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3|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設計自己的課程活動:從開場到結尾的技巧

raw-image


上週的職涯諮詢課程作業要求我們設計屬於自己的職涯諮詢活動。

雖然自己過去曾經幫許多老師設計課程活動,也在其中累積了一些經驗,但這次課程讓我深深感受到,為自己設計和為他人設計活動,真的有所不同。

因此,我希望能結合過去的經驗和這次課程的學習收穫,分享一些關於課程活動設計的想法。

通常,想在課程中設計一項活動,流程可以分為三個環節:開頭、活動主體、和結尾。

活動的開頭:要像鉤子一樣抓住大家的注意力

一個成功的開場能夠有效吸引參與者的興趣與專注力,使他們更投入後續的活動。甚至有時候,我們需要引發參與者的焦慮感,讓他們意識到活動的重要性,進而產生參與的需求。

一般來說,我們會利用新聞資料、故事、研究報告,甚至直接以提問作為開場。

例如,在大人學的《尋找天賦與熱情的系統化做法》這堂課中,Bryan一開始便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2050年,你想要過怎樣的生活?」

接著,他通過一連串的數據與研究,告訴大家「找個穩定的工作,努力工作 20-30 年後退休」已經不再符合現實,因為工作可能被 AI 取代,資產也可能在這些年中不斷縮水。

這些觀點足以引發參與者的深思。

隨後,他進一步指出,許多成功的企業家和富人並不是抱著「賺夠錢就退休」的心態,反而是「做自己熱愛的事,並從中賺取收入」。這引導大家思考,與其追求賺錢退休,找到自己的天賦與熱情可能才是關鍵。

所以,不論是要讓參與者產生焦慮與不安(不做會怎樣),或是感動與嚮往(做了很不一樣),活動的開場必須得擾動參與者情緒,這樣他們才會更沈浸在接下來的活動當中。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在為老師設計課程活動時,雖然對「鉤子」的概念還不太明確,但我確實會從兩個論述點入手:「為什麼要做」以及「大部分人做錯的原因,導致結果不理想」。

或許這樣的目的,也是為了讓聽眾更專注於老師接下來的講解,進而提升學習效果。

活動的主體:從腦、身、心三個層面來發想

當參與者的情緒已經被點燃,準備全身心投入時,就可以進入活動的主體了。在職涯諮詢的課程中,老師提到活動設計的三個層面:「腦、身、心」。

,指的是活動中的知識點,也就是你希望參與者在活動結束後記住的內容。

這可以是深刻的道理或概念,也可以是讓參與者互相熟識,甚至記住彼此的名字——這都取決於設計者的目標。

通常這是最先開始規劃的部分,因為它能幫助我們在活動的早期確立設計方向,也能在活動結束時進行檢驗,看看參與者是否能夠獲得預期的訊息和目標。

,指的是具體的行動,也就是你希望參與者在活動過程中進行的活動。

行動的指令應該越簡單明確越好。在這次的活動設計中,我犯了一個錯誤,想要增強活動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因此加入了許多對話和競賽環節,結果導致整體流程過長,無法在規定的25分鐘內完成。

根據這次經驗,我發現每個行動的解說加上操作大約需要10分鐘。因此,我將多餘的「對比」、「競猜」等行動刪除,簡化為「書寫」和「分享」兩個行動,大大縮短了流程時間。

因此,在設計知識點時需要明確目標,而在設計行動時,則要考量時間。如果知識點很重要且課程時間較長,可以加入更多行動,但每新增一個行動,解說的複雜度也會增加,參與者理解的成本也會提高。

因此,在30分鐘的活動中,建議限制在2到3個行動,最多不要超過4個。

此外,在設計活動簡報的時候,必須在簡報中明確列出所有的操作步驟。這是因為在講解活動規則時,可能會有參與者未能聽清或漏聽。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這些參與者在一抬頭看到簡報時,能夠立即了解操作步驟,避免講師需要重複講解,從而減少場控和精力上的分散。

,指的是參與者在活動過程中產生的情緒反應,也就是你希望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到的情感或體驗。

當參與者在活動中產生情感投入時,他們會更積極參與,專注投入,進而提升學習效果,同時,強烈的情緒也能成為活動結束後持續行動的動力。

因此,有些活動會在最後以正念冥想作為收尾,目的是幫助參與者在活動結束後保持執行的信心與決心。

回想過去我自己設計課程時,也常會請老師在活動結束後加入鼓勵性的話語,讓學員感受到「被認可」的感覺,這或許也是另一種表現方式。

所以,一個好的活動設計,是要藉由行動(身)引發情緒(心)最後記住目的(腦)。


活動的結尾:學會打斷的技巧以及理論總結

當大家因為你的活動而情緒高漲、熱烈討論時,學會適當地打斷就變得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打斷方式不夠明確,可能無法迅速將場面拉回來;但如果你過於強硬,又有可能會中斷大家的情緒。

因此,擁有屬於自己的打斷方式就非常重要。這邊提供幾個在活動中看到與聽到很不錯的打斷方式。

可以使用一個提示結尾的指令,例如:「好的!讓我們先感謝對方的分享。」這樣可以引導參與者自然地進行討論的收尾。

或者,可以用一個與討論無關的指令,例如:「好,現在請大家把雙手舉起來。」

當所有人都舉起雙手後,再說:「讓我們為自己剛剛的表現鼓掌一下!」掌聲響起時,大家就會明白活動現在的活動已經結束,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

等到大家都從討論的情境中回歸後,就可以進到活動的最後階段:理論說明。

過去,當我在幫老師設計課程活動時,老師們常常問我的問題:「為什麼不先說明理論,再進行活動呢?」

其實,讓大家先體驗活動,然後再解釋背後的理論,反而更能增強活動的可信度。這樣不僅避免了在一開始理論先行、讓人昏昏欲睡的情況,還能讓參與者在有了實際體驗後,更容易理解理論的應用。

在這次的活動設計中,我便運用了這個技巧。首先,讓參與者選出工作中最重要的價值,接著填寫紀錄單,並具體化他們一到三年的行動步驟,最後再與同組成員分享。這樣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幫助大家將抽象的目標概念化,並具體勾勒出一條可行的路徑,讓看似遙遠的價值變得可達成。

至於為什麼要用「寫」的?為什麼不能直接「說」?還有,為什麼要與同組夥伴分享,而不是自己默念就好呢?我在活動最後也解釋了這背後的理論。

讓大家寫下來,主要是因為書寫比口頭陳述更耗費時間與精力,而在認知行為科學中,有一個理論稱為「IKEA效應」,也就是人們會更加重視自己投入時間和精力的事物。

紀錄單的設計正是為了讓參與者更重視自己所寫下的目標。

至於與夥伴分享,則是為了強化這件事對自己的「心理契約」,透過對他人訴說,達到一種承諾的效果,進而增強執行的決心。

因此,活動設計不僅僅是流程和內容的安排,更是將參與者的情感、行動與認知巧妙結合,最終讓他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並實踐所學。

這次職涯諮詢課程的作業,讓我再次體認到每個細節背後的重要性,以及理論應用在實際操作中的價值。因此,這篇文章也是一篇紀錄,讓我持續複習,並持續運用這些技巧,讓自己在課程設計上更加精緻且具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李致淮的職涯寫作筆記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