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是對身心都有益處的活動,無論你的目標是減脂、增肌、增加運動表現還是提升健康,都能帶來許多好處。
然而,健身過程中若不注意姿勢和知識,可能導致身體受傷,甚至對身體健康或是關節造成長期影響,那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訓練前,作熱身有幾個關鍵要素,啟動肌肉根神經的傳導敏感度、將肌肉溫度提升可以提升輸出,可以讓等等訓練時效率更高,更不容易受傷。
1. 動態伸展
動態拉伸能提高肌肉的溫度和活動度,增強血液循環,讓肌肉在等等的訓練中能夠更加地充分發揮。
2. 輕強度的有氧運動
熱身時可進行輕度的有氧運動,例如坡度快走、騎飛輪、划船機5至10分鐘,提升心率和體溫,同時讓關節液慢慢的潤滑開。
3. 訓練動作熱身
正式組訓練前,我們可以用較低的重量跟速度來慢慢地啟動我們身體的身經跟肌肉,也因為是等等要訓練的動作,所以可以有極大的連貫性。
如果要說正確的姿勢,可能爭議會很大,10個教練可能會有10個不同的教學方法,這邊跟大家說是和自己的方式是指,自己可能在某些關節的活動度不足,或是曾經受過傷,因此在某些動作要特別注意行程、關節角度、器材選擇等等…。
1. 尋求專業指導
在最開始甚麼都不會的時候是最容易受傷,身體也進步最快的時刻,所以我們這個時候請教練是最事半功倍的喔。
2. 從基礎開始
雖然強度很重要,但強度的前提是有正確的知識,完整的動作,最後是在這兩個前提下去堆疊強度,一味的堆疊強度,會讓我們的身體有過度疲勞甚至受傷的風險。
3. 控制動作節奏
節奏的自控非常重要,隨著訓練目標的改變我們會調整動作離心、停留、向心、停留的時間。
例如:握推時我希望離心2秒,在槓子碰在胸上停留1秒,推上去1秒,在上面停留1秒再繼續,那我可以在我的訓練表裡面寫2111來知道握自己訓練動作的時間。
4. 注意呼吸方式
正確的呼吸除了可以提升我們呼吸的效率,除了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排列更好,同時最大的提升我們的訓練效率。
合理且科學的訓練計劃可以提升我們的訓練效率,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能夠按照目標及生活的平衡來安排訓練,總不可能每個人都跟職業選手一樣,一周練6-7天。
1. 逐步增加強度
不要太急著把訓練強度衝上去,就像上述說的,當知識跟姿勢都穩動充足的情況下堆疊強度,每次多5-10%來穩定提升。
2. 合理分配訓練部位
就算想要特別訓練某部位,也不要天天訓練,不要忘記肌肉被刺激和破壞後,是在休息時才有辦法好好恢復。
可以採用「分化訓練」的方式,如第一天訓練上肢,第二天訓練下肢,第三天進行核心或有氧運動。
3. 設置休息日
訓練會讓身體累積疲勞,加上現代社會大家普遍都是睡不太夠的,我們可以每個月安排一周減量訓練或是休息日,讓身體充分恢復,在健身這條路上走得更常更遠。
4. 避免過度有氧運動
適當的有氧運動堆身體絕對是有益無害,但有氧運動畢竟偏向分解型訓練,做的時間太久容易脂肪跟肌肉都一起被分解,如果飲食上蛋白質攝取不夠的情況下,更容易導致肌肉流失。
除了計劃與技巧,訓練中的細節也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安全性跟效率。
1. 使用適合的健身護具
穿著合適的訓練鞋,特別是做相對高強度或大重量時。另外如果訓練強度較大也可以準備護膝、護肘、護腕、腰帶、舉重鞋、拉力帶等裝備來幫助自己適應更大強度的訓練及提升安全性。
2. 隨時注意身體信號
我們每天的身體狀態都會隨著睡眠、心情、飲食、天氣、工作、家庭影響,隨時注意今天的身體狀況,如果狀況不佳可以適當的調低強度,來降低受傷風險。
3. 不要忽視小重量訓練
訓練時不要只關注高強度的訓練,不要忘記動作的細節調整跟穩定性,也是從低重量慢慢堆疊起來的。
4. 保持專注
訓練時應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特別是在進行自由重量訓練,或是高強度訓練時,如果容易被周遭的聲音影響可以帶抗噪音耳機。
恢復是訓練成效的極大影響之一,不重視恢復除了訓練效果不好以外,還會容易導致身體受傷。
1. 靜態伸展
訓練結束後進行靜態伸展,有助於緩解肌肉緊張,減少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的天數。
2. 充分睡眠時間
睡眠是肌肉修復的黃金時間。每天保證7至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有助於身體快速恢復,降低受傷風險,也能幫助控制體重及心理狀態。
3. 補充營養
適當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有助於促進肌肉修復和恢復。
4. 利用運動按摩和滾筒
訓練後的滾筒放鬆可以幫助肌肉恢復彈性,還能夠提升恢復效率,如果太懶或是很多部位不好按到可以考慮找專業的運動按摩。
在健身業界這9年,許多學員會問:『教練,我是不是現自己練到有一定的肌力跟體力再來找你上課,這樣的進步速度可以更快?』
這個問題設想時我覺得很好,代表學員們有認真的替自己著想,也有想出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你已經有辦法靠自己不受傷,同時有效率的提升肌力跟體能,是不是請教練的需求似乎也沒那麼大了呢?
我個人建議在最開始的時候請與自己價值觀類同,個性合得來的教練,在最開始自己不確定甚麼是適合自己的,和健身的觀念都不太懂的情況下學習,之後等抱有一定的知識、觀念及訓練技巧後,就可以脫離教練,嘗試自己訓練,通常一位希望學生好的教練,也會在課堂間請你來複習確保是真正的學懂了上課內容,讓你在不上教練課後可以持續的進步跟自我要求。
我是Porter教練,陪你健身也健心。
歡迎透過IG:robort60514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