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第十七篇:三種衝突處理層級

更新於 2024/09/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新生訓練時,有些學校會提及這些特別的聯絡人或是處室,這些是專門設立來協調學習場所裡發生的一些衝突,或是預防可能在學習場所裡發生的衝突。馬普所的每一個所裡也都設有一個協調委員可以幫助馬普所的員工處理工作場所裡發生的衝突事件。

所謂”衝突“其實包山包海,小事情例如“研究進行時學生與教授之間的觀點不同”,大事情例如“性別歧視”。當事件發生時,研究生有很多個管道可以尋求協助,多數時候溫和的手段就已經可以解決很多事情,不太可能每一件事情都上升到最高層級。而我想解釋的重點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夠明白,當問題發生時,千萬不要把所有的委屈都藏在肚子裡,這樣不會讓事情過去,反而只會因為過度的忍耐最後產生心理疾病。

最溫和的衝突協調方式:mentor

一個研究生的背後有兩個指導教授以外,通常可以再加一個mentor。這個mentor的用意就是在提供學生額外的協助,例如:心理輔導或是職涯規劃的討論。我在讀書的期間常常會感受到自己的研究進度很落後,所以我偶爾跟mentor討論要如何加速自己的研究進度。在COVID時期,過多的線上會議讓我時常覺得莫名的煩躁,我也會跟mentor討論應該怎麼解決。我的mentor跟我同樣是女性,所以更能站在女性的角度給予我最佳的心理支持。

Mentor還有一個功能,就是介入學生跟指導教授之間的衝突。畢竟mentor的身份也是教授或是實驗室主持人,當學生跟指導教授之間產生衝突時,mentor比起指導教授起來,不僅可以理解兩邊的感受,更可以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解決兩邊的衝突。

Mentor的存在對於博士生來說真的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很幸運我有一個很關心我,照顧我的mentor,陪我度過許多次壓力劇增的時期。

中等的衝突協調方式:研究學校負責人

這個大概是只有馬普所才有的衝突協調層級,也就是找研究學校負責人討論。研究學校的負責人多數時間負責的是學生的課程規劃,做好學生與合作大學之間的溝通橋樑等等。但是,研究學校的負責人本身就已經具有博士學歷以及數十年的科學研究的經驗,甚至有受過scientific management的訓練。當學生跟指導教授之間有觀點不同時,他們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經驗來告訴學生如何更有效的與指導教授溝通。

當他們發現問題已經超過他們這個層級可以處理的時候,也會將學生轉介到更高一層的衝突協調委員,避免學生因為過多的壓力而導致心理不健康。

激進的衝突協調方式:衝突委員

說起來,博士生在某些方面是幸福的。博士生有三個層級可以訴說委屈,可是博士後研究員,甚至實驗室主持人似乎就只能找衝突委員來調解工作場所內發生的任何問題。

一開始到這個層級時,衝突委員不會急著把衝突的兩邊給召集在一起。大部分時候先跟某一方談論做完紀錄之後,才可能會有下一步驟。這個紀錄具有法律效益,如果這一個事件引起了更多的後續,當時的紀錄就可以當作是其中一份證據。

這個衝突委員並不是只有馬普所才有,任何大學都有這樣一個設施。而且在新生入學的訓練時期,學校也會告知協調委員的名字與聯絡方式以供博士生在必要時可以聯絡。

當一個事件需要上升到衝突委員的層級時,本質上代表著這已經不是一個小事件了。再接下來的手續就不是一次兩次的聊天可以解決的事情。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是,將這個方式當作是最後的手段,大部分的衝突可以依賴mentor或是研究學校負責人解決。

有衝突為何不自己溝通?

這一個問題絕對不是因為當事人的溝通能力出了什麼問題。人常常說換一個位置換一個腦袋。博士生有自己的研究規劃要走,實驗室主持人有必需要照顧的大局,不同的實驗室主持人之間也有自己的規劃。當問題出現時,身為當事人的雙方很自然的會盡力地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可是,我們都忘記了,我們根本無法百分之百的理解對方所站在的位置需要考量的事情是有多少。溝通無效,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往外求援不代表我們就是溝通能力有問題,這只是更加的說明了“旁觀者清”這句話的涵義。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可以點出衝突的兩方沒有看到的層面,說不定就因為這樣一個觀點可以促使兩方更快的達成協議。

小結

自從到了德國來讀書跟工作之後,我真的覺得email是一個完美的發明。所有的溝通紀錄都是白紙黑字地寫下來,一旦寄出就無法竄改。每當我對於一些事件有所疑惑時,我都會再往前翻找更多相關的信件,來幫助我自己釐清到底最開始出錯的源頭在哪裡。回溯之後,往往會發現誤會常常是來自於某一個微不足道的句子。這種時候,跟對方約一個時間,面對面把事情說清楚,後面這些手段根本就完全動用不到。

在職場裡,每個人都希望跟同事們和和氣氣的一起工作,所以真正會出現到衝突協調委員這種層級的事情是不多見的。我寫這一篇的用意是希望留學生們知道在異鄉闖蕩已經是很辛苦的事情了,不要再讓自己因為委屈而造成心靈的傷害,有很多管道可以求助,而且很多人都是樂意幫忙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找朋友出來吐吐垃圾話也行,找mentor聊天也可以。

請牢記,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比身心靈的健康還要重要。請一定要好好的照顧自己。祝福博士生們都可以跟同事和和美美的相處,開心地讀書,順利畢業!

當初扛著一咖浪跡天涯行李箱隻身到德國,想著應該讀完書就會回家的孩子,八年之後竟然在德國生根發芽! 這幾年的流浪,高興,難過,生氣都有經歷,希望能夠將我的經歷一點一滴的分享出去,希望有興趣來德國讀書與工作的朋友們能夠從中擷取一些有用的資訊,或是跟已經在德國落地生根的各位互相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個人的感受是德文很重要,可是不是在學業上,而是在生活以及未來的職涯規劃上。
今天很想分享一個拯救了我在博士班讀書期間的瓶頸困境的Youtube影片。影片內容是討論動機型態與人格,不同的人格特質就會有不一樣的動機型態。瓶頸期的感覺就像是走入一個泥沼一樣,邁步向前很困難,可也沒辦法再往後退了。當人陷入了這樣的一個卡死的情境時,心情一定是沈重又很焦慮的。
因為生日,我決定這個星期的步調放慢一點,所以就沒有定時發文。在台灣的時候,我不看重生日。對我來講那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該上學該上班就去,花錢慶祝,還不如把錢存起來更讓我開心。花時間慶祝,我也不樂意,因為時間寶貴,想把握時間多做事情。一直到來了德國之後,我才感受到生日真的是一個蠻重要的日子啊!
今天簡單地講講這兩個好東東,Latex跟Markdown,如果有人有興趣想學,我再來出一個適合初學者的教學文章。
前言:這一篇是應朋友的要求而寫的,這一篇是我與同事之間的社交相關文章喔!
一個博士的養成之路,充滿著艱辛啊!!
我個人的感受是德文很重要,可是不是在學業上,而是在生活以及未來的職涯規劃上。
今天很想分享一個拯救了我在博士班讀書期間的瓶頸困境的Youtube影片。影片內容是討論動機型態與人格,不同的人格特質就會有不一樣的動機型態。瓶頸期的感覺就像是走入一個泥沼一樣,邁步向前很困難,可也沒辦法再往後退了。當人陷入了這樣的一個卡死的情境時,心情一定是沈重又很焦慮的。
因為生日,我決定這個星期的步調放慢一點,所以就沒有定時發文。在台灣的時候,我不看重生日。對我來講那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該上學該上班就去,花錢慶祝,還不如把錢存起來更讓我開心。花時間慶祝,我也不樂意,因為時間寶貴,想把握時間多做事情。一直到來了德國之後,我才感受到生日真的是一個蠻重要的日子啊!
今天簡單地講講這兩個好東東,Latex跟Markdown,如果有人有興趣想學,我再來出一個適合初學者的教學文章。
前言:這一篇是應朋友的要求而寫的,這一篇是我與同事之間的社交相關文章喔!
一個博士的養成之路,充滿著艱辛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念碩博士的路上,你可能覺得自己要「一個人扛下所有」,但醒醒吧,沒有人靠單打獨鬥畢業的!建立一個支援網絡,讓你在學術和生活間取得平衡,才是真正的生存法則。 ▋1. 找能理解你的同儕(Peers) • 同儕就是你在學術戰場上的戰友,最懂你的壓力和卡關。 • 如何建立: • 找同實驗室或
Thumbnail
在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中,合作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與導師、合作者還是其他研究人員。運用談判與溝通框架,可以有效解決合作中的分歧,促進彼此理解,並提升合作效率。以下是如何將談判策略應用到學術合作中的方法: 哈佛的 6 大談判原則在學術合作中的應用 1. 將人與問題分開 應用場景:當合作中出現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外師在教學中遇到意外的衝突,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以及身為教育者的侷限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企業中常見的衝突情境以及建設性與非建設性衝突的定義。透過深入探討衝突的正向意義,以及腦科學和內在語言在衝突中的作用,指出衝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而可以帶來建設性的功能。文章還提供瞭解決衝突的方法和工作坊信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某日午休,我在辦公室隱約聽見咆哮聲。 我到走廊查看究竟?發覺已有其他師生向某處張望。 原來"有老師與學生發生口角衝突"! 在職涯期間, 我曾見過不只一次的師生衝突場面。 我見過兩造在情緒激動的情形之下,大打出手。 我知道一旦"出手",那可以將事情小事化大、再大、又大的了!! 於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念碩博士的路上,你可能覺得自己要「一個人扛下所有」,但醒醒吧,沒有人靠單打獨鬥畢業的!建立一個支援網絡,讓你在學術和生活間取得平衡,才是真正的生存法則。 ▋1. 找能理解你的同儕(Peers) • 同儕就是你在學術戰場上的戰友,最懂你的壓力和卡關。 • 如何建立: • 找同實驗室或
Thumbnail
在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中,合作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與導師、合作者還是其他研究人員。運用談判與溝通框架,可以有效解決合作中的分歧,促進彼此理解,並提升合作效率。以下是如何將談判策略應用到學術合作中的方法: 哈佛的 6 大談判原則在學術合作中的應用 1. 將人與問題分開 應用場景:當合作中出現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外師在教學中遇到意外的衝突,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以及身為教育者的侷限性。
Thumbnail
本文討論企業中常見的衝突情境以及建設性與非建設性衝突的定義。透過深入探討衝突的正向意義,以及腦科學和內在語言在衝突中的作用,指出衝突不一定是不好的,反而可以帶來建設性的功能。文章還提供瞭解決衝突的方法和工作坊信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某日午休,我在辦公室隱約聽見咆哮聲。 我到走廊查看究竟?發覺已有其他師生向某處張望。 原來"有老師與學生發生口角衝突"! 在職涯期間, 我曾見過不只一次的師生衝突場面。 我見過兩造在情緒激動的情形之下,大打出手。 我知道一旦"出手",那可以將事情小事化大、再大、又大的了!! 於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