我。我在上課時,可以就他的不足之處作重點操練解說。而每次考試後,他都能夠在應考當日告訴我有哪些部分有信心或做得不好,並在派卷後證實他的想法。二人之差距,不是中文能力,而是後設認知能力。

後設認知能力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又稱元認知)是指「對於學習知識的知識」。例如H知道自己會甚麼,又需要加強甚麼;又如W需要死記硬背以外的學習方法。參考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的分析,後設認知能力可分為以下三種:

1. 「知其然」(knowing that),包括知道自己作為學習者的特質和影響自己表現的各種因素,例如知道自己對文章的主題是否熟悉,以及知道自己對文章是否具備已有知識,會影響個人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等。例如自知組織力強,但共感能力弱的學生,往往會選議論題材來寫作;但不知其然的學生,就很容易選了一道自己都不熟悉的題目來作答。

2.「知如何」(knowing how),知道怎樣做一件事,例如在閱讀時,知道如何略讀、劃重點、摘要和找出大意等。在批改DSE試卷時,我們不難發現有畫重點(而且不是亂畫)的學生往往能抓住問題重點,得到更高分數。

3.「知何時及為何」(knowing when and why),知道在甚麼情況下運用已有的(1)和(2)知識,幫助學習者有效分配資源及應用適當的學習策略。

無論是老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後設認知跟課程內容一樣重要。掌握「如何去學」,才是終身受用的知識。


《小學生五分鐘文言文學堂——寓言故事篇》現己出版,香港各大書店有售!

本書收錄二十篇經典文言文,配合教育局《中國語文課程文言經典建議篇章》,參考教科書的編排形式,附上注釋、釋義、例句、語譯及互動空間,讓孩子慢慢習慣閱讀文言文。孩子閱讀本書不止能應付學業需求,更着重啟發思考,把寓意應用到生活上。

書局定價HKD$68 作者優惠價$60包平郵!

內容試閱 http://bit.ly/OrderFabel


參考資料:彭新強、李傑〈元認知:學會學習的核心〉https://hkier.cuhk.edu.hk/tc/publications/sop4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陳星晴老師-教育斜棟人生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