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線的初始,在子宮內像星空般,黑暗、擴張且融合。
在寧靜中,哭聲劃了第一道裂縫,透出太陽光,逐漸形塑了我與世界的線。
界線的樣貌,可以一窺我們過去的關係經驗。如過度緊縮的界線,可能有著不斷被否定的過去;過度侵犯,可能有著被忽略的過去等,但緊縮或侵犯,沒有一定是什麼樣子的過去,但可以讓我們想像進而探問與理解。因此,了解界線是什麼非常重要,讓我們能用一種好奇慈悲的心,去看待對方,即使很可能對方總是讓自己不舒服,我們也知道如何因應,不一定與其抗爭是沒有慈悲與智慧,這抗爭可以是一種保持自身穩定的健康攻擊的界線姿態,但自身界線的展現仍受過去經驗以無意識的形式影響著我們的互動,而使自己無法以最適合的方式因應。
也因為是無意識,筆者主要從身體與心理來談論界線,而非以理性思考的角度,也就是不去談論我們面對什麼狀況應該要呈現什麼樣的因應姿態,這樣的觀點反而落入失去彈性的界線,而是面對狀況時,我們如何覺察身心,進而選擇與決定因應方式,無論決定如何因應,我們都能接納自己的選擇並為其負責,因應的方式會隨著每一次類似情況出現時,有些微調整,界線自然會逐漸改變。
透過完形理論,界線既看得見又看不見,看不見仍能感覺它的存在(如下方BLACK圖),而這樣的界線也透漏了關係上的主客是混淆的,取決於我們如何觀察與感受(如下方花瓶─人頭圖),意思是界線是感覺自身內在與自身之外,兩者之間的交錯重疊過程。
界線的初始身體經驗,是嬰兒浸泡在羊水裡,感覺是跟母親相融一體,但仍有觸覺經驗。約在懷孕第8週開始,胎兒逐漸出現觸知覺。從嘴唇開始發展接著是手掌腳掌,觸覺神經逐漸發展佈滿全身,但背部及頭頂部位的觸覺神經除外。懷孕的中後期,胎兒對冷熱、壓力及疼痛則會有明顯感受。
分娩的那一刻,是強烈的觸覺經驗,使得嬰兒逐漸成為獨立個體,但分娩後的肌膚之親(skin to skin),仍讓嬰兒在獨立之際仍感覺到被包覆。在母親的產道中旋轉、轉向、下降等,身體不斷被擠壓的觸覺經驗,在欲離開母親的身體同時又被緊緊包覆,這是一段共同調節的過程,母親向內發送訊息(思考、情緒可能引發賀爾蒙分泌),嬰兒傳遞訊息誘發母親的賀爾蒙引起宮縮,在不同空間、時間的分娩過程,引發每個嬰兒不同的界線經驗,這也許是每個嬰兒有不同氣質的可能原因之一。
剛剛提到界線是感覺自身內在與自身之外,兩者之間的交錯重疊過程。因此,界線涉及二種感官感受:觸覺與生命覺。於生理層面上,觸覺是皮膚界線外的感覺。皮膚內的一切是我,此涉及生命覺,皮膚外的一切都屬於世界,兩者感受之間逐漸產生身體意象的輪廓。在主動觸碰世界的物質時,同時也正被觸碰著。「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邊界,我與他人不同,漸漸延伸出觸覺的心理層面:安全感、歸屬感、對他人的意識,甚至涉及到依附關係,對關係的需求樣貌等。
觸覺的生理與心理層面,我認為幾乎是重疊經驗的。這經驗是一種線性,一端為觸覺防禦(敏感),一端為觸覺遲鈍,這也跟身體的安全感有關,因此我們可以透過上述兩種觸覺的型態,來探問安全感、關係的問題,如早期關係發生了什麼事?氣質如何被迫改變,它與生命經驗如何交織?等等。
不同的觸覺經驗,如壓覺、痛覺、輕觸、針觸碰......等等,筆者認為是經驗不同的人際關係樣貌的生理感覺層次,因此給孩子許多不同觸覺品質的經驗是非常重要的。譬如擁抱的力道、角度都會影響擁抱的感覺,再透過當下對話,加深孩子此感覺。
研究也發現,良好的觸碰發生時(這裡指的是人的皮膚觸碰),可能會產生催產激素,這是一種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幸福、放鬆及親密的激素,促使我們出現更多良好且適當的觸覺行為或關係型態,也會促進愉悅的血清素,減輕壓力的腦內啡。
溫暖也是一種觸覺經驗,但溫暖亦包含生理與心理感受,如冬天時當我們接過友人一杯熱咖啡,我們雙手捧著杯子,感覺咖啡的溫度,同時我們也會感到心裡暖暖的,也會感到此刻是放鬆的。
從出生開始、產道分娩甚至子宮內,就有觸覺經驗,也正同時經驗與世界的關係,透過觸覺來建立與身邊人的親密關係,促進安全與信任感產生並且也透過觸覺來建立不同的反應,如保護反應像疼痛懂得避開;區辨反應像對不同物質的認識。透過與他人互動,感知他人的自我,逐漸向內建立安全感、保護或區辨反應,這都是自我覺發展的基礎。
自我覺並非知道我是誰,而是不斷地透過與他人互動反映出可能我的樣貌。所以自我覺發展的媒介是人與人的觸覺互動所形成,我認為心理學的依附關係就是在講自我覺。對於依附關係的心理學實驗,也是種自我覺的實驗,如 Still Face experiment、 Ainsworth's attachment experiment。
我們談界線,大致會從健康與不適應這兩種界線談起。健康的界線會讓我們感到身心內在與環境是安全且舒適。界線具有兩種作用:一為保護且建立屏障,另一為與人建立彈性且尊重的連結。就像細胞膜的通透特徵,可以堅定地阻隔在外,也可以允許納入進來,且兩者為連續向度。
保護:
界線可以保護我們以防被侵擾,從國與國之間至個人與個人之間皆有其界線。保護的界線設立,受過去經驗或信念的影響,如價值觀、渴望、需求、抗拒......等等。因此,有時候界線設立的反應,會是一種直覺、無意識並非總是思考過後的歷程。
連結:
使我們持續建立健康的關係,並尊重他人界線,如價值觀,亦可以感覺到既獨立又依賴的需求。因此,該連結除了使我們在健康界線下感到安全與舒適,建立關係的他人亦會感到安全。
剛提到界線像是細胞膜的通透特性,來去,但不一定自如。這樣的來去或轉移,即界線的彈性。心理上,彈性取決於個人需求;生理上,彈性取決於身體狀態。
心理:面對不同人或不同情況,界線也會有所調整。當越感到安全或沒有威脅時,界線會較為開放。當我們有需求時,也會隨時調整界線。
生理:當感受到壓力、負面情緒多時,會不希望被侵犯,而開始設立較堅固的界線。當放鬆舒服或有活力時,界線會較為開放,關係較能靠近,相反的,當想要親密或靠近的關係,也會讓界線變得開放,允許他人觸碰。
但無論是心理或生理,設立界線是由感覺決定的,但通常我們會用理智控制或否定感覺,而設下非自我(不是自己真的想要的)的界線或無法(不會)設下界線。理智通常受早期經驗的制約,如我們小時候,父母容易侵犯孩子界線,設下讓孩子難以獨立的潛規則甚至傳遞想要獨立是錯的想法,可能會要求孩子不準關自己的房門、父母可以隨意進出自己房間、限制交友......等等。
下一篇繼續談,相對健康的界線,不適應的界線是什麼?如何學習調整與練習界線?
-----------------------------------------------------------------------------------
筆者之前開過的 界線課程 提供參考:
課程題目:建立界線練習─從身體感知到心理感知
課程引言:皮膚是人體的最大器官,皮膚的呈現樣態也透露出一些界線問題的端倪。這堂課會教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界線感的建立,這是我們兒時未有過的經驗,也會教長大的我們,如何建立界線感。當我們具有彈性且明確的界線,關係互動就會來到和諧而不是愧疚。
課程內容:
多元迷走神經如何影響我們的界線感?
界線是什麼?
如何建立正確界線?
界線過度與缺乏的傷害?
建立界線的練習:從身體感知來到心理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