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那些遺落的記憶——我曾經仰望,仍持續仰望著的父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記得以前,從事土木工程工作的父親,書桌上最不缺的就是圖紙、各式各樣的筆和尺;襯衫胸前的口袋,也總別著兩隻筆,腰間也會有捲尺。在土木工程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需要精確地從無到有,從設計產生出實際的橋樑、道路、建築結構的過程。但不似建築系看似充滿主事者的主觀美感與設計巧思,土木工程似乎更講究穩當與實用性,就好比父親的人生哲學一樣,總是在所有可能選項中,選擇了個看似安全的那個,但選擇背後,或許不是對於未知的畏懼,而是他的每個選擇,總有不具名的其他人在他心中思量著。


在充滿精確度量衡的世界裡,橋樑、道路與隧道,他曾付出過的辛苦與汗水的成果遍佈全台灣,甚至是海外。每一個案子都代表著至少一年至三年逐工地而居,無法常返家與家人相聚的日子。


我記得小時候,他為了獎勵我考試有好成績買的玩具,我記得他返家時,晚上陪著我和妹妹玩睡前遊戲的畫面,也記得週末他親手準備的早餐。每一個被定格的充滿色彩與味道的畫面,好像都像是在嘗試抵銷那些他缺席於家人日常的努力。


我記得他善感內心與堅毅外表的反差,也記得他會在工地寫信給在求學階段迷惘的我,說說他的工地日常、中年危機思索,說說他對我的觀察與期待,也說說那些時不我與。總是希望給我們更多,卻也擔心我們在過多選擇中迷失了方向。


回到現在,因為腦部受傷、喪失許多記憶的他,現在已經不需要再照顧誰了。而現在需要被他人照顧的他,每一次自己吃飯前,仍舊掛心著身邊的人吃了沒,那個誰回來沒?就像是那些他曾經一張張圖面畫過,在工地中腳步不停,來回巡視的每項公共建設工程一樣,總希望穩妥地承接著身邊的人,也總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他人之後。


當我開玩笑地問了他:「你記得你之前唸過的學校嗎?什麼國中和高中?」


他說,「OO國中、OO高中」。


我問:「那大學呢?你記得自己唸什麼科系嗎?」


他說:「填錯科系了」。


我不知道,這是個玩笑話,還是他的遺憾?遺憾著自己當初不夠勇敢,沒能選擇自己更適合的商科?或是遺憾在生命重大決定上,他總不能選擇自己最想要的?


我不知道,也無從揣測他的真意。但當他說出,之前都用B1鉛筆畫圖時,或許有部分的他,仍舊可以自豪於他曾經造過的橋、鋪過的路,還有為生命中重要他人,鋪墊出可以無後顧之憂,追求自己人生嚮往的那條路。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4年下半年,在連續每週寫作更新快5年後,休耕了三個月。一方面是生涯有了一些轉換,另一方面似乎也想用一些空白讓自己的思緒能暫時安放,好好地體會生活這件事。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生長在沒有串流音樂的年代,從收藏錄音帶到CD,一直到串流音樂軟體的播放清單。以前的年代,因為資源匱乏以及資訊落差,要刻意蒐集喜歡的事情往往需要等待。
最近閱讀了美國知名組織心理學家,也是著名心理學書籍《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作者亞當·葛蘭特(Adam Grant)的電子報。內容談到他之前推薦了一位心理治療師給喪親的朋友,朋友後來發了感謝的訊息給他,最後一句話寫著:「我欠你一個人情。」。 你是個可以好好給予與接受他人善意的人嗎?
昨天在外面上課的空檔,到便利商店買東西,迎面走來了母子三人,媽媽左右手各牽著一個看起來年紀只有國小階段的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正在哼著歌,媽媽就問了他:「這是誰教你的歌呢?」孩子回答:「我自己編的~」,媽媽露出讚許的眼神跟他說:「這麼厲害呀!」,孩子得意地揚起微笑說:「嗯哼~」。
2024年下半年,在連續每週寫作更新快5年後,休耕了三個月。一方面是生涯有了一些轉換,另一方面似乎也想用一些空白讓自己的思緒能暫時安放,好好地體會生活這件事。
年近(進)中年,隨著身邊的人陸續成為了父母,也各自帶著、領著不同生命階段的小生命成長,似乎也會不禁回顧起自己身為他人子女的歷程,以及我的母親是如何選擇成為一位母親的故事。
生長在沒有串流音樂的年代,從收藏錄音帶到CD,一直到串流音樂軟體的播放清單。以前的年代,因為資源匱乏以及資訊落差,要刻意蒐集喜歡的事情往往需要等待。
最近閱讀了美國知名組織心理學家,也是著名心理學書籍《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作者亞當·葛蘭特(Adam Grant)的電子報。內容談到他之前推薦了一位心理治療師給喪親的朋友,朋友後來發了感謝的訊息給他,最後一句話寫著:「我欠你一個人情。」。 你是個可以好好給予與接受他人善意的人嗎?
昨天在外面上課的空檔,到便利商店買東西,迎面走來了母子三人,媽媽左右手各牽著一個看起來年紀只有國小階段的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正在哼著歌,媽媽就問了他:「這是誰教你的歌呢?」孩子回答:「我自己編的~」,媽媽露出讚許的眼神跟他說:「這麼厲害呀!」,孩子得意地揚起微笑說:「嗯哼~」。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父後將近五千個日子,我想我不是因為我終於接受了父親不在了這個事實而不哭泣,而是我終於不再從任何人身上尋找父親的疼愛,安撫好自己所以不哭泣了!
七夕情人節----給我摯愛的兩位前世情人 “你們小小的手,握在我的掌心,就像溫柔的小暖包,很暖很暖”
米湯 2019年8月23日我到竹東參加新書分享會,分享最後有一位國中的小朋友問我:「對於父親過世這件事情您走出來了嗎?甚麼時候走出來的?」
那遙遠的思念,總是飄著那麼一抹的咖啡香。 我對於咖啡的啟蒙,是從老爸的下午茶時光開始的。當時家裡開幼稚園,當老師用風琴彈奏點心時間的歌曲時,爸爸早就在熬煮他自己的「咖啡茶」了,我記得爸媽每天下午都固定要來個午茶時間,當年在這個小小的眷村裡,咖啡還算是很新奇的飲品,而當時也不似現在咖啡店林立..
善於掌握人性情感的陳昇,又是如何表現父親的形象呢?其實陳昇筆下的父親,經常是以「外省老爹」的身分出現,如同我介紹過的「老兵三部曲」,這些年邁老去的父親,可能是子女或外人眼中頑固的老人,緬懷著那些光榮卻遙遠的過去,叫人難以親近卻又不忍遠離,或許這樣的身影也近似「父親」這個角色的普遍形象吧,總是讓人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父親的背影 這個背影伴隨著我們從童年到成長,記錄了父愛的點滴。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在養母辭世之後,我倆(養父)仰賴著彼此的陪伴。我的未來人生也隨之改變。終於,養父找到一份電力公司的工作,即便是辛勞彎曲的工作,他依然無怨無悔。我仍記得我倆緊擠在那小小的不到2坪房間裡,好在公司提供膳食,稍微減輕壓力。 有一次,為了消磨工廠裡的無聊時刻,我硬著頭皮跟著他們出門工作。在他們架設電線桿的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Thumbnail
本來只是形式上的故鄉,變成旅人般實質。 又才發現的何時,長輩們的真實姓名當書寫在路口紙條電線桿架著的花籃上,方意味到稱謂與文字的連結,獲得的同時,也是逝去。 無比短暫
有一個畫面我總是記得,或者是有一種感覺我總是記得,脖子後方曬傷的皮屑脫落,與至今我仍就無法理解的父親的內心。 幼時的我,記憶裡的週末,我總是和父親與姊姊一起。當時我們住在靠海的縣市。天氣好時,父親一早就會帶我們到海邊去。 但我不記得我們有任何的沙堡,沙鏟,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父親遠遠地
Thumbnail
#緯度決定高度#解除限制信念 與爸爸媽媽的血脈關係,生長在原生家庭,接收了多少的信念印記,包括關於金錢、關係、自我價值等等。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小時候住在三合院。在能認字以後,發現一面灰牆上用毛筆寫著「吉的家安如父爸意」,很秀氣工整的字。東倒西歪的排列。原來是媽媽小時候寫的。 而「天泰地泰三陽泰」、「天增歲月人增壽」這些詞語則是來自過年會帶我們去賣春聯的爸爸。 寫字,是遺傳的天份— 小四的班導提倡寫字,我從那時開始寫字,沒多久就常拿國
Thumbnail
他的父親是個有卓越眼光的人,小時候父親開始經營家具工廠,再將賺的錢大筆投資原木,幾十年前努力拼賺飽的年代,幾乎沒有森林保育觀念,那時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上好的巨木、香杉、檜木、肖楠,而現在即便有錢、有管道也不見得有人割愛,也於是他繼承了父親龐大的資產跟衣食無虞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父親的背影 這個背影伴隨著我們從童年到成長,記錄了父愛的點滴。
Thumbnail
父親節的時候,常會去思考我跟父親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在許多方面,他的認知遠不及我。但在養育之路上,卻給我很多很多。小時候,我們的生命緊密相連,在田裡揮汗拔草、喝清涼沙士的單純記憶,至少仍深深刻畫在腦海中。後來父親生病,性情轉變,話變多了,反而比較能夠溝通。但是最近這幾年也快速在老化中,身為
Thumbnail
在養母辭世之後,我倆(養父)仰賴著彼此的陪伴。我的未來人生也隨之改變。終於,養父找到一份電力公司的工作,即便是辛勞彎曲的工作,他依然無怨無悔。我仍記得我倆緊擠在那小小的不到2坪房間裡,好在公司提供膳食,稍微減輕壓力。 有一次,為了消磨工廠裡的無聊時刻,我硬著頭皮跟著他們出門工作。在他們架設電線桿的
Thumbnail
週末回娘家,與家人共度晚餐,在溫馨的閒聊中,我問了父親一個問題:「爸,你記得我國小四年級,考試都考幾分嗎?」父親說:「我怎麼可能記得,那時候整天只想著要怎麼賺錢。」回想國小四年級,那年是父親工作上最失意的一年,猶記雙親開著小貨車,車上載著不知名的礦泉水以及飲料,四處找雜貨店寄賣,未曾當過
Thumbnail
本來只是形式上的故鄉,變成旅人般實質。 又才發現的何時,長輩們的真實姓名當書寫在路口紙條電線桿架著的花籃上,方意味到稱謂與文字的連結,獲得的同時,也是逝去。 無比短暫
有一個畫面我總是記得,或者是有一種感覺我總是記得,脖子後方曬傷的皮屑脫落,與至今我仍就無法理解的父親的內心。 幼時的我,記憶裡的週末,我總是和父親與姊姊一起。當時我們住在靠海的縣市。天氣好時,父親一早就會帶我們到海邊去。 但我不記得我們有任何的沙堡,沙鏟,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父親遠遠地
Thumbnail
#緯度決定高度#解除限制信念 與爸爸媽媽的血脈關係,生長在原生家庭,接收了多少的信念印記,包括關於金錢、關係、自我價值等等。
前言 再"再觀照"一文中提及自己與兒女相處狀況:有事再通知,沒事少打擾;不知什麼孝親費;兒女家就是兒女家;兒女買東西送你覺得尷尬;到兒女家就像在做客。 我在複製父親與兒女的互動 寫完後,再回頭省思父親退休後的相處情形,愕然發現,我幾乎就是在複製與他的相處狀況。我們兄弟都住在離父母家不遠處,但除
小時候住在三合院。在能認字以後,發現一面灰牆上用毛筆寫著「吉的家安如父爸意」,很秀氣工整的字。東倒西歪的排列。原來是媽媽小時候寫的。 而「天泰地泰三陽泰」、「天增歲月人增壽」這些詞語則是來自過年會帶我們去賣春聯的爸爸。 寫字,是遺傳的天份— 小四的班導提倡寫字,我從那時開始寫字,沒多久就常拿國
Thumbnail
他的父親是個有卓越眼光的人,小時候父親開始經營家具工廠,再將賺的錢大筆投資原木,幾十年前努力拼賺飽的年代,幾乎沒有森林保育觀念,那時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上好的巨木、香杉、檜木、肖楠,而現在即便有錢、有管道也不見得有人割愛,也於是他繼承了父親龐大的資產跟衣食無虞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