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自我覺察的具體練習,從一行日記開始做起- 每天一小步,改變生命曲線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要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每天進步1%,一年之後會成就超過38倍的強大。



今天介紹一本結合兩種概念的書籍《1天1行小日記》,聽起來不是很困難的事情,沒錯,每天只要寫一行的日記,正是我努力做的事,期待成為好的習慣。

  • 隨意無拘束,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一天可以很多篇
  • 不用硬性規定格式,記錄某個時刻情緒、在咖啡廳裡冒出的靈感
  • 沒有特定規則,記個關鍵字、畫個插圖都是好內容
  • 試著不長篇大論,濃縮想法

你可以把一行日記當作是自由書寫的一款形式,沒有太高的生產成本、心理成本、分類成本,就能開始自我覺察。

先讓執行門檻低,持續反覆進行,最後成為一種習慣。


如果能靜下心思考,生活裏頭有太多事情是出自「拖延」「逃避」而擱置,想做卻無從起頭,不想做只會讓它轉成龐然大物。

  1. 不把忙碌當理由,不因為沒時間錯過成長的機會
  2. 習慣起初是一種刻意的練習,漸漸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
  3. 我們可能有心理疲勞的狀態卻不自知,結果放任負面因素繼續消耗身心
  4. 心中有想嘗試某件事的念頭,像是換個髮型、搬家、換工作等,總說「沒關係,這樣也很好」,對內心想法視而不見當然導致難以誠實面對自己

Heibon以前念書時習慣記下老師寫的板書,連標點符號都抄得很漂亮,只是成績常常比不上坐隔壁的同學,他說「像你們都很會做筆記,下課再借,我需要的是在課堂了解老師講什麼。」當然筆記還是有借同學。

只是多年之後我才明白往往想著「先記下來再帶回家慢慢消化」是砂鍋大的錯誤,事實證明我常常在翻到筆記時斷線,不是沒印象就是無法串連。

拚命寫筆記→沒馬上消化理解→下次翻閱斷線→花時間「理解」筆記→唸的時間多結果不一定好

學習≠背誦,所以我以往這類生吞活剝、囫圇吞棗型的學習方式是種盲目行動



為什麼每天記錄很重要?

  • 一天作為生活的最小時間單位,可以好好反思,避免盲目行動
  • 用旁觀者角度觀察自己
  • 知道做了那些、有什麼想法,以及觀察情緒
  • 假設將自己所做的事情視為一個點,即使是不相關,都能透過不斷累積,慢慢地銜接過去與未來的線
  • 了解過去的自己,形塑未來的自我,就能更具體繪製出人生目標,趨近作者定義的「北極星目標」
  • 點線面串聯,我想那個畫面叫作理想生活


改變,從小地方開始

你大概會想「只是個平凡無奇的動作」,換個角度想,從小地方開始做起心理負擔小,更容易改變

Heibon建議以下幾招,讓改變的念頭在心中起個頭:

  1. 不定時的非日常體驗,例如以往是晨跑,今天來個夜跑
  2. 變換身處的環境,像是換間不常去的咖啡廳工作
  3. 找對象分享新發現,好朋友或點頭之交都適用
  4. 多問自己為什麼,儘可能梳理出想法
  5. 將自己切換成OOO(可以是某位名人或欽佩的人),面對某個問題他會怎麼反應

當然將上述過程記留在你隨身記事本很重要,Heibon另外推薦APP,手機拿起隨時記,內建每日簽到機制,定時提醒。

汽車需要保養,我們的思考迴路同樣要定期調整修復,走入成長循環



作者製圖


《 世界唯一的花》裡唱到:

渺小的花朵跟巨大的花 因為不是作為同樣的東西
不用成為第一也行 就已經是最特別的花朵

自我覺察是改變的入口,也是邁向內在快樂的起點。




謝謝你們→ 一起完成人生自由的實驗吧!

〈GO→ 人 生 自 由 實 驗 室 IG〉 〈GO→ 人 生 自 由 實 驗 室 Threads〉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追求人生自由的人生實驗室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