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要負責的是自己的期望,而不是去實現或滿足任何人的期望。”
好書分享:療癒內疚
作者:臨床心理師洪培芸
親子天下出版
我們多少都曾經感到內疚,可能是想做的是沒有去做,或是做得不夠,又或是知道不應該做的事情,不小心做了。這些感受也許他人知道,但可能更多的成為了埋藏在自己心中的一塊。
如果就這樣正常的生活著或許會逐漸淡忘,不過多數的人可能因此而困擾著自己,影響了日常生活,與人相處,更嚴重的透過更多的情緒去影響他人,這都不會是我們想要的,作者透過二十五個故事帶我們看不同情境下的內疚與影響,每一篇故事的後面也都提供了作者的建議與引導思考,也許我們不一定有這樣的經歷,但這些思考都是我們可以先學習的。
“造成我們痛苦的,並非問題本身,而是我們對問題的想法。”
我們不免會帶著先入為主的防備心看待身邊的事物,畢竟這年頭負面的消息太多。看待孩子或員工,自己也曾經歷過,不免會有一些想法與猜測,如果還被驗證過個一兩次,對這樣的人信任感就會大幅的降低。
一定有,特別是面對孩子,這種不信任其實是會來回加深的,如果孩子對我們沒有充分的信任,真遇到大問題的時候還願意說嗎?另個面向,我們也會因為誤解對方而心生內疚,作者給了個方向:沒有這個想法,我會是怎麼樣的人呢?
我們也就能在這樣向內探索的過程,把自己的焦慮與生氣逐漸平和,減少不安,情緒與對應自然就能更加穩定,對方才更有意願與我們溝通。
“放下罪惡感,你也能給予孩子更豐沛,卻不沉重的愛。”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雖然是父母生育下來,但中間總會有許多不可控的因素,不論孩子如何,都是母親辛苦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平安健康是所有父母一開始的盼望,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好像就開始有許多外在的期待被加諸在孩子身上。
我們能做的除了盡可能地給予一個環境之外,最好的做法也許就是以身作則,希望孩子多看書自己也要看書,希望孩子多運動自己也要運動,自己總是要能投入感到有趣,孩子的眼裡看到也才是有趣的事,與其陷於內疚自己起身而行或許是個更踏實的方向。
“如果你不為自己而活,那麼誰能為你而活?”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人,總是體貼地替別人著想,家裡有事就是一肩扛起,朋友有難也是義不容辭,特別是面對家人,最後累垮的總是自己,但也總是擔心著如果現在不這麼做,未來怎麼了是不是一定會後悔?
總是要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能力照顧他人,只是這種話語卻可能與自私連結,事情總不會是那麼極端,如果只有兩個選擇通常不叫選擇,面對某些人生課題,有沒有第三個方案,也許能稍加兼顧,談不上平衡,但是種選擇,在為他人付出的同時,記得要保有一點自己。
“最消耗身心的愧疚,往往來自家庭或親密關係,因為他們是我們最重要的人,所以直接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能量、自我形象、自我價值及生命動力。”
書裡二十五個故事彼此又交織成為另一個故事的配角,文字排版容易好讀,推薦可以從頭照著順序閱讀,每個會有一些不同的方式療癒自己,自我覺察與理解通常會是第一步,然後透過不同的媒介去梳理,跟著作者的描述練習調整自己應對與看待事物的方式與角度,很多事情不可逆,讓我們好好活在當下重新出發。謝謝讀友相贈簽名好書。
#阿崴閱讀
#療癒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