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一次自認為做出的好決定是什麼?也許是看氣象預報,下雨機率 50%,決定帶傘出門,結果到了下午,真的下起大雷雨,因此慶幸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
通常這個決定,也是對你有正面結果,你才會答出這個答案,對吧?但假使下午沒下雨,你還會這麼認為嗎?
《高勝算決策》的作者安妮.杜克,是個德州撲克玩家,她在書裏確提到,我們會有這個觀念,是因為過度認為結果與決策息息相關,這是人類的心理認知偏誤。但其實決策是否奏效,還有太多資訊落差與運氣造成的不確定性,其實是某種機率問題。
因此,如果單純的透過結果的好壞來歸因當時決策的好壞,這樣的結果論,反而會造成後見之明的偏誤,在書中稱之為「自利偏差」。(白話文則是放馬後砲)
如果延續這個脈絡,我們可以把決策與結果想像成是個 2x2 矩陣。
好的決策,可能帶來好的結果,也有可能帶來不好的結果;反之,不好的決策,同樣可帶來不好的結果,也有可能帶來好的結果。
最簡單的舉例:
今天你喝醉酒,但決定開車回家,結果你平安無事的回到家,即使獲得好的結果,你應該不會認為喝醉酒開車回家,是個正確的決策?
反之,一個人辛苦地考上大學、拿到碩士學歷,但畢業就遇到金融海嘯或是疫情,因此失業而找不到工作。假設我們認為失業是壞的結果。(我自己認為失業更應該是個中性的詞,但在這裡不延伸討論。)但我們不會因此說他之前考試唸書的準備是錯誤的決策。
因為有各種變因會去影響結果:時機、趨勢、他人的行為… 等等,這些總結為運氣。所以我們並不能完全從結果論來回推一個人當時做的決策判斷是好或是壞。
這點其實跟之前閱讀《致富心態》提到的觀念很像,當成功的結果被過度放大,卻忘記其中的機率問題,就會掉入倖存者偏差的迷思。
生活品質其實決策品質與運氣的總和。-《高勝算決策》
如果下決策後,會有一定機率問題來決定最後的結果,那我們要怎麼增加決策本身的精準度呢?
除了盡可能搜集已知數據以外,作者也強調,我們要正視未知、改變、風險的必然,因為你的信念會影響你處理訊息的方式。當你在樂觀開放的心態下,就能夠接收包容更多資訊;相反的,如果是悲觀的態度,會因為埋怨而看不到機會點。
為了避免掉入只看見眼前風險的陷阱,可以試著反過來想:假想事情已經成功之後,反推如何成功的路徑。
研究人員現,預期後見之明』(prospective hindsight),也就是想像事情已發生,可以提高 30% 『正確確找出未來結果的原因』的能力。
先思考自己已經成功,跟平常我們思考如何才能達成這個目標,中間有什麼樣的差異?這也是我在閱讀時對自己的提問。
前者是你先相信自己會/已經成功;後者是你還懷疑,不知道怎麼樣才能達成目標。因此,這個想像練習,其實也是一種自證預言:當你相信自己最終可以達成目的,你也才能真正理性客觀地回頭評估自己將要選擇的路徑,以及需要的條件、環境、資源,也更能抽離現況去評估決策的路徑。
比起新手,老手可能更有機會因為經歷而獲得佳績。然而除了累計經驗還不夠,知名小說家赫胥黎說:「經驗不是一個人所遭遇的事,而是一個人如何因應他所遭遇的事。」
如果沒有從經驗中適當的反芻歸因,就不會從實際經驗中找出可控與不可控的因素,進而迭代下一次的決策與行動。
記得在某一次的 retro 中,我跟團隊夥伴反省自己沒有掌控好第三方的進度,因此導致時程有異動。但當時的夥伴回覆說:「這不是你可以控制的部分呀!」讓我自責的心情稍微獲得平緩,並且反之思考自己可以控制跟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
對於決策後的結果,釐清哪些屬於可控的部分(以書中提及的語言:技巧),專注在他們可以學習的經驗,進一步找到可以進步的空間;不可控的部分,那就放下他,不要讓自己困住在情緒太久,也不要完全把結果歸因於不可控的部分(如運氣、基因),這些屬於無法學習的經驗,是一種卸責的聯想,雖然可能讓自己一時自我感受良好,卻對自我的成長的長期目標沒有幫助。
從上述的結論,我們可以將一個決策流程,拆解成這樣的步驟:基於足夠事實基礎,有了信念後,下注作出決策,等待結果發生,並從結果中歸因出運氣成分與技巧問題,再從可以優化的技巧層面下去調整,強化下一次的下注前的信念,達成決策的正循環。
我覺得作者不斷地強調,決策結果的歸因有運氣成分,除了讓我們正視心理認知偏誤以外,也是為了讓人能重新定義正確與錯誤,不過度被情緒或感性給綁架,真正從決策的結果解放。這是我從這本書中得到的最大收穫。
重新定義「錯誤」,便不會因為結果不如預期而痛苦。但這也表示我們得重新定義「正確」。如果我們不因失敗而認為自己犯錯,也不能因事情順利而自認正確。這種心態上的權衡取捨,是否讓人情緒更穩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