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釀選劇|《怒嗆人生》:靈肉分離的火爆巨嬰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raw-image

姑且不論是有意為之或大勢所趨,近幾年的好萊塢,可說是吹起一波亞裔旋風,從《瘋狂亞洲富豪》大賣開始,《夢想之地》尹汝貞奪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接著是打破紀錄的金獎導演趙婷,再加上大殺四方的《媽的多重宇宙》,屢屢證明亞裔影業人士的能見度、影響力,已然顯著提升。

廣受好評的獨立片商 A24,則也搭上這一波熱潮,攜手 Netflix 推出荒誕又犀利的影集作品《怒嗆人生》。但是,主創團隊並不打算畫地自限,就算剛好以亞裔美國人為切口,卻不僅停留在種族、移民等等相關討論,更巧妙揉合了黑色幽默、憤怒以及普世的迷失經驗,藉此狠狠衝撞觀眾,然後一舉引出每個人心底都有的那條銜尾蛇。至於結局,到底是凝鍊過的生命篤定?還是繞不出莫比烏斯環的無謂掙扎?人類究竟是自己的出口或牢籠?誰也說不清。

是故,來到故事的尾聲,《怒嗆人生》沒有給出任何結論,而是提醒,上述的解答,端看我們願意陪自己走多遠、走多深。

raw-image

聚焦主題,讓我們從頭開始梳理。首先,可以發現在許多作品中,一開始越被強調的真理,後來總是會被作品本身推翻,《怒嗆人生》同樣也是,好比這句「憤怒,僅僅是一種短暫的意識狀態。」

若以心理學的視角來看,憤怒作為一種激發行動的原始情緒,經常是關於不滿的本能反應,例如飢餓、貧窮或是受到侵犯。也因此,憤怒的本質在於拒絕、控制,甚至是顛覆,個體試圖藉由外放的攻擊性能量,進一步擺正傾斜的生命。由此可知,憤怒的核心訴求,不只是情緒宣洩,更還有追求改變。

raw-image

於是乎,對照憤怒的本質,若是處境未能獲得改善,就會像主角 Danny、Amy 一樣,持續被無窮的失控與荒唐糾纏,好似人生是一臺頻頻失速奔向懸崖的列車,反覆歷經一次次的墜落,而後拖著刻滿網紋的內心,繼續依賴憤怒去止痛,彷彿像是打上一針興奮劑,在那須臾的幻夢(暴走)中,稍稍體會握有權力的快感。畢竟,憤怒是人類抵抗無力時,最為直覺的反應,縱然無法根絕問題,還是足以撬開一些空間喘息。

可惜的是,正如《怒嗆人生》所展現的,活得太過用力,把自己繃成一隻刺蝟,只會讓報復、謊言與操弄,變為加速災難的燃料,並讓憤怒像是彈力球一般,非但解決不了困境,越是用力往外砸,反撲的力道也越強。故此,光靠咆哮,依然不足以消停內心那一聲聲慘叫,無處安放的怒火,實非 Amy 的老公 George 假設的暫時性偏離,所謂知足跟放下,高高在上,不過是養尊處優者才有的優雅,甚或是一種何不食肉糜的傲慢信條。

raw-image

順著前段討論,難不成《怒嗆人生》的主旨,仍是老掉牙的放過自己,或者說西方人追逐的禪意哲學嗎?倒也不完全。重回憤怒,隨著劇情推展,我們逐漸明白無論那份憤怒來自於忌妒、自卑還是匱乏,其所牽動的心境十分複雜,不盡然只有對於現狀的不滿,更藏有不被他人理解、看見的各種斷裂經驗。

舉例來說,Danny 除了無法達到雙親(初代移民)對於長子(二代移民)的期待,亦無法符合美國大眾的刻板印象,透過學業,逆勢躍升為模範少數族裔。理想跟現實的巨大落差,重重擊碎了 Danny 的自尊以及價值感,他非但作為永遠的異鄉人,更還得喬裝成人生勝利組,將自己夾入真空的生活假象中,然後不可避免地一再體認到壓抑所烙下的空洞。

另一方面,看似晉升上流的 Amy,同樣也困在類似的窘境裡,身為帶有東方神秘色彩的魅力女性,她時時刻刻都得保持某種睿智、豁達的脫俗形象,即使內心再焦灼,仍要不動聲色,藉以確保「 個人品牌 」得以持續受到西方上流階層的青睞。劇中的收購案件,正在暗諷西方主流社會就算過了數十年,照樣不改殖民式思維,習慣利用金錢(武力)去剝奪、侵佔弱勢文化的驕傲,再以一副施恩的嘴臉,勸導對方要擁抱野心、保持努力。

raw-image

不過,先將焦點放回 Danny 跟 Amy 身上。承前整理,可以說不論是誰,都得戴著面具生活,而這張面具極度狡猾,就像 Amy 心中那一隻巫婆,逐漸佔據外在現實跟內在自我之間的每一寸縫隙,促使兩人不自覺地隨著時間一步步疏離自己。為此,之所以會說他們是彼此的影子,並不只因為他們皆被憤怒綁架,更因為他們共享了相同的寂寞與失落,分分秒秒懷抱著冒牌者心態搖擺度日,再以空虛餵養空虛,最後養出一座吞噬他人、所愛之事以及柔軟姿態的無底黑洞。

除此之外,藉由憤怒雙人組的故事,還能得出一個駭然的事實,憤怒其實不僅是個人生理反應,也不僅是脾氣控管失靈,更來自社會結構的扭曲。猶如建制民族誌學者再再強調──少數群體的斷裂經驗,往往起因於人類社會,忽略了個人經驗本身的不可分割性,妄想利用極端的分類,排序每個人的位置,結果使得那些本該完整、連貫的靈魂,盡數遭到殘酷肢解,非但失去了話語權,就連掙脫的意志,亦都因為破碎變得沒有一條路徑可以傳遞,宛如一具具靠著慣性前進的屍體。甚者,Danny 嘴上不斷喃喃的:西方心理治療對於東方腦袋沒有用,一樣在呼應、體現前段提到的斷裂經驗,所謂歐美主流價值觀、想像世界,根本無法契合亞裔群體的真實處境。至此,缺乏文化視野的話,別說是修復身心,粗暴的框架,只會擠壓出更多的孤島、分裂。

raw-image

總體來說,誠如影集結尾所點明,男女主角雙雙如同巨嬰,即使肉體早已成熟,內心依舊非常孱弱,甚至可以說跟不上肉體的發育。不管是過往的霸凌經驗,抑或是遭到貧窮圍城的窘迫感,皆讓兩人活在複雜性創傷的統治之下,導致心靈一再陷入停擺,變成阿德勒口中的不幸之人,必須耗費一生,才有機會瀝乾自己的青春與童年。

高明的是,編劇最終選擇讓主角失去一切,以便推動兩人直視自己的深淵,接著發現到走入荒蕪,穿過隧道,原以為的毀滅,竟然也一併帶來自由與新生。除了助人擺脫那些根本不合身的教條,亦能找回失散已久的純粹經驗,或許是發自內心的喜悅,又或許是對於未來的盼望、躁動,因此再度完整關於活著這件事,而不是在放棄跟暴走之間來回踱步,反而讓自己一路走向死寂的句點。到頭來,恰如第十集片名所引用的榮格名言:若想悟察生命真諦,不能固守於光明的輪廓中,必然還得投身於黑暗,才有可能學會如何穿透苦難。

raw-image
全文劇照提供:Netfli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5.4K會員
2.1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04
從故事的完整性和縝密度來看,《小鎮星熱點》並不是笨蛋節奏最流暢的作品。由於在落筆之初並沒有定義明確的劇本骨架,整體敘事相對鬆散,尤其前半段雖然依然很合喜愛日常、逗趣風格的觀眾胃口,但戲劇張力確實較低。然而,看似零亂發散的佈局,最終卻在最後三集裡被巧妙收束,更成功回收了散落在先前劇情各處的碎片和伏筆。
Thumbnail
2025/04/04
從故事的完整性和縝密度來看,《小鎮星熱點》並不是笨蛋節奏最流暢的作品。由於在落筆之初並沒有定義明確的劇本骨架,整體敘事相對鬆散,尤其前半段雖然依然很合喜愛日常、逗趣風格的觀眾胃口,但戲劇張力確實較低。然而,看似零亂發散的佈局,最終卻在最後三集裡被巧妙收束,更成功回收了散落在先前劇情各處的碎片和伏筆。
Thumbnail
2025/03/24
《混沌少年時》展現了戲劇的魅力來自紮實的劇本和演技,而非花俏的特效或爆破場面,全劇以凱蒂的死亡為出發,讓觀眾看見事件背後存在著的、比傑米殺人更為嚴重的問題。從現實生活的暴力到虛擬網絡的霸凌,我不禁想起近年幾部童話電影皆因女主角的膚色與言論和公眾預期不同,網路上便引發各種針對女性外貌的訕笑和攻擊言論。
Thumbnail
2025/03/24
《混沌少年時》展現了戲劇的魅力來自紮實的劇本和演技,而非花俏的特效或爆破場面,全劇以凱蒂的死亡為出發,讓觀眾看見事件背後存在著的、比傑米殺人更為嚴重的問題。從現實生活的暴力到虛擬網絡的霸凌,我不禁想起近年幾部童話電影皆因女主角的膚色與言論和公眾預期不同,網路上便引發各種針對女性外貌的訕笑和攻擊言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怒嗆人生》這樣的譯名、脫口秀演員黃艾莉,彷彿很好笑,實則令人悲愴。所有角色的苦悶、嫉妒,與那股如鯁在喉難以解釋的衝動:「去傷害他人,去自私,因為過得好辛苦。」你都懂。誰沒有生活中某個時刻,你想要敗德,想要控制,想要解放及坦誠,想要「做自己」,縱使你也曉得事情會因此變得很糟。 也許那更爽,不是嗎?
Thumbnail
《怒嗆人生》這樣的譯名、脫口秀演員黃艾莉,彷彿很好笑,實則令人悲愴。所有角色的苦悶、嫉妒,與那股如鯁在喉難以解釋的衝動:「去傷害他人,去自私,因為過得好辛苦。」你都懂。誰沒有生活中某個時刻,你想要敗德,想要控制,想要解放及坦誠,想要「做自己」,縱使你也曉得事情會因此變得很糟。 也許那更爽,不是嗎?
Thumbnail
方向盤不止代表著前進的路線,更是代表著人生的控制權。從行車記錄器中看到各式各樣的路怒事件,一張張面目猙獰的面孔,讓筆者不由得好奇就是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足以讓人情緒斷裂,將怒火發在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身上。 由陰屍路男配角Steven Yeun與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黃艾莉聯手演出一對歡喜仇家。
Thumbnail
方向盤不止代表著前進的路線,更是代表著人生的控制權。從行車記錄器中看到各式各樣的路怒事件,一張張面目猙獰的面孔,讓筆者不由得好奇就是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足以讓人情緒斷裂,將怒火發在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身上。 由陰屍路男配角Steven Yeun與美國知名脫口秀主持人黃艾莉聯手演出一對歡喜仇家。
Thumbnail
  四月份在Netflix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話題美劇《怒嗆人生》,由近年獲獎無數的A24製作,以一起路怒事件為導火線,引發兩位亞裔間一連串既荒謬又寫實的衝突與仇恨。在八集的篇幅中,我們一同參與了這兩個角色充滿壓抑的內在衝突,卻也藉著這段相恨相殺的旅程,感受到某種奇特而昇華的抒發。
Thumbnail
  四月份在Netflix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話題美劇《怒嗆人生》,由近年獲獎無數的A24製作,以一起路怒事件為導火線,引發兩位亞裔間一連串既荒謬又寫實的衝突與仇恨。在八集的篇幅中,我們一同參與了這兩個角色充滿壓抑的內在衝突,卻也藉著這段相恨相殺的旅程,感受到某種奇特而昇華的抒發。
Thumbnail
近期在美國掀起討論熱潮、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9%的Netflix影集《怒嗆人生》便是以「憤怒」作為影集母題,透過一場狂暴的路怒(Road rage)事件揭開序幕,講述兩位對各自生活怨恨不滿的亞裔移民故事。
Thumbnail
近期在美國掀起討論熱潮、爛番茄新鮮度高達99%的Netflix影集《怒嗆人生》便是以「憤怒」作為影集母題,透過一場狂暴的路怒(Road rage)事件揭開序幕,講述兩位對各自生活怨恨不滿的亞裔移民故事。
Thumbnail
原本以為這是一齣輕鬆的喜劇,看到了中間集數才發現這齣戲和我想的完全不同!雖然影集風格不如預期那樣休閒,卻仍成功地抓住了我的眼球。觀看的動機先是被主角如何彼此報復的情節吸引,期待一個又一個爆點出現那樣被兩位主角的復仇之心推動,進而期待事件的推展,但當這些事件漸趨失控,牽引我的,是兩個破碎靈魂的生命力。
Thumbnail
原本以為這是一齣輕鬆的喜劇,看到了中間集數才發現這齣戲和我想的完全不同!雖然影集風格不如預期那樣休閒,卻仍成功地抓住了我的眼球。觀看的動機先是被主角如何彼此報復的情節吸引,期待一個又一個爆點出現那樣被兩位主角的復仇之心推動,進而期待事件的推展,但當這些事件漸趨失控,牽引我的,是兩個破碎靈魂的生命力。
Thumbnail
這聽起來也許很跩,但在《怒嗆人生》裡出現的每一件藝術品都宛如一個角色。建築、高檔家具乃至奇形怪狀的陶器,它們的設定選擇都關鍵性地共述了男女主角之間不斷加劇的憤怒與對峙張力。
Thumbnail
這聽起來也許很跩,但在《怒嗆人生》裡出現的每一件藝術品都宛如一個角色。建築、高檔家具乃至奇形怪狀的陶器,它們的設定選擇都關鍵性地共述了男女主角之間不斷加劇的憤怒與對峙張力。
Thumbnail
若以心理學的視角來看,憤怒作為一種激發行動的原始情緒,經常是關於不滿的本能反應,例如飢餓、貧窮或是受到侵犯。也因此,憤怒的本質在於拒絕、控制,甚至是顛覆,個體試圖藉由外放的攻擊性能量,進一步擺正傾斜的生命。由此可知,憤怒的核心訴求,不只是情緒宣洩,更還有追求改變。
Thumbnail
若以心理學的視角來看,憤怒作為一種激發行動的原始情緒,經常是關於不滿的本能反應,例如飢餓、貧窮或是受到侵犯。也因此,憤怒的本質在於拒絕、控制,甚至是顛覆,個體試圖藉由外放的攻擊性能量,進一步擺正傾斜的生命。由此可知,憤怒的核心訴求,不只是情緒宣洩,更還有追求改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