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Janice «少,但是更好» 讀書會精華/拒絕與留白的藝術 «EP30內容精彩回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當一個專準主義者,是讓你這生不會後悔的方法。」
在現今的社會裡,有太多的資訊需要過濾、太多的選擇需要考量,若你也察覺到自己的專注力正在被分散,想要改善這樣的情況,那麼你來對地方了!
我們將藉由這篇文章,帶領大家複習 «少,但是更好» 的讀書會重點精華,陪伴你們拿回生活的主控權,創造極簡高效的人生!
本集原聲帶 on Apple Podcast → Jacky&Janice-«少,但是更好»讀書會
圖片來源:博客來

【開始之前,別忘了訂閱我們!】
📍訂閱我們的 Podcast,最新集數搶先聽! Apple/Spotify/mixerbox/kkbox
📍追蹤我們的 IG,不漏掉任何最新活動資訊! @ leftsideescalator.jacky

«少,但是更好»重要概念

把你的能量與精神,集中於所謂「最重要的事」

在面對一些聚會的邀約以及生活裡的種種機會時,我們可能都有過「嗯…要去嗎?」的糾結時刻;或是你也體驗過,一天下來感覺自己做了很多事,回顧時卻發現自己並未完成多少的那種失落感。Jacky 分享道:「與其做了很多事情,卻都做得很普通,不如將時間與精力,都投注在自己真正有熱忱的事物上。」
“Hell yes, or nothing.”
這是書裡 Jacky 很喜歡的一句話。在面對選擇或邀約時,若心裡有很多顧慮與猶豫,那麼不如不要去做,反之若是心底的回應是「要!我要去做!」那麼就應該大聲地說 Yes,這便是落實「少,但是更好」的一個行動準則。

遞減生活中的人事物—「拒絕」的藝術

書中除了提倡「適時說不」的精神,也提及了「如何說不」的方法。要有禮貌地拒絕別人,訣竅在於必須堅定而優雅。例如:「很榮幸你想到我,但我行程已經排滿了,真不好意思。」或者是於對話之間暫停幾秒,讓對方自行以收回邀約、談笑圓場的方式,填補這尷尬的空白。
另外也可以使用一種 “No…but…” 的句式,如:「我沒有辦法幫你,我認識一些朋友可能可以做這件事。」不過 Janice 提醒到,使用這個句式時,須注意對方的要求是否符合情理,否則可能會為朋友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生活裡留下一些空白時光

在遇上別人的邀約時,我們很可能會因為行事曆上沒有行程,想說「反正自己也沒事」便去赴約,就這樣錯失了許多與自我對話的時光。針對這個狀況,Jacky 分享了以前在 FB 工作時,公司裡的一張海報:「有在動不代表正在前進,有時候在動也只是原地踏步而已。」
生活裡的那些空白時光,其實就能幫助我們去思考、沉澱,好好地檢視自己的生活。例如 比爾蓋茲 Bill Gates 有個放空自我的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到自己的小山屋,帶著一袋的書、不理會工作,在這樣什麼事都不做的時間裡,逃離日常,領悟人生。
「抽離平常的生活,不刻意去思考,反而會得到很多的禮物。」— Jacky
Photo by Maria Victoria Portelles on Unsplash

«少,但是更好»執行心得

Jacky — 拒絕聚會的邀約

Jacky 在大學剛畢業時,因為朋友們都還留在加州,很常有聚會或是飯局的 邀約,時間久了之後,Jacky 認知到與其和同一群人頻繁地聚會、聊著同樣的話題與八卦,不如將時間拿來投資自己、閱讀書籍,才能發揮到最大的人生價值。
被問到「這樣的拒絕是否會影響人際關係?」Jacky 答道,剛開始拒絕時,大家會有所疑惑,不過到了後面會發現大家都能尊重你的意願,知道你有想做的事,反而還會更珍惜聚會中有你的時光。

Janice — 30天極簡生活挑戰

Janice 起初是跟著 Netflix 上的「極簡主義」來進行極簡的生活挑戰,從第一天丟一樣東西、第二天丟兩樣……到最後丟棄了將近450樣個物品。在進行的過程裡,除了能夠提升環境的整潔程度之外,Janice 認為更重要的其實是價值觀的影響
例如在購物之前,Janice 會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個東西嗎?」「買這個東西的意願是 “Hell yes” 還是『沒有也行』?」Jacky 也分享道,因為衝動購物而造成的後果,就例如衣櫥裡那些我們以為「總有一天會穿到」的衣服一樣,書中針對這點提到,若是想對衣櫥進行整理,我們可以看著手上的衣服並問自己:「我愛它嗎?」答案可能會隨著 “Hell yes, or nothing.”的準則呼之欲出。

作者—回顧90天前的日記

在書裡的 “Explore” 段落中,作者分享到了自己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並且會定期地回顧自己前面這90天寫的日記內容,查看自己在這段日子有什麼方面的進步與成長。
Janice 提到自己也有在寫日記,不過很少做「回顧」的動作,一直到某次面臨低潮,Janice 翻閱了去年的同一天寫下的日記,發現自己一直都困在很類似的情境裡,那一瞬間就頓悟到自己應該有所長進,並能夠放下、繼續前進。
透過每天寫日記來觀察自己,回顧自己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被解決,也看見自己其實已經進步了多少。
Photo by Green Chameleon on Unsplash

«少,但是更好»電粉回饋

電粉栗子分享—學習婉拒

在回應朋友的邀約時,栗子表示因為自己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所以通常會說 Yes,也因此會不小心把時間排得太滿,造成例如早上與 A 朋友約會時,擔心著等等下午和 B 朋友聚會的事…等情況。
在看完這本書以後,在面對工作上或是朋友的邀約,栗子開始會反問自己:「如果做了這件事,我會犧牲掉什麼?」學習著如何婉拒,並在事物之間做出取捨。
「當我們交出選擇的能力時,某件事或某個人就會插手替我們做出選擇。」—«少,但是更好»
✏📝Jacky 特別推薦 — 電粉栗子的文章「生活|斷捨離,活成你想要的樣子。

電粉 Kevin分享— “What’s important now?”

在一天的早晨,Kevin 會列出三件重要的事,並提醒自己將專注力集中於這些事情上,也會運用「週反省」的方式,來落實 “What’s important now?” 的行動準則。
在«少,但是更好»一書中,作者提到了關於「專注」的技巧—停下來,重振精神。 在工作完回到家時,他會先站在家門口、緊閉雙眼、做一個深沉的呼吸,讓自己切換到一個「陪伴家人」的模式,而不把在工作上的情緒帶回家中。
在切換環境時,問自己 “What’s important now?” 也是個很好的調適方式。

電粉 Rinnie分享—頂樓的留白時光

Rinnie 以往的認知是將一整天的行程塞得很滿,好像做了很多事,就是所謂的「好」。近期因為 Work from home 少掉了一些通勤時間,Rinnie 會在早晨和下班後,到家中的頂樓透透氣,給自己留白的時光。
看著街上的路人買東西、感受到氣溫的提升,Rinnie 認為在頂樓給自己這樣的放空時光,讓她更能體察身邊細小事物的變化,也能進而提升內心的滿足感以及情緒穩定度。
「『無聊』是創意的來源。」— Jacky
Photo by Motoki Tonn on Unsplash

結語

書中:「人生最大的後悔,是沒有好好活出自己想活的樣子。」
大多數人到了晚年或是病逝前,才意識到什麼對自己是重要的,因而為以往那些「沒有做的決定」而感到惋惜。還有時間的我們,可以透過不斷地嘗試與練習,來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並確立自己的底線,如此一來也就能夠更堅定而優雅地說不,創造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模樣。
Photo by Miguel Bruna on Unsplash

我是 Jacky ,謝謝你的閱讀!歡迎追蹤我的 方格子Instagram。如果對我的節目內容有興趣,也歡迎點擊以下連結 🙂
電扶梯走左邊,讓我們一起自我成長,離開舒適圈,做最好的自己!
Article written by Zarina Li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群媒體 #社群經營 #萬人追蹤 KOL 經營之道 你也想當一位 KOL 嗎?本集邀請到知名 KOL Alice 本人,來為我們解密 KOL 的真實人生,聊聊如何進入這個行業、社會對此的刻板印象、以及經營社群媒體的心路歷程。一起來看看她是如何從零開始、累積經驗,最終踏上萬人追蹤 KOL 之路!
#創業之路 #設計思考 #從死亡的角度體悟生命意義 「接受自己找不到方向的那個過程。」 每個人都有過特別迷惘的時期,這次邀請到擁有在7個國家成長經驗的 Ann ,一起看看她是如何運用設計思考於不斷變化的人生當中,以及如何發揮自己的熱愛、回饋給這個世界。
#區塊鏈的定義與應用 #加密貨幣入門指南 #新手指南 現今社群軟體上充斥著「加密貨幣」、「區塊鏈」等名詞,你是否也對這些感到好奇、甚至充滿疑惑呢?今天這集邀請到了Jacky媽媽來擔任來賓,希望可以藉由Jacky以及兩位專業電粉們的解說,讓就讀文學院的媽媽聽懂「什麼是區塊鏈」!
「生活與職涯,並不是單向流線型。」 在每個抉擇的路口,面對外力因素與內心渴望的拉扯,我們應該如何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並保有自我初心,堅守屬於自己的原則?
「人生其實就是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與『活在當下』做平衡。」 從 Instagram 離職 — 突破自我舒適圈 探索自己,過程本身就是答案 真誠面對每段遇到的愛情 與其回首過去,不如專注於現在 .
我與 Instagram 的緣份 從台灣出發的軟體工程師旅程 身為軟體工程師,我一直都想要去科技產業蓬勃的矽谷看看。於是在短短一年內,我從 KKBOX 換到 9GAG,接著又買了一張單程的機票,去美國參加 Apple 的 WWDC,從此開啟了我在美國科技業的求職與職涯之路。 ***
#社群媒體 #社群經營 #萬人追蹤 KOL 經營之道 你也想當一位 KOL 嗎?本集邀請到知名 KOL Alice 本人,來為我們解密 KOL 的真實人生,聊聊如何進入這個行業、社會對此的刻板印象、以及經營社群媒體的心路歷程。一起來看看她是如何從零開始、累積經驗,最終踏上萬人追蹤 KOL 之路!
#創業之路 #設計思考 #從死亡的角度體悟生命意義 「接受自己找不到方向的那個過程。」 每個人都有過特別迷惘的時期,這次邀請到擁有在7個國家成長經驗的 Ann ,一起看看她是如何運用設計思考於不斷變化的人生當中,以及如何發揮自己的熱愛、回饋給這個世界。
#區塊鏈的定義與應用 #加密貨幣入門指南 #新手指南 現今社群軟體上充斥著「加密貨幣」、「區塊鏈」等名詞,你是否也對這些感到好奇、甚至充滿疑惑呢?今天這集邀請到了Jacky媽媽來擔任來賓,希望可以藉由Jacky以及兩位專業電粉們的解說,讓就讀文學院的媽媽聽懂「什麼是區塊鏈」!
「生活與職涯,並不是單向流線型。」 在每個抉擇的路口,面對外力因素與內心渴望的拉扯,我們應該如何聽見自己內心的聲音,並保有自我初心,堅守屬於自己的原則?
「人生其實就是一直在『做最好的自己』與『活在當下』做平衡。」 從 Instagram 離職 — 突破自我舒適圈 探索自己,過程本身就是答案 真誠面對每段遇到的愛情 與其回首過去,不如專注於現在 .
我與 Instagram 的緣份 從台灣出發的軟體工程師旅程 身為軟體工程師,我一直都想要去科技產業蓬勃的矽谷看看。於是在短短一年內,我從 KKBOX 換到 9GAG,接著又買了一張單程的機票,去美國參加 Apple 的 WWDC,從此開啟了我在美國科技業的求職與職涯之路。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
前言 在這個繁忙而充實的現代生活中,學會說不是保護自己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不可能做到應承所有事情,因此,學會拒絕一些事情並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是對自己時間和精力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習慣每天查看電子郵件N遍。 2.想提高工作效率,挪出更多時間的人。 3.覺得養成新習慣很難,需要意志力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應對過度思考的方式,並融入日常生活例子,讓方法更加平易近人。從面對突發狀況到處理負面想法,皆提供了不同的策略。除此之外,書中也敘述了重要事務優先處理的觀念,透過這些方法與理念,讓人能夠更專注地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1.追求本質 專準主義! 留意 - 探索 異常的細節、過濾問題、釐清重點。 資訊中失去了什麼知識? 辨別 多數瑣事,少數要事。 多數事物都沒什麼價值,只有少數行動造就出色的成果。 不會每一件事都重要,今天哪件事最重要? 釐清
Thumbnail
幾年前從物品的極簡開始,體驗到減法生活、日常留白的美好。所以除了物品與空間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希望能更近一步地減少不必要的事物。 如果你是:感覺快被各種活動、要求給壓到喘不過氣的人;嚮往簡單生活的人,不只在物品上極簡,對於事情也該用同樣的態度面對的人。那麼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在當今社會,人常常因為各種壓力或期望,而迫使自己做出違背內心的決定。」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為什麼我們不應該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以及為自己學會說「不」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會說「不」?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當我們想要嘗試滿足每一個人的期望時,往往會因為違背自己的真實心意,而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如果選擇低調生活,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明明該是自己的事情,由自己做定、由自己選擇的情况將會變得非常的少。然後,我們就只能祈禱,為我們下決定的人是個好人了.
Thumbnail
如果當你發現别人越来越不把你當一回事,那是因為你太好說話。什麼事情,一找你就答應;什么東西,一要你就給。要知道:有的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做人除了說YES之外,還要經常說一下NO。親和力雖然很重要,但人的價值卻是靠拒絕而来的。有原則的拒絕,比無原則的幫忙,你會更有價值。交人交心,澆樹澆根!真誠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最佳的辦法,就是知道自己必須在什麼時候說「不」!向任何一個人,包括自己。
前言 在這個繁忙而充實的現代生活中,學會說不是保護自己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不可能做到應承所有事情,因此,學會拒絕一些事情並不是自私的表現,而是對自己時間和精力的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1.習慣每天查看電子郵件N遍。 2.想提高工作效率,挪出更多時間的人。 3.覺得養成新習慣很難,需要意志力的人。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應對過度思考的方式,並融入日常生活例子,讓方法更加平易近人。從面對突發狀況到處理負面想法,皆提供了不同的策略。除此之外,書中也敘述了重要事務優先處理的觀念,透過這些方法與理念,讓人能夠更專注地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消除那些不必要的東西。 1.追求本質 專準主義! 留意 - 探索 異常的細節、過濾問題、釐清重點。 資訊中失去了什麼知識? 辨別 多數瑣事,少數要事。 多數事物都沒什麼價值,只有少數行動造就出色的成果。 不會每一件事都重要,今天哪件事最重要? 釐清
Thumbnail
幾年前從物品的極簡開始,體驗到減法生活、日常留白的美好。所以除了物品與空間外,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希望能更近一步地減少不必要的事物。 如果你是:感覺快被各種活動、要求給壓到喘不過氣的人;嚮往簡單生活的人,不只在物品上極簡,對於事情也該用同樣的態度面對的人。那麼推薦你閱讀這本書!
「在當今社會,人常常因為各種壓力或期望,而迫使自己做出違背內心的決定。」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為什麼我們不應該為了迎合他人而委屈自己,以及為自己學會說「不」的重要性。 為什麼我們需要學會說「不」?因為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當我們想要嘗試滿足每一個人的期望時,往往會因為違背自己的真實心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