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身邊有這樣的同事嗎?
總是主動幫忙、很少麻煩別人,甚至連身體不舒服都還堅持撐完會議。
但你卻從未看他真正開口請求支援。這不是因為他能力特別強,而是因為他,害怕欠人情。
「被幫助」的恐懼
Iris是一家跨國科技公司的資深行銷經理,向來是團隊裡最可靠的那個人。無論是加班救火還是幫新人接手困難專案,她總是義不容辭。
有次,她母親病重,主管Kevin主動安排她休假,還找人分攤工作,結果她堅決拒絕,只願意請半天病假。當Kevin問她為什麼,她低聲說:「我不想麻煩別人。」
後來Kevin才明白,對 Iris 而言,「接受幫忙」不是輕鬆的事,而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她寧願自己多做、吃虧,也不願在心裡留下「我欠了別人」的感覺。
當代職場人的孤獨困境
這樣的行為,往往源於深層的羞辱創傷與「無法安心被愛」的經驗。
心理學上來看,這類人曾經歷「被幫助=有條件的交易」,因此長大後即便遇到真誠的善意,也會懷疑:對方是不是真的無所求?還是只是還沒開口?
他們的內在衝突,是:「我渴望被照顧,但我害怕代價。」
於是他們學會快速回報、避免求助,以此降低焦慮,也保護自己不再次受傷。
但這也讓他們的人際關係變得形式上熱絡,實質上孤單。
如何帶出「敢求助」的團隊?
作為主管,若你的團隊裡有這樣的成員,請試著這樣做:
- 肯定他們的貢獻,但不要讓付出成為習慣性義務:
「Iris,我知道你總是挺身而出,但我更希望你能照顧好自己,這樣團隊才真正安穩。」 - 用小幅度、低壓力的方式讓他們接受幫助:
比如不是直接問「你要不要請假」,而是說「我已經安排好了,今天你只要顧好自己就好。」 - 創造「被接住」的安全感,不讓他們有還債壓力:
幫助後不特別強調「幫了你」,而是讓「互相照顧」變成團隊文化的一部分。
「真正的強大,是敢於暴露軟肋。」——心理學家Brene Brown
「怕欠人情」不是美德,而是職場最大的陷阱
我們總教員工「專業」,卻忘了教他們「接受」——接受幫助,接受不完美,甚至接受愛。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同事,請記得——
真正強大的團隊,不是靠誰一直撐,而是彼此願意靠。
下次當你想說「我自己來」時,試試換個問題:如果這是我的下屬,我會希望他怎麼做?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