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1|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失敗為成功之母|《班雅明傳》不負責任推薦

raw-image

衛城這本《班雅明傳》紙本書定價1050元,雖然我買的是電子書版,但售價也高達735元,我購買時新書打九折,不過仍然很貴,但貴的有道理,我竟然花了約26小時才看完,通常一本電子書看超過10小時,就表示這本書有厚度了,查了一下readmoo閱讀器記錄,總共看完70本書,這是唯一一本閱讀時間超過20小時。

會看那麼久,除了內容豐富,也因為裡面有很多班雅明作品理論的介紹,比較不容易馬上看懂他想說啥,特別是他早期作品有德國唯心主義哲學的濃厚分析色彩,常常有看沒懂,很多片段都要看好幾次並想一下才比較清楚內容在講啥,相較之下,他中後期比較偏文化分析與社會學色彩的部分就看得比較快,畢竟那些作品大多看過,或至少看過介紹,有些基本概念,特別是他對現代性,對複製藝術,對攝影電影的分析,已經成為當代社會文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想討論現代性根本無法繞過班雅明以及他分析的波特萊爾作品。

為何班雅明的思想那麼迷人

本書雖然是班雅明的傳記,但有一大半部分是在介紹班雅明理論思想的發展,所以本書也可以視為班雅明理論思想的完整介紹。作為一個以散文與評論而出名的文化理論家,班雅明並沒有很明確與有系統地闡述他的理論概念,也就是說沒有把它的理論學術化,他的許多想法散見在不同作品片段中。加上他特有的辯證史觀與常採用的蒙太奇敘述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內容異常發散與隱諱,本書等於把他所有作品拼湊起來整體呈現他思想內涵。

記得20幾年前台灣出了一本《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的班雅明作品選集,裡面包含了他最富盛名的機械複製一文,當時有人在網路寫了書評,表示班雅明在哀悼藝術作品靈光因機械複製技術出現而消逝,但我看完卻覺得他是在讚揚靈光的消逝而打破藝術作品的古老權威,賦予一般人參與創作的權力,我會這麼想是因為研究所課堂上剛讀完班雅明評論蘇聯電影的paper,並做了一份課堂報告,雖然讀得是陌生的英文,但仍有充分感受到班雅明明顯的共產主義理論傾向,所以做了自以為是的詮釋。

多年後讀了本書,才真正意識到班雅明在美學批評上的複雜態度,毫無疑問他寫下機械複製一文時的政治立場是偏向人民民主,認為複製技術會給人民賦權,打破菁英對藝術的壟斷權力,但他其實本身又是無可救藥的小資產階級產物,本能愛好哪些他想批判的傳統美學作品,所以導致他的思想成為一個複雜矛盾的辯證體,沒有辦法一刀兩斷劃分黑與白,對與錯,他的思想就是一堆東西正反合辯證出來的。他美學立場一開始也不是完全站在社會主義這邊,靈光的概念在他思想中是不斷演化辯證出來的。

把班雅明的思想跟阿多諾相比就清楚很多,阿多諾的理論清晰具體,完全站在維護菁英文化遺產對抗商業文化的庸俗化,並提出了文化工業這一經典概念。班雅明則某種程度支持文化工業的發展,他並不直接否定傳統藝術獨特性與原創性所具有的價值,但又對藝術獨特性所形成的靈光概念採取某種防禦姿態,就是他這種微妙謹慎的態度,使得他能在1930年代就提出了政治美學化,美學(藝術)政治化兩種對照批判概念。

就我個人看來,阿多諾的理論分析就僵硬教條多,班雅明就彈性靈活多,但相對來講也就模糊跳躍多。

當然他的思想也不斷在改變衍生,每個最新作品都包含他之前作品的思想精華,但又有所創新與改變。

會推薦本書的原因,就是可以清楚掌握到班雅明的思想在德國唯心論哲學傳統、猶太密契主義、前衛藝術主義,馬克思主義等理論之間拉扯,以及他對現代化社會生活的敏銳觀察中辯證出他特有的美學文化理論。其實看本書之前,我並不知道班雅明思想與猶太密契主義的密切關係,雖然他是個很不虔誠的猶太人,對猶太復國主義也沒啥興趣,但從年輕到過世時有個很虔誠猶太復國主義摯友修勒姆,就我看來,修的影響力也不下於布萊希特對班雅明的影響。一個代表猶太教的影響,一個代表共產主義的影響。

失敗人生造就成功的思想大師

班雅明作品之所以讓人感到複雜另一個原因來自於他追求學術生涯的漫長失敗過程,整整1920年代,他都在不斷謀求教職,然後不斷地失敗,失敗原因有很多,除了他本身做人失敗,還有他的理論思想過於先進,當大部分德國大學研究主題還留在傳統封建社會的問題意識中,如康德,歌德與黑格爾,他已經站在研究現代都市生活的浪頭上。那些學術大老也不懂他理論的新穎性與重要性,使得他不斷被學術建制所排擠,即使到了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成立後,阿多諾與霍克海默等人雖然承認他的才華,但也以既定的學術建制來排擠貶低他的思想原創性。

如果班雅明也乖乖按照學術既定的規定去寫論文,按照學術派閥的玩法去申請大學教職,他應該還是可以申請到大學,可是講好聽點,班雅明就是個現代城市漫遊者,講難聽點就是邊緣化的浪人性格,他的個性走不進去建制,只能在學術的城市迷宮中走馬看花的漫遊,卻成不了城市本身穩定的建物。

沒有進入學術建制,有好有壞,好處就是不受學術陳規所束縛,但壞處就是生計不定,班雅明畢業後一生幾乎都為生計所苦,生活極端不穩定,到處在找錢,常常要為五斗米折腰,過得比馬克思還慘,馬克思至少還有恩格斯可以靠。雖然最後他在新聞媒體事業站穩了腳步,變成媒體社會文化評論家,但納粹上台後,班不得不開始流亡,更是處境每下愈況,碰壁頻率更高。

因為沒有學術建制提供的穩定金錢與權威背景,使得班雅明與阿多諾的關係逆轉,原本班雅明受到年輕的阿多諾所崇敬,但由於流亡時期的班雅明越來越仰賴社會研究所的經費支持,二人關係後來逆轉,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對於班雅明的作品常有諸多要求與批評,逼得班雅明不得不修正自己的作品,以迎合阿霍二人的意見。

事後來看,班雅明的分析孕育了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核心觀念,而且也比其他人前瞻許多,當時班雅明的理論分析可以說是未來後XX主義的先鋒,他反對歷史同質連續體的發展概念,而強調歷史的中斷與斷裂時刻,他強調藝術作品的未來性,認為藝術作品是由創作者與評論者共同完成,藝術作品不是創作者說了就算,未來觀眾的評論也是作品的一部分,我是覺得雖然沒有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文本閱讀的多義化等概念來得激進,但已經跳脫傳統的藝術創作者獨尊論框架,而對巴黎都市的現代生活的觀察,根本就是巴特神話學的前身,只是少了巴特哪種系統化學術理論分析概念。

看完本書到最後,大概就可以理解為何最後班雅明會在西班牙自殺,他一生真是充滿挫折,除了個性問題,還有運氣也很不好,沮喪憂鬱絕望常常籠罩在他身上,流亡期間給他身心狀態帶來極大的負擔,不只有憂鬱等精神病症,身體機能也非常差,常常沒錢吃飯,而且應該是有嚴重三高問題,導致他多次想自殺。根據過往人生際遇的經驗,他對於自己能否逃出歐洲其實非常悲觀,所以一時絕望到自殺也不是不能理解。

不過就在他生活最顛沛流離時期,也是他思想創作最高顛峰,從為人處事,婚姻家庭,與工作成就來看,他的人生很失敗,把一手好牌玩到爛,但就思想成就上,他卻是相當成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菜有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