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25】親子相長,核心是愛:羅寶鴻《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Hi this is Allee. 今天想聊聊一本育兒書,羅寶鴻老師的《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如果你身為父母,很常被打不打孩子、罵不罵孩子、怎麼處罰孩子等問題困惑著,那麼我十分推薦這本書。看完這本書,我相信可以打消你百分之八十以上執行上述行為的念頭。

羅寶鴻老師可說是育兒界的媽媽殺手,在老大出生後,我開始搜尋檽育兒相關的書籍(這個日後也可以分享),從作息、飲食到教養,各個面向我都想瞭解!我想,這應該也是很多新手爸媽的必經之路吧。

在教養書籍中,最吸引我的便是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一開始,我是被蒙氏鼓勵讓孩子嘗試、動手做的理念吸引,因為這也是我從小長大的方式。回想起來,我的父母真的很先進,許多時候我仍無法像他們一樣相信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做。

在收集資料之時,剛好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新書《蒙特梭利專家親授!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以下簡稱《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出版了,當時我家老大正值半獸人時期,這本書讓我瞭解了很多一歲兒的心理狀態,以及如何應對他們給予父母的難題。

而我在2019年時,也參加了一次羅寶鴻老師的講座,當時在講座上,羅寶鴻老師透露出他這些年來學習阿德勒、薩提爾的心得感想,結合原有的蒙特梭利理論,讓他在教導育兒與親職的路上,可以用用的工具更多,不僅照顧到孩子的內心發展,也療育了照顧者(也就是父母們)的內在創傷。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便誕生了。

蒙特梭利:主要闡述孩子的內在發展需求。
阿德勒正向教養:培養孩子擁有正向人格的關鍵。
薩提爾冰山理論:協助孩子與大人處理內在情緒。

教養的理論百百種,但彼此之間並非是不相容、排他的理論。《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我覺得成功地結合了三種理論學說,引導父母在教養的路上可以有不同的方式,來面對孩子的不同問題。

相較於《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中有更多的求助案例,多半來自於羅寶鴻老師臉書上的投書。在這些投書中,老師不僅回應了父母對於孩子的問題,也回應了他所觀察到的成人本身的問題。

這幾年來,不少成長類書籍都注意到「習慣」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通常,不好的習慣,會被以「慣性」稱之。多數個人成長的文章宣導不要落入慣性思維,要覺知覺察自己的內心,但其實教養中,也有很多慣性的誤區。

像是「小孩不乖就是要打,你們/我們都是這樣被打長大的,現在還不是好好的」,當聽到「○○就是○○」的句型,就是慣性思維出現的線索。

當父母打小孩是一種不經思考的反射動作時,他真的有想過孩子行為的意義、懲罰的意義嗎?小孩不乖又是怎麼定義出來的呢?

以及更衍伸的問題:父母是絕對正義/正確的嗎?如果我們評論孩子的行為背後,有著自己童年的不好經驗/社會價值觀/別人的說法等等因素干擾,那我們決定孩子行為的標準絕對公正嗎?

原來離開慣性後,教養背後的思索層面可以如此廣泛。

每位父母的經歷不同,像我和我老公,我們對於孩子的爆點便有不同。即便是一件都讓我們生氣的事件,讓我們生氣的原因也不見得一樣。

我喜歡《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中以「安定」為教養定調。我們都認同安定的環境最不會帶來心理壓力,也最容易培養孩子健全人格。但如果父母每天因為生活、工作,讓自己的內心都不安定時,又怎麼安定地教養孩子呢?

難道要父母營造一個「我很安定」的假象,強迫自己在孩子面前只能笑不能哭嗎?

這絕對是錯誤的。作為成人,我們也會有自己的情緒;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分辨當下的情緒是自己的,還是孩子的。

我今天被孩子激怒了,是因為他本身行為有問題?還是我當下情緒不好?還是兩者兼有?

當我發現是我的情緒不好時,我可以和孩子說「今天我的心情不好,請你給我一點時間靜一靜」。

如果是孩子行為有問題,我可以和他說「你這樣做會讓我不舒服,請停止」。

兩者兼有的話,也許我靜完可以和他討論。雖然不是每一次都可以有和善、正面的結果與結論,但我相信,我和孩子都會成長。我不是以先知的角色告訴他該怎麼做,而是旅伴的身份陪他一起走「成長」這條路。

有一句老話說:每個人都是成為父母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我想,這就是親子相長吧。因此,我最最喜歡書中後記的這句話:親子相長,核心是愛。成為母親之後,最為感動的是孩子對我的愛,是無私且高尚。每次在他們的眼睛裡,我都見到那些星星,閃爍光芒。

為此,我希望可以將我們之間的愛延續,直至生命的終結。我願意學習,如何成為孩子生命中的旅伴,一起旅行,最後分開。

我是Allee,希望你喜歡今天的分享,下次見。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5303?sloc=ma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ee的沙龍
78會員
134內容數
對我而言,閱讀是一種休息時間。讓我們一起在忙碌生活中徜游書海,用閱讀豐富人生。
Al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1
七月的關鍵字是在月初就決定了:「網站」。 先上網站:http://readingmint.com 月初時在帶路姬粉專上看到 A2 Hosting 特價的消息,決定真正投入資源做自己的部落格。 然後跟著帶路姬的教學一步一步走(當然顯生還是有跳步驟再回頭的啦),摸索著蓋出了一個自己文章的「家」。
2024/08/01
七月的關鍵字是在月初就決定了:「網站」。 先上網站:http://readingmint.com 月初時在帶路姬粉專上看到 A2 Hosting 特價的消息,決定真正投入資源做自己的部落格。 然後跟著帶路姬的教學一步一步走(當然顯生還是有跳步驟再回頭的啦),摸索著蓋出了一個自己文章的「家」。
2024/07/03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2024/07/03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2024/05/30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2024/05/30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個人都當過孩子,但在沒有小孩之前,沒有人當過父母,當了父母也才知道,所有的教養只能邊做邊學,有了第二個孩子後才知道,老大的教養方式不見得可以套用在老二的身上,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性格特質,於是又是一場邊做邊學的旅程。
Thumbnail
每個人都當過孩子,但在沒有小孩之前,沒有人當過父母,當了父母也才知道,所有的教養只能邊做邊學,有了第二個孩子後才知道,老大的教養方式不見得可以套用在老二的身上,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性格特質,於是又是一場邊做邊學的旅程。
Thumbnail
兩年多前看過羅寶鴻老師的《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一書獲益良多,翻找當時的閱讀心得寫著:「跟其他親子教養的書籍不同之處在於真正觸動到父母內心脆弱敏感的那一塊。」而羅寶鴻老師的名言:「成人內在不安頓,方法再好也枉然。」更是一語中的直擊各位父母的內心,當一位老師或寫作者能對主要照顧者展現同理心,自然更能把想
Thumbnail
兩年多前看過羅寶鴻老師的《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一書獲益良多,翻找當時的閱讀心得寫著:「跟其他親子教養的書籍不同之處在於真正觸動到父母內心脆弱敏感的那一塊。」而羅寶鴻老師的名言:「成人內在不安頓,方法再好也枉然。」更是一語中的直擊各位父母的內心,當一位老師或寫作者能對主要照顧者展現同理心,自然更能把想
Thumbnail
自學期間,為孩子的教育學習兒進修蒙特梭利教育哲學。除了在教育專業層面,增加了對學齡前與小學階段孩子發展特性的了解,也從新檢視自己與家中孩子互動的方式,獲得許多啟發與改變,甚至在助人專業上也有助益。
Thumbnail
自學期間,為孩子的教育學習兒進修蒙特梭利教育哲學。除了在教育專業層面,增加了對學齡前與小學階段孩子發展特性的了解,也從新檢視自己與家中孩子互動的方式,獲得許多啟發與改變,甚至在助人專業上也有助益。
Thumbnail
2010年我去高雄旅行時,偶然在誠品書店看到一本叫做《樂當幸福不良媽媽》的書,被書名吸引了,坐下來看了大半本書,深感震撼。當時我還未當媽,其實沒必要買育兒書,於是將書放下,但想著想著,離開書店前還是乖乖付錢將書帶回家。 回家後靜下來看完《樂當幸福不良媽媽》,沒被作者反傳統的想法嚇倒,反而深受啟發,
Thumbnail
2010年我去高雄旅行時,偶然在誠品書店看到一本叫做《樂當幸福不良媽媽》的書,被書名吸引了,坐下來看了大半本書,深感震撼。當時我還未當媽,其實沒必要買育兒書,於是將書放下,但想著想著,離開書店前還是乖乖付錢將書帶回家。 回家後靜下來看完《樂當幸福不良媽媽》,沒被作者反傳統的想法嚇倒,反而深受啟發,
Thumbnail
● 書名: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 作者: 簡‧尼爾森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18/04/27 ● 陳揚的小小介紹:   先前與大家介紹的《阿德勒愛與引導在教育的實踐》,其內容就是根據阿德勒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正向教養的例子,所以如果你想要理解阿德勒正向
Thumbnail
● 書名: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 作者: 簡‧尼爾森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18/04/27 ● 陳揚的小小介紹:   先前與大家介紹的《阿德勒愛與引導在教育的實踐》,其內容就是根據阿德勒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正向教養的例子,所以如果你想要理解阿德勒正向
Thumbnail
Hi this is Allee,今天想繼續筆記《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書中,關於孩子的偏差行為。 我在老大未滿一歲時便接觸了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書《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也曾經參加了羅寶鴻老師的講座,自此成為羅寶鴻老師的粉絲。 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管教一事卻沒有一點也不難。 尤其當孩子做了我們非
Thumbnail
Hi this is Allee,今天想繼續筆記《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書中,關於孩子的偏差行為。 我在老大未滿一歲時便接觸了羅寶鴻老師的第一本書《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也曾經參加了羅寶鴻老師的講座,自此成為羅寶鴻老師的粉絲。 但隨著孩子越來越大,管教一事卻沒有一點也不難。 尤其當孩子做了我們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