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教育體制的改革建議(2):行政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前篇提到台灣教師面臨四大問題,首先是:行政流程繁複,除教學專案之外,還有各種非教育本科的要求,對行政教師非常辛苦,馬英九後期開始行政職變成畏途,常找菜鳥跟代課老師兼任,經驗很難傳承,換人後常常重來,結果是積不完的案子。
這真的超多超複雜,但不解決,任何良善的改革都會被耗損光。

學校的行政負擔有哪些?

行政作業太多,解決方法通常是兩種,提高行政人員素質,或是簡化行政流程本身。目前學校除了人事、會計外,主要的教務、學務、總務、輔導多半都是教師擔任,增加行政能力,唯有教育訓練一途。但學校行政並沒有那麼複雜,與其說很難不如說煩,這變成找年輕教師有電腦文書能力的還比較快。
行政流程的簡化,牽涉到國家公務體系的問題,筆者不認為短期間有辦法做到,頂多是不要學校做太多指標。圖1是常見的問題與應該解決的辦法。
圖1 常見行政負擔與解決辦法
最常見到的問題在電腦文書能力不佳,正常的作法是開研習,行政職去參加提升電腦文書處理能力的研習課,實際上也有類似的課程,但筆者認為這沒有用,因為碰過太多案例,年紀過大的真的處理速度有夠慢,慢到你不如寫在紙上,再找年輕老師幫你敲到電腦裡。
但很麻煩的是,業務要夠熟才會曉得怎麼處理,新進教師絕對做不到,你又不可能全部交給新人,真要謄寫在紙上再找人電子化,也得要人家知道你在寫甚麼。可是對新進教師來說,教學才是熱情跟本業所在,行政業務不是他當老師的初衷,卻常被迫擔任,某方面來說這很像當兵,痛苦但必要。這變成老經驗的人速度太慢,速度快的人沒經驗,行政作業一多就會全部卡住。
有些專案,要經過好幾個校內單位會簽,但要說每個單位都有關,也沒太多關係,說完全無關也未必,以行政的角度來說很像找麻煩。這還有更麻煩的問題,就是學校行政幾乎都是教師,教師有最低鐘點數,校長跟主任一周只要幾堂課的也罷,其他人就不是這樣,有些簡單公文,光是在學校內找主管簽章,就可能簽了一整天都找不到人。
不要以為這很瞎,真的就是會遇到每一節課都有主管正好有課,不然就是公出。你覺得下課時間去找不就好了?很抱歉,如果你自己就有課,很可能下課趕快跑回辦公室,再拿去給人簽名時,組長去備課不在座位上。這更不要提涉及校外單位,光是跑公文就跑死你,若有關經費與人事運用的,更加麻煩。現在中小學不少地方的人事與會計人員,是兩間學校交由同一人兼任的,他可能一、二、四在這,三、五在另外一間。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9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9.1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Lingyo Lin-avatar-img
2020/05/20
雲林其實還好,還有老師願意來,我待過花蓮偏鄉小學,有過開學一個月才補到足額教師的經驗。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最早,筆者的想法跟大家差不多,偏激派的聲量比較大,所以可以獲得較多關注,加上這些年網路時代,激進的議題很容易穿越各種保護層,被拿來討論與加大音量。等到這些年,筆者算被產業界洗臉過很多次,自己也開始去管人之後,慢慢有很多不同的體會。
定期文章會同步發表在medium https://tinyurl.com/t6h3qp4 ================= 先說結論,筆者支持延後開學。政府現在下達這個指令,總是比開學前兩天講來得好。
難道專業是錯誤的?這是很多「專家」聽到筆者這樣說的第一個反應,這不奇怪,畢竟我們現在的社會事事都要求專業,不專業就等於沒有地位、沒有收入、沒有尊嚴。筆者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專業,而是指我們不能受到一種類似「三民主義」那種近乎「神秘」的教條影響(有唸過三民主義的,大概對那種情景記憶猶新)
筆者在這邊要講的是,問題是出在對於權力的掌握,一個學生根本不能夠理解,他的權力是來自於他自己,還是來自於他的父母、學校或是外面的黑道。在他們能夠理解權力本身的限制前,就會無限制的使用下去,直到狀況完全失控。
在研究過上下層四個面向的問題後,可以接著用方向性來作問題的整體修正,這分為兩大方向,一個是教育的地基式,另一個是科技的樑柱式,將教育與科技連成一線,再與四個面向的整合問題作結合,通常可以修正出真正的近程、中程、遠程三段的規劃。但這種分析很重視反證,所以可以說是全面性檢討前四個面向的問題。
這個系列要談台灣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會碰到教改課綱,主要指如何在現行制度上,找到較有可行性的辦法,可以促成教育系統的優化,進而幫助到學生。這些改革辦法,偏向現狀的延伸,以解決短、中期的問題為主,學業部分的較少,偏重的是筆者個人經驗。 
最早,筆者的想法跟大家差不多,偏激派的聲量比較大,所以可以獲得較多關注,加上這些年網路時代,激進的議題很容易穿越各種保護層,被拿來討論與加大音量。等到這些年,筆者算被產業界洗臉過很多次,自己也開始去管人之後,慢慢有很多不同的體會。
定期文章會同步發表在medium https://tinyurl.com/t6h3qp4 ================= 先說結論,筆者支持延後開學。政府現在下達這個指令,總是比開學前兩天講來得好。
難道專業是錯誤的?這是很多「專家」聽到筆者這樣說的第一個反應,這不奇怪,畢竟我們現在的社會事事都要求專業,不專業就等於沒有地位、沒有收入、沒有尊嚴。筆者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專業,而是指我們不能受到一種類似「三民主義」那種近乎「神秘」的教條影響(有唸過三民主義的,大概對那種情景記憶猶新)
筆者在這邊要講的是,問題是出在對於權力的掌握,一個學生根本不能夠理解,他的權力是來自於他自己,還是來自於他的父母、學校或是外面的黑道。在他們能夠理解權力本身的限制前,就會無限制的使用下去,直到狀況完全失控。
在研究過上下層四個面向的問題後,可以接著用方向性來作問題的整體修正,這分為兩大方向,一個是教育的地基式,另一個是科技的樑柱式,將教育與科技連成一線,再與四個面向的整合問題作結合,通常可以修正出真正的近程、中程、遠程三段的規劃。但這種分析很重視反證,所以可以說是全面性檢討前四個面向的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Thumbnail
本文表達作者眼中臺灣公務員工作各種挑戰與辛酸。
Thumbnail
本文討論臺灣國家考試制度不合理的錄取和分發任用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問題很多,根源是來自整個教育團隊彼此並不是一個系統。 從教育部、局處、學校到教室,從部長、局處長、校長到師長;之間的連動並不是互相倚賴、和諧互動的系統關連,而是一種上下層屬的官僚關係。 而因為「教育行政機關」變成是「教育機關」的「上級」,所以部局處對學校可以有無止盡的不須協商的任務交派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昨天聽一位校長夥伴說,他們有一份「性平案」報告一直被退,來來回回兩個多月,因為遣詞用字不夠理性客觀,充滿主觀意識和價值判斷等等,弄到行政人員都不想做了! 原來老師不只是「教師」,還得是「律師」,會寫理性客觀的陳述書;甚至還要是法官,能出冷靜公正的「判決文」。 今早則又看到教育部位因應數位化時代挑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公幼招生從爆滿抽籤到不足額錄取,執事者的解決之道就是讓公幼辦理延長照顧,但幼教本已經很複雜的人力結構,根本無力支援延長照顧,教育部遂於今年(113 年 01 月 16 日)提出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公立幼兒園辦理延長照顧服務作業要點,以最省錢的方式,招聘不定期契約的臨時工/教保員。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Thumbnail
本文表達作者眼中臺灣公務員工作各種挑戰與辛酸。
Thumbnail
本文討論臺灣國家考試制度不合理的錄取和分發任用問題,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當前的教育問題很多,根源是來自整個教育團隊彼此並不是一個系統。 從教育部、局處、學校到教室,從部長、局處長、校長到師長;之間的連動並不是互相倚賴、和諧互動的系統關連,而是一種上下層屬的官僚關係。 而因為「教育行政機關」變成是「教育機關」的「上級」,所以部局處對學校可以有無止盡的不須協商的任務交派
不適任教師的處理新制,規定調查小組「全數外聘」,教育部和人本基金會表示是為了防止「師師相護」。 人本沒有提供全面研究結果,拿著幾個個案,就把法規整個修了?? 哪條法沒有錯誤執行,那六法全書是不是都要重寫了? 人本基金會和教育部,竟然沒有學術研究的態度? 就大喇喇地在主導教育法規的改革? 意外嗎?
昨天聽一位校長夥伴說,他們有一份「性平案」報告一直被退,來來回回兩個多月,因為遣詞用字不夠理性客觀,充滿主觀意識和價值判斷等等,弄到行政人員都不想做了! 原來老師不只是「教師」,還得是「律師」,會寫理性客觀的陳述書;甚至還要是法官,能出冷靜公正的「判決文」。 今早則又看到教育部位因應數位化時代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