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齋情感諮詢】心理師談「如何停止被別人期待的影響,做回真正自己?」

2023/04/0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圖選自戲劇荼靡,別人期待的我,到底是自己想要的面貌嗎?
這是小芬(化名)在網路上po出的問題,她描述她的家人與男友,對於她現在內勤的工作薪水低(28k)感到不滿意,她努力找新工作外勤送貨的工作,已談妥薪資有38k,但是家人覺得危險也不希望她去。原本的工作卻又已談妥離職,因為同事們捨不得她,就有些虧她的玩笑話語,「你要拋下我們往大好的前程去…」,小芬聽了刺耳。因心情鬱悶,小芬的投資原本是保守路線,卻玩起了當沖,因為不熟悉,而虧損了近一兩個月的薪資,連帶的,小芬最近都睡不好覺…
不知道大家一看到這案例想到的是什麼?是不是很像生活中的你我,總有那麼點影子,但又更雖一些,屋夜偏逢連夜雨。
如果在心理諮商中,其實還需要探問的資訊很多,但總的來說,案主想不被他人期待影響,做真正的自己話,有下面四個關鍵需要去釐清。
第一,釐清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可以看到小芬轉職的事,可能牽涉到周圍大家(家人、男友)對她的期
待,甚至,也包括小芬自己複雜的期待。在這樣多重期待中所做的決定,通常會穰人很有壓力,很難去完全承擔負責,因為裡面就夾雜著很多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所以,在做決定時,我們雖然需要考慮到各種不同的看法,但最後自己要「獨自靜心下來思考」,那些是自己的需要,那些是別人的想要? 要排定優先順序時,支持自己的最大理由是什麼? 這樣,當遇到問題時,我們才能回到那個初衷來在心底支持自己,即便遭到其他人反對,但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畢竟,自己只有一個,不可能討好所有的人,自己能對自己感到安心是最重要的。
第二,對他人的正確定位與應對技巧
成為社會化的一個人,不可或缺的自我保護技巧,就是判斷局勢、適當
應對。因為在社會中,我們不想欺壓別人,但也不想盡成為挨打、被調侃的角色。但社會上有意無意,人們都在展現自己的影響力,掌控別人,獲取更多資源或取得對自己更有利的角色、位置。
在小芬的例子中,需要去辨識的是同事和自己的交情如何? 出於什麼心態而有這些酸溜溜的話語? 是交情好的或交情普通的?
「這些都會決定要把對方的話聽進去幾分?」
對方必須是重要的、為自己好的、真誠想和自己交往的,那她的話我們才把它擺在重要位置,相反的,對方如果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爽感而說這些話,那對於不重要的人、不重要的話,當然不放在心上。如果對方和自己真有交情,在回應時也可以半開玩笑半述說自己真心「哈!你這是在羨慕我哦~這樣說我會有壓力啦」。
第三,練習對自己的選擇要有信心
有時,即便我們認真思考、努力面對,但有時環境的時不予我,我們的
付出可能無法有圓滿的收成,達到一剛開始的目標。這時,
給予自己信心、安撫自己就是最重要的課題,如果大家有看過楊丞琳演的戲劇「荼靡」,就會知道「人生的道路,沒有所謂哪條是正確的!只是各有所獲,各自欣賞所獲罷了!」。
當我們站在通往某條路的路上,人的眼光下意識地容易看到自己所沒有的、不完美的,因而感慨遺憾,那是因為我們看不到,那些我們未選擇的道路上,看似有其他豐美的果實,卻也隱藏著許多荊棘挑戰,其實沒有一條道路會都是平安無虞的。
所以,當我們已做了選擇,就要對自己的選擇有信心:「這個選擇至少會帶我到另一個新風景的契機,我可以趁機試試自己沒體會過的事啊!」
當我們能不質疑自己的選擇,那當結果不如己意時,會先少了些自責。
第四,練習對自己的付出欣賞、感恩自己擁有的
進一步的,我們要能對自己在過程中「為自己付出去的精神欣賞」那會更能心安理得,畢竟,要想慶豐收,天時地利人和免不了,但有時天下不下雨這由不得我,這不是我能掌控的。但生而為人,在人生過程中,我能勇敢、對得起自己、欣賞自己付出的精神,這是給自我人格的最大獎勵了。
最後,要在逆境中振作有正向的眼光,最好的方法是:「約束自己的野心,感恩自己目前所擁有的」。
也許自己所擁有的是,對自己有期待壓力的雙親,但至少他們身體健康;也許自己所擁有的是外勤送貨工作,但至少在這疫情時代自己卻能成功跳槽。這些看不見的潛藏利益,其實正滋養著自己的生活,自己之所以不曾留意,只因眼光追逐著夢想所致。但不管有何夢想如何遠大,都是從「接受自己的當下」才能有耐心的去展開,不可本末倒置。
------------------------------------------------------------
把心養好,前方的路都能走順
養心能斷煩惱,覺知找回喜悅
------------------------------------------------------------
Image
快速預約諮詢=》點擊連結,就可寫下你的焦慮心事,給您專業意見+超直覺洞悉,讓您對問題有概念的處理方向
加入養心齋好友,查看諮詢方案與價格
養心齋官網
作者林玉珊心理師,養心齋人生導師諮詢顧問,陪你療癒生命難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金剛經說「善護念」,透過對心性、意識、心念的關注,以心為本,進行修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