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有意識的專注當下,療癒的力量隨時都在,幫助你心開意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美蘭因為女兒沒有配合而生氣,後來調適自己,開心的活在當下!來看看她是怎麼做到的。

raw-image


跟朋友美蘭(化名)一起去山區健行,早上8點10分走上山徑時,美蘭打電話給女兒,說今天早上9點圖書館有活動,記得要去。8點30分,美蘭再問女兒出門了沒有?女兒說還沒有,因為同學要拿筆記來,她要在家裡等。

這時美蘭已經有點發火了!氣女兒沒有把事情安排好!

9點03分,女兒竟然還在家!美蘭就抓狂了!但是她忍住沒有對女兒發飆,掛了電話,開始批哩啪啦的抱怨女兒!

原來,這個活動美蘭覺得很好,希望女兒參加,女兒也想去,但是報名額滿了,美蘭費了很大勁才又報上名,深怕女兒忘記,還不斷提醒,滿心期待,結果還是落空了!

美蘭安排活動、掛心女兒,如果女兒準時參加,那就順了美蘭的意,皆大歡喜!結果女兒不當一回事,讓她熱臉貼冷屁股,白忙一場,她氣得不得了!

說著、說著,美蘭突然安靜下來,嘆了一口氣說:「唉!其實我不應該怪女兒,她當下有別的想法,應該讓她自己決定。是我太在意了!期待落空,我自己過不去,把脾氣發在女兒身上!是我太執著事情一定要按照我的意思來做‧‧‧。執念啊!」

美蘭用力搖搖頭說不行再生氣了,要趕快平靜下來!

她抬起頭,看著天空與遠方的山頭,低頭看見一片身高2、3公分的苔類挺著蒴柄,她忍不住說:「好可愛喔!」她拿出手機拍照,就這樣沿路一邊欣賞植物、一邊拍照。還拍到一隻寒冬中的毛毛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0分鐘後我問美蘭:「還氣嗎?」美蘭回答:「不氣了,有這些可愛的植物陪我,覺得一切都很美好!」我又問:「那女兒的活動呢?」美蘭說:「不管了,她自己決定。」

我為美蘭拍拍手!能在不順心、生氣的時候,看見自己,明白到不能繼續陷在裡面,有意識的把注意力轉回到當下,專注眼前,就可以產生療癒力量,心開意解!

收聽平台

Soundon

https://player.soundon.fm/p/b19ce546-c58a-433f-8f36-ab8cde8e4d69?fbclid=IwAR0MfH7lC5vk9JeVDjEj-nDaVm6d_Mio8KzVENb-gu5UBQba6J3qivaajr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PjGYClSBK6UCJM8SKTjth?fbclid=IwAR0NruO6P-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蘋果馬鈴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追求目標到享受過程:運動練習的心態轉變。文章以三個故事闡述運動練習的心態轉變,從一開始的目標導向,到後期無欲無求的享受過程。強調練習後期應放鬆身心,不追求成果,才能與練習合而為一,達到身心和諧。
70歲的東勝半年來排尿不順,睡眠品質差,身體疲累。透過改變飲食、減少燥熱食物、學習放鬆,以及與妻子的溝通,嘗試改善身心狀況。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身心平衡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從自身調整,解決問題。
明樂與妻子因家務事爭吵,持續兩天心情低落。文中藉由引導明樂覺察自身情緒與改變,點出夫妻相處之道,並以數據分析讓明樂重新聚焦幸福,帶出新年快樂的祝福。
在生活中面對疾病或情緒困擾時,我們都可能感到無助。然而,閱讀他人的康復故事,尤其是與自己相似經歷的故事,可以帶來啟發和希望。本文分享了三位不同年齡的人的轉變過程,顯示出堅持和正向思維的重要性,也提醒我們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成為他人的指路明燈。
本篇文章探討了53歲的鬱紋在面對眼癌診斷後,如何通過心靈療癒與自我關注,改善健康狀況。文章強調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並提出透過適當的社交圈、運動和親近自然來提升生活質量的建議。讀者將學會如何過濾人際關係與降低外界壓力,並在照顧自己之前,優先考量自身的心靈與健康。這對於在逆境中找到內心的力量至關重要。
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與自己的身體進行交流來改善健康,強調情緒發洩和自我療癒的重要性。以千佑的故事為例,介紹瞭如何認識身體的需求以及調整生活習慣,此外,提供與信任的人交談、寫日記等自我對話的方法,鼓勵讀者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並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健康問題。
從追求目標到享受過程:運動練習的心態轉變。文章以三個故事闡述運動練習的心態轉變,從一開始的目標導向,到後期無欲無求的享受過程。強調練習後期應放鬆身心,不追求成果,才能與練習合而為一,達到身心和諧。
70歲的東勝半年來排尿不順,睡眠品質差,身體疲累。透過改變飲食、減少燥熱食物、學習放鬆,以及與妻子的溝通,嘗試改善身心狀況。文章探討了自我覺察、身心平衡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從自身調整,解決問題。
明樂與妻子因家務事爭吵,持續兩天心情低落。文中藉由引導明樂覺察自身情緒與改變,點出夫妻相處之道,並以數據分析讓明樂重新聚焦幸福,帶出新年快樂的祝福。
在生活中面對疾病或情緒困擾時,我們都可能感到無助。然而,閱讀他人的康復故事,尤其是與自己相似經歷的故事,可以帶來啟發和希望。本文分享了三位不同年齡的人的轉變過程,顯示出堅持和正向思維的重要性,也提醒我們在黑暗中尋找光明,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成為他人的指路明燈。
本篇文章探討了53歲的鬱紋在面對眼癌診斷後,如何通過心靈療癒與自我關注,改善健康狀況。文章強調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並提出透過適當的社交圈、運動和親近自然來提升生活質量的建議。讀者將學會如何過濾人際關係與降低外界壓力,並在照顧自己之前,優先考量自身的心靈與健康。這對於在逆境中找到內心的力量至關重要。
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與自己的身體進行交流來改善健康,強調情緒發洩和自我療癒的重要性。以千佑的故事為例,介紹瞭如何認識身體的需求以及調整生活習慣,此外,提供與信任的人交談、寫日記等自我對話的方法,鼓勵讀者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並以正確的態度面對健康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面對挑戰時,常感到力氣消逝。她努力找回平衡,透過運動、書寫等方式穩定情緒,但仍有絕望的時刻。在最痛苦的時候,她依靠著熟悉卻又討厭的方式,紓解內心掙扎。即使失去了最美好的時光,但也是她最努力活著的證據。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生活中,我們都會面對情緒的起伏和迷惘,但持續的自我覺察練習是幫助情緒回到穩定的關鍵。透過如詩籤般帶有力量的文字,或許能開啟自己的智慧大門,改變心情,讓自己走向開闊的領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無法相信的時候, 千萬不用勉強自己相信;就像笑不出來的時候,完全不用勉強自己要去笑。接納當下的自己,相信身心的訊號,這也是一種珍貴的 #自我保護本能。
Thumbnail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份禮物,來自生命的禮物。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繁忙的生活中,能夠靜下心來閱讀,透過文字的魔力,找回身心安在力量。 當媽媽之後,時常聽到專家們強調,教養孩子必須要「溫柔而堅定」。對於急性子的我來說,忍不住懷疑:「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溫柔而堅定?」面對怎麼講都講不聽的孩子,沒有火冒三丈就
Thumbnail
一個曾經用「理智」來評判心中所有情緒的人, 當她終於找回和自己的內心的連結, 她便馬上面對到……人總有已到極限,卻還被迫不斷向前的時刻……
Thumbnail
在這個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年代裡,我們究竟如何讓孩子不再急躁,並靜下心來感受世界呢?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一位母親在面對孩子生病時的焦慮與無助感,透過敘事增能的對話方式,理解情緒背後的渴望與需求。隨著內心的安靜,她開始重視家庭間的愛與連結,意識到即使身處困境,仍然能創造幸福與選擇。這個過程不僅是情緒的釋放,更是一種對自我的重新認識與相信,從而改變自己的視角與心態。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面對挑戰時,常感到力氣消逝。她努力找回平衡,透過運動、書寫等方式穩定情緒,但仍有絕望的時刻。在最痛苦的時候,她依靠著熟悉卻又討厭的方式,紓解內心掙扎。即使失去了最美好的時光,但也是她最努力活著的證據。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生活中,我們都會面對情緒的起伏和迷惘,但持續的自我覺察練習是幫助情緒回到穩定的關鍵。透過如詩籤般帶有力量的文字,或許能開啟自己的智慧大門,改變心情,讓自己走向開闊的領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無法相信的時候, 千萬不用勉強自己相信;就像笑不出來的時候,完全不用勉強自己要去笑。接納當下的自己,相信身心的訊號,這也是一種珍貴的 #自我保護本能。
Thumbnail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份禮物,來自生命的禮物。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繁忙的生活中,能夠靜下心來閱讀,透過文字的魔力,找回身心安在力量。 當媽媽之後,時常聽到專家們強調,教養孩子必須要「溫柔而堅定」。對於急性子的我來說,忍不住懷疑:「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溫柔而堅定?」面對怎麼講都講不聽的孩子,沒有火冒三丈就
Thumbnail
一個曾經用「理智」來評判心中所有情緒的人, 當她終於找回和自己的內心的連結, 她便馬上面對到……人總有已到極限,卻還被迫不斷向前的時刻……
Thumbnail
在這個無時無刻都在變化的年代裡,我們究竟如何讓孩子不再急躁,並靜下心來感受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